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配合物论文_田建明,韦康,宋莲莲,解生旭,陈颖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铬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啶甲酸,毒性,生化,活性,糖尿病,环己烷,指标。

铬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田建明,韦康,宋莲莲,解生旭,陈颖丽[1](2018)在《染料木素铬配合物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及靶器官损害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染料木素铬配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效果;方法制备大鼠2糖尿病模型,灌胃给予染料木素铬配合物15、30、60 mg/kg进行治疗,1次/d,连续5周,测试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的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并对胰腺、肝、肾、视网膜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染料木素铬配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葡萄糖(GUL)、糖化血红蛋白(GHb)、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UREA)、肌酐(CREA)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2)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染料木素铬配合物可以减轻糖尿病中胰腺、肝脏、视网膜的病变。结论染料木素铬配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及靶器官损害作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18年10期)

张换平,杜慧,刘香健,王芳,李安林[2](2018)在《黄芩苷铬(Ⅲ)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H电位滴定的方法,在恒温滴定体系中,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分别滴定黄芩苷溶液及其与铬离子的混合溶液,借助采集数据软件自动记录其反应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对溶液的pH值进行测定,用生成函数截距法计算出了黄芩苷-Cr(Ⅲ)配合物的逐级条件稳定常数:lg K1=8.36,lg K2=6.90,并计算出了黄芩苷-Cr(Ⅲ)配合物各物种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分布.(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董金龙[3](2018)在《水杨酸和双胍类铬(Ⅲ)配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毒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叁大疑难病之一。尽管患者已经进行了药物治疗和改变了生活方式,但病情仍在恶化,主要是由于胰腺β-细胞功能的持续恶化,目前的药物治疗方法很难获得持久的血糖控制。因此,在II型糖尿病上开发一些新型的有机铬(Ⅲ)药物配合物或功能性铬(Ⅲ)补品仍是研究热点,配体在改善铬(Ⅲ)复合物的生物活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课题组原有水杨酸铬配合物研究的基础上,以水杨酸和畅销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为配体合成了新型的铬(Ш)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明晰了其基本的理化性质,探讨了铬(Ш)配合物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合,并初步探究了生物活性和毒性等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铬(Ⅲ)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本文主要采用常规的溶液合成方法。以水杨酸及其衍生物为配体,合成了7个新的铬(Ш)配合物:[Cr_3O(SA)_7·2CH_3OH]·3CH_3OH、[Cr_3O(SA)_7·2H_2O]、[Cr(3-CH_3-SA)·TETA]·Cl、[Cr(5-Cl-SA)·4H_2O]·Cl、[Cr(5-Br-SA)·4H_2O]·Cl、[Cr_4Na_6(3-CH_3-SA)_8·2OH~-·4C_2H_5OH·14H_2O]·2H_2O和[Cr(4-CH_3-SA)·4H_2O]·Cl_2;以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为配体合成了3个新型的铬(Ш)配合物:[Cr(Met)_3]、[Cr(dipic)_2]·Met和[Cr(Phf)_3]·Cl_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晶体衍射和电喷雾质谱等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全面表征。(2)铬(Ⅲ)配合物理化性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在不同温度、不同pH环境和介质中溶液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整体上看,配合物(1)[Cr_3O(SA)_7·2H_2O]在水杨酸系列配合物中表现出好的稳定性,而且不易被氧化;在双胍系列配合物中,配合物(8)[Cr(Met)_3]有很好的稳定性,且不易被氧化。使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固态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总体上看,除了配合物(3)外,热分解的温度都高于100 ~oC,这样有利于配合物的保存和贮存。通过Gaussian 09软件包用密度泛函计算并优化了四种配合物的初始结构,并讨论了HOMO,LUMO和E_g。结果表明:理论优化结果与晶体结构或推断结构较好的吻合,而且HOMO和LUMO的能级值及E_g值也符合实验结果。使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8)和(9)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在溶液中有较好的氧化还原性质,在生物体内也会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个与铬本身的多价态有很大关系。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和(2)的磁性,在外加磁场1000 Oe,温度测量范围为2~300 K。变温磁化率曲线表明:两个叁核铬(Ⅲ)配合物中Cr(Ⅲ)…Cr(Ⅲ)之间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都具有反铁磁性性质,与其它类似结构的配合物是一致的。(3)铬(Ⅲ)配合物与胰高血糖素的结合作用研究胰高血糖素是一种由胰腺α-细胞分泌的激素,与胰岛素的功能正好相反,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多肽,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色氨酸和2个酪氨酸残基,具有内源性荧光。