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牙骨质瘤一例

良性牙骨质瘤一例

一、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齐鸣[1](2019)在《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成牙骨质细胞瘤的认识,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探讨成牙骨质细胞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1年7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例成牙骨质细胞瘤患者,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分析所得的影像学特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结果1、本组20例患者年龄在7~69岁,平均年龄36.70±15.22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7~20岁2例(10%),20~30岁4例(20%),30~40岁8例(40%),40~50岁1例(5%),50岁以上5例(25%),其中20~40岁占60%。2、本组20例患者病程在3个月~20年,其中4个月以内就诊者11例(55%),4-6个月3例(15%),6个月~1年1例(5%),1~3年2例(10%),3~10年2例(10%),10年以上1例(5%),病程在1年内者占75%。3、本组中2例(10%)发生于上颌骨,18例(90%)发生于下颌骨;混合牙列2例(10%),恒牙列18例(90%);前牙区3例(15%),后牙区17例(85%)。本组20例患者,2例累及埋伏阻生牙,3例累及多颗牙位。受累牙均为活髓牙。4、本组中临床表现为颌骨肿胀者5例,疼痛者7例,颌骨肿胀伴疼痛者6例,无症状者2例,且颌骨肿胀、疼痛及肿胀伴疼痛的18例患者中,有1例伴发感染,2例伴发下唇麻木。5、本组中2例行单纯肿瘤摘除术并继续观察受累牙情况,3例行肿瘤摘除术加受累牙根管治疗术,12例行肿瘤摘除术加受累牙拔除术,2例行肿瘤摘除术下颌骨部分切除术,1例行肿瘤摘除术加髂骨切取移植术加颌骨成形术。对20例患者中的17例进行随访,仅有1例复发。6、本组患者X线表现为界限清楚,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阻射团块,周围有狭窄的低密度阴影环绕,均与受累牙牙根相连。本组中从X线测得肿瘤大小最大者约为3×2cm,最小者约为0.8×0.8cm,平均为2×1.5cm。其中单团状阴影19例,多团状1例。肿瘤中央高密度均匀者18例,不均匀者2例,20例肿瘤边缘均为低密度影像。结论1、成牙骨质细胞瘤好发于20~40岁,病程大多在1年以内,并且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于下颌后牙区,多发生于恒牙列。2、成牙骨质细胞瘤临床表现以颌骨肿胀、局部疼痛及颌骨肿胀伴疼痛为主,伴发症状有感染、麻木等,病变早期多无症状。3、成牙骨质细胞瘤最常使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为肿物切除术加受累牙拔除术,根据患者需求及病变情况也可采取肿物切除术加受累牙根管治疗术或单纯肿物切除术等。4、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成牙骨质细胞瘤的重要方法,其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该病与特发性骨硬化、牙骨质-骨化纤维瘤及牙骨质结构不良等疾病相鉴别。

林文青,李殿奇,邵乐南[2](2019)在《牙骨质瘤1例》文中研究表明成牙骨质细胞瘤又称真性牙骨质瘤,是一种以形成牙骨质样组织为特征的肿瘤,常与病变区所累积牙齿的牙根紧密相连,较少见。本文将报道巨大牙骨质瘤1例。病例报告患者,朱某,女,71岁,主诉"双侧下后牙松动4年"。现病

温晓玲,伍东升,张洪静,王守忠,姚莉洪,沈江[3](2018)在《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颌骨良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华西第四医院诊治的颌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48例,在MSCT图像上,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内部结构和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1例(22.9%),可为多骨病变,有磨玻璃密度增高影或多囊状改变。颌骨囊肿14例(29.1%),是以液性密度为主的肿块。成釉细胞瘤11例(22.9%),多为膨胀性骨质破坏软组织影,伴邻近齿根吸收。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4.2%),内呈液-液平面征象。成牙骨质细胞瘤2例(4.2%),呈团块状高密度影,肿块内见附属牙根。骨化性纤维瘤6例(12.5%),可见多发斑片状骨化影。MSCT检出病变部位准确率为100%,MSCT诊断符合率为91.7%。结论 MSCT对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定性诊断、准确评估有重要意义。

孙烁辉,李洪涛,汪维健,雒静[4](2015)在《颌骨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2例报告及文献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临床不多见,国内外文献报告较少。本文报告2例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文献回顾。

