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重症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一、危重患者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邱洁勤,郭少桢[1](2021)在《评价静脉营养在治疗危重新生儿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危重新生儿应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探讨其对患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18年02月至2020年02月,实验对象为危重症新生儿(n=90)。分组原则基于硬币正反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患儿接受常规营养支持疗法,视为对照组;另外45例患者接受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视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数据比较差异较大(P<0.05);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不良反应的影响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较低8.89%(P<0.05)。结论:给予危重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利于患儿早期恢复体重,对于患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廖洪娟,谢丽珊[2](2021)在《我院药师在临床全静脉营养治疗中的药学服务》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我院全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及药师药学服务的作用,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9年4月~2019年6月的TPN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结果不合理现象主要是超剂量用药、配伍禁忌、给药剂量等,与医师沟通后并重新修改。结论药师对TPN的处方审核及干预促进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的同时加强了临床药师及医师的综合素质。

张勇华[3](2020)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探讨在早产及危重新生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8例早产及危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在早产及危重新生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具有显着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许玲芬,孙梅[4](2019)在《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疗法》文中研究说明儿童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或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结局较差,病死率高达10%~15%。恰当的营养支持在机体高代谢及负氮平衡状态下可降低感染率及病死率,改善疾病结局,尤其早期肠内营养让胰腺炎患者获益显着。恰当的营养支持方式和途径、合适的肠内营养启动时机、优化的营养制剂和营养量均是目前关注的热点。

胡福华,陶燕[5](2018)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观察与护理》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结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危重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并对比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平均日体重增长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危重新生儿的治疗中,具有治疗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

杜书华,陈娟,陈德忠,王利平,雷贤明,曹云涛[6](2016)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110例早产及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变化比较临床疗效,并分析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及血脂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仅谷氨酰转移酶、甘油三酯无明显改变(P>0.05),其余指标均下降(P<0.01),而观察组中仅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明显(P<0.01),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中,4例因严重肺出血而死亡,其余51例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2.7%,体质量增加(17.1±9.7)g/d,住院天数为(13.1±3.5)d;对照组55例中,死亡13例,治愈42例,治愈率为76.4%,体质量增加(5.2±4.1)g/d,住院天数为(18.9±7.1)d。组间比较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4.453,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加多于对照组(t=8.38,P<0.05)、观察组体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t=5.43,P<0.05)。结论: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早产及危重新生儿临床救治中,临床效果肯定,患儿耐受性佳,值得推广应用。

姜悦哲,柳琳琳,李燕[7](2016)在《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在危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危重早产儿1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配方奶、肠道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利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体质增长量(21.72±8.56)g/d高于对照组(15.37±6.28)g/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5%低于对照组21.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危重早产儿中,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并发症控制效果显着。

