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视听觉放射损伤

浅析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视听觉放射损伤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733000)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界在肿瘤的治疗和研究上不断获得提升。肿瘤一直是人类的“杀手”,现代人生活习惯不健康,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造成了肿瘤的发生几率有所提高。鉴于该背景,本文也提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听觉和视觉的损伤,根据对损伤因素的分析,帮助医疗工作者更好的掌握治疗标准。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视听觉;放射损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5-0136-01

在人类的肿瘤疾病中,头颈部肿瘤属于高发性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所有肿瘤种类的30%以上。同时,由于人类头部的构造复杂,一些肿瘤与大脑皮层相连,难以采取切除手段进行根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头颈部肿瘤多生长在上皮组织上的肿瘤细胞,在扩散性上较弱,而且并不像其他肿瘤对放射治疗有着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头颈部肿瘤在采用针对化的放射性治疗时,拥有着较高的根除几率。但是,放射性治疗却有着一定的危害性,特别是头颈部的治疗对于听力和视觉的影响颇为严重,有调查报告指出,患者会因中耳、内耳在治疗中所受到的损伤直接影响基本听力。虽然放射性治疗也有着很多无损伤治愈的案例,但是,并不应该由此对伤害忽视。

1放射性听觉、视觉损伤及分级标准

1983年,NCI根据放射性治疗可能存在的弊端对治疗后反应进行了评价,且设立相关标准。在随后的三十余年中,全球各国的医学界皆以其作为标准,而由于该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成为了目前医学界针对该问题所采用的重要的标注体系。从其发展来看,最早公布的标准是CTCAE-1,作为第一代的标准体系,其还有着很多的不完善之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领域内专家对于问题的认识也更加全面,直至最后的CTCAE-4,已经在不良反应方面涉及了治疗的全部内容,但是,CTCAE有着先天的局限性,该标准是建立在的随访评估上而成,因此,在最终评价时医生的主观意识严重,并不符合现代科学发展观。虽然NCI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但苦无办法解决,到2014年时,该组织在原基础上的进行了丰富,由于以往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医生的主观性,因此,在新标准中患者的评价也例如在内,并设立了78个选择性或主观性回答的问题,使标准能够更加全面。而随着新标准的落成,NCI也将其更名为Pro-CTCAE。虽然NCI所采取的标准体系应用范围最广,但是,一些国家的相关组织也根据自身需求和特性,研究出更为适合本国状况的标准,例如RTOG的远期损伤分级等。不过,由于本文是针对听觉和视觉的损伤进行研究,且NCI标准在此类问题上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暂不对其他标准进行阐述。

2放射性听觉损伤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

在进行因素研究之前,首要对听觉损伤的区分进行研究,听觉问题除了直接损伤之外,还有着间接而导致听力受损,具体来看:首先是间接的损伤,由于人类的五官是相连接的,因此,一些部分的损伤也会造成患者的听力受损,例如咽鼓管粘膜;二是直接的损伤,中耳因放射性治疗而受到影响,出现充血、肿胀等问题,进而导致听觉机能受阻,影响患者的听觉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往往直接性损伤大多存在着不可逆的问题,也就是一旦在反射治疗中破坏力中耳的机能,无论患者是否能够消除明显病症,受损的听力均不能得到恢复。根据研究数据指出,造成中耳疾病的放射性治疗中,以鼻咽肿瘤的治疗诱发几率最高,据统计最高可达44%,而导致问题的发生的直接原因便是咽鼓管,这也是将间接作为损伤重要因素之一的原因。

在放射治疗时,放射量与疾病的发生几率存在直接关系,当达到30戈瑞单位时,便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黏膜损伤、水肿。纤毛倒状等问题,虽然这些病状未必会直接致聋,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且一旦计量加重,病状也会因此而加深。另外,临床研究指出,即使最低放射量,也会对中耳造成影响,是否会造成耳聋的问题,则需要结合持续发生量和间隙时间作为考量。对于耳蜗而言,以听力作为的标准,其最大承受量为47戈瑞,否则听力便会受损,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作用于听力的放射损害,47戈瑞是主旨耳蜗作用,而并非投射到耳蜗后的整体作用。

综合来看,由于头颈部的肿瘤难以直接开刀处理,因此多采用放射性治疗,目前主要手段的铂类化疗,也是对人类听力威胁最大的化疗形式,由于其影响范围广,作用力强,对于患者而言,皆会出现听力上的不适,统计指出,仅鼻炎肿瘤的治疗,造成听力障碍后果的比率可达50%,虽然一些患者是在治疗的数年后发生病变,但是经过严格的检测,也多确定为铂类化疗所致。

3放射性视觉损伤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

由于视觉障碍的涉及范围较广,因此,有必要将放射性损伤和一般视觉问题相区分,其基本要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不可逆的损伤,这也是反射性损伤对视觉的最大危害;二是从机理来看,主要在于神经和视交叉,前者或导致患者神经性失明,而后者会造成患者视野缺损、实力减退等问题。由于形成视觉的机理相对较为复杂,因此,造成失明或视力问题的因素也相对偏多,例如血管损伤、血管变性、髓质损伤等,同时据相关研究发现,放射治疗会对DNA直接造成侵害。

在从放射量来看,临床研究指出,当放射量总数超过45戈瑞单位时,患者的视力会明显受损,达到50戈瑞单位时,患者视力受损几率高达40%,而达到70戈瑞单位时,患者视力受损几率高达50%。目前在医学界中,对于计量的采用仍旧没有形成统一定论,较为公认的合理计量,也是在治疗过程和临床试验不断的总结结果,例如GammaKnife治疗手段,在近300例的颅底肿瘤治疗中,发现最为安全的单次放射量是8戈瑞,大于10%便会出现放射损害;再如鼻咽肿瘤的放射治疗,长期的统计和记录发现,放射治疗造成视觉损伤的发生几率较高,可达5年60%,且当总放射量量达到75戈瑞时,便会造成患者承担较大的视力损伤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视听损伤一直是放射治疗损伤所遗漏的问题之一,不仅理论文献的较少,在临床研究上也不够重视,随着放射治疗手段的提升,也让医学工作者和研究者认识到了消除视听损伤是实现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笔者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相关领域专家有所启示,力求对患者的治疗伤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燕丽,郭明,王胜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视听觉放射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J].实用肿瘤杂志,2015(04)

[2]杜巧红.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9)

[3]陈年春,蒋晓东,周莉华等.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06)

标签:;  ;  ;  

浅析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视听觉放射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