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论文-陈熹,陈水莲,余克明,庄菁

眼科疾病论文-陈熹,陈水莲,余克明,庄菁

导读:本文包含了眼科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外泌体,眼科疾病,免疫调节,治疗

眼科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陈熹,陈水莲,余克明,庄菁[1](2019)在《外泌体及其与眼科疾病的免疫学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泌体是细胞内多囊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主动分泌到胞外的纳米级小囊泡。外泌体能够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或RNA影响免疫调控网络,进而影响眼内细胞的生理或病理过程。干细胞或眼内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一些眼科疾病的发病及损伤修复机制中起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本文就外泌体的来源与特性、外泌体在眼科疾病中发挥的免疫学作用展开讨论,从而为进一步揭示外泌体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黄朝阳,刘祎,詹淑琴,李宁,侯月[2](2019)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眼科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特点是在睡眠期间间歇性出现完全或部分上呼吸道阻塞,造成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从而导致呼吸停止和血氧水平下降。OSA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结果。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将OSA分为轻、中、重叁种类型,确诊OSA要通过夜间多导睡眠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SA与眼睑综合征、干眼症、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包括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以及视乳头水肿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眼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可能是多因素的,如缺血再灌注损伤、高凝状态、自由基的产生、血管收缩剂的释放、氧化应激的增加、内皮功能障碍等。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还可导致颅内压增高,且与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以往研究表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可能对于预防和改善眼科疾病起到积极作用,但缺乏大型临床对照研究,因此,尚无明确结论。总之,OSA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眼科并发症,并且,如果可以早期诊断和治疗OSA,这些眼科并发症是有可能预防和治疗的。因此,临床上,我们应该高度重视OSA导致的眼科并发症,早识别,早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25)

刘奇奇,张磊,刘蓓,隋文君[3](2019)在《以眼部症状首诊的神经眼科疾病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眼科学是属于神经科学与眼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当病变累及脑、脊髓、眼眶、耳鼻等部位时均可累及视神经表现为眼部症状,因此临床中掌握神经眼科疾病特征性、非特征性眼部表现,对于疾病诊断、鉴别、诊疗均有重要意义。现本文报道就诊于我院2例以眼部症状首诊的神经眼科疾病,探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主要方法及要点。1 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42岁,因"双眼视物黑影20 d余",于2018年8月28日就诊于我院眼科,以"视乳头水肿 双(本文来源于《滨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丹,赵军,张娟美[4](2019)在《血红素加氧酶-1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体内分布最广泛的抗氧化酶之一,可催化血红素代谢为胆绿素、铁离子、一氧化碳,最终发挥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在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中,HO-1表达上调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同时其过表达与眼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HO-1及其代谢终产物与眼科疾病的关系联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吴桐,杜红俊[5](2019)在《肝脏X受体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是一种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LXR不但参与脂类和胆固醇代谢的调节,还影响了多种炎症反应过程,因此其在脂类代谢异常和炎症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较多。近年发现,LXR在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LXR的结构、特征、参与眼部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治疗前景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徐伟,茹海霞,赵蓉[6](2019)在《住院飞行人员眼科疾病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飞行人员是我军航空兵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的精英,为进一步提高以航卫保障为重点的为部队服务水平,我院1979年成立全军航空医学中心,坚持为飞行人员服务,对其航空性疾病、临床常见疾病进行诊治,医学鉴定和科学研究,担负着飞行人员疾病诊治和医学鉴定及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改装体检等日常工作。飞行员在飞行中的80%-90%信息来自眼部[1],眼部疾病是空军飞行人员停飞的主要病种[2],所以眼科在航空卫勤保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飞行人员相对群体较小、患病后又分散在不同医疗单位诊疗,所以至今未形成具体的、明确的住院飞行人员眼科疾病护理要点。本文根据2010年5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120例住院飞行人员眼科疾病患者护理特点,结合相关文献浅谈住院飞行人员眼科疾病护理。(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杨芳艳,安荣,马伦,王治梅[7](2019)在《李东垣眼科疾病诊疗思想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东垣首创脾胃内伤学说,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在论治眼科疾病时亦强调脾胃的重要性,在生理上李东垣认为眼睛汇聚了五脏六腑的精气,而此精气均禀受于脾而上贯于目。在病理上他强调,脾胃虚弱,心火大盛,叁焦火俱盛,百脉沸腾,血脉逆行,邪害空窍而发眼疾。在治疗中则以理脾、养血、安神为治疗大法。用药多以辛散之风药配合甘苦之健脾药或甘酸的养血药为其特点,在用药上慎用苦寒降泄之品。经后世医家发扬,东垣学说在眼科的影响日益扩大,丰富、完善了眼科学术理论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刘东杰,吕健,石潇,于洋,葛丽[8](2019)在《氢分子缓解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氢分子(Molecularhydrogen,H_2)作为一种新型的医学气体,具有选择性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凋亡等生物学效应,可参与并干预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近年来,国内外关于H_2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研究指出,H_2可通过减轻眼部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抑制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上调抗氧化酶的活性和神经保护因子的表达水平而缓解眼部疾病。本文就H_2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角膜损伤、白内障等眼科疾病中的最新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并讨论H_2在缓解上述眼科疾病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眼科疾病的研究和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2期)

