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健康烹饪,你不妨大致煮一下

为了健康烹饪,你不妨大致煮一下

一、为了健康 做饭不妨粗制滥做(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郭常顺[2](2018)在《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文中指出湖北位于华中腹地,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武汉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经济中心,国民党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政治中心,也是国共两党的重要活动区域,其战略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北,尤其是武汉,成为中日两军浴血奋战、重兵对峙的区域,历时7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展开对全国各地沦陷区的分区受降。依照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北省政府开始了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与重建。抗战期间,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国统区日渐萎缩。湖北省政府最终退守恩施,鄂西国统区开始形成,肩负起拱卫陪都、屏障西南的重任。在省主席陈诚的坚强领导与努力推动下,以“增加生产”、“征购实物”、“物物交换”和“凭证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新湖北建设运动”在鄂西全面展开,当地的工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及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闻名全国,鄂西国统区逐渐得以巩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共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武装斗争,逐步在沦陷区站稳脚跟,开辟了鄂豫边区,成为鄂省境内与鄂西后方相比肩的两大抗日力量。在此期间,湖北沦陷区被战火覆盖,民众的生命与财产遭到毁灭性打击,损失惨重,鄂省经济元气大伤,已有成果几乎毁于一旦,“百废待兴”成为这一危局的真实写照。1944年后,随着抗战局势的日趋明朗化,国、共、日三方都开始积极布局,日军发动老河口、芷江战役,被国军所击败,中共则派出南下支队经略华中与华南。三方的战略态势出现了有利于中共方面的变化,这对于国民政府而言,鄂省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开始了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蒋介石出于阻止中共方面接收的目的,积极笼络鄂省境内的伪军头目。在其有力配合下,国军第五与第六战区的部队迅即向湖北沦陷区开进,相继挺进武汉、沙市、宜昌等地,很快便与各地日伪军完成换防。与此同时,湖北省党政军等机构陆续“还治”武汉,隆重举行受降仪式,各县市政府纷纷返回各自辖区,中统、军统也在鄂省积极扩张势力,国民政府在湖北的统治地位得以重新确立。随着“还治”过程接近尾声,湖北省政府开办日军官兵与侨民管理处,对在鄂日俘与日侨展开集中收容与教育,妥善安排其日常生活,并在中央政府与武汉行营的配合下,积极组织运力,顺利将在鄂日俘与日侨遣返回国。面对数量庞大的日伪财产与公产,第六战区相继成立接管日方物资委员会等一系列机构,力求消解战后初期“四大金刚”等无序接收的乱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鄂省境内多数日伪财产与公产被省府所掌握,其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升。在此之后,省府对其进行了相关处理,分别予以标卖、发还和充实教育基金,总体过程还算顺利。但是,接收过程中弊案迭出、贪腐横行,财产损失不少,对政府形象与民众观感产生了较大影响。沦陷区经过敌伪7年的蹂躏,各种社会关系亟待调整。大批军民在战时迁往后方,许多日本战犯与汉奸在战后被捕,如何对上述迁返的军民加以妥善安置并给予优抚,对上述战犯与汉奸加以惩治与审判,就成为摆在省府面前的重要课题。省府通过修祠、立碑等方式,对阵亡将士予以褒扬;积极筹措物资,开展优抚活动,给予军烈属物资关怀;办理青年军等退伍军人的复员转业事宜,力求使其各得其所;对过境的外省军民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其顺利还乡;积极改善公教人员的待遇,意在使其安心工作。囿于财力短缺,上述行动未能持续下去。武汉行营设置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以治其罪,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在种种因素的干扰下,许多战犯得以逃避审判与惩处。与此同时,战时西迁的学校与企业纷纷返回原址,谋求复校与复业,这一过程较为顺利,但因财力与物力所限,难以正常运作。出于扩大统治基础、加强社会控制的目的,省府采取措施,迅速恢复并发展一系列社团组织。面对战后社会风气的颓势,省府积极开展卫生与防疫工作,以安定人心,消除不稳定因素。在接收开展的同时,收复区的战后重建也陆续步入实施阶段。省府主要着眼于如下领域:(一)通过推进土地陈报复查工作、田赋与营业税划归地方、禁止摊派并举办捐献、合并机构与裁减冗员、市价征粮与禁征民夫、减购军粮与清发粮款等方式,谋求财粮问题的解决(二)积极推进工厂复工与农村复耕,聚焦重点工程,发展特色农业;着力于水利工程与水陆交通的恢复与发展,谋求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三)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邮政与通信网络,沟通各地的联系,以适应战后重建的客观需要(四)在万耀煌“教而后富”思想的引导下,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举办运动会及童子军运动,为鄂省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五)出台“大武汉”建设等一批市政规划,积极开展市政建设,谋求鄂省城市的复兴。上述这些领域受限于人、财、物力的短缺,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对后世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但是最终都没能完全实现,着实令人扼腕。总而言之,经过战后四年的努力,湖北收复区的接收大体顺利完成,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统治得以重新确立,此后的战后重建虽然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其成效很不明显,逐渐无疾而终,未获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国民政府而言,主观方面,一系列短板束缚其手脚,包括胜利突降,准备不足,手忙脚乱;贪腐横行,行政效率低下;时紧而事繁,短期内难以完成重建等原因;客观方面,则在于国共内战的持续扩大,与战后重建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换言之,即内战与重建矛盾重重,难以兼顾。就在国民政府举步维艰之际,中共实现了对湖北收复区的成功接管。

