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酰甲酸论文_李珠叶,徐保明,李柯,周蜜,朱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苯甲酰甲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酸,甲酯,甲基,诱导剂,噻唑,分子筛,氢化。

苯甲酰甲酸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年产500t苯甲酰甲酸甲酯,500t4-氯苯并噻唑酮、300t白醚、1200t农药制剂生产项目》一文中研究指出该项目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环城鲍庄村枣阳市化工园区,由枣阳市先飞高科农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新建车间二栋6070平方米、新建仓库两栋1600平方米米,新建综合办公楼8000平方米。年产500t苯甲酰甲酸甲酯,500t 4-氯苯并噻唑酮、300t白醚、300t粉剂、300t乳油、300t颗粒剂、300t烯嘧虫胺建设项目(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李珠叶,徐保明,李柯,周蜜,朱晨[2](2018)在《苯甲酰甲酸及其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以草酸酯、扁桃酸、苯乙烯、苯乙酮、苯甲酰腈等为原料对合成苯甲酰甲酸及其酯的工艺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具体描述并归纳了这些工艺路线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以苯乙烯为原料的合成工艺一种较为理想的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并对生物催化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8年09期)

李萱[3](2018)在《2-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合成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一种叁步合成方法,它参考了将2-甲基苯甲酸作为反应原料,通过酰化处理后和氰化钠进行反应,生成2-甲基苯甲酰腈,进一步进行甲酯化处理后,最终产生2-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的叁步合成办法。将原有的叁步合成法进行改进,优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总结出最佳反应条件,并利用相关检测技术进行结构解析,确保符合相关的要求。经过实验证明,本方法具有产率高、合成产物容易分离的优点,具备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郭荣荣[4](2017)在《CD@Ag的制备及其不对称电氢化苯甲酰甲酸乙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是存在于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之一,与大自然的许多生命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手性药物因其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因此对手性药物的研究及开发是目前医学界的主攻方向之一。而在手性分子的合成过程中,手性催化剂的选择至关重要。合适的催化剂不仅能大大提高反应效率,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实验成本和反应难度。不对称催化剂通常可以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两类。均相催化剂以其优越的选择性和较高的催化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催化研究中。常见的均相催化剂有Ir、.Rh、Ru等贵金属的络合物,这类催化剂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存在分离困难以及难以循环利用等问题,于是多相催化剂便应运而生。与均相催化剂相比,多相催化剂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容易分离、能回收、可重复使用等。然而被成功实现的多相不对称催化体系并不多,且多相催化体系对反应条件的要求通常很苛刻,大多数反应需要贵金属作为催化剂,且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进行。本论文从如何降低手性催化剂的制备成本、催化剂与产物易分离和不对称催化反应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叁方面入手,尝试合成了金属-诱导剂的复合材料——CD@Ag film、CD@Ag NP和CD@Ag/TiO2 NP,将其成功应用于苯甲酰甲酸乙酯(EB)的不对称电氢化反应。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CD@Ag film的制备及其不对称电氢化EB的研究利用无电沉积原理,在制备银膜的同时引入辛可尼丁(CD)作为诱导剂,成功合成了 CD@Ag film。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 SEM、XRD、UV-Vis、TGA和FT-IR等一系列表征,并将CD@Ag film作为手性催化剂应用于EB的不对称电氢化研究。通过电解反应发现,该电极不仅具有金属Ag良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同时也体现了 CD对EB不对称氢化的诱导效果。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以乙醇取代传统的氢气作氢源,合成了具有光学活性的产物——扁桃酸乙酯,产率和ee值分别为29%和30%。(2)CD@AgNP和CD@Ag/TiO2NP的制备及其不对称电氢化EB的研究利用一步法,在制备纳米Ag的过程中加入CD得到了 CD@AgNP,用同样的方法制备了 CD@Ag/TiO2 NP。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 SEM、TEM、XRD、LUV-Vis、TGA等一系列表征,并将其作为催化剂成功应用于EB的不对称电氢化反应中。通过对两组材料的制备条件及电解条件的筛选,当选用CD@AgNP作为工作电极时,EB不对称电氢化反应的产率和ee值分别为50%和18%。当选用CD@Ag/TiO2 NP作为工作电极时,EB不对称电氢化反应的产率和ee值分别为57%和23%。比较CD@Ag NP和CD@Ag/TiO2 NP两种复合材料,发现:TiO2的加入不仅能起到细化金属纳米颗粒的作用,同时对提高复合材料中有机物的含量也起到一定的效果。通过对比两组材料的电解数据,发现,TiO2的加入对产物扁桃酸乙酯的产率和ee值均有一定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10-01)

