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简介

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简介

一、浅述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铃[1](2020)在《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3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免疫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血吸虫病是一种流行甚广、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抗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制对预防血吸虫病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血吸虫肺期童虫是宿主免疫攻击的主要靶标,其抗原分子被视为最佳的疫苗候选因子。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已经筛选出腺苷酸激酶1(AK1)、组织蛋白酶L3(CL3)、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等105个在宿主因子影响下呈差异表达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肺期童虫基因,其中SjAK1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可诱导50%的减虫率与40%的减卵率,但SjCL3与SjGAPDH基因的功能目前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克隆表达了SjCL3与SjGAPDH,观察其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及其水平以及组织学定位,研究其单独及联合免疫对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能力与可能的机制,探索其在免疫逃避及I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为探索血吸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抗虫靶点及血吸虫病疫苗研究增添了新内容,不仅既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SjCL3与SjGAPDH基因经克隆表达后发现,rSjCL3与rSjGAPDH均为具活性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6822 U/g与3220 U/g;将重组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的多克隆抗血清anti-rSjCL3与anti-rSjGAPDH抗体滴度分别为1:160000与1:320000。免疫荧光化学结果显示,SjCL3主要定位于虫卵卵壳、消化道、虫体体被以及部分肌肉层;SjGAPDH主要定位于虫卵卵壳、虫体体被及绝大部分肌肉层。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SjCL3及SjGAPDH在血吸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SjCL3在虫卵中表达水平最高,在10天童虫中最低;SjGAPDH的表达水平在雄虫中最高,在18天童虫中最低。将rSjCL3与rSjGAPDH单独及联合免疫小鼠后,可诱导小鼠分别产生30.5%、37.8%、65.6%的减虫率与31.7%、38.1%、70.9%的减卵率,其肝脏肉芽肿面积减少率分别为29.5%、41.1%、74.6%,肝纤维化面积减少率分别为35.4%、52.4%、76%;但若无弗氏佐剂的作用,rSjCL3与rSjGAPDH联合免疫仅可诱导小鼠产生12.1%的减虫率与14.2%的减卵率,提示:rSjCL3不能发挥佐剂样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SjCL3与rSjGAPDH单独及联合免疫小鼠后,其Tregs百分率分别为3.94%、3.68%、2.61%,与弗氏佐剂对照组比较,联合免疫组Tregs百分率下降显着(P<0.05);ELISA结果发现,3组小鼠的血清IgG1/IgG2a比值分别为0.8、0.71、0.48,均<1,表明免疫后小鼠均为Th1型偏移的免疫反应;体外研究显示,免疫血清介导的巨噬细胞对童虫的杀虫率分别是12.05%、14.08%、18.86%,与阴性血清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观察rSjCL3与rSjGAPDH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对童虫的杀伤作用时发现,rSjCL3与rSjGAPDH均可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对童虫的黏附而破坏ADCC的杀虫作用;而且加入相应的酶抑制剂后,杀虫效果均有恢复,分别由8.17%上升至15.46%与6.1%上升至19.49%,黏附在童虫表面的巨噬细胞数分别由2.45上升至5.75个与1.43上升为6.57个,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当分别用SjCL3与SjGAPDH的dsRNA单独及联合抑制目的基因后,机械转变童虫的存活率分别为72.7%、62.5%、56.5%,与对照组比较,SjCL3组无差别,其余2组的差别显着(P<0.05);21天童虫的存活率分别为92.77%、91.83%、9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天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100%、96.15%、93.33%,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还构建了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探索了rSjCL3与rSjGAPDH单独及联合免疫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无差别(P>0.05),血清IgG1/IgG2a比值分别为0.65、1.06、0.51。