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集论文_冯至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四行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四行,意象,诗律,视域,新诗,诗选,韵律。

十四行集论文文献综述

冯至[1](2019)在《十四行集(9)》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马绍玺[2](2019)在《诗歌的任务就是对人生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冯至《十四行集》二首选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冯至的《十四行集》内涵深厚,总体上倡导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在《几只初生的小狗》里,他召唤人们珍惜生活中的"意义时刻",过一种"在深夜吠出光明"的有意人生;在《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里,他强调"发现"与"担当"对于有意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是这些闪光的人生智慧让《十四行集》充满了温暖人心的品质。(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2期)

常蕊[3](2019)在《浅析冯至《十四行集·十八》的用韵》一文中研究指出1942年明日社出版了冯至的《十四行集》,它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形式方面的伟大尝试,翻新了商籁体,创作了具有战时中国本土特色的十四行诗,成为同时期诗人创作十四行体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我们尝试从诗歌韵律和意象的使用来探究其形式与诗意表达之间的微言大义,从而重新领略十四行诗的严谨而深邃的意蕴和它那现代诗歌丰碑式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08期)

刘钰琪[4](2018)在《冯至《十四行集》版本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新诗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初版于1942年,并于1949年修改再版。后收入1980年《冯至诗选》以及1985年《冯至选集》中,均作了一定修改。通过细致对照各个版本,可以发现从初版本到第二版的修改主要是对字词的提炼加工,后两次修改则在内容上作了不少改动,造成某些文本意义发生大的变化,如悲观成分的减少等。这些修改使《十四行集》在艺术上更加精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思想观念的某些变化。各版本呈现出的差异也要求研究者们在分析具体文本时明确版本。(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熊丽泓[5](2018)在《阐释学视域下的冯至《十四行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阐释学的理论分析了冯至的《十四行集》,对作品艺术内涵理解多元化的合理性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受特定历史文化语境的限制,当时的诗歌阐释者主要看到了其与西方诗歌的密切联系,而忽略了其与古典诗歌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冯至超越了纯粹的西方传统或东方传统,创造了中国知识者的生存范式。(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8年03期)

许贤[6](2018)在《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一文中研究指出冯至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创作的诗集《十四行集》,因缺乏激烈的战争场面和鼓舞人心的慷慨激词,被研究者认为与时代保持距离形成隔膜而具有独立自主的品格。诗集通过探讨个体存在的同时,将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与中国抗战的现实天衣无缝的沟通起来,产生了一种与当时的主流话语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婷婷[7](2017)在《西南联大时期冯至《十四行集》中的意象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冯至在昆明西南联大时期创作了《十四行集》,冯至用独到的诗人眼光一眼看中了这些普通寻常的事物,然后这些普通寻常的事物成了他诗中不普通不寻常的意象,是伟大人格的象征、是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7年24期)

秦赞[8](2017)在《论冯至《十四行集》的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冯至40年代初创作的中国第一本《十四行集》集中体现了他关于诗歌的美学思想。他一直保持着"愿意在一定形式约束下,使诗歌能够生动活泼、舒卷自如"的美学创作原则。而戏剧化特质就是这种美学风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戏剧化的诗学观念、诗思结构和戏剧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可以看出《十四行集》的戏剧化特质。(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7年11期)

赵晓梅,赵和[9](2016)在《沉思的商籁——评冯至《十四行集》》一文中研究指出冯至先生的《十四行集》一出版就受到朱自清、李广田和唐湜诸先生的赞扬。朱先生称他的《十四行集》"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李先生称他的诗为"沉思的诗"。本文拟从哲理和诗律两方面解读冯先生的《十四行集》。(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6年10期)

马至,郭平[10](2016)在《《十四行集》(二十七首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青春》期刊2016年02期)

十四行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冯至的《十四行集》内涵深厚,总体上倡导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在《几只初生的小狗》里,他召唤人们珍惜生活中的"意义时刻",过一种"在深夜吠出光明"的有意人生;在《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里,他强调"发现"与"担当"对于有意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是这些闪光的人生智慧让《十四行集》充满了温暖人心的品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四行集论文参考文献

[1].冯至.十四行集(9)[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9

[2].马绍玺.诗歌的任务就是对人生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冯至《十四行集》二首选读[J].名作欣赏.2019

[3].常蕊.浅析冯至《十四行集·十八》的用韵[J].名作欣赏.2019

[4].刘钰琪.冯至《十四行集》版本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

[5].熊丽泓.阐释学视域下的冯至《十四行集》[J].文学教育(上).2018

[6].许贤.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7].李婷婷.西南联大时期冯至《十四行集》中的意象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

[8].秦赞.论冯至《十四行集》的美学思想[J].山西青年.2017

[9].赵晓梅,赵和.沉思的商籁——评冯至《十四行集》[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

[10].马至,郭平.《十四行集》(二十七首之一)[J].青春.2016

论文知识图

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市)·区概况附:江苏省行政区划简表...

标签:;  ;  ;  ;  ;  ;  ;  

十四行集论文_冯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