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幼胚论文_王婷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玉米幼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玉米,诱导,水压,杆菌,组织,自交系,单倍体。

玉米幼胚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婷[1](2019)在《玉米自交系掖478和TY4幼胚不定芽再生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幼胚是玉米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外植体,它被广泛的应用于科研工作中。优化玉米幼胚的组织培养体系,对于构建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可以从培养基的种类、添加的激素种类、添加的激素浓度等因素研究。优良玉米自交系掖478和TY4的组织培养都表现出愈伤组织诱导容易而绿苗分化较难的特点。在本研究中,首先对两种自交系分别在常用的叁种培养基(N6培养基、改良N6培养基、MS培养基)上培养14 d后,统计II型愈伤组织诱导率。结果显示,自交系Ye478的最适培养基为N6培养基,自交系TY4的最适培养基为MS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 mg·L~(-1)、1 mg·L~(-1)、2 mg·L~(-1)、3mg·L~(-1))的外源激素Dicamba,统计胚性愈伤诱导率等性状,以此筛选最适激素浓度。结果显示掖478的最适Dicamba浓度为3 mg·L~(-1),TY4的最适Dicamba浓度为2 mg·L~(-1)。在分化阶段对两种自交系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 mg·L~(-1)、3 mg·L~(-1)、5 mg·L~(-1)、7 mg·L~(-1))的Zeatin外源激素,统计绿苗分化率等性状,以此筛选最适激素浓度。结果显示Zeatin浓度5 mg·L~(-1)为自交系掖478分化培养的最适浓度,Zeatin浓度3 mg·L~(-1)为自交系TY4分化培养的最适浓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两种自交系在添加外源激素Zeatin的分化培养基培养与对照培养基培养相比,能够提前两周生长出绿苗植株,缩短了分化出苗的时间。总之,本研究通过基本培养基比较并对培养过程的外源激素Dicamba和Zeatin的最适浓度进行筛选,优化了玉米自交系掖478和TY4的芽再生体系,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构建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王玲,张博洋,胡彦民,田辉[2](2018)在《水压式玉米幼胚提取装置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玉米幼胚提取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改进现阶段玉米幼胚提取装置不易操作和效率低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水压式玉米幼胚提取装置。试验中发现,用水流冲击已去除种皮的玉米胚和胚乳,可以分离玉米幼胚和胚乳,再通过分级筛选提高幼胚的提取纯度。对提胚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单片机智能同步系统设计。最后在样机上进行了玉米幼胚提取的试验,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脱胚压强0. 30~0. 40 MPa、脱胚距离50~60 mm、脱胚时间12 s条件下,装置的幼胚实际脱胚率达到90%以上,满足装置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田辉,王玲,刘勇敢,张博洋,丁攀[3](2018)在《水压式玉米幼胚提取机切削机构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玉米幼胚提取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针对现阶段玉米胚芽的提取存在破损严重和不易操作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水压式玉米幼胚自动提取机。试验发现,用仿形刀具去除玉米种皮,后续再用水流冲击外露的玉米胚芽即可完成提取。根据上述原理,对切削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关键参数并完成结构设计。并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对乳熟前期玉米幼胚的切削可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切削机构可以满足玉米幼胚提取机种皮切削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8年07期)

