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校正论文_郭璘,王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摄像头校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畸变,摄像头,图像,视觉,多项式,方差,广角镜头。

摄像头校正论文文献综述

郭璘,王波[1](2018)在《交叉路口摄像头视觉目标标定及误差校正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摄像头视觉目标标定及误差校正方法存在的标定误差大和校正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路口摄像头视觉目标标定及误差校正方法。通过非正交变形项、图像主点坐标、切向畸变参量、径向畸变参量和有效焦距等补偿修正项,得到交叉路口摄像头视觉目标标定模型,利用标定模型对交叉路口的摄像头视觉目标进行标定。通过标定摄像头的误差参数,对标定特征点的误差进行校正,采用非线性优化算法得到畸变参数和线性参数的最优解,根据最优解建立摄像头视觉目标标定误差校正模型,完成摄像头视觉目标标定的误差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标定结果误差小,校正后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拟合程度高,验证所提方法可以准确的对摄像头视觉目标进行标定。(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8年11期)

曾兆滨[2](2018)在《基于摄像头模组红外串扰测定的四带图像色彩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市面上的监控系统多采用红外一体化的摄像机,其感光元件CCD(电荷耦合元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不仅能够感知人类所能感知到的可见光,而且能接收到近红外光。为了处理近红外光对R、G、B叁通道产生的串扰问题,目前监控领域采用的方式是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加入电控机械装置即IR-CUT切换器。实现了白天滤除红外光,在夜晚利用红外光补偿的功能,达到日夜拍摄的目的。但在早上或者傍晚时段的来回切换会发生振荡现象,容易造成滤镜切换不到位、故障率高和寿命下降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摄像头模组红外串扰测定的四带图像色彩校正算法。该算法采用多项式回归的思想构建串扰矩阵,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最佳解串扰矩阵,用算法的方式替代了机械切换装置,避免了机械故障。该方法利用色卡上的数值获取校正矩阵,接着使用该解串扰矩阵对同种光源条件下的四带图像进行色彩校正,达到滤除红外光串扰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室内和室外环境都能够对四带图像进行一定程度的校正,且只需一次定标解串扰矩阵,就能够对同种光源条件下的不同四带图像进行偏色校正,为后续四带图像色彩的进一步还原做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0)

岳佳威,谢滨,闫磊[3](2015)在《基于opencv的摄像头畸变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还原摄像头下屏幕的标准矩形,简述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摄像头畸变对屏幕影响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5年30期)

蔡耀,余涛,叶金永,邵菲杰,郭晨媛[4](2012)在《双目摄像头立体视觉标定及畸变校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立体视觉系统中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显隐的畸变校正模型。首先在世界坐标中对双目摄像头进行立体标定,然后采用基于显隐的畸变校正模型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一种基于显隐的畸变校正模型切实有效,且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期刊2012年19期)

胡荣春,杨涛,马娟[5](2012)在《视觉巡线机器人中的摄像头图像透视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摄像机光学镜头的成像原理,推导了应用于视觉巡线机器人中的摄像头图像校正变换公式,给出了一种只需测量拍摄面与地面的夹角、拍摄高度、图像底边实际长度和图像纵向实际长度四个关键参数即可进行图像校正的方法,而无需在现场布置标定点。实验表明此算法用于校正视觉巡线机器人获取的路面图像时能准确还原拍摄路面应有的形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2年06期)

