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罐论文_王佳栋,曹占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储液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隔板,流体,多维,性能,支座,方法,圆柱形。

储液罐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栋,曹占雪[1](2019)在《地震激励下带多层刚性隔板圆柱形储液罐中流体非线性晃动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流体子域法,求解带多层刚性隔板圆柱形储液罐中流体的线性晃动模态及频率,引入时变的广义坐标函数,将自由液面波高和流体速度势均展开为广义傅里叶级数,利用多维模态方法即可建立流体非线性晃动的无穷维模态系统,由模态渐进关系可得水平地震激励下的有限维模态系统.基于该模态系统研究了流体的非线性晃动响应,探讨了隔板参数对自由液面波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隔板内径较小,且靠近自由液面时,隔板对流体晃动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因此环形隔板是控制流体晃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流体晃动的非线性效应也更加强烈,因此防晃板的设计不能忽略非线性效应.(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海丽,于德湖,王向英[2](2019)在《储液罐结构试验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储液罐的试验研究进行分析,探究大型储液罐的试验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文中总结了现有的储液罐试验研究方法,并重点分析了试验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储液罐的隔震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振动台试验多进行大型储液罐的小比例尺模型研究,混合试验方法的应用可以进行大比例尺甚至原型结构试验。进行储液罐的多维激励及多灾害耦合试验研究,将能更准确地获得储液罐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王俊峰,黄昆,吴丽丽,彭瑞,黄心雨[3](2019)在《基于LabVIEW的储液罐状态监控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LabVIEW201 5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以计算机、 USB-4716数据采集卡、传感器和信号调理电路作为硬件平台,设计了一个储液罐状态监控系统,实现对储液罐中液体的液位、温度、压力的实时监测和液位的PID控制功能。(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9期)

刘帅[4](2019)在《储液罐晃动响应的被动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采用常规被动控制技术难以降低储液罐晃动响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在隔震储罐中增设黏滞质量阻尼器(Viscous Mass Damper,简称VMD)的被动控制方法。基于储液罐的两质点简化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固定储罐、隔震储罐和增设VMD隔震储罐3种储罐的地震响应进行比较分析,并考虑VMD特征参数的影响,对储罐晃动响应被动控制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被动控制方法,不仅能够更加显着降低地震作用下储液罐的基底剪力和有效控制基底位移,避免隔震支座的剪切破坏,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储液罐上部液体的晃动响应,避免过大的晃动响应所导致的罐顶破坏或储液外溢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王成龙[5](2019)在《带环形隔板和基础隔震圆柱形储液罐的动力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立式圆柱形储罐是构建国家油气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设施之一,其主要的特点是容积大、罐壁薄。但以其自身的刚度和延性来抵抗地震的作用,则不能确保储罐的安全,易遭受火灾、爆炸等毁灭性灾害。基于现有的研究进展,本文选取带环形隔板和基础隔震的刚性储液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隔板与基础隔震的综合防护机制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于带环形隔板的流体区域,通过流体子域法、分离变量法和振型迭加法,求得带环形刚性隔板圆柱形储液罐中流体晃动的固有频率和模态。选取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震的装置。将速度势函数代入到自由液面方程,并利用流体自由晃动模态的正交性和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带环形刚性隔板和基础隔震储液罐的动力响应方程。根据带刚性隔板和基础隔震的储液罐的地震响应结果,详细地讨论了隔震支座周期大小、隔板大小和隔板位置对储罐减震效果的影响。(2)基于带刚性隔板储罐中流体速度势的求解方法,得到带弹性隔板储罐中流体速度势函数的解。将速度势函数代入到弹性隔板的动力学方程和自由液面波高方程,并根据等效力学原则,建立带环形弹性隔板和基础隔震储液罐的等效力学模型。根据带弹性隔板和基础隔震的储液罐的地震响应结果,详细地讨论了隔震支座周期大小、隔板大小和隔板位置对储罐减震效果的影响。(3)引入广义坐标以扩展自由液面波高和速度势,包括Stokes-Joukowski势。基于流体子域法,创新地提出一种求解Stokes-Joukowski势的方法。根据自由液面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边界条件,建立带多层刚性环形隔板储液罐的动力响应方程。利用ADINA软件得到的数值结果,验证了该动力响应方程的正确性。根据俯仰激励下的响应结果,详细地讨论了隔板参数和俯仰激励频率对储液罐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01)

郑玉花[6](2019)在《汽车制动储液罐动态性能仿真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汽车制动储液罐动态性能相关重要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将复杂的动态工况量化为倾斜角度,以距离比较法为判定准则,基于Catia二次开发储液罐设计校核软件,可作为插件在储液罐数模设计软件环境直接调用,实现汽车制动储液罐动态性能的自动仿真分析,过程简单直观,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本文来源于《传动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穆海艳,孙跃洲[7](2018)在《浮顶对储液罐地震反应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考虑液体晃动和罐底提离的10000 m~(3)式外浮顶储液罐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考虑了多种浮顶形式和不同接触方式,并与不考虑浮顶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浮顶对储液罐罐壁应力、液体晃动和罐底提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浮顶的存在使得储液罐的地震反应得到一定的降低;倒锥形浮顶失高较大时,对储液罐的地震反应较平浮顶有较大影响;在不影响浮顶随液面起落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可以有效减小罐体的地震反应。(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6-20)

