共同犯罪论文

  • 共同受贿犯罪认定若干问题探讨

    共同受贿犯罪认定若干问题探讨

    朱颖[1]2008年在《共同受贿犯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同受贿犯罪是司法实践中富有争议的焦点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共同受贿犯罪的构成和处理,对于司法实践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借鉴、归纳各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着重对共同受贿犯罪的构成进行详细的论证,结合办案实践对不同类型的共同...
  • 试论我国刑法的累犯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试论我国刑法的累犯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赵松云[1]2004年在《试论我国刑法的累犯制度及其立法完善》文中研究指明累犯制度是一项法理上争议颇多、法制上变化较大的制度,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作为一项基本的刑罚制度,累犯制度在刑法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行累犯制度起到了一定的刑罚威慑作用,达到了一定的预防犯罪的目的。然而,现行累犯制度也存在...
  • 受贿罪研究

    受贿罪研究

    艾再明[1]2007年在《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文中研究说明现行刑法典第385条第1款对受贿罪的规定,在学界看来几乎每一句话都是不确定的。因此,理论界对其进行了种种不同甚至是相对立的解读,其中,尤以“为他人谋取利益”所引发的争论为盛。就其内涵而言,何为他人?何为利益?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如...
  • 犯罪故意法律问题研究

    犯罪故意法律问题研究

    陈丽君[1]2004年在《犯罪故意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犯罪故意的特征,刑法理论上有叁种学说:认识主义、希望主义、容忍主义。我国刑法采用容忍主义一说。犯罪故意是一种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构造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认识因素中的事实性认识内容,主要包括行为的性质、行为的对象、行为的结果、行为与结...
  • 贷款诈骗罪的认定及预防

    贷款诈骗罪的认定及预防

    胡洪春[1]2013年在《我国存贷款犯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金融刑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常常在合起卷宗后问自己:为什么同样的金融案件,刑事判决会与民事判决不一致?究竟是民事判决影响刑事判决,还是刑事判决影响民事判决?老百姓眼里的诈骗和刑法规定的诈骗罪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这些具体的问题又延...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问题研究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问题研究

    刘铁军[1]2007年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问题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典中增设的一条新的罪名,该罪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变革中,为了适应惩治贪污腐败犯罪分子的需要而规定的一项罪名。从立法原义上看,其设立从刑事立法上完善了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体系。为...
  • 正犯概念研究

    正犯概念研究

    陈家林[1]2005年在《正犯体系与正犯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犯一词,本系我国古代之法律用语,指的是触犯正条的犯罪人。这里的正条,即刑法中罪刑式条文。此后,日本人将德语中Taeterschaft一词译为正犯。我国清末颁布的《大清新刑律》将具有资产阶级刑法意义的正犯一词引入国内,这之后的《暂行新刑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