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瓣海桑论文_胡懿凯,徐耀文,薛春泉,罗勇,廖宝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瓣海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桑果,多样性,江口,生物量,林分,混交林,能力。

无瓣海桑论文文献综述

胡懿凯,徐耀文,薛春泉,罗勇,廖宝文[1](2019)在《广东省无瓣海桑和林地土壤碳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广东省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林地土壤的碳储量,为开展广东省红树林生物量为基础的碳汇调查与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开展全国红树林碳汇监测提供经验和方法。【方法】以无瓣海桑及林地0~1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的无瓣海桑生物量模型,对比研究10个地区的无瓣海桑与林地土壤碳储量。【结果】无瓣海桑生物量模型为W=0.033(D_2H)~(1.002),决定系数为0.95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广东省无瓣海桑林的总面积为1 724.12 hm~2,总碳储量为536 801.09 t,植被碳密度为50.81 t·hm~(-2),土壤碳密度为260.54 t·hm~(-2),总碳密度为311.35 t·hm~(-2),植被碳密度为总碳密度的16.32%,土壤碳密度为总碳密度的83.68%。10个地区无瓣海桑林总碳储量依次为:深圳2 790.65 t<潮州3 088.34 t<惠州10 479.30 t<江门13 800.58 t<茂名17 116.43 t<湛江55 610.15 t<中山58 562.90 t<汕头66 498.62 t<广州134 938.18 t<珠海173 915.93 t。【结论】广东省无瓣海桑林碳储量主要集中于土壤层,不同地区的立地条件不同,其土壤碳储量及植被碳储量差异明显。(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家怡,易湘茜,杜正彩,高程海,郝二伟[2](2019)在《无瓣海桑果实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果实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D-半乳糖(D-gal)诱导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并分别灌胃无瓣海桑果实醇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观察无瓣海桑果实各提取物对衰老小鼠血清、心脏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无瓣海桑果实提取物可以有效提高衰老小鼠体内SOD、GSH-Px酶活力,降低MDA含量(P <0.05)。结论:无瓣海桑果实提取物能有效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9年04期)

黄晓敏,卢昌义[3](2019)在《无瓣海桑人工混交林结构及幼苗天然更新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无瓣海桑人工混交林在河口海湾的生态效应问题,采用样方法对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湾16年生无瓣海桑与其它种类红树的人工混交林结构和幼苗天然更新扩散能力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①该群落外貌简单、林相整齐、空间层次分层明显。位于乔木一层的是无瓣海桑,位于乔木二层的有无瓣海桑、秋茄、红海榄;位于灌木-小树层的有秋茄、红海榄和白骨壤;位于幼苗层的只有秋茄。②无瓣海桑在乔木层的重要值为35.1%,秋茄在乔木层、灌木-小树层和幼苗层3个不同层次的重要值均为最大。③该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值均较低,灌木-小树层的各多样性指数值均比乔木层和幼苗层的多样性指数值高。④在4种不同类型样地调查幼苗扩散情况,均未发现无瓣海桑幼苗或历年生的幼树,而乡土红树植物秋茄在4种类型样地中均有幼苗自然生长,白骨壤在光滩中有发现幼苗生长。(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谢卫,黎新年,钟才荣,袁健,施苏华[4](2018)在《红树植物外来种无瓣海桑与本地种杯萼海桑的自然杂交》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杂交作为植物中常见的现象,在植物物种形成以及外来种的成功入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瓣海桑原生地为孟加拉,但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所以曾一度作为红树林生态系统恢保造林先锋树种或者以减缓互花米草入侵势态的目的而大量引入;另一方面,由于其果实丰硕,生长迅速,耐盐性较好,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有研究人员认为其长势可能影响到中国本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一种潜在的木本植物入侵种。本团队的野外调查中,我们于海南东寨港野菠萝岛上发现了形态上疑似外来无瓣海桑(S.apetala)与本地杯萼海桑(Sonneratia alba)杂交后代的两个个体,其叶形、花苞大小、萼片数量及柱头形状都为杯萼海桑与无瓣海桑的中间性状。本研究利用14个单拷贝核基因和叁个叶绿体DNA片段确证了这两个个体的杂交起源。结果显示:在该杂交事件中,具有潜在入侵性的外来种无瓣海桑作为杂交个体的父本物种,而中国本土常见的红树植物杯萼海桑则作为母本物种。此外,我们还测量比较了杂交个体及其亲本种的基因组大小,结果发现,这两个个体没有经历染色体异源多倍化。近几年来,在应将无瓣海桑视为入侵种还是生态恢复用途树种这一问题上存在极大争议,鉴于互花米草外来种与本地种杂交加重外来种入侵势态的案例,本研究所证实的竞争性极强的外来种无瓣海桑与本地种杯萼海桑之间的杂交现象,为加强无瓣海桑的引种管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易湘茜,李家怡,杜正彩,高程海,郝二伟[5](2019)在《无瓣海桑果实提取物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瓣海桑果实为真红树无瓣海桑的果实。研究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量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影响,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脑部神经细胞的变化情况,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和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处理组小鼠在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5)。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处理组小鼠脑部神经细胞损伤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小鼠脑部SOD酶活力和GSH-Px酶活力提高(P<0.05),NO含量和MAO活力在脑部显着降低(P<0.05)。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作用,无瓣海桑果实不同提取物通过提高小鼠脑内源抗氧化酶(SOD、GSH-Px)活力,降低脑部NO含量和MAO活力来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9年11期)

