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论文_付丽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孤独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孤独,诗学,诗歌,黄浦区,困境,鲁迅,同构。

孤独者论文文献综述

付丽洁[1](2019)在《论创作主体与小说人物的同构性——以鲁迅小说《孤独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的《孤独者》被认为带有明显的自传意味,自传性的解读离不开对创作主体与小说人物同构性的分析,同构性效果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对比分析、视角切换抑或是意象的暗示,以此来突出创作主体与小说人物在本体和精神上的契合之处。它或是直接地进行本体的经历再现,或是展现二者在精神上的审美碰撞与交流,这使小说的创作主体与小说人物达成一种共识,鲁迅与小说人物魏连殳本体与精神上的同构性在小说《孤独者》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探讨鲁迅与小说《孤独者》中的人物魏连殳的同构性,不仅有助于分析小说中魏连殳这一人物形象,而且还为研究鲁迅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5期)

贾登娉[2](2019)在《爱情中的孤独者——弋舟小说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弋舟有一双能从芸芸众生中发现心患隐疾之人的眼睛,并用文字将这些隐痛诉诸笔端,将这痛感透过作品传递至读者心中,让人们能够在阅读中得到痛的领悟,进而以更为清醒的目光审视自己的人生与身处的世界。他用手术刀般锋利的笔触剖析爱情,描写它因各种名目而支离破碎的过程。而在碎片化的爱情背后,则是一张张憔悴的面孔和一个个孤独的灵魂。本文便着力于发现和分析弋舟笔下所塑造的爱情中的孤独者形象。(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3期)

孙向阳[3](2019)在《孤独者的歌:论蹇先艾的新诗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蹇先艾的新诗创作,是他在北平求学期间完成的。那时的蹇先艾,犹如置身于凄风苦雨中彷徨的一只孤鸿,独自吟唱着孤独者的歌。蹇先艾的新诗虽然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语言朴实,想象丰富,情感细腻,美丽清新,特别善于选用"故乡""夜"等意象来营造幽远凄清的意境之美。其诗歌中始终弥漫着一种凄婉的孤独情感和哀伤情绪,饱含着一种山河破碎的家国情怀。(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陆超群[4](2019)在《孤独者的意义——解读鲁迅《孤独者》的人物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独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一种激愤的孤独,阮籍的"独坐山岩中,恻怆怀所思"是一种决绝的孤独,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一种觉醒的孤独。对孤独体验和解读最深的,莫过于马尔克斯,他认为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他甚至说:"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到底也不(本文来源于《读写月报》期刊2019年25期)

沙茜[5](2019)在《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以《在酒楼上》《孤独者》和《围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彷徨》与《呐喊》相比侧重描写知识分子,其中《在酒楼上》和《孤独者》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知识分子小说,刻画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起伏经历和人生遭遇。同样的,钱钟书的《围城》为读者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内心抉择和生命境遇。文章通过《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与钱钟书的《围城》相比较,以此发掘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及背后成因。(本文来源于《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殷梦昊[6](2019)在《孤独者“热线”》一文中研究指出眩晕和呕吐感来得毫无征兆,74岁的老沈突然瘫在沙发上无法动弹。老伴早年过世,儿子住得很远,和许多住在市中心的老人一样,他早就习惯了独居。每天去复兴公园转转,身体还算不错。直到去年冬天的这个中午。没有拨120,也没有打给儿子,老沈拼尽全力,(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08-11)

薛乔珲[7](2019)在《被物化的孤独者——从《家庭困境》看女性家庭生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短篇小说《家庭困境》中,卡森·麦卡勒斯从家庭内部看似琐碎的生活场景出发,展现了被物化的女性在家庭中的生存现状,揭示了女性内心的孤独,点点情节,丝丝入扣。本文将从男性物化女性、女性内心的孤独感入手,从外因到内因,并联系社会环境对女性成为"被物化的孤独者"这一现状进行思考。(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3期)

王正[8](2019)在《悲壮与嘲讽,崇高与荒谬──鲁迅小说《孤独者》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魏连殳是一位孤独者,同时也是一位现代先觉者和思想启蒙者,他在荒诞的世界中完成了对个体生命的沉思:在"家庭-亲情"叙事中,他反对专制的家庭制度,而亲近纯朴的伦理亲情;在"人性-现实"叙事中,他呈现个体生命的挣扎和人性的异化,并发出了"要不要活下去"和"如何活下去"的深沉追问,作为对个体存在哲学的具体回答。(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7期)

舒敏[9](2019)在《论鲁迅《孤独者》中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论争性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独者》中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既表现出鲁迅叙事形式的论争性与独特性,又让我们看到小说内容自身的论争性以及鲁迅思想的矛盾性与深刻性。(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4期)

南鸥[10](2019)在《身披九十九个太阳的孤独者》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到学敏《四川在上》的诗稿时,我的内心是忐忑的,四川有着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与诗歌传统,几千年来为汉语诗歌贡献了那么多堪称伟大的诗人。而学敏又是一位有着诗歌抱负的诗人,我自不敢妄言,只有认认真真地细读文本,才敢开口说上几句。当我细细读完《四川在上》以后,感(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9-05-10)

孤独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弋舟有一双能从芸芸众生中发现心患隐疾之人的眼睛,并用文字将这些隐痛诉诸笔端,将这痛感透过作品传递至读者心中,让人们能够在阅读中得到痛的领悟,进而以更为清醒的目光审视自己的人生与身处的世界。他用手术刀般锋利的笔触剖析爱情,描写它因各种名目而支离破碎的过程。而在碎片化的爱情背后,则是一张张憔悴的面孔和一个个孤独的灵魂。本文便着力于发现和分析弋舟笔下所塑造的爱情中的孤独者形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孤独者论文参考文献

[1].付丽洁.论创作主体与小说人物的同构性——以鲁迅小说《孤独者》为例[J].名作欣赏.2019

[2].贾登娉.爱情中的孤独者——弋舟小说论[J].名作欣赏.2019

[3].孙向阳.孤独者的歌:论蹇先艾的新诗创作[J].江苏社会科学.2019

[4].陆超群.孤独者的意义——解读鲁迅《孤独者》的人物形象[J].读写月报.2019

[5].沙茜.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以《在酒楼上》《孤独者》和《围城》为例[J].长治学院学报.2019

[6].殷梦昊.孤独者“热线”[N].解放日报.2019

[7].薛乔珲.被物化的孤独者——从《家庭困境》看女性家庭生存[J].戏剧之家.2019

[8].王正.悲壮与嘲讽,崇高与荒谬──鲁迅小说《孤独者》赏析[J].名作欣赏.2019

[9].舒敏.论鲁迅《孤独者》中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论争性呈现[J].青年文学家.2019

[10].南鸥.身披九十九个太阳的孤独者[N].四川日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特殊分布下合作者(红色)、背叛者(...12杨宪孤独者纸本设色齐鸣孤独者不同的孤独者收益K时合作者C(蓝...情感网拓扑图近公共品博弈实验和理论中合作者C(红...

标签:;  ;  ;  ;  ;  ;  ;  

孤独者论文_付丽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