戴剑锋[6](2010)在《摄像头径向畸变自动校正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上的某点可以用直角坐标(x , y)表示,也可以用极坐标(r , ?)表示,极坐标表示也就是矢量表示,其中r是矢量长度,?是矢量的水平夹角。而相机成像后其图像所产生的畸变也可以用上述2种坐标来表示:用直角坐标法表示为dx = x'– x ,dy = y' - y,用矢量表示法表示为dr = r '- r , d ? = ?’- ?。摄像头径向畸变就是矢量端点沿长度方向发生的变化,摄像头径向畸变的主要原因包括摄像头制造过程中感光元件工艺不完美、重要部件装配不理想和摄像头的镜头设计或生产有缺陷等等。摄像头径向畸变会使摄像头抓拍的图像产生鱼眼状鼓起的形变,产生的图像偏离实际并且不美观。摄像头径向畸变在视觉测量、叁维重建和图像识别等应用中是不允许的。例如机器人视觉定位、叁维扫描仪和自动倒车系统等叁维恢复系统中使用了从图像二维像素坐标点出发恢复出世界叁维坐标,我们必须保证采集的二维图像的正确性。在国内刚刚兴起的二维条码,所使用的识别仪器也依赖于图像处理,当图像存在畸变时,识别的结果就可能存在误码。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摄像头径向畸变进行自动校正,使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的像素空间的二维坐标与世界坐标系的叁维坐标准确配对。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摄像机畸变校正理论,比如DLT方法、RAC方法、张正友的平面标定方法、孟胡的平面圆标定方法、吴毅红等的平行圆标定方法等等。在上述摄像头畸变校正的理论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一套摄像机径向畸变自动校正的方法并设计了ARM嵌入式硬件平台进行验证。本文首先介绍了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的预处理包括BMP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并进行中值滤波,采用调整图像期望均值跟方差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均匀化,采用方差相异性对均匀化后的图像进行背景分割,把图像分为前景区跟后景区,根据背景分割后的图像,基于图像的局部特征对图像的前景区进行分块二值化,接着对二值化后的图像,采用图像形态学的方法对图像网格线进行细化。在细化的基础上本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模板追踪曲线、根据方差最小性原理寻找图像畸变中心点跟采用Harris detector来寻找相交点的方法,最后采用RAC方法对摄像头定标跟校正。(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5)

汤旭涛[7](2009)在《广角摄像头视频图像实时校正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图像处理系统中,广角镜头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车载监控系统,银行、教室和超市专用监视系统等。但采用广角镜头的成像系统在提供大范围成像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图像畸变,使得拍摄目标难以辨认或辨认不准确。因此为了准确的还原原始图像,需要利用数字图像畸变处理技术对畸变图像进行校正。目前,数字图像畸变校正处理技术是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数字图像畸变校正技术大多是在PC平台下研究算法以及相关软件。PC平台决定了实际应用的局限性。本课题针对数字图像畸变校正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选用合适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平台——Blackfin561,设计了一款广角镜头视频图像实时校正系统。此系统采用当前比较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并根据具体系统要求,对现有畸变校正算法进行分析、改进,最后,提出一种新的畸变校正模型——球面畸变模型,并设计一种具有创新性、实时性、通用性和简单性等特点的校正算法。最终实现了本系统。本文给出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广角镜头畸变原理分析和成像模型研究2.广角镜头视频图像畸变校正算法模型设计3.传感器及DSP平台选择4.DSP平台上系统实现测试结果表明,本课题所设计的系统能对30f/s的NTSC格式视频图像(720*480)进行快速畸变校正并输出,达到了实时、准确、高可靠性的预期目标。(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11-01)