若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了,就会出现高血糖,因此抑制胰高血糖素的过剩分泌,有助于防止II型糖尿病的发病。在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研究了CrCl_3·6H_2O和配合物(1)、(8)和(10)与胰高血糖素(glucagon)分子间的结合作用。经初步的实验表明:(i)四个铬化合物对glucagon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glucagon复合物而引起的静态猝灭;(ii)四个铬化合物与glucagon的结合常数分别是:0.96×10~5(CrCl_3·6H_2O),1.79×10~5(1),1.73×10~5(8)和1.29×10~5(10)L mol~(-1)。配合物结合常数都大于10~5 L mol~(-1),证明配合物与胰高血糖素以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这四个化合物与glucagon的结合能力顺序为:[Cr_3O(SA)_7·2H_2O]﹥[CrMet]﹥[CrPhf]﹥[CrCl_3];(iii)初步推断二者结合比为2:1。(4)铬(Ⅲ)配合物降糖降脂生物活性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是生物无机领域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以STZ诱导的糖尿病C57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仿生结构的配合物[Cr_3O(SA)_7·2H_2O]、[Cr(Met)_3]、[Cr(dipic)_2]·Met和[Cr(Phf)_3]进行灌胃干预,进行了为期4、8和12周的动物活性实验,每个周期都分别测试了生物活性的各项指标。初步推断:[Cr_3O(SA)_7·2H_2O]、[Cr(Met)_3]和[Cr(dipic)_2]·Met叁个配合物有显着地降糖降脂等生物活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Cr(Ⅲ)与配体的协同效应。(5)铬(Ⅲ)配合物毒性初探通过MTT实验、口服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评价了[Cr_3O(SA)_7·2H_2O]、[Cr(Met)_3]、[Cr(dipic)_2]·Met和[Cr(Phf)_3]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Cr_3O(SA)_7·2H_2O]、[Cr(Met)_3]和[Cr(dipic)_2]·Met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对细胞低毒,对健康小鼠是无毒的和安全的。总之,本文从生物无机化学的角度出发,通过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胰高血糖素结合作用初步分析,动物生物活性的探究和毒性的评估,全面分析了金属Cr(Ⅲ)与活性配体的生物协同效应,相信这一较原创性的研究结论可以为铬化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和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纪丽丽,韩丝银,应知伟,郭健,蔡璐[4](2018)在《叁氮唑合铬(Ⅲ)配合物应激下叁角帆蚌生化指标及营养组分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1,2,3-叁氮唑-4,5-二羧酸为配体诱导合成了一种新型细胞小片处理剂—叁氮唑合铬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体外模拟应激方式,探讨了叁氮唑合铬配合物对叁角帆蚌生化指标和营养组分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叁氮唑铬配合物在浓度2.5μg/g和10μg/g时可以促进叁角帆蚌蛋白质合成,在浓度40μg/g时可以促进蛋白质代谢和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叁氮唑合铬配合物应激后,叁角帆蚌体内的牛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着提高(p<0.05);而且血清生化指标、氨基酸组分、脂肪酸组分之间分别存在一定相关性。由此表明,叁氮唑合铬配合物能够促进叁角帆蚌伤口愈合,促进珍珠质分泌,有助于珍珠的形成,同时能提高其免疫活性,从而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季红涛[5](2017)在《铬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碳键形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转化之一。在各种碳-碳键形成反应中,铬催化下碳卤化物与羰基的加成反应,被称为Nozaki-Hiyama-Kishi反应(NHK反应),已被证明是非常高效的方法,同时这种方法在高效获得新的碳-碳键同时,形成仲醇或叔醇。自其在1983年被日本京都大学Nozaki教授发现以来,由于其温和的实验条件,广泛的底物适应范围和高效的不对称化反应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合成中,尤其是大分子天然产物的合成中,如Kishi教授在合成天安药物岩沙海葵毒素,利用容易获得的卤代物与醛在温和条件下,利用铬催化实现了选择性加成反应。按其发生反应的类型来分如:不对称烯丙基化,不对称炔丙基化,不对称炔基化,不对称乙烯化,不对称烷基化和分子内Nozaki-Hiyama-Kishi反应。这些特征使得NHK反应成为天然产物和全合成的关键步骤中最可靠的合成方法之一。在不对称NHK反应中,众多优异的手性配体的发现使得能够进行不对称转化,进一步增强了铬催化的合成化学。我们基于Nakada开发的双恶唑啉配体,从而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合成双恶唑啉配体的路径。我们叁步合成了我们想要的配体,同时,可以实现克级制备。1,3-二醇是众多的天然产物和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非对映选择性还原α-羟基酮等方法。然而,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的控制已证明是有挑战性的。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开展了该课题,基于廉价易得的原料1,4-丁烯二醇,经过2步就可以在其一端上苄基保护基,同时,我们也尝试了其他的保护基团,如TBDPS,MOMO,苯甲酰基。在CrCl2和手性配体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实现了高效的立体选择性的1,3-二醇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自然中的植物和海洋动物中含有众多的含五元内脂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很多药物的中间体和合成单元。近年来,发展高效的不对称方法,特别是分子内的不对称环化,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结合双金属催化策略,我们进一步发展了 NHK反应,将NHK反应衍生成为构建五元内脂结构单元的新方法,我们在m-CPBA为氧化剂,MsOH,(4-CF3 Ph)3PAuCl,AgNTf2,在DCE为溶液的条件下。反应6小时,从而构建了新的合成手性五元内脂的策略。(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6-01)