李金红,付莉,关晓溪,霍岩,陶承光[4](2018)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以潮霉素为选择标记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玉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利用携带p MDC141-CYP79A1(含GUS基因)质粒的农杆菌浸染玉米A188幼胚,共培养7d后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率,研究农杆菌的菌液浓度、热激时间和浸染时间等因素对玉米幼胚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杆菌的菌液浓度的增加、热激时间和浸染时间的延长,GUS表达效率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农杆菌菌液的OD_(600)为0.8、热激预处理时间3min和浸染时间5min时,其GUS瞬时表达率均最高,分别为46.8%、46.4%和51.7%。并在最佳条件下将GUS基因转入到玉米幼胚,以潮霉素为选择标记,进行3次选择培养,将重新分化的抗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成苗,获得56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分子鉴定,获得22株阳性植株,初步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效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为以抗潮霉素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的玉米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验证提供技术基础,获得的抗潮霉素转化植株为玉米育种提供新材料。(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金红,霍岩,付莉,陶承光,史振声[5](2017)在《建立玉米幼胚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高效的玉米再生体系,以玉米幼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Pro、AgNO_3和2,4-D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不同浓度的玉米素和IBA对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佳的组合为基本培养基中添加L-Pro 700 mg/L、AgNO_30.1 mg/L和2、4-D 1.5 mg/L;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5 mg/L的玉米素可有效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再生芽和再生植株分化率分别达到97.96%和97.67%,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1 mg/L的IBA生根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魏晓禹,邵诗迪,孙苏,金栋梁,刘智博[6](2017)在《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玉米幼胚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1300-35S-GUS-Nos侵染玉米幼胚,以GUS基因瞬时表达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四因素叁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基因型、幼胚大小、侵染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对幼胚遗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幼胚遗传转化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基因型>幼胚大小>侵染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最佳侵染组合基因型为H99、幼胚为1.1~2.0 mm、侵染菌液OD600=0.6、侵染时间为30 min,GUS基因对幼胚的瞬时表达率可达(34.44±1.11)%。(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霍岩[7](2017)在《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遗传转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以高粱HCN途径的关键酶基因CYP71E1为目的基因,以玉米幼胚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进行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优化A188玉米再生体系,分析不同外植体大小、农杆菌浓度、侵染时间和热处理时间对玉米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同时采用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技术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利用高效率转化技术解决因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带来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的瓶颈,为提供玉米新品种的转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高粱中扩增出1854bp的CYP71E1基因全长。利用基于位点特异性重组的Gateway技术,将CYP71E1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 MDC141)中,将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CYP71E1-p MDC141导入农杆菌EHA105菌株。通过优化外植体材料、诱导愈伤培养基、分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建立玉米再生体系。以携带CYP71E1-p MDC141(含GUS基因)质粒的农杆菌EHA105菌株侵染玉米优良自交系A188的幼胚,通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的外植体大小、农杆菌浓度、侵染时间、热预处理时间进行优化,提高GUS基因的平均转化效率,同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和GUS检测。结果1、利用基于位点特异性重组的Gateway技术,通过TOPO克隆将高粱HCN途径的关键酶基因CYP71E1克隆到入门载体p CRTM8/GW/TOPO?中,在LR克隆酶作用下将入门克隆重组到表达载体(p MDC141)中,成功构建了p MDC141-CYP71E1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EHA105中。2、建立高效玉米再生体系,玉米幼胚大小为1.0~1.2mm时,愈伤诱导率最高,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优化诱导胚性愈伤培养基,由此得出诱导玉米A188愈伤组织的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L-pro、2,4-D、Ag NO3叁因素的最优组合为:L-pro700mg/L、2,4-D 2.0mg/L、Ag NO38 mg/L。分化培养基中玉米素浓度为5 mg/L时分化效率最高。生根培养基中IBA的最适浓度为2 mg/L。3、建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玉米幼胚大小为1.0~1.2mm,GUS的平均转化效率为35.3%,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60nm为0.8,GUS的平均转化效率为46.8%,侵染时间为5min和43℃热预处理3 min,GUS的平均转化效率分别为46.4%和45.4%。因此最佳转化条件为:选择幼胚大小为1.0~1.2mm、菌液浓度OD660nm=0.8、侵染时间5min、43℃热预处理3 min。4、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和GUS检测,获得12株转基因苗。结论1、Gateway技术与传统的克隆方法相比具有阳性克隆率高、快速、灵活等优点,通过Gateway技术成功构建p MDC141-CYP71E1表达载体。2、通过优化外植体材料、愈伤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建立了A188玉米幼胚再生体系。3、通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的部分因素进行优化,最佳转化条件为:玉米幼胚大小为1.0~1.2mm、菌液浓度OD660nm=0.8、侵染时间5min、43℃热预处理3min。4、获得了高粱HCN途径的关键酶基因CYP71E1阳性植株。(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楚海娇,李闯,关淑艳[8](2016)在《4种玉米自交系幼胚遗传再生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4种玉米自交系H99、A188、7922和1322的幼胚作为外植体,接种于10种不同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建立遗传再生体系,同时探讨了不同基因型、培养基种类、幼胚大小、蔗糖浓度、激素浓度和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低影响显着,4种基因型玉米幼胚在诱导培养基中均产生了愈伤组织,但继代培养后只有H99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6.2%;对于不同基因型培养基诱导效果依次为N6>MB>MS;选择幼胚长度为1.5~2.0 mm、添加蔗糖浓度为30 g/L、2,4-D浓度为2.0 mg/L及Ag NO3浓度为10 mg/L时玉米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且质量较好。