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摄食论文-黄继,顾忠旗,王春琳,孟祥磊,周民栋

选择性摄食论文-黄继,顾忠旗,王春琳,孟祥磊,周民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择性摄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瘤荔枝螺,饵料,选择性

选择性摄食论文文献综述

黄继,顾忠旗,王春琳,孟祥磊,周民栋[1](2019)在《瘤荔枝螺对饵料的摄食选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瘤荔枝螺亲螺促熟培育的适宜饵料问题,选用菲律宾蛤仔、缢蛏、等边浅蛤、紫贻贝、条纹隔贻贝、小杂蟹、小青占鱼为饵料,研究瘤荔枝螺对7种饵料的摄食喜好性。结果表明,在海水比重1.013~1.015、水温22~25℃,溶氧量4~5 mg/L的条件下,瘤荔枝螺对条纹隔贻贝具有很强的嗜好性,对缢蛏、紫贻贝、小杂蟹也表现出正选择,对菲律宾蛤仔、等边浅蛤、小青占鱼表现为明显的负选择,其被避食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等边浅蛤、菲律宾蛤仔、排卵后等边浅蛤、排卵后菲律宾蛤仔、小青占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5期)

崔科,杨其彬,马振华[2](2018)在《红鳍笛鲷仔、稚鱼摄食、消化与食物选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仔、稚鱼阶段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投喂轮虫的最适密度和颗粒饲料驯化时间,文章研究了不同轮虫投喂密度下,红鳍笛鲷仔鱼的生长、存活和食物选择,并采用生长、存活、RNA/DNA比率和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颗粒饲料驯化时间[13 dph (孵化后天数,W13)、16 dph (W16)、19dph (W19)和22 dph (W22)]对红鳍笛鲷仔、稚鱼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虫投喂密度显着影响红鳍笛鲷仔鱼的摄食、饵料选择、生长和存活,轮虫投喂密度为10~20个·mL~(–1)时,仔鱼的生长和成活率均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1个·mL~(–1)和30个·mL~(–1)处理组。颗粒饲料驯化实验中,W19和W22处理组个体的生长和成活率显着高于其他两组,W13处理组个体的RNA/DNA比率最低。22 dph时,W13和W16处理组个体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根据研究结果,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喂养期间,轮虫密度对仔、稚鱼的食物选择性存在显着影响,建议在红鳍笛鲷初始投喂阶段使用10~20个·mL~(–1)的轮虫密度投喂仔鱼,红鳍笛鲷13 dph即可驯料,而最佳驯料期为16~22 dph。(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荣夫,张崇良,徐宾铎,任一平,薛莹[3](2018)在《海州湾秋季小眼绿鳍鱼的摄食策略及食物选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1年及2013—2015年秋季在海州湾海域进行底拖网调查数据,通过分析733尾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的胃含物样品,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摄食策略以及食物选择性等摄食生态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摄食饵料生物共有80余种,其中优势饵料种类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眼绿鳍鱼的食物组成无明显体长变化。不同体长组小眼绿鳍鱼的空胃率差异不显着(P>0.05),平均胃饱满指数差异显着(P<0.05)。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表明,底层盐度、底层水温和纬度对小眼绿鳍鱼的摄食强度有显着影响(P<0.05),而体长、经度和水深的影响则不显着(P>0.05)。摄食策略分析表明,小眼绿鳍鱼是以虾类和鱼类为主要饵料类群的广食性鱼类。通过计算食物选择性指数发现,小眼绿鳍鱼喜食饵料与实际摄食的主要饵料种类存在一定差异,表明其摄食既具有较强的主动选择性,同时又受到海州湾饵料丰度和可获得性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蓝文陆,付家想,杨斌,李天深,范航清[4](2018)在《香港巨牡蛎对3种微藻的选择性摄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微藻粒径大小、饵料密度以及营养价值角度,选取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分别作为硅藻、绿藻和金藻的代表,开展了不同规格的香港巨牡蛎对3种微藻在同等密度、同等生物量混合条件下的摄食选择性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巨牡蛎在两种不同混合藻条件下对3种不同微藻摄食选择性有显着性差异(P<0.01)。3种藻相同密度混合条件下,大、中、小3种规格香港巨牡蛎更倾向摄食粒径较大的亚心形扁藻,且贝类规格越大选择倾向性越低,摄食选择效率分别为0.32、0.35、0.48,对球等鞭金藻无明显选择性。3种藻等生物量混合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对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的摄食有选择性,且规格大小对选择效率影响显着(P<0.01),个体越小选择性越强,小规格香港巨牡蛎倾向滤食亚心形扁藻(P<0.01),大、中规格更倾向摄食粒径较小的球等鞭金藻。