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从友忠[1]2004年在《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的理论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以学科之间的交叉作为理论生长点,以解决综合性质的自然和社会问题作为现实启动点,是一种具有理论研究纵深性质和应用问题定向性质的多学科教育。跨学科教育是对传统学科教育的一种解构,它融合了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社会理想主义叁种传统教育理念,注重以新型的组织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对于高等学校培养学术理论创新人才和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的开展跨学科教育,有必要从高校组织建设、文化氛围营造、以及招生和培养等环节构建跨学科教育的机制。高等学校实施跨学科教育,必须重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各自特点,有机地将二者衔接起来。

陈婵[2]2005年在《高等学校跨学科组织的系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的综合化、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的多样化和复合化趋势,跨学科已然成为了时代的重要议题。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如何在“跨学科时代”中继续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高等学校如何在宏观层面上系统地管理跨学科组织。 本文从学科与跨学科的关系以及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出发,通过系统考察学科和跨学科的概念,学科和跨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高等学校跨学科组织的管理现状,总结出了高等学校跨学科组织运行及其管理中存在的六大问题。通过对国外高校跨学科组织管理实践个案的考察,总结了国外高等学校成功开展跨学科活动的经验。在分析问题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和系统理论,分别从功能维度和过程维度探讨了高等学校跨学科组织的管理,最终将此两个维度融合,构建出基于功能—过程二维的高等学校跨学科组织系统管理模型。 高等学校对跨学科组织的管理仍处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阶段。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跨学科组织的系统管理模式的研究,为高等学校管理跨学科组织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参考。

贾川[3]2008年在《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对于社会和大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特别是有利于我国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提升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大部分还处在基于多学科甚至单学科的教育阶段,跨学科教育范式尚未普遍形成。克服学科壁垒,加强学科问联系,形成有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首先分析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在对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总结的基础上,最后整理得出本文研究的角度和思路。第二部分,跨学科教育相关理论分析本部分在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概述的基础上,对跨学科教育与单学科教育的特点进行比较。对跨学科教育发展驱动力、跨学科活动类型以及跨学科教育与跨学科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叁部分,国内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本部分立足于高校自身这个中观层面,对国内两所高校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数据和资料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归纳,进而总结得出制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相关因素和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国外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案例分析本部分通过对国外两所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和两个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的介绍和分析,总结得出办学理念、大学组织、知识体系和培养过程四个方面的特点,为我国高校进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第五部分,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对策与建议本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由思想引导机制、管理运行机制、能力训练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所构成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

伍红军[4]2009年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交叉学科是一种学科形态,指由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并具有较为明确的研究目标、较为稳定的研究内容和较为清晰的研究边界的新学科,但这种学科的发展和定型具备天然的边界渗透性和学科超越性。它是学科整体化发展趋势的产物,也是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产物。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培养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战略和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培养若干拔尖创新人才的举措等都需要借助交叉学科的发展来实现。而诸多的交叉学科的涌现,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论文围绕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构建,主要分六部分论述了这一问题。第一部分是绪论,研究了有关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以及预期研究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部分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理论问题研究,介绍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回答了何以将研究场域置于“交叉学科”之中的问题,并分析了交叉学科人才的特征及其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构成要素。第叁部分是中国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历程与问题分析,首先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划分为叁个阶段:蔡元培时期的北大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初期之前的第一阶段,建国后的院校调整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二阶段,以及90年代至今的第叁阶段;然后从叁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宏观支撑条件缺乏,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大学的组织与管理机制未能配套施行;并从观念、理论、体制、能力四个角度分析了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第四部分是国外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比较研究,分别对美国、英国、日本叁个国家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概况进行了研究,并选取麻省理工学院的“哈佛-MIT健康科学与技术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纳米科学跨学科博士教育中心”筑波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的一些研究科做了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运行机制研究,从招生与考试机制、导师遴选与指导机制、培养计划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机制、毕业论文与学位授予五个部分探讨了学科与专业层面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运行机制。第六部分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机制研究,从交叉学科发展的思想、理论与政策保障、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机制、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组织与管理机制、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机制。

