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沉积论文_崔晓亮,张芹贵,曾礼,吴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沉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坪,磷酸酶,成矿,沉积物,磷酸氢钙,磷矿,胫骨。

磷沉积论文文献综述

崔晓亮,张芹贵,曾礼,吴科[1](2019)在《川西南金阳地区麦地坪组沉积特征及成磷沉积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寒武系纽芬兰统麦地坪组是海相沉积型磷矿的主要赋存层位。在金阳地区,麦地坪组沿北东—南西向展布,通过由北至南在谷德、西衙门、天地坝等9个地区采集样品27件的手标本及镜下观察,分析这9个地区的的麦地坪组沉积特征,认为金阳地区在早寒武世麦地坪期处于潮坪沉积环境。在谷德-西衙门一带为潮下高能环境,形成了内碎屑块状磷块岩;天地坝-桃坪一带亦为潮下高能环境,由于水体更浅,仅形成条纹条带状磷块岩,磷矿层也变薄;往南西,沉积环境变为潮间,由于甲依水下隆起的存在,隔断了磷质向南西运移,因此朗德-对坪一带麦地坪组虽沉积较厚,但难以形成磷矿层。基于麦地坪组沉积特征分析,恢复了成磷期的古地理,认为金阳地区的找矿远景区应位于谷德-西衙门一带。(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19年03期)

刘颖[2](2018)在《饵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haraldi)幼鱼生长性能、钙磷沉积及消化生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饵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haraldi)生长性能、钙磷沉积及消化生理的影响,本研究以七彩神仙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氯化钙为钙源,设计了4个钙添加水平(0,5,10,15 g kg~(-1),干重);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设计了3个磷添加水平(0,5,10 g kg~(-1),干重),共搭配制成12组实验饵料进行养殖实验。经2周驯化后,将360尾初始体重为(4.98±0.26)g,初始体长为(4.55±0.25)cm的幼鱼随机分配到12个组,每组3个重复,共设36个养殖缸(35×45×35 cm),所有的缸联结在一个循环水养殖系统上。养殖水温29.5±0.5℃,pH 7.8±0.3。养殖水体中钙浓度为36.5±0.48 mg L~(-1),总磷浓度为1.42±0.04 mg L~(-1)。为期56天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饵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七彩神仙鱼幼鱼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都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存活率随饵料中磷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5)。饵料中不添加磷时,幼鱼末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随饵料中钙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钙添加量为10 g kg~(-1)时各指数皆有最大平均值,但不同钙添加水平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饵料中添加磷时,幼鱼末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着钙添加量的提高而显着下降,无论磷添加量为5或10 g kg~(-1),钙添加量为15 g kg~(-1)的组,各指标均显着低于不添加钙的组(P<0.05);不添加钙时,饵料中磷的添加能显着提高幼鱼生长表现,磷添加量为10 g kg~(-1)的组与5 g kg~(-1)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饵料系数呈现与生长相反的趋势。磷添加量为5或10 g kg~(-1)时,幼鱼体长、体高和体长特定生长率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增加而减小(P<0.05)。饵料中钙磷添加量分别为0和10 g kg~(-1)的组,体长/体高显着低于其他组,且具有最大体长特定生长率。2、饵料中钙磷水平对全鱼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有显着影响。饵料中添加5 g kg~(-1)磷时,钙的添加显着提高全鱼水分含量。钙和磷的添加均显着降低全鱼粗脂肪含量(P<0.05),钙的添加量增加到15 g kg~(-1)时,粗脂肪含量会有所回升。饵料中钙磷的添加均能提高全鱼灰分含量。磷的添加量为5 g kg~(-1)时,饵料中全鱼粗蛋白含量随着钙水平的升高而显着降低(P<0.05),钙添加量为0和15 g kg~(-1)时分别具有最高值(15.25%)和最低值(12.60%)。肌肉水分含量随饵料中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肌肉粗蛋白含量和灰分含量随着磷水平的增加而降低。饵料中磷添加量为5 g kg~(-1)时,钙的添加显着降低肌肉粗脂肪含量。3、全鱼脂肪沉积率随饵料中磷的添加量升高而显着下降,随着饵料中钙的添加量升高呈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不添加磷时,全鱼蛋白质沉积率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饵料中添加磷时,全鱼蛋白质沉积率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升高而显着下降,无论磷添加量为5或10 g kg~(-1),不添加钙的各组全鱼粗蛋白沉积率显着大于(P<0.05)高钙添加组(15 g kg~(-1)),而与低浓度钙添加组(5 gkg~(-1))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不添加磷时,全鱼灰分沉积率随饵料中钙的添加量升高而先增加后降低;饵料中添加磷时,钙的添加会降低全鱼灰分沉积率,钙磷添加量分别为15 g kg~(-1)和10 g kg~(-1)时具有最小均值。4、饵料中钙的添加显着降低全鱼钙沉积率。钙添加量为0或5 g kg~(-1)时,全鱼钙沉积率随饵料中磷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大。除钙添加量为15 g kg~(-1)的组以外,其余各组钙沉积率均大于100%。饵料中钙磷添加量分别为15 g kg~(-1)和10 g kg~(-1)时全鱼磷沉积率最低;而钙磷添加量分别为10 g kg~(-1)和0 g kg~(-1)时全鱼磷沉积率最高。全鱼、肌肉、脊椎骨和鳞片钙磷比例范围分别为1.37-1.99、0.44-1.52、2.11-2.48和1.86-2.12。饵料中钙磷的添加对全鱼和肌肉钙磷比例影响显着(P<0.05),而对鳞片中钙磷比例没有影响(P>0.05)。5、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升高而显着下降(P<0.05)。钙磷的单独添加对肠道淀粉酶无显着影响,但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磷添加量为10 g kg-1时,淀粉酶活力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P<0.05)。肝脏谷草转氨酶活力随饵料中钙水平增加先降低再升高,后又降低。饵料中钙磷水平对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有交互作用,不添加磷时,钙的单独添加会显着降低谷丙转氨酶活力。综上,在本实验条件下,饵料中添加磷(5或10 g kg~(-1))能提高七彩神仙鱼幼鱼生长性能,促进幼鱼体内钙磷的沉积,而磷的过量添加(10 g kg~(-1))则显着降低幼鱼存活率。七彩神仙鱼能通过水体摄取到生长所需的钙,饵料中无需额外添加。饵料中磷干重添加量达5 g kg~(-1)(湿重实际含量3.33 g kg~(-1))以上时,钙的添加显着抑制幼鱼生长。以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以及存活率为评估依据,结合经济节约性综合考虑,七彩神仙鱼幼鱼(4.98±0.26 g)钙、磷的建议添加量分别为0和5 g kg~(-1)(实际含量分别为0.28和3.33 g kg~(-1),湿重)。(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8-05-25)