(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罗旭[9](2016)在《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全基因组遗传解析及候选基因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中国虽然是全世界玉米第二大生产国,但是缺乏抗逆、抗病、高配合力和适应性广的优质玉米种质资源。转基因育种是改良玉米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玉米幼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转基因玉米受体类型,但由于生产上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普遍很低,而不能直接作为转基因的受体材料。传统的转基因玉米育种流程要经过遗传转化、自交纯合、回交转育及杂交组培几个环节,一般从转基因阳性材料自交纯合到回交转育获得转基因骨干自交系至少需要3-6年。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因材料间基因型不同而差异较大,克隆控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主效基因,解析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机理,创制更多的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玉米自交系有利于整个玉米转基因育种领域的快速发展。本研究选取301份遗传丰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具有代表性的自交系组成的自然群体和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自交系18-599R作为供试材料,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Solexa数字基因表达谱等手段鉴定控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调控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的的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遗传丰富的301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通过2014年和2015年两个环境种植材料,授粉12天左右,选取幼胚大小在1.0-1.5mm的玉米材料挑取幼胚接种到含有2,4-D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于挑胚后第7天统计每个材料的芽长、出芽率,15,20,25天调查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经过统计后发现其中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40%~80%的材料有3个,30%~40%的材料有3个,20%~30%的材料有12个,10%~20%的材料有25个,0%~10%的材料有69个,0%的材料有188个。2.采用44243个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5%的高质量SNP,结合群体结构、亲缘关系通过TASSEL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两个环境下共检测到25个SNP与胚性愈伤组织显着相关(P<0.0001),其中仅有1个两环境下共性SNP分布于玉米染色体bin 1.05,25个SNP共筛选到15个候选基因。根据基因注释功能发现这些候选基因可能参与蛋白结合、ATP结合、线粒体构成、电子传递、蛋白激酶活性等生理生化过程。另外对出芽率和芽长也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两个环境下共检测到36个SNP与出芽率显着相关,其中共同检测到与出芽率显着相关的SNP 10个,28个SNP筛选到20个候选基因。根据基因注释功能发现这些候选基因可能参与转移酶活性,蛋白激酶活性,能量传递及异构酶活性等功能。另外两个环境下共检测到53个SNP与芽长显着相关,共同检测到与芽长显着相关的SNP 6个,31个SNP筛选到31个候选基因,根据基因注释功能发现这些候选基因可能与磷酸转移反应调节因子活性,解旋酶活性,甲基转移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及水解酶活性等功能相关。3.以高诱导率自交系18-599为材料,将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划分为胚膨大期、初级愈伤形成期、胚性愈伤组织形成期,利用数字表达谱(DGE)测序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未培养幼胚(CK)、幼胚膨大期(Stage Ⅰ)、初级愈伤组织形成期(Stage Ⅱ)、胚性愈伤组织形成期(Stage Ⅲ)分别有18951(14.55%),18359(56.42%),18140(15.83%),17870(15.5%)测序标签可以比对到玉米基因组上;分别在3个培养阶段检测到4825、5119、5463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在3个阶段存在超过5倍表达水平差异的基因中分别有199、230、250个基因是上调表达。而下调表达的基因比较稀少,在3个时期分别仅有52、94、63个基因。说明在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激活了大量基因的表达。4.COG分子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构成,信号转导,生理代谢等生物过程。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Stage Ⅰ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肪酸生物合成,细胞色素代谢外源性物质,α—麻酸新陈代谢途径,Stage Ⅱ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丙酮酸盐代谢,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脂肪酸的生物合成,Stage Ⅲ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丙酮酸盐代谢,糖酵解/糖原异生,苯丙素类生物合成。另外,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通路也是叁个阶段均检测到的显着通路。5.本研究通过关联分析研究遗传丰富的301份玉米自交系材料胚性愈伤组织率,筛选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基因,同时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研究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材料18-599R幼胚(对照),1-5天(Stage Ⅰ)、6-10天(Stage Ⅱ)、11~15天(Stage Ⅲ)材料,寻找幼胚在脱分化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将通过关联分析筛选得到的相关候选基因与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对比,发现与叁个性状显着关联的相关候选基因有一部分也能在差异表达基因中找到。这些共性基因将是后续实验关注的重点。6.我们对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通路中由MYB138介导的GA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发现外源GA3通过促进玉米幼胚不定芽的生长而抑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ZmMYB138基因的拟南芥同源基因突变体atmyb65比野生型COL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下降了约20%,这部分叶片组织在诱导过程中产生变态芽而导致脱分化的失败。(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陈宝建,刘丽威,徐丽,孟玉杰,桂光菊[10](2016)在《玉米单倍体幼胚加倍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荧光单倍体诱导系CAU~(YFP)诱导杂交种郑单958所产生的单倍体幼胚为材料,评价组培条件下除草剂甲基胺草磷(Amiprophos-methyl,APM)对单倍体幼胚的加倍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荧光鉴别单倍体幼胚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3%以上,单倍体幼胚通过愈伤途径和非愈伤直接发芽途径的生苗效率分别为11.6%和96.8%,非愈伤途径更简便高效。不同浓度APM处理的单倍体雄穗散粉效果存在明显差异,0.2、0.5和1.0μmol/L 3个处理的成株散粉率分别为9.5%、18.5%和37.0%,而对照未发现散粉植株,表明APM处理幼胚可以显着提高单倍体加倍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玉米幼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玉米幼胚提取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改进现阶段玉米幼胚提取装置不易操作和效率低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水压式玉米幼胚提取装置。试验中发现,用水流冲击已去除种皮的玉米胚和胚乳,可以分离玉米幼胚和胚乳,再通过分级筛选提高幼胚的提取纯度。对提胚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单片机智能同步系统设计。最后在样机上进行了玉米幼胚提取的试验,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脱胚压强0. 30~0. 40 MPa、脱胚距离50~60 mm、脱胚时间12 s条件下,装置的幼胚实际脱胚率达到90%以上,满足装置的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米幼胚论文参考文献