褚金鹏,王炳福,王翠苹,张志强[5](2016)在《苯甲酰甲酸参与的脱羧偶联反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催化的脱羧偶联反应已成为构建C-C键的首选方法。苯甲酰甲酸作为一种活泼的脱羧试剂,可实现吡嗪、芳卤、吡啶、芳基羧(硼)酸、酰胺、肟醚和吲哚的脱羧偶联反应,进而制备对应的芳基甲酮类化合物。本文根据不同的底物对近年来苯甲酰甲酸参与的脱羧偶联反应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姚佳坪[6](2016)在《钯催化下N-亚硝基苯胺导向和苯甲酰甲酸脱酸的邻位酰基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钯催化的反应在近几十年内得到了很大地发展,是合成有机天然分子以及各类药物分子非常有效的合成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钯催化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通过导向基团的作用,可以直接实现C-C键、C-X键、C-N键、C-S键以及C-O键的构筑。相比以往的化学方法,直接C-H键活化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无需原料预先活化,反应效率更高,反应步骤更加简便,有更好的原子经济性,现在它们已经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了N-亚硝基苯胺导向的邻位酰基化反应:在醋酸钯催化下,以N-亚硝基苯胺作为导向基团,以K2S2O8作为氧化剂,体积比为7:3的1,4-二氧六环/乙酸作为溶液,在80℃与苯甲酰甲酸反应12 h,可以在N-亚硝基苯胺邻位引入酰基,实现sp2 C-H键酰基化反应,从而得到芳香酮类化合物。该反应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产率,并且有很好的底物适应性和官能团兼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4-25)

丁云,邰燕芳,石春杰[7](2016)在《分子筛催化苯甲酰甲酸甲酯合成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甲酰甲酸和甲醇为原料,环己烷为带水剂,在沸石分子筛的催化下合成苯甲酰甲酸甲酯。以此合成反应来研究HZSM-5、Hβ、HY、SAPO-34、MCM-41对苯甲酰甲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种类、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微波作用以及金属改性HY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反应中的最优条件:以HY为催化剂,n(苯甲酰甲酸)∶n(CH_3OH)=1∶2.5,反应温度78℃,反应时间5 h。苯甲酰甲酸甲酯的收率达97.4%,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6年03期)

绪浩舒[8](2015)在《苯甲酰甲酸及其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苯甲酰甲酸(酯)是含有羰基、羧酸基和酯基的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多个活性基团,表现出特殊的性质,不论是在生物的新陈代谢方面,还是在有机合成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别探索了以苯乙酮和苯乙烯为起始原料,在H2O2/HBr体系中溴化合成α-溴代苯乙酮,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由苯乙酮合成α.溴代苯乙酮的产率可达到87.4%,由苯乙烯合成的产率为93.9%。研究以此为前躯体经过水解反应合成α.羟基苯乙酮的反应特性,并比较了传统水解和微波水解的不同反应特性,传统水解合成α-羟基苯乙酮产率为82.3%,微波水解缩短反应时间且合成产率为83.7%。通过使用H202进一步氧化a.羟基苯乙酮得到苯甲酰甲酸,合成产率达到83.3%。探索了苯甲酰甲酸与甲(乙)醇合成苯甲酰甲酸酯的反应特性。催化反应条件下苯甲酰甲酸甲酯产率为95.1%,苯甲酰甲酸乙酯产率能够为97.5%。对各步反应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5-03-01)

杨国忠,张东卫,陈银霞,李静,左兰兰[9](2014)在《邻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合成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邻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是一种活性较强的精细化学中间体,主要用于农药杀菌剂醚菌酯、肟菌酯的合成,也可用于生化合成等。本文对邻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4年12期)

朱益民[10](2014)在《苯甲酰甲酸及其甲酯合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针对苯甲酰甲酸及其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对各种生产方式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希望能够用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工业生产,更好的应用在生产生活当中。(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4年36期)

苯甲酰甲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以草酸酯、扁桃酸、苯乙烯、苯乙酮、苯甲酰腈等为原料对合成苯甲酰甲酸及其酯的工艺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具体描述并归纳了这些工艺路线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以苯乙烯为原料的合成工艺一种较为理想的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并对生物催化法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甲酰甲酸论文参考文献

[1]..年产500t苯甲酰甲酸甲酯,500t4-氯苯并噻唑酮、300t白醚、1200t农药制剂生产项目[J].乙醛醋酸化工.2019

[2].李珠叶,徐保明,李柯,周蜜,朱晨.苯甲酰甲酸及其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8

[3].李萱.2-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合成方法的改进[J].云南化工.2018

[4].郭荣荣.CD@Ag的制备及其不对称电氢化苯甲酰甲酸乙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5].褚金鹏,王炳福,王翠苹,张志强.苯甲酰甲酸参与的脱羧偶联反应研究进展[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6

[6].姚佳坪.钯催化下N-亚硝基苯胺导向和苯甲酰甲酸脱酸的邻位酰基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7].丁云,邰燕芳,石春杰.分子筛催化苯甲酰甲酸甲酯合成的比较[J].化学试剂.2016

[8].绪浩舒.苯甲酰甲酸及其酯的合成[D].合肥工业大学.2015

[9].杨国忠,张东卫,陈银霞,李静,左兰兰.邻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合成工艺研究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4

[10].朱益民.苯甲酰甲酸及其甲酯合成探讨[J].化工管理.2014

论文知识图

初始pH对酵母催化苯甲酰甲酸甲...不同浓度苯甲酰甲酸对转化率的影...苯甲酰甲酸甲酯还原反应的过程...苯甲酰甲酸反应初始pH对催化苯甲酰甲酸还...苯甲酰甲酸甲酯的初始浓度对还...

标签:;  ;  ;  ;  ;  ;  ;  

苯甲酰甲酸论文_李珠叶,徐保明,李柯,周蜜,朱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