综上所述,本研究克隆表达了具有活性的肺期童虫rSjCL3与rSjGAPDH,发现两种蛋白分别定位于卵壳、消化道、体被、部分肌肉层以及与卵壳、体被及绝大部分肌肉层,表达水平最高的部位分别是虫卵与雄虫;它们能在逃避宿主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rSjCL3不能发挥佐剂样作用,但在弗氏佐剂的作用下其与rSjGAPDH联合可诱导小鼠产生65.6%的减虫率与70.9%的减卵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袁成发[2](2015)在《动物血吸虫病对农村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及防制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美好乡村建设,浅述了动物血吸虫病对现农村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防制措施。

孙晴[3](2012)在《湖北钉螺晶体成分及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对钉螺的研究主要以杀灭为主。时至今日,极少有研究人员对钉螺的晶柱和软体动物体内的晶体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钉螺晶体蛋白成分的研究,来填补钉螺基础研究上的空白,并通过对钉螺晶体的消化酶的研究,了解钉螺的食性,为生物火螺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首先对钉螺晶体的长度和质量进行测量,再对晶体进行质谱分析,在未能得出有效的结果后,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晶体中是否包含多种酶,哪些酶存在于晶体中,最后选取晶体中纤维素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纤维素酶的活性及最适PH值。结果显示成年钉螺晶体的长度为3.06mm,质量为1.2mg,并得出晶体的SDS-PAGE蛋白电泳图谱,为钉螺分类学提供了依据。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得知晶体中含有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类。后用DNS纤维素酶活性检测法测出了晶体纤维素酶的活性为81U/g及最适合PH值为8.0。通过这一系列实验得出钉螺晶体具有协助消化的作用,晶体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并得出纤维素是钉螺重要的食物来源。

杨柳[4](2011)在《湖北钉螺形态与结构变化关系及存活率的研究》文中提出在钉螺生长发育外部形态的变化研究中得到幼螺成长发育的螺层变化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生活习性变化的关系以及习性变化时期。初孵幼螺体近透明,壳螺旋数为1,镜下测量体长宽大约相等。随着生长发育体形逐渐发生变化,壳螺旋数逐渐增加,身体长度大于宽度。初孵幼螺螺壳长宽比近1:1,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螺壳长度逐渐大于宽度,当螺壳的长宽比达2.2:1时,幼螺即完成水栖生活阶段转入陆生生活,此后既有雌雄交配现象发生,这个过程发生在7月。在钉螺生长发育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中,得到四旋幼螺鳃部明显,性腺无,不可区分雌雄,适于水生。五旋幼螺鳃部明显,雄螺性腺不明显,阴茎已具雏形。六旋螺鳃部已较不明显,雄螺及雌螺性腺明显,各消化及呼吸器官已成形。七旋螺陆生呼吸器官明显,性腺明显,经解剖后各器官在镜下可清楚观察。在钉螺越冬存活率的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为,在相同深度下,四个不同的朝向中,侧向上朝向的钉螺越冬存活率较高,侧向下朝向的钉螺越冬存活率较低。侧向左及侧向右朝向的钉螺越冬存活率几乎相同。在相同朝向,不同深度下,2cm深度的钉螺越冬存活率较高,1cm和3cm深度的钉螺越冬存活率都较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1cm深度钉螺越冬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而3cm深度钉螺越冬易被上层土覆盖,导致存活率也较低。

方彦[5](2011)在《溶剂对吡喹酮分子形态及透皮传递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溶剂的性质对吡喹酮分子形态和透皮传递的影响。通过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分别研究了乙二醇苯醚(EGPE)、四氢呋喃(THF)、二甲亚砜(DMSO)、油酸(OA)和1,4-二氧六环溶剂对吡喹酮(PZQ)分子形态的影响,在37℃,pH值为7.4条件下,考察了这些溶剂化后的吡喹酮在正辛醇-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建立新西兰家兔动物模型,利用以上5种吡喹酮溶液作为透皮剂,研究溶剂的性质对吡喹酮透皮传递的影响。采用与透皮给药相同的给药剂量和时间,对家兔进行灌胃口服给药,研究透皮给药与灌胃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利用吡喹酮的乙二醇苯醚溶液透皮给药,试验治疗家兔日本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结果表明,在乙二醇苯醚、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油酸和二甲亚砜溶液中的吡喹酮与纯吡喹酮相比,它们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均发生了红移,红外吸收光谱中吡喹酮的特征吸收峰也发生了相应了变化,说明溶液中的吡喹酮与纯吡喹酮具有不同的分子形态。在上述5种溶液中的吡喹酮在正辛醇-水两相分配系数(logP值)分别是0.90、-0.52、-0.13、0.39、-0.19,实验清楚地证明了溶剂的性质对吡喹酮的分子形态具有较大影响。上述5种溶液对新西兰家兔实施透皮给药后,达到最高峰浓度的时间分别是30min、10min、15min、240min、30min,达到最高峰浓度分别是17.82μg/mL、1.23μg/ml、2.08λg/mL、6.78μg/mL、10.23μg/mL,这清楚地表明,不同溶剂对吡喹酮向皮肤内的扩散速率和扩散量有着显着影响。