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性质论文_杨迎,陈伟红,郑兰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着火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着火点,煤焦,组分,催化剂,恒温,速率,汽油。

着火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杨迎,陈伟红,郑兰芳[1](2011)在《材料性质对浸汽油固体着火及燃烧特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报纸、纸板和碎纸屑等常见固体可燃物为对象,考察汽油添加量对其引燃时间、火焰传播速率、火灾痕迹及烧损速率的影响,分析固体材料性质对浸油固体着火及燃烧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汽油含量增加,报纸和纸壳的引燃时间缩短,表面火焰传播速率加快,超过一定值后有闪火出现,烧损速率增加,而碎纸屑的火焰传播速率则随汽油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浸油纸壳燃烧时能够明显地区分出汽油燃烧和纸壳炭化两个速率。(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1年09期)

杨照华[2](2010)在《“着火点”究竟是物质的什么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在讲燃烧的条件时,涉及"着火点"这个概念。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里关于着火点有这样一句话:"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但是,着火点究竟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呢?教材和教师用书都没有明确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2010年05期)

吴丰雄[3](2004)在《恒温式氧弹仪的改进及过氧条件下煤着火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进厂煤质进行监控并指导水泥生产配热,达到稳定水泥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开始应用恒温式氧弹仪测定煤炭的发热量。本文通过对恒温式氧弹仪试验原理和结构的分析和探讨,对测定发热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冷却校正计算进行改进,有效的提高了仪器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此外,借助于恒温式氧弹仪对煤在过氧条件下的着火性质进行了研究。 论文通过对恒温式氧弹仪测定发热量原理和过程的分析,详细探讨了测量过程中的热量校正问题。测量过程中由于内外桶温差而导致的热交换,是影响准确测热的关键,必须对此散失的热量进行校正。通过引入牛顿冷却定律,较好的解释了热交换造成的量热系统温度变化,并就恒温式氧弹仪具体结构及实验条件分析了影响量热系统热量散失的因素。提出以内外桶温差导致的量热系统温度变化的速度对主期测量时间进行积分的冷却校正计算模型。从梯形法求解定积分的误差出发,结合恒温式氧弹仪硬件电路设计的具体情况,引入采样因子来准确获得测量过程的实际温度,并采用较小的时间间隔进行冷却校正的计算。通过恒温式氧弹仪热容量标定和标准热物质发热量测定的试验,确定了比较合适的冷却校正计算的时间间隔,对于提高恒温式氧弹仪热容量标定的精确度和测定的准确性有所帮助。 通过分析和比较恒温式氧弹仪测定煤炭发热量过程中量热系统温度变化的曲线,发现量热系统的温升曲线普遍存在着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可以作为煤在过氧条件下着火燃烧方式的判据。以煤着火性质研究的观点为基础,对煤在过氧条件下的着火性质提出假设,通过11种标准煤样在过氧条件下燃烧实验,对比了拐点前后平均温升与煤样成分的关系,证实了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煤在过氧条件下发生均相着火燃烧,拐点前后量热系统的温升分别与挥发分和固定炭的含量成近似正比的关系;而挥发分含量较低的煤在过氧条件下发生非均相着火燃烧,拐点之前量热系统的温升由于受到挥发分和固定炭同时燃烧的影响,因而不存在温升与挥发分含量之间单一的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4-05-01)

陈海峰,沙兴中,徐依青,杭月珍,高晋生[4](1993)在《催化剂对煤着火特性的影响——Ⅰ.煤性质及煤中矿物质对煤催化着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可在加压下测定着火点的装置,研究了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和煤焦干馏温度对煤或煤焦的催化着火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煤的催化着火来说,煤化程度、煤焦干馏温度仍是影响煤或煤焦活性的重要因素,但是添加催化剂后,煤的活性顺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煤中矿物质有一定的催化着火作用,催化作用的大小与煤中钙、钾、钠含量及其存在形态、分布状况有关;催化作用的大小与催化剂添加量有关,并且添加量存在一个最佳值,此时着火点最低。(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李文,沙兴中,孙惠,高晋生[5](1991)在《加压下煤的着火特性的研究 Ⅱ.煤及煤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加压条件下,研究了煤化程度、煤的岩相成分、煤焦及其制备方法、添加催化剂等与着火特性的关系。随煤化程度增加,煤的着火点和燃烧时间随之增加。所研究煤中镜质组的着火点高于丝质组的,而快速成焦后丝质组焦的着火点高于镜质组的。快速干馏焦的着火点显着地低于慢速干馏焦的,且煤焦着火温度随干馏温度增加而下降。在无烟煤及煤焦中添加催化剂K,Na碳酸盐后,可使着火点下降。(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1991年04期)

着火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在讲燃烧的条件时,涉及"着火点"这个概念。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里关于着火点有这样一句话:"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但是,着火点究竟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呢?教材和教师用书都没有明确指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着火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杨迎,陈伟红,郑兰芳.材料性质对浸汽油固体着火及燃烧特性影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

[2].杨照华.“着火点”究竟是物质的什么性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

[3].吴丰雄.恒温式氧弹仪的改进及过氧条件下煤着火性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4].陈海峰,沙兴中,徐依青,杭月珍,高晋生.催化剂对煤着火特性的影响——Ⅰ.煤性质及煤中矿物质对煤催化着火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1993

[5].李文,沙兴中,孙惠,高晋生.加压下煤的着火特性的研究Ⅱ.煤及煤焦性质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1991

论文知识图

气体放电的各个区域在不同的气压条件下...不同一次风02浓度下颗粒群着火图像型柴油十六烷值测定仪一2012年通报电动工具类产品可能引...柴油十六烷值属性图汽油机燃烧过程的p-θ图

标签:;  ;  ;  ;  ;  ;  ;  

着火性质论文_杨迎,陈伟红,郑兰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