李德邵[8](2015)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析》文中认为目的对危重或早产的新生儿采用全静脉营养(TPN)支持疗法进行处理的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分析探究。方法 100例早产及危重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试验组给予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对患儿实施治疗,对两组治疗后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2.00%;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静脉营养液在早产低体重及危重儿的营养支持治疗中,能加快体重增长,减少并发症,降低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杜晓燕[9](2015)在《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收治的接受肝切除术或肝局部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低热量肠外营养组(HPN)和低热量肠内营养组(HEN),每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以及营养指标(ALB、PCHE、PA),免疫功能(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胃肠道功能(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至出院时营养支持费用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与低热量肠外营养组相比,低热量肠内营养组患者TBIL、ALT、AST明显较低,低热量肠内营养组患者ALB、PCHE、PA明显较高,低热量肠内营养组患者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均明显较高,低热量肠内营养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营养支持费用等均优于低热量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低热量肠外营养和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均有显着的疗效,但与低热量肠外营养疗法相比,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有显着优势,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范铁兵[10](2013)在《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证素和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胃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纳、消化食物及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是体内最大的细菌库,是全身代谢活跃的器官,其黏膜屏障具有维持胃肠道微生态平衡、防止细菌及内毒素易位等作用。一旦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由于缺血、缺氧等因素的干扰及影响,容易诱发胃粘膜屏障受损、微生态环境失衡,继发细菌及内毒素的易位,威胁组织器官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胃肠功能障碍是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诱发和(或)加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因素之一。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涵盖胃肠功能障碍,它的发生会诱发和(或)加剧胃肠功能障碍。目前对于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干预方法主要有如下方面: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和消除诱发因素;维持生命脏器的支持疗法,如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肾脏替代等;对于低血容量者,积极扩容;加强营养支持;密切监测肠道功能,如肠道黏膜屏障、血内毒素水平等;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肠黏膜血供、选择性肠道去污染减少过度增殖失调的肠腔内细菌以及抗氧化剂等;尽早进行肠道复苏,恢复肠内营养;其相关用药包括促动力药、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制剂等。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发掘中医药优势、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西苑医院ICU制定了腹胀、呕血、黑便等相关诊疗常规,并进行了本项研究。目的:研究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要素和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两步走的步骤进行研究,均根据相应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病例。第一步通过回顾性研究,纳入138例患者,然后根据《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确定各辨证要素及证名的诊断,得出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进而得出优势证型。第二步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探索性研究,纳入3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5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入住ICU的主要疾病病种、主要既往史等资料。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7天的白细胞计数、肠鸣音、潜血试验、腹围、膀胱内压、胃肠功能评分、APACHE Ⅱ评分。观察周期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并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两步介绍。第一步结果: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胃>心神>肾>肺>肝的趋势;病性分布呈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的趋势;证型分布虚证呈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的趋势,实证呈痰热扰神证>肺热壅盛证>肝脾不调湿热蕴结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脾虚痰阻证>热盛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的趋势。第二步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4天相比较,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APACHE Ⅱ评分、潜血试验、腹围、膀胱内压、胃肠功能评分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鸣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7天相比较,心率、白细胞计数、APACHE Ⅱ评分、肠鸣音、膀胱内压、胃肠功能评分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腹围、潜血试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第4天、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比较,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APACHE Ⅱ评分、肠鸣音、腹围、膀胱内压、胃肠功能评分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潜血试验治疗第4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治疗第4天、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比较,体温、APACHE Ⅱ评分、肠鸣音、腹围、膀胱内压、胃肠功能评分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心率、白细胞计数治疗第4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潜血试验治疗第4天、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病性证素是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病位证素是脾、胃、心神、肾、肺、肝;证型分布为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脾肾阳虚证、脾虚痰阻证等。2黄芪当归建中汤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确切。

二、危重患者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危重患者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评价静脉营养在治疗危重新生儿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相比较
    2.2 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3 讨论

(2)我院药师在临床全静脉营养治疗中的药学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情况
    2.2 TPN处方药物品种组成及使用率
    2.3 TPN处方中能量提供情况
    2.4 TPN处方的配比情况
    2.5 TPN处方中氨基酸的含量
    2.6 TPN处方的稳定性
        2.6.1 葡糖糖含量对TPN处方稳定性的影响与干预:
        2.6.2 电解质对TPN稳定性的影响与干预:
3 讨论
    3.1 TPN处方组成及配置比例
    3.2 电解质离子浓度对TPN稳定性的影响
    3.3 药师对TPN处方的干预

(3)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5)危重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论

(6)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情况
    2.2 两组临床效果情况
3 讨论

(7)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配方奶与肠道益生菌配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体质增长量对比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对比
3 讨论