廖阳慈,吴超,娄玉杰[3](2015)在《植源性磷酸氢钙对肉鸡钙磷沉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源磷酸氢钙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为研究其对肉鸡血清钙磷沉积和骨骼发育的影响,探讨这种新型磷添加剂的应用效果,为广泛应用此添加剂提供参考。试验选择刚出壳的健康AA肉仔鸡180只,分为Ⅰ、Ⅱ、Ⅲ、Ⅳ4个处理组。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血磷含量保持在1.6~2.7 mmol/L、血钙含量维持在2.2~2.9 mmol/L,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血清钙磷含量没有直接关系;Ⅰ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均值最高为1 718.20 U几,Ⅲ组的最低为931.67 U/L;Ⅰ组血磷含量比Ⅱ、Ⅲ、Ⅳ3组高17.33%、17.91%和20.92%(P<0.05),Ⅰ组血钙含量显着高于Ⅲ组8.56%(P<0.05);Ⅰ组骨骼发育最差,胫骨重量和长度均显着低于其余3个处理组;Ⅲ组胫骨长度显着高于Ⅱ组(P<0.05);Ⅲ组骨磷百分含量较Ⅰ组显着高11.89%(P<0.05);Ⅲ、Ⅳ组骨钙百分含量与Ⅰ组相比差异显着,分别比Ⅰ组提高了12.88%和11.77%(P<0.05)。(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5年15期)