两种混合条件下,香港巨牡蛎都对牟氏角毛藻都有负的选择效率,而且牟氏角毛藻密度越高负值绝对值越大。微藻的细胞大小、形状、营养价值以及香港巨牡蛎的个体大小都对摄食选择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香港巨牡蛎的摄食选择性在现场海区中还明显受到生境及食物条件的限制。(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马婉捷,王小冬,王艳[5](2018)在《海洋尖尾藻选择性摄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养甲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摄食者,在海洋碳循环和营养再生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选择异养甲藻的代表物种—海洋尖尾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喂食单种食物和混合食物,分析食物粒径和种类对异养甲藻摄食率、生长速率和细胞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尖尾藻摄食的食物种类多样性高,隶属于穗鞭藻、定鞭藻、绿藻、硅藻和褐藻等门类的7种藻种均可被其摄食。海洋尖尾藻的摄食明显依赖于食物颗粒的体积,粒径显着影响了海洋尖尾藻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细胞体积。能够被海洋尖尾藻摄食的浮游植物粒径范围在为2~128μm,但是海洋尖尾藻对粒径为7.4~13μm的土生杜氏藻、赤潮异弯藻和威氏海链藻的摄食率最高,并且摄食后生长速率和细胞体积最大。粒径为2~4.5μm的抑食金球藻、赫氏颗石藻、球形棕囊藻单细胞和粒径为128μm的布氏双尾藻显着降低了海洋尖尾藻的摄食率。当存在其他食物可供选择摄食时,海洋尖尾藻不再摄食布氏双尾藻。由于摄食行为的粒径选择性,异养甲藻可能对浮游植物的粒径结构和种群动态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张颖,孟克巴雅尔,谷禹壮,陈泽一,高梦婵[6](2018)在《艾比湖卤虫对不同粒径饵料藻的摄食选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卤虫培养中饲料藻的利用状况,以艾比湖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 Aibi Lake为对象,研究了艾比湖卤虫在3种不同粒径开口饵料藻(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杜氏盐生藻Dunaliella salina、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ondica)驯化培养下,对不同饵料藻的摄食率及对食物的摄食选择性。结果表明:艾比湖卤虫对等鞭金藻的最大摄食率为30.6×10~4cells/(ind.·h),对盐藻的最大摄食率为16.6×10~4cells/(ind.·h),对扁藻的最大摄食率为6.7×10~4cells/(ind.·h),即饵料粒径越小,卤虫的摄食率越高;混合饵料试验中,不论是2种藻混合还是3种藻等密度混合,卤虫对开口饵料藻的摄食率显着高于其他饵料藻(P<0.05),以盐藻为开口饵料驯化的卤虫尤为明显,对盐藻的摄食率极显着高于其他组(P<0.01),即卤虫在开口饵料驯化后,对开口饵料存在明显的习惯性摄食;卤虫的食物选择性指数结果显示,混合饵料中卤虫均是优先选择等鞭金藻,其次选择盐藻,最后是扁藻。本研究结果可为卤虫培养中饵料藻的选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颖,谷禹壮,陈泽一,高梦婵,刘青[7](2017)在《艾比湖卤虫对不同粒径饵料藻的摄食选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研究了艾比湖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 of Aibi Lake)在3种不同粒径开口饵料藻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杜氏盐生藻(Dunaliella salina)、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ondica)驯化培养下,对不同饵料藻的摄食率及对食物的摄食选择性。本实验结果表明,艾比湖卤虫对等鞭金藻的最大摄食率为30.6x10~4cells/(ind·h),对盐藻的最大摄食率为16.6x10~4cells/(ind·h),对扁藻的最大摄食率为6.7x10~4cells/(ind·h),即饵料粒径越小,卤虫的摄食率越高。混合饵料实验中,不论是2种藻混合还是3种藻等密度混合,卤虫对开口饵料藻的摄食率显着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盐藻开口饵料驯化的卤虫尤为明显,对盐藻摄食率极显着高于其它组(P<0.01)。即卤虫在开口饵料驯化后,对开口饵料存在明显的习惯性摄食。另外,卤虫的食物选择指数结果显示,混合饵料中卤虫均是优先选择等鞭金藻,其次选择盐藻,最后是扁藻。(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梁晓芳[8](2017)在《花鲈利用鱼粉和植物蛋白源的选择性摄食调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植物蛋白饲料的厌食现象是肉食性鱼类对鱼粉依赖性较强的主要原因。与哺乳动物相同,鱼类摄食行为受外周和中枢摄食信号系统调控,主要调控因子的功能也基本一致,但鱼类对植物蛋白源饲料的主动性选择和回避的关键原因及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以典型肉食性鱼类花鲈为研究对象,探究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花鲈生长性能和摄食调控机制的影响。以混合植物蛋白(棉籽浓缩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50%、100%低温干燥鱼粉,设计等氮等能的叁种饲料,并以DL-Met,Lys-HCl和L-Thr平衡植物蛋白组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分别命名为FM、PPB50、PPB100。