吡喹酮的乙二醇苯醚、二甲亚砜和油酸溶液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分别是同剂量灌胃给药的2.16、1.23、1.10倍,这说明吡喹酮透皮给药可以更好地发挥吡喹酮在防治血吸虫病中的作用。试验治疗表明,治疗组家兔的肝脏表面虫卵减少,肝脏切片中大多数虫卵肉芽肿体积明显缩小,虫体裂解、吸收。这表明吡喹酮透皮给药可能是治疗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溶剂对吡喹酮分子形态以及透皮传递影响,能够发现吡喹酮透皮给药的新溶剂,获得药物的分子形态对透皮传递影响的新认识,探明吡喹酮透皮给药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建立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血吸虫病的新方法,对彻底防治血吸虫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张维骏[6](2011)在《生态医学思想下的中西医病因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危机与疾病的关系已愈发密不可分,原有医学形式面临严峻考验,探寻更完善的认识疾病的途径,成为本课题的宗旨。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不同层面对中西医病因学进行了比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生态学发展方兴未艾,并与各学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叉融合,生态医学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生态医学的创立和发展秉承了和谐的生态文化和天人一体、物我一如的生态哲学。生态医学的研究要素是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生态致病因子。大生态医学理论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人的疾病与健康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中西医病因认识早期都有鬼神文化的印记,随着文化的发展,中医的天人合一思想彰显出和谐文化的本质,西医的对抗思维体现出征服文化的特点。中医病因认识根植于整体论观点及整体直觉领悟法,西医病因认识立足于还原论观点及微观逻辑实证法,在生态哲学系统观总体指导下,以中医整体论思维宏观把握,西医还原论思维微观深入,升华原有的理论体系,形成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这一天终将到来。生态因子是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在大生态的范畴里,凡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都可归于致病性生态因子。在生态医学中,致病性生态因子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生物性的致病因子诸如: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等,非生物性的致病因子诸如:日月星辰、四季气候、地域环境、昼夜寒温等,往往大的生态因子中又包含若干小的因子。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病因,都可以归属到不同类别的生态因子中,在更广阔的大生态背景下,消除偏见,发现二者理论体系的差异性,寻求双方共同发展的融合点。前期研究中发现,从相似的疾病背景出发,中医有关非生物性生态因子的六淫理论和西医有关生物性生态因子的病原微生物理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可比性。本课题将重点在这二者之间进行比较。中医强调非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六淫致病理论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取象比类”的意象思维,以六种气候征象比附疾病原因,从其表现形式和应用范围上看,属生态学的非生物生态因子范畴。疾病在时空关系上密不可分,不同时间对应不同地区,时空不同自然患病各异,这是中医学自古以来认识疾病的方法。六淫致病理论的本质就是五运六气学说,创造性地解释了疾病的时空规律。在生理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生态巨系统的角度阐述了五方所对应的复杂联系。在病理上,《素问·异法方宜论》专就五方地域特点与发病的联系进行了细致分析。《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某岁灾某宫之说更是指出疾病的九宫分野。对于五运六气学说,我们首先要注意克服其局限性,发扬其合理性,既不能机械推算,也不可主观臆断;既不能盲目夸大其预测作用,也不能一概否定其科学内涵。《内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伏气”一词,但却明确地说明了四时所感风寒暑湿之邪可潜伏于体内,不即刻发病,过一季后方发病。后世发展的许多伏气理论都以此为据,伏气温病从病因特点上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正虚邪微”的发病规律。中医认识疫病的最大优势就是:不仅仅局限在病原微生物(鬼毒),更重要的是放眼环境气候变化(六气),结合人体自身状况(正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其生态关系。西医注重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揭示了病原微生物致病的一般规律。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主要指微生物感染,其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病原微生物理论使人类认识与治疗疾病的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西医学以对微生物致病的精确诊断和可靠疗效而备受推崇。