张静莹,梁文波,王伟强,孙鸿婉,许家顺[4](2015)在《喷砂酸蚀处理促进Ti6Al7Nb表面钙磷沉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Ti、Ti6Al4V和Ti6Al7Nb 3种钛基材料在喷砂酸蚀处理后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生长的生物活性。通过Al2O3喷砂和盐酸、硫酸混合物酸蚀的表面改性方法,在Ti、Ti6Al4V和Ti6Al7Nb3种钛基材料表面进行喷砂酸蚀处理,通过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样品的表面呈现出微米级多孔形貌;将样品浸入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浸泡7,14和21 d后通过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样品表面沉积物的形貌、物相,样品浸入SBF 14 d后,Ti6Al7Nb表面最先观察到表面覆盖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样品浸入SBF 21 d后,Ti、Ti6Al4V和Ti6Al7Nb表面都观察到羟基磷灰石涂层。羟基磷灰石涂层有利于促进钛基植入体与体内骨组织的骨结合,喷砂酸蚀处理的Ti6Al7Nb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5年04期)

刘婉清[5](2014)在《湖泊沉积物有机磷沉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物作为湖泊营养物质的蓄积库,能够直接反映湖泊污染状态,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信息。本文选取四个不同类型湖泊沉积柱作研究对象,分析了四个不同区域沉积物的营养盐、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以及有机磷分级特征,探讨了湖泊沉积物营养盐、有机质和重金属的演变,以及有机磷的演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洱海、太湖、洋河水库和鄱阳湖的均经历了由“贫营养”向“富营养”过渡的演变过程,湖泊的富营养化污染程度排序为:洋河水库>太湖>洱海>鄱阳湖,湖泊向富营养化转变的时间分别为:80年代初期、80年代、90年代,彻底转变成富营养化的时间分别为90年代以后、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各湖泊富营养化级别加重的时期均发生在近叁十年间,人类活动的介入是导致湖泊污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鄱阳湖的江湖关系发生转变,致使湖泊“河相”特性更加显着,五河尾闾和湖口区域重金属含量和生态风险指数持续上升,并随着江湖关系的进一步转变,湖泊的生态风险高值区进一步向北迁移。在不同类型湖泊中,各湖泊有机磷的的含量大小顺序为:洋河水库>太湖>洱海>鄱阳湖,其中,洱海各形态有机磷的变化区间为:1~204mg·kg-1,除Res-NRP含量较高为40~107mg·kg-1,变幅较大外,其他组分有机磷含量的变化区间较为稳定。太湖各形态有机磷的变化区间为:7~147mg.kg-1,洋河水库各形态有机磷的变化区间为:8.7~285.4mg.kg-1之间,鄱阳湖各形态有机磷的变化区间为:4.94~320.49mg.kg-1。各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磷组分均以”中等活性有机磷”和”稳态有机磷”为主,含量在53%-61%之间,且不同湖泊沉积物有机磷演变轨迹与TP相似,有机磷含量骤增的时间段均发生在近30年间。不同湖泊沉积物有机磷各组分间的互动频繁,可以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相互转换,其中”活性有机磷”与”中等活性有机磷”之间的转换最为频繁,“稳态有机磷”的转变相对稳定。有机质(OM)作为有机磷的重要载体,通过磷酸酶的水解,可以促进各有机磷组分间的相互转化或者发生矿化,而在整个有机磷的循环过程中,金属Fe、Al、Ca对有机磷的演变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林海运[6](2014)在《叁七总皂苷对牵张成骨钙磷沉积及TGF-β1表达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动物体内实验验证中药成分叁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saponins,PNS)对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影响,为PNS在牵张成骨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PNS(注射用血栓通)给药剂量将32只新西兰兔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大剂量(120mg/kg)组,中剂量(80mg/kg)组,小剂量(40mg/kg)组,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各8只,建立兔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根据给药剂量自手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肌注用药,直至处死前1天,于牵张结束和固定2周处死各组实验动物4只。获取各组动物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Ca、P浓度,计算钙磷乘积,并通过牵张局部标本大体观察、X线片检查、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仪分析Ca、P质量比观察PNS对牵张成骨的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GF-β1蛋白在牵张局部的表达。结果:所有动物都顺利完成实验获取标本,未出现动物中途死亡;术后无伤口红肿、流脓;无牵张器、钛钉松动脱落等现象。1)大体观:牵张结束时牵张间隙前后可轻微摇动,给药组较对照组骨断端界限稍模糊,剂量增加成骨质量更佳;固定2周时新生骨已具有一定的硬度,给药组较对照组牵张区骨组织更加致密且光滑,剂量增加成骨质量更佳。2)X线片检查:牵张结束时牵张间隙边界明显,中央可见透亮带,固定2周中央已无明显透亮带,密度与正常骨质密度接近,牵张间隙边界模糊。给药组较对照组密度稍高,剂量增加成骨质量更佳。3)扫描电镜观察:牵张结束时,牵张间隙中胶原纤维、骨小梁排列与牵张方向一致。对照组和小剂量组牵张区中以长索状纤维组织为主,中、大剂量组可见较多成骨细胞。固定2周时,各给药组组织表面大量成骨细胞群集排列,逐渐形成骨基质包绕成骨细胞,牵张区组织排列方向较紊乱。4)Ca/P质量比:各给药组均有一定的上升,牵张结束和固定2周中、大剂量组大于对照组(P<0.05)。5)钙磷乘积:各组血清中钙磷乘积值都大于40mg/100mL,与对照组相比,牵张结束时大剂量组有所升高(p<0.05)。6)TGF-β1蛋白表达:牵张结束时给药组阳性染色比对照组高,且随给药剂量增加染色更深,中、高剂量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固定2周时,阳性染色减弱,给药组阳性染色比对照组高,高剂量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通过成功构建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中药叁七的提取物PNS对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结果表明PNS对牵张成骨新骨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4-06-01)

