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酰化氨基醇论文_向清祥,罗奎,陶兰,熊俊如,余孝其

导读:本文包含了方酰化氨基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氨基,樟脑,手性,酰胺,论文,醇方酸,大环多胺。

方酰化氨基醇论文文献综述

向清祥,罗奎,陶兰,熊俊如,余孝其[1](2005)在《手性方酰化氨基醇大环多胺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合成及催化一直以来都是有机化学中极其活跃和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手性方酰化氨基醇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有着十分良好的表现.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具有特异的催化活性,这类配合物不仅对酶催化反应的识别、选择性,及生物介质等有更好的模拟,而且由于它与生物体系里的基本过程,如光合作用、氧化、磷酰化、水解、肌肉运动等相似,因而对它们的研究对深入阐明酶催化作用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L-氨基醇为手性源合成了一类新型的手性方酰化氨基醇大环多胺配体L.这类配体既具有手性氨基醇的催化性能,又体现了大环多胺的独特性,因而有望成为一类性能优良的新催化配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05-08-01)

邹海华[2](2005)在《新型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合成是当今有机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发展高效性与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是现代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手性恶唑硼烷催化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已成为合成化学家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方法获得的手性仲醇具有较高的ee 值,它们可作为不对称合成中的手性配体及活性物质、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手性中间体。本文拓展并融合方酸和樟脑两类衍生物,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并成功应用于催化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cis-endo-endo 型含烷氧基、氨基和cis-exo-exo 型含烷氧基的叁个系列共十一个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被设计合成。这些配体的结构具有手性、可调性、刚性的特点。所有这些配体都是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所确定。深入研究了这些配体在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在对ω-溴代苯乙酮还原时所有配体获得了中等到高的对映选择性,其中3-正丁氧基-4-{(1R,2R,3S,4S)-2-羟基-1,7,7-叁甲基二环[2.2.1]庚烷-3-氨基}-3-环丁烯-1,2-二酮配体获得高达99%的ee 值。在不对称还原反应中,cis-endo-endo 型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普遍获得了比cis-exo-exo 型氨基醇配体更高的ee 值,对cis-endo-endo 型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来说,方酸环C-3 位带有烷氧基的配体比带有氨基的配体表现出了更高的对映选择性。应用cis-endo-endo型氨基醇和cis-exo-exo型氨基醇衍生的恶唑硼烷作为催化剂时,方便地得到构型刚好相反的两种产物。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该催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机理,方酸环上C-3 位的杂原子在不对称还原过程中可(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5-08)

衡林森[3](2004)在《新型异方酰化氨基醇手性配体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手性氨基醇与对称异方酰胺进行部分(50%)酰胺交换反应,合成了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异方酰化氨基醇手性配体。其组成和结构已由元素分析、IR、MS和1HNMR所表征。(本文来源于《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方酰化氨基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对称合成是当今有机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发展高效性与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是现代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手性恶唑硼烷催化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已成为合成化学家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方法获得的手性仲醇具有较高的ee 值,它们可作为不对称合成中的手性配体及活性物质、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手性中间体。本文拓展并融合方酸和樟脑两类衍生物,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并成功应用于催化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cis-endo-endo 型含烷氧基、氨基和cis-exo-exo 型含烷氧基的叁个系列共十一个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被设计合成。这些配体的结构具有手性、可调性、刚性的特点。所有这些配体都是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所确定。深入研究了这些配体在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在对ω-溴代苯乙酮还原时所有配体获得了中等到高的对映选择性,其中3-正丁氧基-4-{(1R,2R,3S,4S)-2-羟基-1,7,7-叁甲基二环[2.2.1]庚烷-3-氨基}-3-环丁烯-1,2-二酮配体获得高达99%的ee 值。在不对称还原反应中,cis-endo-endo 型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普遍获得了比cis-exo-exo 型氨基醇配体更高的ee 值,对cis-endo-endo 型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来说,方酸环C-3 位带有烷氧基的配体比带有氨基的配体表现出了更高的对映选择性。应用cis-endo-endo型氨基醇和cis-exo-exo型氨基醇衍生的恶唑硼烷作为催化剂时,方便地得到构型刚好相反的两种产物。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该催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机理,方酸环上C-3 位的杂原子在不对称还原过程中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酰化氨基醇论文参考文献

[1].向清祥,罗奎,陶兰,熊俊如,余孝其.手性方酰化氨基醇大环多胺的合成[C].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05

[2].邹海华.新型手性方酰化莰氨基醇配体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D].四川大学.2005

[3].衡林森.新型异方酰化氨基醇手性配体的合成与表征[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方酰化氨基醇配体合成途径sche...8a的晶体结构图

标签:;  ;  ;  ;  ;  ;  ;  

方酰化氨基醇论文_向清祥,罗奎,陶兰,熊俊如,余孝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