李瑗宇,张志超,韩双[6](2017)在《铬配合物催化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交替共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4-二叔丁基苯酚、多聚甲醛以及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经过曼尼希反应合成了相应的氨基双酚化合物,并将氨基双酚化合物在无水无氧条件下与无水氯化铬(CrCl_2)在四氢呋喃中反应,之后再在空气中氧化制备出相应的叁价氨基双酚铬配合物。制备的氨基双酚氯化铬配合物在有机碱DMAP,PPNCl及N-Me Im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引发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的开环共聚,得到聚碳酸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进行表征,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到的聚碳酸酯进行分子量的测定。(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7年03期)

高艳平,胡俊,张金伟,孙宏斌,骆国书[7](2016)在《回湿液中铬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释回湿过程中,铬配合物从皮胶原中脱落的原因,以硫酸铬鞣制皮粉,鞣制皮粉干燥后,用0.2%甲酸和200%水回湿,得到回湿液。使用离子交换色谱对回湿液中的铬配合物进行分离;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铬配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液由+1、+2、+3、+4和+5价的铬配合物组成,其中高阳电性组分(+3、+4和+5价)含量为77.22%,是铬配合物的主要组分。回湿液中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形成桥键的数目较少,配合物体积较小。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主要以单点配位的方式相互结合,这种不稳定的配位方式,是造成铬配合物从皮胶原中脱落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16年10期)

王水英,刁海鹏,傅力明[8](2016)在《2-羟基-1-萘醛缩对氨基水杨酸希夫碱铬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合成2-羟基-1-萘醛缩对氨基水杨酸希夫碱铬配合物药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常规加热回流法合成化合物,利用紫外吸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考察合成的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结肠腺癌细胞LS174T、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铬配合物的组成为[C_(36)H_(26)N_2O_8Cr]·2H_2O;对HepG-2、LS174T和SGC-7901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对HepG-2、LS174T的活性明显大于SGC-7901;对HepG-2、LS174T和SGC-7901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008 0μmol/L、0.012 5μmol/L和0.022 5μmol/L。结论 2-羟基-1-萘醛缩对氨基水杨酸希夫碱铬配合物能抑制Hep G-2、LS174T和SGC-7901细胞的生长,在体外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6年08期)