初始体重为(12.97±0.03)g的花鲈随机被分为60桶,每桶25尾,每天严格在8:00和20:00饱食投喂2次,养殖周期为12周。其中每个处理中的4个重复(共12桶)每天计算日摄食量并在4周、8周、12周后进行称重,统计生长指标(长期摄食试验)。其余用于短期摄食试验采样,并分别在3天、2周、4周的餐后3h、6h、24h进行血浆和胃、下丘脑组织样品的采集。12周长期摄食试验结束后,每桶随机选取3尾鱼,采集与短期试验同样的样本,并对剩下的鱼进行3周禁食和3周恢复摄食试验,且分别在饥饿3周后、恢复摄食第1餐和第3周的餐后3h、6h、24h进行样品采集。结果表明:与鱼粉组相比,采用混合植物蛋白替代50%鱼粉后,对花鲈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没有显着影响。但混合植物蛋白完全替代后在短期内引起花鲈明显的厌食现象,4周内PPB100组摄食率(FR)显着低于FM组(P<0.05);5-8周,花鲈已经适应植物蛋白,PPB100组FR显着高于FM组(P<0.05),但增重率(WG)仍低于FM组;9-12周,PPB100组持续保持旺盛的食欲,此阶段其FR和WG均显着高于FM组(P<0.05)。即花鲈摄食完全植物蛋白饲料后,会出现抑制摄食到适应再到补偿摄食的行为。对FM和PPB100组(简称PPB)花鲈在不同摄食阶段(厌食,适应,补偿,人为禁食,恢复摄食)的下丘脑和胃组织样品进行摄食调控通路ghrelin/leptin-mTOR/S6K1-NPY/AgRP/POMC相关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蛋白磷酸化水平及血浆血糖、神经肽、激素含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花鲈摄食完全植物蛋白饲料3天时血糖在餐后0h,3h,6h,24h无差异,而摄食鱼粉组在3h和6h存在血糖高峰,进一步表明花鲈3天时处于极端厌食阶段。空腹状态下,PPB组胃中ghrelin mRNA表达增加而leptin表达降低显示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饥饿状态),分别与下丘脑中相应的受体GHSR和LEPR结合之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量感受器mTOR。虽然此时机体处于饥饿状态,但下丘脑mTOR mRNA表达及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上调,进一步抑制下游靶蛋白S6K1的蛋白磷酸化,从而下调促食欲肽AgRP和上调抑制食欲因子POMC,由此可见中枢摄食调控系统(mTOR-S6K1-AgRP/POMC)对外周饥饿状态(ghrelin/leptin)缺乏有效响应,是导致花鲈厌食的主要原因。相似的结果在血浆中得到证实,空腹状态时PPB组血浆ghrelin含量显着高于FM组(P<0.05),而中枢神经食欲肽NPY无显着差异。厌食状态持续到2周后花鲈开始逐渐适应完全植物蛋白饲料,4周后花鲈下丘脑促食欲肽AgRP mRNA表达水平出现反转,PPB组显着高于FM组(P<0.05),表明摄食植物蛋白饲料的花鲈此阶段处于积极索食状态,已经完全适应植物蛋白饲料。12周餐后24h,PPB组血浆ghrelin含量显着低于FM组(P<0.05),同时leptin含量显着高于FM组(P<0.05),表明此时相比FM组,PPB组饥饿程度更低,但是中枢神经系统抑食因子POMC的显着下调是此阶段产生补偿摄食的主要原因。人为禁食和恢复摄食试验结果表明一旦花鲈适应植物蛋白饲料,无论禁食阶段还是恢复摄食阶段,中枢神经系统摄食调控基因表达保持与外周饥饿状态一致。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由植物蛋白饲料替代鱼粉引起的花鲈主动选择性摄食抑制与人为禁食处理导致的被动摄食抑制存在不同的调控机制:3d-3h时(厌食阶段)抑制食欲因子leptin,mTOR,POMC显着高于饥饿3周(s3w)(P<0.05),而促食欲肽AgRP显着下调(P<0.05),与花鲈表观摄食行为表现出的3d时极端厌食和s3w时积极索食状态相一致。因此,花鲈对植物蛋白源饲料存在适应能力,ghrelin/leptin-m TOR-S6K1-AgRP/POMC摄食信号通路能够有效的调控肉食性鱼类摄食植物蛋白后由厌食到适应再到补偿生长的摄食行为,对耐高植物蛋白养殖鱼类基因靶向育种,有效提高肉食性鱼类利用植物蛋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张天文,刘广斌,刘恩孚,郑永允,邱兆星[9](2016)在《多棘海盘车对魁蚶摄食量、选择性及昼夜摄食差异的初步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温为16~20℃、盐度28.2±2.1、溶解氧为(7.5±0.7)mg/L、pH为8.0±0.3的条件下,研究了3种规格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4种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摄食量、摄食选择性和摄食昼夜差异。研究表明: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随魁蚶底播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不同规格多棘海盘车对同一规格魁蚶摄食数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最小壳长组的摄食数量最大;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软体部摄食量与魁蚶规格呈成显着正相关;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存在一定的昼夜差异且夜间的摄食数量大于昼间,魁蚶规格越大,多棘海盘车对魁蚶最大摄食数量时间出现的越晚。结果表明:魁蚶适宜底播密度在30 ind/m~2左右,底播规格越大越能有效防御敌害。根据多棘海盘车对贝类捕食特点,可采用浅水低值贝类作为诱捕生物对多棘海盘车进行清除。(本文来源于《Marine Science Bulletin》期刊2016年01期)