(8)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9)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0)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证素和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篇 胃肠功能障碍的西医研究现状
        1 胃肠功能障碍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渊源
        1.1 胃肠功能障碍的概念渊源
        1.2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渊源
        1.3 多脏器功能障碍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系
        2 胃肠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3 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
        4 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
        4.1 肠道黏膜屏障受损
        4.1.1 肠黏膜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4.1.2 肠黏膜屏障破坏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4.2 细菌与内毒素易位
        4.3 肠道通透性升高
        4.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4.5 一氧化氮的损伤作用
        4.6 胃肠道动力功能改变
        4.7 应激损伤作用
        4.8 钠尿肽系统的作用
        4.9 肥大细胞依赖性
        4.10 谷氨酰胺代谢紊乱
        5 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5.1 胃肠功能障碍表现
        5.2 胃肠功能障碍的分期
        5.3 胃肠功能障碍的分型
        6 胃肠功能障碍的评估
        6.1 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观察
        6.2 胃肠功能障碍的辅助检查
        6.2.1 胃肠道运动功能检测
        6.2.2 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检测
        6.2.3 胃肠黏膜PH值检测
        6.2.4 肠道屏障功能检测
        6.2.5 血浆内毒素检测
        6.2.6 肠道菌群易位检测
        6.2.7 胃肠激素水平检测
        7 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
        8 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
        8.1 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
        8.2 积极进行肠道复苏
        8.3 促进胃肠蠕动
        8.4 维持胃肠道微生态环境
        8.5 选择性肠道去污染
        8.6 谷氨酰胺
        8.7 血液净化治疗
        8.8 抗内毒素治疗
        8.9 生物反馈治疗
        8.10 其它治疗
        9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
        1 胃肠功能障碍的病位
        2 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
        3 胃肠功能障碍的治则治法
        4 胃肠功能障碍的证素及证型研究
        4.1 证素分布研究
        4.2 证候分型研究
        4.3 不同证型胃肠激素水平
        5 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治疗
        5.1 单味药黄的临床应用
        5.2 二黄粉的临床应用
        5.3 经验方剂的临床应用
        5.4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5.5 敷脐疗法的临床应用
        5.6 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5.6.1 普通针刺治疗
        5.6.2 电针治疗
        5.6.3 穴位注射治疗
        5.6.4 艾灸治疗
        5.6.5 砭石治疗
        5.7 推拿疗法的临床应用
        5.7.1 揉腹疗法
        5.7.2 震腹疗法
        6 胃肠功能障碍的预后
        7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证素和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
    前言
    第一篇 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3 回顾观察指标
        3.1 资料收集
        3.2 观察指标
        3.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4.2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4.3 病性分布情况
        4.4 证候分型分布情况
        4.4.1 虚证证型分布情况
        4.4.2 实证证型分布情况
        4.4.3 虚实夹杂证证型分布情况
        5 讨论
        5.1 胃肠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5.2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5.3 结论
        5.4 结论分析
        5.5 本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篇 黄芪当归建中汤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1.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1.6.1 病例剔除标准
        1.6.2 病例脱落标准
        1.6.3 病例中止标准
        2 试验过程
        2.1 试验设计
        2.2 随机方法及其隐匿
        2.3 试验方法
        2.3.1 对照组治疗
        2.3.2 治疗组治疗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项目记录
        3.2 病情相关内容
        3.3 研究直接相关指标
        3.4 临床疗效评价
        3.4.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3.4.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3.5 临床试验记录
        3.6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组间基线数据可比性分析
        4.1.1 性别可比性
        4.1.2 年龄可比性
        4.1.3 主要原发病可比性
        4.1.4 主要既往史可比性
        4.1.5 目前主要干预措施可比性
        4.1.6 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可比性
        4.1.7 潜血试验可比性
        4.1.8 胃肠功能相关指标可比性
        4.2 临床疗效分析
        4.2.1 临床疗效比较
        4.2.2 证候疗效比较
        4.2.3 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4.2.4 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4.2.5 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比较
        4.2.6 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4.2.7 潜血试验变化情况比较
        4.2.8 肠鸣音变化情况比较
        4.2.9 腹围变化情况比较
        4.2.10 膀胱内压变化情况比较
        4.2.11 胃肠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5 讨论
        5.1 胃肠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
        5.2 黄芪当归建中汤的胃肠功能保护作用
        5.2.1 脾胃气血两虚证的选取
        5.2.2 实验方药的选取
        5.3 疗效及观察指标分析
        5.3.1 疗效
        5.3.2 观察指标分析
        5.4 结论
        5.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危重患者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评价静脉营养在治疗危重新生儿中的作用[J]. 邱洁勤,郭少桢. 黑龙江医药, 2021(06)
  • [2]我院药师在临床全静脉营养治疗中的药学服务[J]. 廖洪娟,谢丽珊. 海峡药学, 2021(07)
  • [3]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疗效评价[J]. 张勇华.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01)
  • [4]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疗法[J]. 许玲芬,孙梅.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9(07)
  • [5]危重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观察与护理[J]. 胡福华,陶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01)
  • [6]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疗效[J]. 杜书华,陈娟,陈德忠,王利平,雷贤明,曹云涛.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11)
  • [7]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疗效观察[J]. 姜悦哲,柳琳琳,李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28)
  • [8]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析[J]. 李德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9)
  • [9]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 杜晓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15(04)
  • [10]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证素和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D].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

标签:;  ;  ;  ;  ;  

重症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