黄晓敏,卢昌义[6](2018)在《厦门海湾典型无瓣海桑人工种群特征和幼苗更新扩散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引种无瓣海桑对厦门海湾产生的生态影响问题,采用样方法对福建省厦门市人工引种15年的无瓣海桑—秋茄林种群特征和幼苗更新扩散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调查样方中,正常生长、受2016年严重台风影响致树顶半枯和树顶全枯的无瓣海桑植株数量分别占无瓣海桑种群大小的78.3%、4.0%和17.7%。正常生长、树顶半枯和树顶全枯的秋茄植株数量分别占秋茄种群大小的87.3%、4.2%和8.5%。正常生长和树顶半枯的无瓣海桑比例小于相应生活力状况的秋茄比例,而树顶全枯的无瓣海桑比例大于树顶全枯的秋茄比例。(2)无瓣海桑种群个体高度分布在3—6级。而秋茄种群个体高度分布在1—4级。(3)在7种不同类型样地调查幼苗扩散情况,均未发现无瓣海桑幼苗或各级小树,而秋茄在7种类型样地中均有幼苗自然生长,在林缘、光滩和混交地段3种类型样地中均发现白骨壤幼苗,并且秋茄和白骨壤幼苗有多个立木级。综上可见在极端恶劣环境影响下,外来种无瓣海桑比乡土种秋茄更没有适应和恢复能力。无瓣海桑在该研究地天然更新和扩散极其困难,对乡土红树植物的天然更新成林和扩散未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颜栋美,王伟,李蜜,江蕾,易湘茜[7](2018)在《茅尾海无瓣海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茅尾海无瓣海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挖掘更多潜在新物种和高效活性物质,为进一步研究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及研发新型高效生物农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钦州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采集无瓣海桑根际土壤,采用6种分离培养基分离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并采用牛津杯法考察根际细菌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活性。【结果】从无瓣海桑根际中分离得到可培养细菌97株,通过16S r RNA序列比对排重后,从中获得57株不同细菌,可归为4门5纲9目15科21属,有1株Cellvibrio sp.的潜在新种。其中29株细菌能够抑制甘蔗鞭黑粉菌活性,分别有12、14和14株细菌对甘蔗鞭黑粉菌菌丝生长、"+"担孢子增殖和"-"担孢子增殖表现出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范围为7.54~21.81 mm,其中有9株细菌能够抑制2~3种甘蔗鞭黑粉菌的形态。【结论】广西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中无瓣海桑根际细菌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蕴藏着潜在新物种资源,且富含抑菌活性菌株。(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黄冠闽[8](2018)在《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无瓣海桑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无瓣海桑主要分布于中盐度区域;进一步分析得出保护区的无瓣海桑有可能是来自漳浦沙西镇一带的无瓣海桑人工林。进而提出防控建议:早发现,早清除;通过长期监测,加强科研合作,实现区域协调防控。(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谷阳光,宁加佳[9](2018)在《基于生物性状分析方法的不同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4年11月在深圳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裸滩、8年、9年、14年、16年和20年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人工林以及天然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红树林生物调查数据,通过"裸滩-人工林-天然红树林"对照分析,对不同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性状分布模式、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裸滩、8至16年无瓣海桑人工林以及天然林和20年林龄人工林分别具不同的性状分布模式;其中栖息地结构越复杂和有机质含量越高,大型底栖动物中低迁移能力、较小个体和栖息方式为爬行/游泳型、幼虫为浮养幼虫以及食性为沉积食性和植食性的物种所占比例越大。功能多样性总体上随栖息地结构复杂性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功能冗余则呈红树林样点远高于裸滩的趋势。总体而言,红树林栖息地结构复杂性的适量增加对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较为有益。(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杜钦,李丽凤[10](2018)在《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植株根系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是我国红树林造林中较具代表性的两种植物,通过对10龄无瓣海桑纯林、10龄白骨壤纯林、6龄无瓣海桑纯林和6龄白骨壤纯林的调查分析发现:1)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植株根系水平分布的半径和地下根系垂直深度均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10龄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植株的水平分布半径分别为30.6 m和3.85 m,6龄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植株的水平分布半径为9.47 m和2.23 m; 10龄和6龄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植株的地下根系分布深度分别为60 cm和40 cm; 2)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植株地表呼吸根系密度、高度、基径的分布范围会随其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其根系密度、高度和基径总体表现为由树冠向外逐渐减小; 3)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植株地下根系主要分别于0—20 cm表层,地下根系密度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多,具体如10龄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根系分布深度为60 cm,其中76.3%和77.6%根系分布于0—20 cm深度; 6龄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根系分布深度为40 cm,其中91.9%和91.6%根系集中于0—20 cm土层。这些结果能为进一步理解红树林的促淤保滩功能提供新启示。(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7期)