刘亚玉[3](2014)在《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文中研究指明在1957年至2000年的台湾电影史中,每个年代都不乏女性导演的身影。她们的作品顺应不同时代的电影潮流,透露出台湾社会不同时期的集体无意识,展现出与男性导演不同的性别视角。本论文将台湾女导演及其作品放置在三个历史时期来研究:第一章:1950年代的初涉电影创作的台湾女导演。结束了近半个世纪日本殖民统治之后,被压抑许久的台湾本土文化开始复苏,出现了台语片的创作浪潮,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导演陈文敏影墨登场。在1957年第一届台语片金马奖影展中,她参与编剧导演的作品有三部入围,作品多以家庭伦理片为主,初涉性别议题的思索。第二章: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的女导演和她们的作品。政治戒严时期的台湾,文艺政策有诸多限制。女导演汪莹、杨家云曾参与政治宣教影片的创作,崔小萍、刘立立则拍摄时下流行的爱情文艺片等各种商业类型片。她们受到台湾“新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从女性视点反观社会现实,着眼于现代社会中女性角色的变化。第三章:1980年代至2000年,台湾电影新浪潮中的女性导演。政治解严前后,台湾岛内民主与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大,政治宣教电影遭遇瓶颈,武侠片、爱情文艺片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在电影业一片低迷之中,新浪潮的电影导演走出了艺术探索的新步伐^张艾嘉、王小棣、黄玉珊等皆为新电影的重要推手或参与者。她们的作品中彰显着更加强烈的自觉意识,涉及性别议题、社会问题、历史题材,将民主意识贯彻在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上,在内容和形式中都彰显出不同以往的美学特质。本论文将研究对象集中于1957年至2000年创作剧情长片的台湾女导演,探究她们的作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意义与内涵,运用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影史研究、影视批评学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朱宁[4](2013)在《“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工业制造业大量渗透国内建筑业的今天,建筑师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已经不足以覆盖建造的全过程,传统的建筑学缺乏与制造业知识体系的衔接,缺乏与其他工程学科的协同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工程学科的专门人才也缺乏对建造过程的宏观理解。本文以制造业的视角看待建筑的建造过程,探讨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最终落脚点在二者的协同发展。其历史过程的时空广度不局限于“建筑业”或“制造业”的范畴,笔者将其抽象为两个“过程”的概念:“造屋”与“造物”。本文对建造过程的研究分为因素、系统与案例三部分,从三个层次阐释建造过程的哲学本质以及“造屋”与“造物”的协同关系,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建造过程的内涵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建造过程的系统如何架构,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为建筑的目标服务?建造过程如何借鉴历史和国外案例,整合并带动下游制造业产业链,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提升建筑的品质?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文通过批判的形而上学、系统论与技术史论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上篇应用批判的形而上学方法,论述输入、输出、控制、机制等因素的历史演变,以及这些因素与“造屋”与“造物”的主体——人的基本需求、劳动过程的附加价值、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中篇根据系统理论建立建造过程的系统架构,通过类比人对物的实体改造手段、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建立两个概念: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下篇利用技术史论方法,从“造屋”与“造物”协同关系的角度,重溯建筑历史中一些关键案例的技术过程,重新给予历史内容以合理的分析评价;并且将这些分析方法尝试应用于中国当前的国情,以期为现实中的建筑业、建筑师和建筑学提供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基于系统理论,本文建立了建造过程中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的理论内核,提出系统建构是人超越于机器的协同能力。其次,通过对建造过程中人的劳动进行价值批判,本文说明建造过程的本质是人工对自然材料附加价值的提升,提出知识建构是人在建造过程中的核心价值。本文提出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学本身以及与其他工程学科对接中的“桥梁作用”,最终落脚点在于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建筑学科当前所面临的工程品质问题现状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