李佳敏[5]2014年在《跨界与融合》文中认为大学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历来是整个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话题,也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作为知识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学科发展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导向”;人才培养从“专业教育”迈向“跨学科教育”。每一所大学都需要正视学科发展的趋势,厘清知识演进的脉络,分析高等教育中的种种“不适应”,尝试去思考、研究、探索全新的“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体化设计,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应对整个人类发展和全球变化的挑战。基于学科交叉的高等教育转型变革,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变革发展的教育思考和行动先导。本研究聚焦:“学科交叉”与“大学人才培养”问题,从知识论、科学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基于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历史、文献与案例多元互证的研究方法开展综合性研究。在理论上,系统考察从“知识象牙塔”时代的大学到“知识社会”的大学,其教育功能的历史变迁和时代转型;厘清学科交叉融合之于大学教育改革的价值逻辑;进而探讨跨学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涵表征。在实践上,着重分析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典型案例,探索在现实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学科互涉日益增多、学科知识日趋融合的当代背景下,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即构建以“学科交叉”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教研融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以期为深化我国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提出:当代课程理论与学习科学的进展为跨学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整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是跨学科教育的核心要义;传统大学通过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开设综合实验班、开展通识教育、建设跨学科专业等迈向“跨学科大学”。基于学科交叉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以“问题逻辑”进行的“课程”改造,变知识“隔离”为知识“整合”,化“单学科知识传递”为“多学科知识建构”,实现了课程体系整体性和灵活性、开放性的统一。“为独创性而教”、“为研究性而学”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不仅面临着团队教学的“融合”挑战,也展示出协同培养的“整合”魅力。基于学科交叉的科教结合是本科教学体系重构的有力支撑。实现组织再造、管理创新和制度优化,是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本研究认为:跨界与融合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跨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生效应”是构建学术共同体的基础和支柱,跨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协同融合”取决于各领域的特色与限度。

王靖[6]2007年在《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创新》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综合化、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发展趋势,使得跨学科研究已然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尤其,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各类人才荟萃,跨学科研究有条件取得突破性成就。事实上,高等学校已成为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跨学科研究也已成为高等学校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如何发挥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进行管理创新,以便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开展跨学科研究,提升高校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本文从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出发,通过系统考察跨学科、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概念,高校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其特征,以及对高等学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实践的分析,揭示出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障碍。通过对国外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管理现状的考察,总结了国外高校成功开展跨学科研究活动的经验。在分析问题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在实践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明确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建设目标和原则、推进跨学科研究组织结构的创新、建立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体制、健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完善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制度等方面,构建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体系,制定促进跨学科研究组织有效管理的相关策略。

李忠双[7]2015年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业教育最早在美国出现,但是,最初的创业教育并不是在美国高校中实施,而是由美国的基础教育机构和一些社会组织来实施。这说明,创业教育进入高校,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经历一个从高校外部到高校内部的演变历程的。那么,在这个演变历程中,哪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途径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换言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如何,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因为只有清晰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动力机制,我们才有可能准确地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本研究包括导论在内,共由七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研究内容概要如下:导言。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对选题的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作了阐述。第一章,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指出系统论、内外因相互作用理论和学术资本主义理论是展开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系统论让研究者从一种系统的视角来审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问题;内外因相互作用理论可使研究者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来分析促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并深度解析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帮助研究者认清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是科技,而且科技是联系内外部因素的重要纽带。第二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外部作用力。本章主要对影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外部作用力展开了分析,指出文化、政治、经济是促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叁大外部动力。首先,美国文化中蕴含的进取精神、竞争精神、实用精神、创新精神和慈善精神为高校创业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文化与思想基础。第二,美国世界政治强国地位的确立,国内联邦与州政府分权政治制度的逐渐完善,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其中联邦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第叁,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兴盛,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美国经济与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业教育发展与中小企业发展呈正比例相关的关系。第叁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内部作用力。本章主要对影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内部作用力展开了分析,指出“社会服务”理念、教师和现代高校管理制度是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内部主要作用力。首先,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理念的形成有效地密切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高校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随着高校“社会服务”理念的深化,高校教师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事实上,美国高质量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形成有赖于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第叁,美国现代高校管理制度,如自由选课制度、跨学科教育制度、捐赠教席制度、董事会制度等,为创业教育进入高校,并在高校内茁壮成长提供了制度支持。第四章,科技创新: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章主要分析科技创新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指出科技创新是连接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是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首先,科技创新通过推动美国经济转型,即从“能源依赖型”转向“技术科技创新依赖型”,激发了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其次,科技创新从学理和技术两个层面,促进了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第叁,科技创新促进了创业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与制度基础。第五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力系统运行特征。本章主要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力系统运行特征进行深入的阐述。指出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动力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兴起阶段,外部动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高校的内部因素为创业教育进入高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大发展阶段,高校的内部因素开始发挥主要推动作用,课程、教师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了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当然外部因素中的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促进动力;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成熟阶段,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技创新的作用十分凸显,它不仅改变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外部因素,如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改变着美国高校本身,促进了创业型大学的产生,这些都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走向成熟提供了巨大动力。第六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对我国的启示。本章主要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动力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属于外来移植性教育,虽然有政府的大力推动,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求动力和高校内部的支持,其发展较为缓慢。结合美国的发展经验提出了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优化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完善制度体系,增强高校的社会开放性;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畅通技术转移通道;培育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等改革策略。

