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防治论文_杨诚

导读:本文包含了荒漠化防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土保持,西北地区,苔藓植物,阿瓦提县,地衣,生态,植物。

荒漠化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杨诚[1](2019)在《环境教育在中学地理课程中的渗透——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环境教育的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同时,我国对中学生的素养发展提出了社会参与的新要求,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也提出了人地协调的要求。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地理学科作为渗透环境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地理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2期)

王春艳[2](2019)在《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尤其是水土荒漠化问题,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治理水土荒漠化问题,通过应用3S技术有助于进行全面监测,全面了解荒漠化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提供支持。基于此,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展开分析,旨在提升环境保护成效。(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20期)

蒙仲举,高永,党晓宏[3](2019)在《地方农林院校“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及以往的授课模式,再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从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了"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课程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了课程内容,尝试采用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初步建立了具有农林特色的"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课程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0期)

吴磊[4](2019)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树木学》课程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树木学》是水土保持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树木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课程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39期)

赵洋毅,段旭[5](2019)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水工岩土力学”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优质的课程资源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显着的作用。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从"水工岩土力学"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途径和教学方法改革两个方面探讨了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结果表明,优质教学资源可丰富理论教学效果,强化"启发式、互动式、网络化"的理论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从而整体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素质。(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38期)

曲海华[6](2019)在《论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的现实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对指导外事全局工作具有普遍意义。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具有特殊性。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荒漠化防治国际履约的现实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义利观"破解了"我是谁"的国别定位问题;以"共同价值"破解了"我们要干什么"的发展方向问题;以"维护改进国际秩序"破解了"要怎么干"的路径选择问题;以"承担应有责任"破解了我国在全球荒漠化治理舞台的作用发挥问题。(本文来源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云琦,王玉杰,程雨萌[7](2019)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发展建设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一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与建设要特色化,既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又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二是人才培养要国际化,应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国际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个人素质;叁是科研成果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将学科建设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融合,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服务;四是学科建设应着眼于全球化,搭建全球化的学科交流平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谢慧变[8](2019)在《一种藓类植物有望应用于荒漠化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乌鲁木齐9月2日讯 记者谢慧变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元明带领研究团队对一种生长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藓类植物——齿肋赤藓的研究有了新进展。该藓类植物未来有望应用于荒漠化防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广泛发育着包括藓类植(本文来源于《新疆日报(汉)》期刊2019-09-03)

严珍[9](2019)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3S”技术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对于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而言,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环境问题中比较突出和明显的问题。对于"3S"技术而言,其产生到应用对我国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3S"技术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7期)

邓丽娟,王延琪[10](2019)在《沙产业带来新希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是阿瓦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践行“两山论”的坚定决心。“树越种越多,沙尘天气(本文来源于《阿克苏日报(汉)》期刊2019-08-22)

荒漠化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尤其是水土荒漠化问题,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治理水土荒漠化问题,通过应用3S技术有助于进行全面监测,全面了解荒漠化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提供支持。基于此,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展开分析,旨在提升环境保护成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荒漠化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1].杨诚.环境教育在中学地理课程中的渗透——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2].王春艳.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9

[3].蒙仲举,高永,党晓宏.地方农林院校“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吴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树木学》课程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

[5].赵洋毅,段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水工岩土力学”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

[6].曲海华.论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的现实指导作用[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

[7].王云琦,王玉杰,程雨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9

[8].谢慧变.一种藓类植物有望应用于荒漠化防治[N].新疆日报(汉).2019

[9].严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3S”技术的应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9

[10].邓丽娟,王延琪.沙产业带来新希望[N].阿克苏日报(汉).2019

论文知识图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河曲县2010年荒漠化防治效益叁角...河曲县2010年荒漠化防治综合效益...学生制作的关于荒漠化防治措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思维...荒漠化防治条件下土地利用系统...

标签:;  ;  ;  ;  ;  ;  ;  

荒漠化防治论文_杨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