黄红宣,胡雪怡,吴维鹏,李倨莹[7](2014)在《生态综合养殖池塘氮磷沉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使用沉积物捕获器获取沉积物,研究了一生态综合养殖池塘的沉积作用,并利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zcta)的生物沉积作用,同时分析了池塘沉积物及其间隙水的营养盐;应用Fick第一定律对池塘沉积物-池水界面营养盐通量进行了估算.藻类池颗粒物质的日平均沉积速率为44.59 g/m2,贝类池颗粒物质的日平均沉积速率为14.01 g/m2;两个池塘试验期内(90 d)N、P的净沉积量分别为6061.5 g和3411 g(采样池塘面积各0.5 hm2,水深50~60 cm).结果显示实验期内生态综合养殖池塘沉积作用分别占N、P营养元素输出的2.2%和5.8%(质量分数).(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孙晓龙[8](2014)在《纯钛表面氨基等离子体改性在模拟体液中钙磷沉积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Br nemark教授提出的骨整合理论阐述了种植体与骨界面可形成紧密的直接结合,它使得钛及其合金材料成为了口腔种植修复中的首选。基于钛及钛合金的种植义齿修复,相比传统修复有更高的咀嚼效率和舒适度,对邻牙无损伤,近年已广泛应用在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但是,种植体植入后需要一定时间来形成稳定的骨结合,决定了种植义齿有着较长愈合周期。骨结合的效率、质量与种植体表面特性息息相关,而种植体表面特性主要体现在种植体表面成分、粗糙度、亲水性等方面。众多学者围绕着种植体-骨界面展开研究,力求缩短种植修复的周期,提高种植体骨结合的效率。目前的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大多为表面粗化改性,如钛等离子喷涂、喷砂、酸蚀、阳极氧化等。直接在种植体材料表面进行粗化处理或通过涂层进行表面粗化处理在获得良好的改性效果同时,弊端也非常明显。比如加大种植体周围炎和离子渗漏的风险的产生,涂层表面微小剥脱,涂层与种植体材料结合力不足等问题。部分研究尝试生化改性如细胞外基质、多肽、生长因子等。这些用于生化改性的材料具有确实地促进成骨或骨整合作用,但大多数基于生化改性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因此,寻找一种操作简单、处理效率较高、与种植体材料结合稳定、促进骨整合效果确切的表面处理方法是非常有价值且有必要的。氨基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官能团之一,构成人体的蛋白质以及参与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生化分子中都含有大量氨基。因此,氨基这种生物体内的常见基团在结构和性质上与细胞、组织等有很高的亲和力。另外,氨基基团常常作为机体内蛋白、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固定位点。由此可见,在材料表面引入氨基可以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本实验基于赵静辉学者之前的研究,采用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即高频放电装置产生低温氨基等离子体,在低于100摄氏度的条件下于金属表面产生聚合,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产生均质、稳定、与纯钛表面结合力较牢固的带有氨基基团的聚合物薄膜,实现材料表面活化的目的。在前面的研究中确定的5组参数(CW、P10%、P30%、P60%、CW+P30%)将在此后续实验中进一步加以筛选。因为人工材料具有骨结合特性的必要特点是可以在植入骨组织后在表面可以形成HA,并且这种特性可以在SBF这种模拟了人血浆成分的溶液中再现对选定参数的处理进行模拟体液(Stimulated Body Fluid, SBF)中沉积,以检测该表面处理对于钙磷盐的亲和性,并加以筛选。实验内容:一、观察不同参数的纯钛表面氨基等离子体改性试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钙磷盐沉积情况;二、对纯钛氨基等离子体改性试件表面沉积钙磷盐定性分析;叁、结合上述实验,初步筛选最能促进种植体骨整合的氨基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参数。研究结果可见:一、1.5倍SBF,浸泡24小时后,各组试件表面未见羟基磷灰石沉积;浸泡72小时后,1、2、3、5组试件表面出现羟基磷灰石沉积,且1、2组羟基磷灰石沉积量少于3、5组,各组表面沉积均多于空白对照组;浸泡72小时后,各组试件表面均出现羟基磷灰石沉积,各组间以及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二、3号组、5号组较其余组表面处理可以更快地形成羟基磷灰石沉积。本实验针对不同的氨基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参数进行实验,进一步确定了最有利于钙磷盐沉积的表面改性参数,从而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作者认为,后续的实验可基于此次实验选出的最有利于钙磷盐快速沉积的参数,与目前主流的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作比较。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上进一步验证氨基等离子体表面改性促进骨整合的作用,向着纯钛种植体氨基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应用于临床迈进。(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5-01)