对待单一病因的病原微生物,西医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策略,多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这对于多由单一病原微生物所致的传染病,在疗效上无疑是具有特异性的。各种疫苗的广泛接种,已成为当今人类对付许多传染病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虽然西医学在病原微生物领域及控制传染病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仍有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尚未完全认识,某些疾病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原因在于西医病原微生物理论存在发展瓶颈:指导思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治策略“以不变焉能应万变”;认识病毒“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从中西医病因认识的早期发展轨迹来看,二者曾有过相互重合的萌芽,这也为未来中西医病因研究交汇于对生态因子致病的认识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把西医微观研究的精细与中医宏观认知的模糊有机结合将是生态医学所倡导的优化医学形式。WTO提倡的“个体化医疗”使体质对发病的影响逐渐得到重视。生态医学已认识到人的健康、疾病、寿夭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影响紧密相连。相对于西医体质学说发展的范围局限和整体滞后,源于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医体质学说可谓丰富系统、观念超前,提出体质发病倾向与五运六气学说关系密切,是中医体质学说的一大亮点。和谐是生态思想的灵魂,整合是中西医学发展的归宿。通过生态医学思想背景下的中西病因比较,对构建生态病因学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生态病因学认为:人体发病的本因是人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失和、调控失谐。要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生态病因学的内涵,提出了三个发展方向,即:从六淫的时空之象分别对应的病原微生物致病,以及胎孕期五运与体质发病倾向相关性对应不同基因类型表现出的疾病易感性。

王磊[7](2010)在《吡喹酮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血吸虫病是一种对人类和牲畜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可能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吡喹酮是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但采用的口服给药方式有较强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低,且对牲畜如耕牛给药极不方便。针对吡喹酮口服给药的缺点,本课题研究了一类由挥发性-非挥发性溶剂,促透剂构成的吡喹酮蒸发透皮给药系统。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不同溶剂体系中吡喹酮溶解度、透皮给药后吡喹酮的药代动力学,评价了吡喹酮透皮给药系统的生物利用度,并利用该给药系统对小白鼠、家兔血虫病进行了试验治疗。结果表明,在37℃条件下,乙醇含量为50%时,吡喹酮在乙二醇苯醚-乙醇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为429 mg·mL-1。以二氧六环-乙醇为混合溶剂,乙醇含量为0%-30%时,吡喹酮的溶解度为419-445 mg·mL-1之间,随着乙醇含量增加吡喹酮溶解度逐渐减小,但也保持在200 mg·mL-1之上,均大于以往的文献报道。利用蒸发透皮给药系统对家兔进行给药,乙醇含量为50%的乙二醇苯醚-乙醇溶液透皮剂血药浓度峰值最大,峰值出现在120min,为35.93μg·mL-1,是口服给药的6倍。乙醇含量为50%的乙二醇苯醚-乙醇蒸发透皮剂的生物利用度最高,为灌胃给药的395%。分别用吡喹酮浓度为70 mg/mL、150mg/mL、200 mg/mL的蒸发透皮给药系统对感染了血吸虫病的小鼠进行治疗,减虫率率分别达到92.86%、100%、100%,减卵率分别达到95.75%、100%、100%。使用此蒸发透皮给药系统对感染了血吸虫的家兔进行治疗,家兔肝脏上虫卵肉芽肿减少77%。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肉芽肿病理变化有所减缓。说明此透皮剂对血吸虫卵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吡喹酮的蒸发透皮给药系统为人畜血吸虫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方便的给药方式,提高了吡喹酮的生物利用度,对实现人畜的同步化疗,彻底防治血吸虫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段存争[8](2008)在《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研究》文中提出为考察透皮给药对吡喹酮(Praziquantel,PZQ)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影响,研究了PZQ在乙二醇苯醚、二甲亚砜、四氢呋喃、油酸、1,4-二氧六环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吡喹酮在乙二醇苯醚中的溶解度较大,25~45℃范围内均在400mg·mL-1以上,37℃时溶解度达到490 mg·mL-1,为文献报道的PZQ透皮剂的浓度的4.9倍。25~34℃吡喹酮在二氧六环中的溶解度220~284 mg·mL-1,37℃之后溶解度基本保持在440 mg·mL-1以上,为文献报道PZQ透皮剂浓度的4.4倍多。PZQ在二甲亚砜中、油酸、四氢呋喃中的溶解度相对较低为100 mg·mL-1左右。研究了PZQ的乙二醇苯醚、二甲亚砜、四氢呋喃、油酸、1,4-二氧六环溶液的水—正辛醇分配系数,结果表明:PZQ的乙二醇苯醚溶液、油酸溶液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较大LogP值较大为0.895,0.653。