陈亮[8](2008)在《基于摄像头校正的多投影仪拼接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辨率,高亮度的大屏幕显示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可视化,工业设计,虚拟制造,军事仿真,娱乐等领域。采用大屏幕显示墙或高分辨率投影仪实现的大屏幕显示系统成本十分昂贵,研究采用多个投影仪拼接实现高分辨率大屏幕显示系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多投影仪拼接的研究,主要分为几何校正、颜色校正、亮度混合。由于投影仪摆放的随意性,要在投影并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区域作为最终显示,需要进行几何校正;由于多投影仪之间,尤其是不同类型投影仪之间颜色的差异,为了获得最后拼接图像颜色的一致性,需要进行颜色校正;由于投影的重迭区域亮度高于周围,为了实现整体亮度均匀,需要进行亮度混合,最终实现无缝拼接。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研究实现一种基于摄像头校正的多投影仪拼接方法,下面是本文的工作:(1)使用一个普通摄像头作为图像采集和校准设备,由于摄像头可能会有失真,故使用张正友相机标定方法对其进行标定,然后对其拍摄的照片进行校正,这保证了后续的对应性计算在理论上的正确性。(2)投影仪在平面显示屏幕上投影黑白棋盘方格,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抽取投影图像和摄像图像上的棋盘特征点,通过计算投影图像和摄像图像之间的对应性实现了多投影仪的几何校正。(3)使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进行颜色校正。颜色校正依赖于投影颜色和标准颜色的对应性。为了获得对应性,每个投影仪在空白的平面上投影带颜色的棋盘模式,用摄像头记录各个投影仪投影颜色值,然后计算投影颜色和标准颜色的对应性。(4)使用二次函数计算象素在亮度混合中的权值,使其权值尽可能均匀分布。根据象素点在投影仪投影交集中的位置,求出它到最近边的距离,二次函数以距离为变量计算权值,并以此修正象素的亮度值。系统除了投影仪和计算机外,使用一个普通的摄像头作为校准工具,对于摄像头没有特定的要求,有失真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随着摄像头的普及,校准用的设备随处可得,极大的降低了本文多投影仪拼接方法的成本,实施起来也比较方便,该方法可有效用于学校、商场甚至办公室的大屏幕显示,从而让我们更多的感受大屏幕显示在信息交互以及数字娱乐方面的魅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4-05)

摄像头校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市面上的监控系统多采用红外一体化的摄像机,其感光元件CCD(电荷耦合元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不仅能够感知人类所能感知到的可见光,而且能接收到近红外光。为了处理近红外光对R、G、B叁通道产生的串扰问题,目前监控领域采用的方式是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加入电控机械装置即IR-CUT切换器。实现了白天滤除红外光,在夜晚利用红外光补偿的功能,达到日夜拍摄的目的。但在早上或者傍晚时段的来回切换会发生振荡现象,容易造成滤镜切换不到位、故障率高和寿命下降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摄像头模组红外串扰测定的四带图像色彩校正算法。该算法采用多项式回归的思想构建串扰矩阵,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最佳解串扰矩阵,用算法的方式替代了机械切换装置,避免了机械故障。该方法利用色卡上的数值获取校正矩阵,接着使用该解串扰矩阵对同种光源条件下的四带图像进行色彩校正,达到滤除红外光串扰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室内和室外环境都能够对四带图像进行一定程度的校正,且只需一次定标解串扰矩阵,就能够对同种光源条件下的不同四带图像进行偏色校正,为后续四带图像色彩的进一步还原做了有益的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摄像头校正论文参考文献

[1].郭璘,王波.交叉路口摄像头视觉目标标定及误差校正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8

[2].曾兆滨.基于摄像头模组红外串扰测定的四带图像色彩校正[D].福建师范大学.2018

[3].岳佳威,谢滨,闫磊.基于opencv的摄像头畸变校正方法[J].科技展望.2015

[4].蔡耀,余涛,叶金永,邵菲杰,郭晨媛.双目摄像头立体视觉标定及畸变校正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5].胡荣春,杨涛,马娟.视觉巡线机器人中的摄像头图像透视校正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

[6].戴剑锋.摄像头径向畸变自动校正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10

[7].汤旭涛.广角摄像头视频图像实时校正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陈亮.基于摄像头校正的多投影仪拼接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

论文知识图

波前传感器子孔径、变形镜驱动器和光...2-7彩色摄像头校正前后对比双目摄像头的校正效果对比图角点标记划定全部...2-8深度摄像头校正前后对比5.3摄像头校正过程

标签:;  ;  ;  ;  ;  ;  ;  

摄像头校正论文_郭璘,王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