[1].王婷婷.玉米自交系掖478和TY4幼胚不定芽再生体系的优化[D].山东农业大学.2019

[2].王玲,张博洋,胡彦民,田辉.水压式玉米幼胚提取装置的设计与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2018

[3].田辉,王玲,刘勇敢,张博洋,丁攀.水压式玉米幼胚提取机切削机构的设计[J].食品工业.2018

[4].李金红,付莉,关晓溪,霍岩,陶承光.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8

[5].李金红,霍岩,付莉,陶承光,史振声.建立玉米幼胚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7

[6].魏晓禹,邵诗迪,孙苏,金栋梁,刘智博.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7

[7].霍岩.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遗传转化的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7

[8].楚海娇,李闯,关淑艳.4种玉米自交系幼胚遗传再生体系的建立[J].江苏农业科学.2016

[9].罗旭.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全基因组遗传解析及候选基因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

[10].陈宝建,刘丽威,徐丽,孟玉杰,桂光菊.玉米单倍体幼胚加倍效果观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转基因烟草植株叶片被棉铃虫幼虫咬食...由玉米幼胚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转化流程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发生及植株再...农杆菌侵染玉米幼胚过程版Ⅰ 3种不同类型的玉米幼胚愈伤...

标签:;  ;  ;  ;  ;  ;  ;  

玉米幼胚论文_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