冯慕华,宋媛媛,刘菲菲,陈向超,苏争光[9](2013)在《高原深水抚仙湖磷沉积特征及源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项研究采用连续萃取法对抚仙湖岸带代表不同污染来源河口和湖心的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垂向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沉积物解磷微生物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抚仙湖沉积物磷的潜在释放能力。沉积物中无机磷(IP)是总磷(TP)的主要组成部分,占TP的(70.46±8.06)%;磷形态以碎屑磷灰石(CAP)和闭蓄态磷(Org-P)为主,分别占TP的(41.65±17.04)%和(29.53±8.06)%。不同点位TP含量和各形态磷分布特征不同,以磷矿开采污染为主的东大河口沉积物总磷含量与各形态磷含量远高于其它污染来源的沉积物,其中CAP含量达(131.46±84.78)μmol/g。并且东大河口沉积物各形态磷含量随深度变化趋势与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兴起到矿点关闭的历史相吻合。抚仙湖沉积物微生物对有机磷和无机磷均有解磷能力,并且无机磷解磷能力大于有机磷。沉积物解无机磷细菌数量和APA决定了抚仙湖沉积物磷释放强度,造成了抚仙湖较高强度的内源磷污染负荷。采用磷氧同位素(δ18OP)示踪方法,对抚仙湖沉积物污染来源进行分析,沉积物及流域土壤样品磷酸盐δ18OP值在9.22‰~20.89‰之间,其中与磷矿开发有关的区域磷酸盐δ18OP值分布低值区,受农业面源、生活污水污染影响的区域其磷酸盐δ18O1P值分布在高值区,湖心沉积物磷酸盐δ8OP值则体现了以上两大区域的综合特性。(本文来源于《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12-26)