都晨[5](2012)在《木版年画发展中的博弈与互动 ——以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艺术作为表意文化,对了解一个社会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倡导除了从技术和艺术形式层面对艺术进行深入阐释之外,努力了解艺术创造者们的文化理念,由此发现背后的概念系统和意义体系,认识与之相关的其他因素。本文选取1949年以来的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艺术发展历程中不同力量——国家意识形态、年画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探讨作为民间艺术的年画,在不同的国家意识形态设想和定位中,如何借由年画生产者、消费者的活动,以作品保留或改变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变迁,以个案的形式讨论民间艺术发展中不同力量博弈或互动的关系,以此回应人类学对于结构与能动性关系的讨论。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将杨家埠木版年画置于具体的历史空间下,以民间艺术中不同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动为载体,着重关注艺术生产实践中“人”的表现,将艺术实践者的内部观念和行为与外部的社会文化影响联系起来,探讨民间艺术与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参与观察、访谈与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域性的田野作业。以文献资料的方式解析不同历史时期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参与观察和与当地人对话的方式了解艺术生产实践中“人”的所思所想和具体活动,探讨民间艺术发展各种变化发生的原因,以之反观艺术与外部世界的关联,从而搭建艺术和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桥梁。本文包括绪论、主体内容、结论和附录四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论文选题意义、学术界相关研究动态和理论回顾以及年画研究现状。第一章关注1949年新政权建立初期,在国家意识形态试图借由年画作为其政策推行工具的导向下,专业美术工作者介入杨家埠地区的年画创作和生产,观察这种情形下,年画生产群体和消费群体对于各种画作呈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并探讨这些行为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第二章描述文革时期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生存境况和遭遇,关照其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定位,民间艺人和年画消费者在高压政策下的各种举动和特殊时期传统画版及画作的留存情况,叙述该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年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互相周旋、最终表面妥协的状态,勾勒出特定历史时期杨家埠木版年画发展的具体场景。第三章以改革开放后新的文化政策空间下,杨家埠木版年画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情况为主线,描述杨家埠木版年画在遭受重创之后逐渐恢复和发展的过程,观察在当地政府以旅游文化拉动地方经济的诉求下,不同年画创作群体承担的任务和行为,探讨该时期杨家埠木版年画发展的新特点。第四章以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为切入点,从年画功能转换、消费者群体变化产生的新需求和年画生产者艺术实践行为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新的政策空间下,国家意识形态对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政策对于民间艺术实践者生存状态及艺术创作走向的影响,关注年画生产者在新的外在力量下如何自我调整,对年画的未来发展做出新的探索。通过以上论述,本文初步讨论如下儿方面问题:其一,民间艺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联。将杨家埠木版年画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全貌式的观察、描述与研究,可以发现,民间艺术虽以小范围社会的集中区域为生产地,但却以艺术实践折射出特定时期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而同时又以这些艺术生活范畴内的行为方式,反映了特定条件下,不同群体根据自身需要而时刻进行着、未曾停歇的社会文化生活。其二,民间艺术发展中各方力量的相互关系。以杨家埠木版年画发展为例,关照国家意识形态、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力量彼此磨合、博弈或互动的关系,从“自相关”、“有关相关”和“无关相关”几个层面分析这些力量在艺术实践中的位置及行为原因,讨论民间艺术发展的规则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实践呈现出的不同发展轨迹。其三,艺术生产场域中“人”的行为表现和作用。通过叙述不同历史时期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本文认为,国家意识形态作为外部的结构系统对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有着不可否认的强大作用力,但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最终作用的对象仍是承担艺术生产和消费的“人”,不同群体的“人”并未拘泥和服从于这种外在的力量,他们在外部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以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为依据,借由对年画的态度和行为传达对于外部力量的理解和意见,以磨合的方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顺应或推动外部结构的改变,最终形成了从相对稳定却从不静止、具有连续性且永远对所有“人”开放的社会结构。