而PZQ的二甲亚砜、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溶液的LogP值较小为-0.167,0.182,0.0378。对PZQ的二甲亚砜、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溶液五种透皮剂药代动力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透皮剂在透皮给给药30 min后,均出现了血药浓度的峰值。不同的是吡喹酮的乙二醇苯醚溶液透皮给药后,动物血药浓度最大,达到了18.36μg·mL-1,吡喹酮的二甲亚砜溶液的血药浓度次之,为11.74μg·mL-1。吡喹酮的二氧六环、油酸、四氢呋喃溶液在30 min中的血药浓度峰值较低,依次为1.58、3.02、3.47μg·mL-1。其中PZQ的乙二醇苯醚溶液在给药240 min后血药浓度为4.0μg/mL,仍维持了有效的治疗浓度。PZQ的乙二醇苯醚、二甲亚砜、油酸、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溶液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口服给药285%,189%,168%,67%,和54%。对乙二醇苯醚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体系PZQ溶解度研究表明:当乙醇体积含量为50%时其溶解度最大为429 mg·mL-1。对20%的PZQ的乙二醇苯醚溶液透皮治疗家兔和小白鼠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该透皮制剂在治疗血吸虫病家兔时减虫率达100%,减卵率达93.5%,治疗血吸虫病小鼠的减虫率达100%,减卵率达95.0%。观察家兔肝脏切片发现吡治疗后的家兔肝脏中的肉芽肿得直径、面积均远远少于空白对照组。表明了吡喹酮透皮剂不仅对血吸虫虫体有完全的杀灭作用并且对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肉芽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韩果方[9](2004)在《浅述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文中认为人类与各类动物生活在同一世界,较多的相同环境及密切的联系使人与动物在生活链上频繁接触,注定了动物的许多疾病可直接或间接传播给人类。了解中间的传递环节,阻断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减少人畜共患病的发生,降低国民经济损失是极其重要的。本篇主要以日本血吸虫病为例作简要概述,仅供参考。

李颖淞,郑明球[10](1983)在《人畜共患疾病浅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历史上在我国很早就知道一些动物疾病可以传给人类。早在19世纪Virchow氏提出动物病(Zoonoses)的名词来说明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它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病毒及寄生虫引起的各种疾病。人和动物直接接触,昆虫传递和乳肉产品为此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方法。后来对人畜共患病的认识大为提

二、浅述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述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3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免疫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主要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SjCL3与SjGAPDH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信息分析、克隆表达及重组酶的活性测定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SjCL3与SjGAPDH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及其组织学定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rSjCL3与rSjGAPDH单独及联合免疫小鼠对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 rSjCL3与rSjGAPDH单独及联合免疫小鼠对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章 SjCL3与SjGAPDH在日本血吸虫免疫逃避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六章 rSjCL3与rSjGAPDH单独及联合免疫在治疗I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现存问题与局限性
展望
综述 血吸虫病早期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动物血吸虫病对农村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及防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血防经费投入
2 坚持“综合治理, 科学防治”方针, 围绕农业抓血防
3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强化全民血防意识
4 强化部门间协调和配合,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 加快血防队伍建设, 保障血防工作稳定开展

(3)湖北钉螺晶体成分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钉螺的起源和分类
        1.1.1 钉螺的起源
        1.1.2 钉螺的分类
        1.1.3 钉螺的分布情况
    1.2 钉螺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形态学、结构学方面