刘艳飞,柴杰,刘斌,杨斌盛[9](2016)在《几种吡啶甲酸铬配合物的结构、性质与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啶甲酸铬Cr(pic)_3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营养补铬剂和食品添加剂,但它的作用与危害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合成了叁种新的吡啶甲酸铬衍生物:Cr(6-CH_3-pic)_3(1),Cr(6-NH_2-pic)_2(H_2O)_2(2),和Cr(3-NH_2-pic)_3(3),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一系列相关的性质,比如结构,稳定性,氧化还原电势,产生羟基自由基能力以及细胞毒性等。研究表明配合物的毒性与其结构,稳定性,电化学行为等密切相关,配体在这种毒性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七分会:无机化学前沿》期刊2016-07-01)

刘斌,柴杰,刘艳飞,杨斌盛[10](2016)在《吡啶甲酸铬配合物的毒性:取代基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啶甲酸铬是目前市场上销量最高的补铬类产品之一,它具有促进糖类和脂质代谢等功能进而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目前,对于吡啶甲酸铬的作用及其毒性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而本文中合成并表征了系列吡啶甲酸铬衍生物15种,并对其结构、理化性质与毒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毒性与配体取代基的结构密切相关:吸电子取代基导致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正移,毒性较弱;给电子取代基导致配合物氧化还原电位负移,毒性较强;配合物的稳定性,氧化还原电位和毒性存在正相关效应。配合物的毒性还与其他理化性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七分会:无机化学前沿》期刊2016-07-01)

铬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pH电位滴定的方法,在恒温滴定体系中,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分别滴定黄芩苷溶液及其与铬离子的混合溶液,借助采集数据软件自动记录其反应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对溶液的pH值进行测定,用生成函数截距法计算出了黄芩苷-Cr(Ⅲ)配合物的逐级条件稳定常数:lg K1=8.36,lg K2=6.90,并计算出了黄芩苷-Cr(Ⅲ)配合物各物种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铬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田建明,韦康,宋莲莲,解生旭,陈颖丽.染料木素铬配合物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及靶器官损害作用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8

[2].张换平,杜慧,刘香健,王芳,李安林.黄芩苷铬(Ⅲ)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董金龙.水杨酸和双胍类铬(Ⅲ)配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毒性初探[D].山西大学.2018

[4].纪丽丽,韩丝银,应知伟,郭健,蔡璐.叁氮唑合铬(Ⅲ)配合物应激下叁角帆蚌生化指标及营养组分的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8

[5].季红涛.铬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合成研究[D].湖南大学.2017

[6].李瑗宇,张志超,韩双.铬配合物催化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交替共聚[J].辽宁化工.2017

[7].高艳平,胡俊,张金伟,孙宏斌,骆国书.回湿液中铬配合物的组成研究[J].中国皮革.2016

[8].王水英,刁海鹏,傅力明.2-羟基-1-萘醛缩对氨基水杨酸希夫碱铬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

[9].刘艳飞,柴杰,刘斌,杨斌盛.几种吡啶甲酸铬配合物的结构、性质与毒性[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七分会:无机化学前沿.2016

[10].刘斌,柴杰,刘艳飞,杨斌盛.吡啶甲酸铬配合物的毒性:取代基的作用[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七分会:无机化学前沿.2016

论文知识图

不同循环次数对铬(VI)去除率的影响不同非均相铬配合物样品对苯甲...不同非均相铬配合物样品对苯甲...4 不同浓度铬配合物时人血清白蛋...8 槐米芦丁铬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铬配合物的制备虚拟实验室Fig....

标签:;  ;  ;  ;  ;  ;  ;  

铬配合物论文_田建明,韦康,宋莲莲,解生旭,陈颖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