张天文,刘广斌,刘恩孚,郑永允,邱兆星[10](2015)在《多棘海盘车对魁蚶摄食量、选择性及昼夜摄食差异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温16~20℃、盐度28.2±2.1、溶解氧(7.5±0.7)mg/L、pH8.0±0.3的条件下,研究了3种规格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4种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摄食量、摄食选择性和摄食昼夜差异。研究表明: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随魁蚶底播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不同规格多棘海盘车对同一规格魁蚶摄食数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最小壳长组魁蚶的摄食数量最大;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软体部摄食量与魁蚶规格呈显着正相关;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存在一定的昼夜差异且夜间的摄食数量大于昼间,魁蚶规格越大,多棘海盘车的最大摄食数量的时间出现越晚。结果表明:魁蚶适宜底播密度在30ind/m2左右,底播规格越大越能有效防御敌害。根据多棘海盘车对贝类捕食特点,可采用浅水低值贝类作为诱捕生物对多棘海盘车进行清除。(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12期)

选择性摄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明仔、稚鱼阶段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投喂轮虫的最适密度和颗粒饲料驯化时间,文章研究了不同轮虫投喂密度下,红鳍笛鲷仔鱼的生长、存活和食物选择,并采用生长、存活、RNA/DNA比率和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颗粒饲料驯化时间[13 dph (孵化后天数,W13)、16 dph (W16)、19dph (W19)和22 dph (W22)]对红鳍笛鲷仔、稚鱼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虫投喂密度显着影响红鳍笛鲷仔鱼的摄食、饵料选择、生长和存活,轮虫投喂密度为10~20个·mL~(–1)时,仔鱼的生长和成活率均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1个·mL~(–1)和30个·mL~(–1)处理组。颗粒饲料驯化实验中,W19和W22处理组个体的生长和成活率显着高于其他两组,W13处理组个体的RNA/DNA比率最低。22 dph时,W13和W16处理组个体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根据研究结果,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喂养期间,轮虫密度对仔、稚鱼的食物选择性存在显着影响,建议在红鳍笛鲷初始投喂阶段使用10~20个·mL~(–1)的轮虫密度投喂仔鱼,红鳍笛鲷13 dph即可驯料,而最佳驯料期为16~22 dp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择性摄食论文参考文献

[1].黄继,顾忠旗,王春琳,孟祥磊,周民栋.瘤荔枝螺对饵料的摄食选择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崔科,杨其彬,马振华.红鳍笛鲷仔、稚鱼摄食、消化与食物选择性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8

[3].王荣夫,张崇良,徐宾铎,任一平,薛莹.海州湾秋季小眼绿鳍鱼的摄食策略及食物选择性[J].中国水产科学.2018

[4].蓝文陆,付家想,杨斌,李天深,范航清.香港巨牡蛎对3种微藻的选择性摄食研究[J].海洋学报.2018

[5].马婉捷,王小冬,王艳.海洋尖尾藻选择性摄食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8

[6].张颖,孟克巴雅尔,谷禹壮,陈泽一,高梦婵.艾比湖卤虫对不同粒径饵料藻的摄食选择性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8

[7].张颖,谷禹壮,陈泽一,高梦婵,刘青.艾比湖卤虫对不同粒径饵料藻的摄食选择性研究[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8].梁晓芳.花鲈利用鱼粉和植物蛋白源的选择性摄食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9].张天文,刘广斌,刘恩孚,郑永允,邱兆星.多棘海盘车对魁蚶摄食量、选择性及昼夜摄食差异的初步研究(英文)[J].MarineScienceBulletin.2016

[10].张天文,刘广斌,刘恩孚,郑永允,邱兆星.多棘海盘车对魁蚶摄食量、选择性及昼夜摄食差异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标签:;  ;  ;  

选择性摄食论文-黄继,顾忠旗,王春琳,孟祥磊,周民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