        1.2.2 行为学方面
        1.2.3 生态学方面
        1.2.4 生理学方面
        1.2.5 分子生物学方面
        1.2.6 生物生化、组织化学方面
        1.2.7 其它研究方面
    1.3 血吸虫病的简介
        1.3.1 血吸虫病对人类的危害
        1.3.2 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
    1.4 血吸虫病与钉螺的关系及其防治方针的确立
    1.5 钉螺防治
    1.6 软体动物晶体
        1.6.1 晶体的尺寸和重量
        1.6.2 晶体的溶解
        1.6.3 晶体的成分
        1.6.4 晶体中酶研究历程
        1.6.5 晶体的功能
        1.6.6 晶体的科研意义
        1.6.7 对钉螺晶体的研究现状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器材方法
    2.1 解剖钉螺获取晶体测量其长度和质量
    2.2 利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处理晶体
    2.3 晶体蛋白的质谱分析[72]
    2.4 对晶体蛋白是否包含酶的分析
    2.5 测定PH值对钉螺晶体中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钉螺的晶体的长度和质量
    3.2 利用SDS-PAGE对晶体进行分析
    3.3 晶体蛋白的质谱分析
    3.4 晶体蛋白是包含的酶
        3.4.1 钉螺晶体中是否包含淀粉酶
        3.4.2 钉螺晶体中是否包含脂肪酶
        3.4.3 钉螺晶体中是否包含纤维素酶
        3.4.4 钉螺晶体中是否包含果胶酶
        3.4.5 钉螺晶体中是否包含凝乳酶
        3.4.6 钉螺晶体中是否包含蛋白酶
        3.4.7 化学分析方法结果分析
    3.5 测定PH值和温度对钉螺晶体中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3.5.1 样品蛋白浓度的测定
        3.5.2 绘制标准曲线
        3.5.3 钉螺晶体纤维素酶最适PH的研究
第四章 讨论
    4.1 钉螺晶体的物理性质的研究
    4.2 利用SDS-PAGE对晶体进行研究
    4.3 钉螺晶体成分的研究
    4.4 钉螺晶体中的纤维素酶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4)湖北钉螺形态与结构变化关系及存活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钉螺的起源和分类
        1.1.1 钉螺的起源
        1.1.2 钉螺的分类
    1.2 钉螺的分布情况
    1.3 钉螺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形态学、结构学方面
        1.3.2 行为学方面
        1.3.3 生态学方面
        1.3.4 生理学方面
        1.3.5 分子生物学方面
        1.3.6 生物生化、组织化学方面
        1.3.7 其它研究方面
    1.4 血吸虫病的简介
        1.4.1 血吸虫病对人类的危害
        1.4.2 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
    1.5 血吸虫病与钉螺的关系及其防治方针的确立
    1.6 钉螺防治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实验准备
    2.2 钉螺生长发育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
        2.2.1 钉螺生长发育外部形态的变化研究
        2.2.2 钉螺生长发育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
    2.3 钉螺存活率的研究
        2.3.1 不同草被环境下钉螺的越冬存活率研究
        2.3.2 不同朝向环境下钉螺的越冬存活率研究
        2.3.3 不同深度环境下钉螺的越冬存活率研究
        2.3.4 实地调查
        2.3.5 越冬致死温度的测定研究
        2.3.6 水淹对钉螺产卵及其卵孵化的影响研究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钉螺生长发育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
        3.1.1 钉螺生长发育外部形态的变化研究
        3.1.2 钉螺生长发育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
    3.2 钉螺存活率的研究
        3.2.1 不同草被环境下钉螺的越冬存活率研究
        3.2.2 不同朝向环境下钉螺的越冬存活率研究
        3.2.3 不同深度环境下钉螺的越冬存活率研究
        3.2.4 实地调查
        3.2.5 越冬致死温度的测定研究
        3.2.6 水淹对钉螺产卵及其卵孵化存活率的影响研究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溶剂对吡喹酮分子形态及透皮传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透皮给药系统概述
        1.1.1 透皮给药系统及其特点
        1.1.2 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1.1.3 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1.1.4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1.2 血吸虫病概述及其防治现状
        1.2.1 血吸虫病概述
        1.2.2 我国血吸虫病现状
        1.2.3 血吸虫病的防治
    1.3 抗血吸虫病药物吡喹酮
        1.3.1 吡喹酮概述
        1.3.2 吡喹酮的体内代谢