纪术远,周海柱,包艳波,娄玉杰[10](2011)在《吉林白鹅胫骨生长发育及钙磷沉积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不同日龄吉林白鹅胫骨生长发育进行拟合分析,并研究了胫骨钙磷沉积、灰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吉林白鹅胫骨的生长发育规律,拟合度为0.980~0.999。14、24日龄胫骨生长速度极显着的高于其他各日龄(P<0.01),钙及灰分含量与其他各日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64日龄胫骨各项物理指标显着高于54日龄(P<0.05),54~64日龄胫骨钙磷及灰分含量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同日龄胫骨两端钙磷及灰分含量与骨干相比差异显着(P<0.05)。总体而言,吉林白鹅胫骨在1~24、54~64日龄时出现两个快速生长期;前一快速生长期内胫骨钙磷沉积速度快、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之后钙磷沉积减慢,灰分含量仍不断增加;54日龄以后胫骨钙磷及灰分含量下降;胫骨两端钙及灰分低于同日龄骨干钙及灰分,两端磷含量则高于同日龄骨干磷含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1年23期)

磷沉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饵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haraldi)生长性能、钙磷沉积及消化生理的影响,本研究以七彩神仙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氯化钙为钙源,设计了4个钙添加水平(0,5,10,15 g kg~(-1),干重);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设计了3个磷添加水平(0,5,10 g kg~(-1),干重),共搭配制成12组实验饵料进行养殖实验。经2周驯化后,将360尾初始体重为(4.98±0.26)g,初始体长为(4.55±0.25)cm的幼鱼随机分配到12个组,每组3个重复,共设36个养殖缸(35×45×35 cm),所有的缸联结在一个循环水养殖系统上。养殖水温29.5±0.5℃,pH 7.8±0.3。养殖水体中钙浓度为36.5±0.48 mg L~(-1),总磷浓度为1.42±0.04 mg L~(-1)。为期56天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饵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七彩神仙鱼幼鱼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都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存活率随饵料中磷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5)。饵料中不添加磷时,幼鱼末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随饵料中钙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钙添加量为10 g kg~(-1)时各指数皆有最大平均值,但不同钙添加水平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饵料中添加磷时,幼鱼末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着钙添加量的提高而显着下降,无论磷添加量为5或10 g kg~(-1),钙添加量为15 g kg~(-1)的组,各指标均显着低于不添加钙的组(P<0.05);不添加钙时,饵料中磷的添加能显着提高幼鱼生长表现,磷添加量为10 g kg~(-1)的组与5 g kg~(-1)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饵料系数呈现与生长相反的趋势。磷添加量为5或10 g kg~(-1)时,幼鱼体长、体高和体长特定生长率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增加而减小(P<0.05)。饵料中钙磷添加量分别为0和10 g kg~(-1)的组,体长/体高显着低于其他组,且具有最大体长特定生长率。2、饵料中钙磷水平对全鱼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有显着影响。饵料中添加5 g kg~(-1)磷时,钙的添加显着提高全鱼水分含量。钙和磷的添加均显着降低全鱼粗脂肪含量(P<0.05),钙的添加量增加到15 g kg~(-1)时,粗脂肪含量会有所回升。饵料中钙磷的添加均能提高全鱼灰分含量。磷的添加量为5 g kg~(-1)时,饵料中全鱼粗蛋白含量随着钙水平的升高而显着降低(P<0.05),钙添加量为0和15 g kg~(-1)时分别具有最高值(15.25%)和最低值(12.60%)。肌肉水分含量随饵料中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肌肉粗蛋白含量和灰分含量随着磷水平的增加而降低。饵料中磷添加量为5 g kg~(-1)时,钙的添加显着降低肌肉粗脂肪含量。3、全鱼脂肪沉积率随饵料中磷的添加量升高而显着下降,随着饵料中钙的添加量升高呈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不添加磷时,全鱼蛋白质沉积率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饵料中添加磷时,全鱼蛋白质沉积率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升高而显着下降,无论磷添加量为5或10 g kg~(-1),不添加钙的各组全鱼粗蛋白沉积率显着大于(P<0.05)高钙添加组(15 g kg~(-1)),而与低浓度钙添加组(5 gkg~(-1))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不添加磷时,全鱼灰分沉积率随饵料中钙的添加量升高而先增加后降低;饵料中添加磷时,钙的添加会降低全鱼灰分沉积率,钙磷添加量分别为15 g kg~(-1)和10 g kg~(-1)时具有最小均值。4、饵料中钙的添加显着降低全鱼钙沉积率。钙添加量为0或5 g kg~(-1)时,全鱼钙沉积率随饵料中磷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大。除钙添加量为15 g kg~(-1)的组以外,其余各组钙沉积率均大于100%。饵料中钙磷添加量分别为15 g kg~(-1)和10 g kg~(-1)时全鱼磷沉积率最低;而钙磷添加量分别为10 g kg~(-1)和0 g kg~(-1)时全鱼磷沉积率最高。全鱼、肌肉、脊椎骨和鳞片钙磷比例范围分别为1.37-1.99、0.44-1.52、2.11-2.48和1.86-2.12。饵料中钙磷的添加对全鱼和肌肉钙磷比例影响显着(P<0.05),而对鳞片中钙磷比例没有影响(P>0.05)。5、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升高而显着下降(P<0.05)。钙磷的单独添加对肠道淀粉酶无显着影响,但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磷添加量为10 g kg-1时,淀粉酶活力随饵料中钙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P<0.05)。肝脏谷草转氨酶活力随饵料中钙水平增加先降低再升高,后又降低。饵料中钙磷水平对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有交互作用,不添加磷时,钙的单独添加会显着降低谷丙转氨酶活力。综上,在本实验条件下,饵料中添加磷(5或10 g kg~(-1))能提高七彩神仙鱼幼鱼生长性能,促进幼鱼体内钙磷的沉积,而磷的过量添加(10 g kg~(-1))则显着降低幼鱼存活率。七彩神仙鱼能通过水体摄取到生长所需的钙,饵料中无需额外添加。饵料中磷干重添加量达5 g kg~(-1)(湿重实际含量3.33 g kg~(-1))以上时,钙的添加显着抑制幼鱼生长。以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以及存活率为评估依据,结合经济节约性综合考虑,七彩神仙鱼幼鱼(4.98±0.26 g)钙、磷的建议添加量分别为0和5 g kg~(-1)(实际含量分别为0.28和3.33 g kg~(-1),湿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沉积论文参考文献