许来青,刘媛媛,罗晶晶,姜曚,郭文豪,郑广宁[5](2015)在《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例成牙骨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14例成牙骨质细胞瘤患者就诊年龄1158岁,中位年龄21.0岁,平均年龄27.6岁;男女各7例;好发于下颌骨;最常见的症状是颌骨肿胀和疼痛。特征性影像表现:与病变牙根融合的类圆形包块影,可见完整的包膜影像,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晰。肿瘤实质一般为团块状高密度影。根据肿瘤实质密度不同可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此外病变周缘常可见骨质增生硬化,下颌下缘骨密质增厚。结论成牙骨质细胞瘤在临床及影像表现上有其较明显特征性,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这一病变以免误诊。

马力强,陈辉,周青,周晓霖,张庆,张岩[6](2013)在《下颌骨牙骨质瘤伴张口受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指出下颌骨牙骨质瘤常见,但下颌骨巨大牙骨质瘤同时伴张口受限病例十分罕见[1]。我科近期收治了1例下颌骨牙骨质瘤伴张口受限病例。术后患者张口度明显改善,出院随诊2个月后患者开口度恢复正常,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以"左下后牙槽部疼痛,开口受

戴杰,肖明,童永青,顾卫燕[7](2011)在《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回顾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右下颌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的诊疗及文献,提高对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表现、手术方式和预后的认识。

郭冬梅,张大明,陈伟良,常少海[8](2010)在《多发性成牙骨质细胞瘤临床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成牙骨质细胞瘤发病率较低,一般患者无自觉症状,多采用曲面断层X线片和病理检查确诊,目前主张手术摘除,术后较少复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多发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行肿瘤摘除加拔除受累牙并骨缺损区骨粉和自体骨髓混合物充填治疗,术后2个月无复发,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随访。

郑彤,罗振东,张玲,龚岩,陈卫国,马珑[9](2009)在《颌骨原发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颌骨原发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颌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94例。结果94例中,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87例,其中牙源性64例,占全部病例的68.09%;非牙源性23例,占全部病例的24.47%,其CT表现为边缘清晰,无钙化、瘤骨及骨膜反应。13例成釉细胞瘤则表现为边缘规则的多房或单房肿块,膨胀性骨质破坏。恶性颌骨肿瘤7例,占全部病例的7.44%,CT主要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肿块内有瘤骨形成等征象。CT在显示病变边缘、病变与骨质和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上较X线优越。结论颌骨原发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种类繁多,良性牙源性肿瘤居多,影像学检查以CT为首选,诊断需结合临床和病理。

童英,卢秀芬[10](2008)在《右上颌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一例报告》文中指出

二、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结果
    1、年龄及性别分布
    2、病程
    3、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
    5、手术方式及预后
    6、影像学特征
    7、鉴别诊断
    8、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牙骨质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病例报告
讨论

(3)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颌骨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2例报告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
    1.2病例
2结果
3讨论

(5)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2.1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
    2.2好发部位
    2.3临床症状
    2.4手术方式及预后
    2.5影像表现
3讨论

(6)下颌骨牙骨质瘤伴张口受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8)多发性成牙骨质细胞瘤临床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1.分型及临床表现
    2.病因
    3.分期
    4.鉴别诊断
    5.治疗

(9)颌骨原发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诊断结果
    2.1 病变的影像学征象
    2.2 病变分布
3 讨论
    3.1 颌骨占位病变的好发类别
    3.2 颌骨牙源性病变的好发部位
    3.3 颌骨占位病变影像学表现的鉴别诊断
    3.4 颌骨占位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10)右上颌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巨检
    2.2 镜检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病理形态特征
    3.3 诊断及鉴别诊断
    3.4 治疗和预后

四、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D]. 齐鸣. 山东大学, 2019(09)
  • [2]牙骨质瘤1例[J]. 林文青,李殿奇,邵乐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02)
  • [3]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 温晓玲,伍东升,张洪静,王守忠,姚莉洪,沈江. 重庆医学, 2018(24)
  • [4]颌骨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2例报告及文献回顾[J]. 孙烁辉,李洪涛,汪维健,雒静. 广东牙病防治, 2015(09)
  • [5]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分析[J]. 许来青,刘媛媛,罗晶晶,姜曚,郭文豪,郑广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04)
  • [6]下颌骨牙骨质瘤伴张口受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马力强,陈辉,周青,周晓霖,张庆,张岩.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06)
  • [7]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J]. 戴杰,肖明,童永青,顾卫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11(06)
  • [8]多发性成牙骨质细胞瘤临床报告及文献复习[J]. 郭冬梅,张大明,陈伟良,常少海. 广东牙病防治, 2010(03)
  • [9]颌骨原发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J]. 郑彤,罗振东,张玲,龚岩,陈卫国,马珑.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9(02)
  • [10]右上颌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一例报告[J]. 童英,卢秀芬. 贵州医药, 2008(04)

标签:;  ;  ;  ;  

良性牙骨质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