尹伟[8]2004年在《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地位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也尤显必要。在现代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高度综合为主的背景下,客观上要求对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实施跨学科教育;另一方面,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对于适应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 该部分主要说明笔者的选题依据、本研究的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在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该部分对跨学科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阐释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形成模式和主要特点,进一步说明对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叁部分,实施跨学科研究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 该部分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以便充分发挥有利因素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和抑制不利因素的消极作用,化“不利”为“有利”。 第四部分,对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该部分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就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如何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提出自己的建议,主要涉及叁个方面的内容:科研环境和管理体制、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导师评聘和培养方式。 第五部分,结束语

刘春[9]2009年在《跨学科视角的教育管理学探视》文中研究指明学科跨界是学科之间交叉融合、边界跨越和知识整合的过程。作为科学知识体系演进的重要特征和环节,这一过程为学科蕴蓄着进一步发展的能量,影响着相关学科的未来走势。学科开放、杂糅、交融的跨界图景,要求教育管理学必须厘清其学科发展历程,把握学科的逻辑起点,辨识学科属性,为巩固学科理论体系奠定基础;跳出已有的学科结构划分格局,从新的视角审视结构形态并关注内部分支学科关联情势;自内向外考证推演,探索教育管理学外部、特别是前沿领域的学科跨界活动,真正消解教育管理学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加速其跨学科研究的进程。本文在总结归纳已有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理论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因子分析进一步证实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从教育科学中独立出来,借助管理科学的理论,实现教育学与管理学的融会贯通,具有跨界特性的学科。把关键学者有关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结构论述辅以图示,又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8)11693篇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及中外25部教育管理学着作为学术文本载体,归纳提炼教育管理学的10大研究主题,并援引这一标准划分学科结构,从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示教育管理学内部分支学科。顺势深入教育管理学内部子域,探索发现主要有学校组织行为管理学、德育管理学、学校领导学、教学管理学、班级管理学、社区管理学、学校管理学、学生管理学等18门分支学科与其形成互涉联系。作为独立学科整体的教育管理学外部学科关联,是在总结学界有关教育管理学关联学科立场观点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即SSCI(1998~2008)5908篇教育管理学相关文献作为原始数据源,通过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呈现的。解图分析的结果表明,教育管理学与外部60种学科(门类)相互联系,这些学科(门类)与教育管理学的关联度分成3个等级,集结成5大学科族,分别对教育管理学构成“内敛度”和“外展度”的影响,它们融合共生,呈现动态平衡的状态。在教育管理学的前沿领域,主要有24门学科与其形成跨界关联,这些学科分成6大学科族,与教育管理学高度关联的多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发现,教育管理学每跨越一门学科的边界,就会更大程度地吸引更多相异学科,聚合成差异融合、优势互补的学科跨界作用力。为了推进前沿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应该采取相应对策,教育管理学必须贯彻开放思想,巩固“教育学”和“管理学”源学科的基础地位,运用多元研究手段,集成关联学科的优势,促进其学科不断发展。

赵晓春[10]2007年在《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总的趋势是综合化和整体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只是止于跨学科表象和经验的层面,更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上,就如何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以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两个核心。对跨学科是通过叁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和特征;对学科、跨学科学科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国内外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研究,即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和发生模式;并对跨学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计量学的角度对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通过计量分析,从大体上反映出跨学科学科发生的整体状况与一般规律。如何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是本文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当代新兴学科发展是以跨学科为主导;二、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叁、从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主体叁个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四、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的实证分析。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述,系统地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跨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上,提出跨学科研究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六个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线路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特征,国内外对学科和跨学科的分类模式,指出我国的学科分类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跨学科学的状况。第叁章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学科的层级结构和交叉发生域理论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另一方面从研究客体、研究主体和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发生模式。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以蛋白质组学为案例,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的实证研究。第四章以23本学科辞典为样本,以第二章的理论为前提,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对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的整体的跨学科状况,内部的跨学科状况和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文理交叉学科则是从相互转移的角度进行了计量研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意义,并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举措,分析了国外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经验,结合国内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现状,从课题管理、组织管理、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跨学科模式。2.对跨学科学科的发生状况进行计量分析。3.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建设。4.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的理论与机制研究[D]. 从友忠.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2]. 高等学校跨学科组织的系统管理研究[D]. 陈婵. 浙江大学. 2005

[3]. 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D]. 贾川.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4].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D]. 伍红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5]. 跨界与融合[D]. 李佳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6]. 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创新[D]. 王靖.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7].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 李忠双.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8]. 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D]. 尹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9]. 跨学科视角的教育管理学探视[D]. 刘春.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10]. 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 赵晓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