无瓣海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果实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D-半乳糖(D-gal)诱导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并分别灌胃无瓣海桑果实醇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观察无瓣海桑果实各提取物对衰老小鼠血清、心脏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无瓣海桑果实提取物可以有效提高衰老小鼠体内SOD、GSH-Px酶活力,降低MDA含量(P <0.05)。结论:无瓣海桑果实提取物能有效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瓣海桑论文参考文献

[1].胡懿凯,徐耀文,薛春泉,罗勇,廖宝文.广东省无瓣海桑和林地土壤碳储量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2].李家怡,易湘茜,杜正彩,高程海,郝二伟.无瓣海桑果实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

[3].黄晓敏,卢昌义.无瓣海桑人工混交林结构及幼苗天然更新能力[J].福建林业科技.2019

[4].谢卫,黎新年,钟才荣,袁健,施苏华.红树植物外来种无瓣海桑与本地种杯萼海桑的自然杂交[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5].易湘茜,李家怡,杜正彩,高程海,郝二伟.无瓣海桑果实提取物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广西植物.2019

[6].黄晓敏,卢昌义.厦门海湾典型无瓣海桑人工种群特征和幼苗更新扩散现状研究[J].生态科学.2018

[7].颜栋美,王伟,李蜜,江蕾,易湘茜.茅尾海无瓣海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8

[8].黄冠闽.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防控[J].防护林科技.2018

[9].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谷阳光,宁加佳.基于生物性状分析方法的不同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功能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8

[10].杜钦,李丽凤.无瓣海桑和白骨壤植株根系时空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外来物种入侵木榄寒害无瓣海桑不同器官水浸液对互花米...无瓣海桑不同器官水浸液对互花米...深圳福田海桑+无瓣海桑自然林组成...不同光强对无瓣海桑幼苗节数生...无瓣海桑的植物鉴别特征图与花...

标签:;  ;  ;  ;  ;  ;  ;  

无瓣海桑论文_胡懿凯,徐耀文,薛春泉,罗勇,廖宝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