[1].崔晓亮,张芹贵,曾礼,吴科.川西南金阳地区麦地坪组沉积特征及成磷沉积环境分析[J].矿物岩石.2019

[2].刘颖.饵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haraldi)幼鱼生长性能、钙磷沉积及消化生理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8

[3].廖阳慈,吴超,娄玉杰.植源性磷酸氢钙对肉鸡钙磷沉积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5

[4].张静莹,梁文波,王伟强,孙鸿婉,许家顺.喷砂酸蚀处理促进Ti6Al7Nb表面钙磷沉积[J].功能材料.2015

[5].刘婉清.湖泊沉积物有机磷沉积特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6].林海运.叁七总皂苷对牵张成骨钙磷沉积及TGF-β1表达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

[7].黄红宣,胡雪怡,吴维鹏,李倨莹.生态综合养殖池塘氮磷沉积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8].孙晓龙.纯钛表面氨基等离子体改性在模拟体液中钙磷沉积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4

[9].冯慕华,宋媛媛,刘菲菲,陈向超,苏争光.高原深水抚仙湖磷沉积特征及源识别[C].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2013

[10].纪术远,周海柱,包艳波,娄玉杰.吉林白鹅胫骨生长发育及钙磷沉积规律的研究[J].中国家禽.2011

论文知识图

粉体形貌化学镀镍过程药后不同时间降雨对不同助剂组合下叁...3 沉积物中磷的沉积通量及铁磷比2 喷药后不同时间降雨对不同助剂组合下...添加PAAS与sliwe4t08、6501、FJC组合...

标签:;  ;  ;  ;  ;  ;  ;  

磷沉积论文_崔晓亮,张芹贵,曾礼,吴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