        1.3.3 吡喹酮的杀虫机理
        1.3.4 在不同溶剂中吡喹酮透皮给药的研究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不同溶剂中吡喹酮分子形态的测定
        2.2.2 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实验
        2.2.3 透皮给药对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的抑制作用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溶剂对吡喹酮分子形态的影响
        3.1.1 不同溶剂体系中吡喹酮的紫外光谱
        3.1.2 不同溶剂体系中吡喹酮的红外图谱
        3.1.3 溶剂对吡喹酮在正辛醇-水中的分配系数的影响
    3.2 溶剂对吡喹酮透皮传递的影响
        3.2.1 HPLC分离效果
        3.2.2 标准曲线及检测限
        3.2.3 测定过程中吡喹酮的回收率及精密度
        3.2.4 家兔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
    3.3 透皮给药对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的抑制作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生态医学思想下的中西医病因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生态医学的内涵和外延
    1.1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1.2 生态医学的概念
    1.3 生态医学的研究范畴
        1.3.1 生态文化——和谐文化
        1.3.2 生态哲学——天人一体,物我一如
        1.3.3 生态医学的一般规律和研究要素
2. 基于生态文化的中西医病因源流各异
    2.1 鬼神文化对早期中西医病因认识的影响
    2.2 中医的天人合一思想彰显出的和谐文化本质
    2.3 西医的对抗思维体现出的征服文化特点
3.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西医病因比较偏圆迥殊
    3.1 中医的整体论观点及整体直觉领悟法
        3.1.1 中医整体论观点——《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是理论之源
        3.1.2 整体直觉领悟法——取象比类
    3.2 西医的还原论观点及微观逻辑实证法
    3.3 中西医病因统一于生态哲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4. 基于生态因子的中西医病因认识差异明显
    4.1 中医注重非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
        4.1.1 对非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的诠释
        4.1.2 病因之时间特性及气候发病规律
        4.1.3 病因之空间特性与地域发病规律
        4.1.4 具有预见疾病发生趋势的独特方法
    4.2 西医强调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
        4.2.1 西医病原微生物理论的巨大贡献
        4.2.2 西医病原微生物理论的发展瓶颈
    4.3 中医非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与西医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的认识汇通
        4.3.1 中医对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的认识
        4.3.2 西医对非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的认识
        4.3.3 中西医病因研究交汇于对生态因子致病的认识
5. 基于生态医学思想的中西医体质发病倾向的病因学比较
    5.1 中医强调正气、体质体象因素对疾病产生的重要影响
        5.1.1 体质学说同样源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5.1.2 体质发病倾向与五运六气学说的密切关系
        5.1.3 体质发病倾向与运气相关性研究状况
    5.2 西医体质学说发展的范围局限和整体滞后
6. 生态病因学理论构建之探讨
    6.1 生态病因学的内涵和外延
    6.2 六淫时间之象所对应之病原微生物致病
    6.3 六淫空间之象所对应之病原微生物致病
    6.4 胎孕期五运与体质发病倾向相关性对应不同基因类型表现出的疾病易感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吡喹酮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透皮给药概述
        1.1.1 透皮给药的概念
        1.1.2 透皮给药的优缺点
        1.1.3 透皮给药在国内外的发展
        1.1.4 药物的吸收及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1.1.5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1.1.6 蒸发传递透皮给药系统
        1.1.7 透皮给药系统的评价方法
    1.2 血吸虫病及其在国内外防治现状
        1.2.1 血吸虫病概述
        1.2.2 血吸虫的形态及生活史
        1.2.3 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及危害
        1.2.4 国内外血吸虫病的现状
        1.2.5 血吸虫病的防治研究现状
    1.3 治疗血吸虫病药物吡喹酮
        1.3.1 吡喹酮概述
        1.3.2 吡喹酮的代谢及杀虫机制
        1.3.3 吡喹酮透皮剂的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试剂和仪器