王向英,赵诗扬,张洋,王莉莉,孙颖[8](2018)在《引入SPH方法的储液罐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球形储罐,考虑其液固耦合作用,通过ABAQUS软件建立1 000 m3球罐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地震反应的数值仿真分析。通过时程分析图及表格中的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在考虑液固耦合作用的情况下,球形储罐的顶点位移、竖向支反力以及支柱底部剪力等方面衰减较快,并且在数值上也小很多。(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高小波[9](2018)在《考虑桩土作用的储液罐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石油产业的发展及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实施,石油储罐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当石油储罐遭遇地震时,无论是结构破坏还是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对人类生命及财产都会产生严重的威胁。现行的储罐设计中,将地基视为刚性,忽略桩-土间的相互作用。而实际的工程显示,桩土相互作用对储罐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点的考虑,并根据科研基金项目的要求为此展开了关于桩-土-储罐体系的一系列研究,主要包括振动台试验及数值仿真分析。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针对桩-土-储罐体系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加速度沿土体高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构体系的放大效应,长短周期地震波对储液晃动波高的影响。利用ADINA软件对试验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利用ADINA软件进行了10万方大型石油储罐-桩-土体系的数值仿真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第一阶段振动台试验(桩-土-集中力试验):第一阶段振动台试验按照相似理论,并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设计。上部储罐考虑成单质点体系,以集中力形式表现,桩采用铝合金管桩,土体采用当地粉质粘土。试验结果显示:土体地表加速度被放大;当输入加速度峰值较小时,土层各点加速度放大倍数沿土体高度方向逐渐增大,当输入加速度峰值增加时,土层中各点加速度放大倍数沿土体高度方向先减小后增大;土体地表加速度放大倍数大于桩头加速度放大倍数;2.第二阶段振动台试验(桩-土-有机玻璃储罐试验):第二阶段振动台试验放宽了相似关系,以储罐替换上部集中力。上部储罐有两种罐型,储罐直径均为0.9m,高径比分别为0.88、1.52。为研究长短周期地震波对储液晃动波高的影响,增加部分地震波,将所有地震波分为一般地震动和长周期地震动。试验结果显示:结构放大效应整体表现为沿结构高度方向增大。且随着地震动输入峰值的增加,结构体系的放大倍数减小;地震动输入峰值较小时,上部储罐加速度放大倍数沿储罐高度逐渐放大。当输入峰值增加时,罐壁加速度沿高度方向先减小后增大。所有工况中,罐液耦合明显处加速度最大;一般地震动时,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加,储液晃动波高大致呈线性增加。长周期地震动下则为非线性增加;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储液晃动波高大于一般地震动情况。因此对于储液罐来说,长周期地震动不容忽视;储罐类型不同,液体产生的晃动波高不同。细高型储罐相比一般储罐,液体产生的波高稍大。长短周期地震动激励下,都表现出此种规律。3.数值仿真分析:对上述第二阶段振动台试验中H=0.8m的储罐体系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仿真与试验互为验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10万方大型石油储罐-桩-土体系模型,分别输入叁向、单向地震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刚性地基相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后,储罐的基底剪力、倾覆弯矩、动液压力减小,但波高增大;软土层对水平向地震动有明显减弱作用,对竖向地震动无减弱作用;叁向地震动输入时储罐基底剪力、倾覆弯矩、动液压力、罐壁有效应力、动液压力、储液晃动波高均大于单向地震动输入时的情况;对于土体加速度放大倍数来说,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叁向地震动输入时的地表加速度稍大。(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04-03)

夏阳[10](2017)在《大型储液罐的抗震性能分析及复合支座隔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常压储液罐在地震作用下所受破坏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次生灾害。为获取大型储液罐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分析对其采取隔震措施后的效果,利用精细化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大型立式储液罐的模型,计算其振型,然后计算在不同储液量时,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储液罐地震响应,随后引入隔震支座,计算了隔震后的结构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了隔震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地震动作用下储液罐的地震反应有明显差异,随着储油量增加,其地震响应增大,满罐时的储液罐根部截面应力超过空罐时的2倍。利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与滑动支座组合隔震后,能为结构带来较好的隔震效果,且随着储油量的增加,隔震效率随之增加,最大接近50%。(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储液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储液罐的试验研究进行分析,探究大型储液罐的试验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文中总结了现有的储液罐试验研究方法,并重点分析了试验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储液罐的隔震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振动台试验多进行大型储液罐的小比例尺模型研究,混合试验方法的应用可以进行大比例尺甚至原型结构试验。进行储液罐的多维激励及多灾害耦合试验研究,将能更准确地获得储液罐的抗震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液罐论文参考文献

[1].王佳栋,曹占雪.地震激励下带多层刚性隔板圆柱形储液罐中流体非线性晃动响应[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海丽,于德湖,王向英.储液罐结构试验研究综述[J].低温建筑技术.2019

[3].王俊峰,黄昆,吴丽丽,彭瑞,黄心雨.基于LabVIEW的储液罐状态监控系统设计[J].科技视界.2019

[4].刘帅.储液罐晃动响应的被动控制方法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5].王成龙.带环形隔板和基础隔震圆柱形储液罐的动力响应研究[D].江苏大学.2019

[6].郑玉花.汽车制动储液罐动态性能仿真分析研究[J].传动技术.2019

[7].穆海艳,孙跃洲.浮顶对储液罐地震反应影响分析[C].《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8

[8].王向英,赵诗扬,张洋,王莉莉,孙颖.引入SPH方法的储液罐地震反应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8

[9].高小波.考虑桩土作用的储液罐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D].东北石油大学.2018

[10].夏阳.大型储液罐的抗震性能分析及复合支座隔震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精馏塔中间储罐及液体收集-分布器Fig...电渗析用于乙二醛氧化液脱酸装置示意...管路系统1原理图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系统实物图高温热泵供热系统运行压力变化型沉降杯示意图

标签:;  ;  ;  ;  ;  ;  ;  

储液罐论文_王佳栋,曹占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