魏春秀,李敬华,夏秋芳[9](2019)在《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特色方药治疗眼科疾病文献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特色方药治疗眼科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支持。方法:从30本/部中医眼科古籍文献及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临床眼科名老中医处方中各筛选出至少500首方剂进行整理,借助计算机软件,通过频数分析、穷举算法和关联规则等,对中医特色方配伍特点和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眼科疾病方剂1 086首,共涉及中药473味;其中,内服方928首(占85.45%)、外用方158首(14.55%);以汤剂(473首,占43.55%)、冲剂(266首,占24.49%)居多;外障眼病方剂541首(占49.82%),涉及中药26类,以寒凉药、温热药为主,出现频次数排序靠前的中药类别依次为补气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凉血药、发散风热药、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及活血化瘀药等,出现频次数较高的药对组合为清热泻火药配伍收湿敛疮药、清热泻火药配伍拔毒生肌药及清热泻火药配伍疏风解表药(与各类别中药的出现频次数统计结果大体一致);内障眼病方剂545首(占50.18%),涉及中药26类,以温热药、寒凉药为主,其中活血化瘀药出现频次数最高,其次为补气药、清热凉血药、补血药及补阴药等,出现频次数较高的药对组合为活血化瘀药配伍补气药、活血化瘀药配伍补血药及活血化瘀药配伍补阴药(与各类别中药的出现频次数统计结果大体一致)。结论:中医眼科古籍文献方剂及眼科名老中医处方中,治疗外障、内障眼病用药均以寒凉药、温热药为主,但外障、内障眼病的具体用药方法、药对明显不同,其组方思路均可为今后中医治疗眼科疾病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9年05期)

叶蕾,康红花,邵毅[10](2019)在《低频振幅成像技术在眼科疾病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是一种静息态的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用于测量神经活动中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BOLD-fMRI)信号强度的自发波动,该信号反映了静息时局部自发性脑活动的强度。基于ALFF算法的rs-fMRI在眼部多种疾病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为研究眼部疾病特征与局部脑功能区变化间的联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认识思路。作者就ALFF技术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9年05期)

眼科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特点是在睡眠期间间歇性出现完全或部分上呼吸道阻塞,造成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从而导致呼吸停止和血氧水平下降。OSA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结果。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将OSA分为轻、中、重叁种类型,确诊OSA要通过夜间多导睡眠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SA与眼睑综合征、干眼症、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包括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以及视乳头水肿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眼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可能是多因素的,如缺血再灌注损伤、高凝状态、自由基的产生、血管收缩剂的释放、氧化应激的增加、内皮功能障碍等。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还可导致颅内压增高,且与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以往研究表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可能对于预防和改善眼科疾病起到积极作用,但缺乏大型临床对照研究,因此,尚无明确结论。总之,OSA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眼科并发症,并且,如果可以早期诊断和治疗OSA,这些眼科并发症是有可能预防和治疗的。因此,临床上,我们应该高度重视OSA导致的眼科并发症,早识别,早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眼科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陈熹,陈水莲,余克明,庄菁.外泌体及其与眼科疾病的免疫学关系[J].眼科新进展.2019

[2].黄朝阳,刘祎,詹淑琴,李宁,侯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眼科疾病[C].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3].刘奇奇,张磊,刘蓓,隋文君.以眼部症状首诊的神经眼科疾病2例[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9

[4].张丹,赵军,张娟美.血红素加氧酶-1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9

[5].吴桐,杜红俊.肝脏X受体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9

[6].徐伟,茹海霞,赵蓉.住院飞行人员眼科疾病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7].杨芳艳,安荣,马伦,王治梅.李东垣眼科疾病诊疗思想探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8].刘东杰,吕健,石潇,于洋,葛丽.氢分子缓解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9

[9].魏春秀,李敬华,夏秋芳.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特色方药治疗眼科疾病文献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

[10].叶蕾,康红花,邵毅.低频振幅成像技术在眼科疾病的应用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9

标签:;  ;  ;  ;  

眼科疾病论文-陈熹,陈水莲,余克明,庄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