        2.1.1 试剂
        2.1.2 实验动物
        2.1.3 仪器
    2.2 吡喹酮在不同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
        2.2.1 相对标准曲线的绘制
        2.2.2 吡喹酮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
    2.3 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实验
        2.3.1 家兔灌胃给药及血样采集
        2.3.2 透皮给药及血样采集
        2.3.3 血液样品处理
        2.3.4 血样中吡喹酮的检测
        2.3.5 吡喹酮相对标准曲线的制备
        2.3.6 吡喹酮提取回收率的测定
    2.4 吡喹酮蒸发透皮剂稳定性及其对皮肤刺激性观察
    2.5 透皮给药杀灭血吸虫实验
        2.5.1 小鼠血吸虫尾蚴的感染
        2.5.2 小鼠给药治疗
    2.6 透皮给药抑制虫卵肉芽肿实验
        2.6.1 家兔血吸虫尾蚴的感染
        2.6.2 家兔给药治疗及效果观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吡喹酮在几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3.2 蒸发透皮剂透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2.1 HPLC分离效果
        3.2.2 标准曲线及检测限
        3.2.3 测定过程中吡喹酮的回收率
    3.3 家兔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
        3.3.1 灌胃给药后的血药浓度
        3.3.2 蒸发透皮剂的透皮给药
        3.3.3 透皮给药相对于口服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3.4 蒸发透皮剂的稳定性及其对皮肤的刺激性观察
    3.5 蒸发透皮给药系统对血吸虫病的试验治疗
    3.6 蒸发透皮给药对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的抑制作用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Ⅰ 前言
    1.1 血吸虫病概述
        1.1.1 血吸虫的生活史
        1.1.2 血吸虫病概述
        1.1.3 我国血吸虫病现状
        1.1.4 血吸虫病防治现状
    1.2 透皮给药的发展史
        1.2.1 化学促透方法
        1.2.2 物理方法
    1.3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概述
        1.3.1 吡喹酮的体内代谢
        1.3.2 吡喹酮透皮给药研究进展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Ⅱ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及实验动物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吡喹酮溶解度的测定
        2.2.2 吡喹酮水-油分配系数测定
        2.2.3 透皮给药实验
        2.2.4 透皮给药治疗血吸虫病实验
Ⅲ 结果与讨论
    3.1 吡喹酮在五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3.2 吡喹酮的正辛醇-水体系分配系数
    3.3 透皮剂透皮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3.1 色谱分离效果
        3.3.2 标准曲线及检测限
        3.3.3 回收率及精密度
        3.3.4 单一溶剂透皮给药
        3.3.5 混合溶剂透皮给药
        3.3.6 透皮给药的杀虫效果
        3.3.7 血吸虫病家兔肝脏病理变化
Ⅳ 结论
Ⅴ 参考文献
Ⅵ 致谢

四、浅述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3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免疫功能分析[D]. 黄文铃. 武汉大学, 2020
  • [2]动物血吸虫病对农村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及防制对策[J]. 袁成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04)
  • [3]湖北钉螺晶体成分及功能研究[D]. 孙晴. 湖北大学, 2012(07)
  • [4]湖北钉螺形态与结构变化关系及存活率的研究[D]. 杨柳. 湖北大学, 2011(07)
  • [5]溶剂对吡喹酮分子形态及透皮传递的影响[D]. 方彦.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6]生态医学思想下的中西医病因学比较研究[D]. 张维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4)
  • [7]吡喹酮蒸发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D]. 王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8]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研究[D]. 段存争.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8)
  • [9]浅述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J]. 韩果方. 贵州畜牧兽医, 2004(06)
  • [10]人畜共患疾病浅述[J]. 李颖淞,郑明球. 畜牧与兽医, 1983(04)

标签:;  ;  ;  ;  ;  

血吸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