袁洪权[6](2010)在《“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一战线”政策,作为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主要理论立足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它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新中国建国后,“统一战线”政策仍然作为文艺政策的出发点,对文艺队伍、文艺思想的有效清理与整合,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这不能否认,建国初期新中国文艺思想的组成、文艺队伍的组合是复杂的。建国初期无疑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时间段,它不能无限期地延长下去,全国文艺界必然要进行“转型”,过渡到另一个历史时段。“统一战线”政策其实包含深刻的政治内容,“统一战线”政策本身,也有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但它有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那就是“团结——批评——团结”,这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是“统一战线”政策文艺战线上的具体实施。之后建立的新中国文艺队伍、指导中国文艺的思想,都在这次会议上得以确立;9月,文教政策的立论依据,仍旧依照的是“统一战线”政策。1950年,中共党内开展的整风运动,为1951年党外整风运动奠定了“舆论基础”;同时,经历一年的经济及文化建设,新中国的社会局面得到了一定的转变,这为1951年文艺界展开文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本论文集中关注1951年中国文艺界,试图勾勒出1951年在新中国作为关键年份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1951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跟新中国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为1952年全国性学习《“文艺讲话”》和文艺界展开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以专题为框架,以点和线的梳理为基础,达到对1951年作整体观照。梳理过程中,论文以中央文学研究所、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出版为横向考察点,试图通过这几个重大事件的历史还原,勾勒出1951年的重要意义。第1章围绕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建及学员学习作考察。创建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一文艺学校,已经表明中共对新中国文艺队伍的“不信任”。中共试图建立一支纯洁的文艺队伍,努力通过学校培养的方式,建立工农兵文艺工作者的合法地位。但工农兵文艺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导致中央文学研究所最终招收1期2班学员来充斥新的文艺队伍,形塑着新中国文艺队伍。这为新中国文艺队伍的“整合”提供了经验。第2章以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及遭遇批判为考察中心。展开对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针对的是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这一私营性质的经济形态。昆仑因其革命贡献,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统战对象”,但经济的过渡是新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中共选择昆仑为突破口,从而对私营电影业进行了改造,对在私营电影业工作的文艺工作者产生了“震慑作用”,赵丹、孙瑜、郑君里之后的电影遭遇已经证明它的意义。对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的批判,直接导致新中国电影局面的“转变”,私营电影业1952年寿终正寝。它为新中国文艺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3章以开明版“新文学选集”和三联·人文版“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为考察视点。“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开始都有“统一战线”政策的考虑,但“文艺建设丛书”最终出版之时,这一文艺政策没有考虑,它成为“清一色”的延安文艺青年文艺创作实绩的表现。“新文学选集”虽然作为“统一战线”的产物,但与新中国文学观念的建构存在距离,最终于1952年12月出版普及版之后,融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家文学”建构中的重要因素,“编选”原则及选目标准则发生改变。这为新中国文学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4章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为考察契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前,《实践论》得以重新发表,其背后原来是强大的学习运动在酝酿。《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后,全国政协会议确立思想改造为全国政治运动。显然,《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为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话语蓝本”,之后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遍及全国,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酝酿成功,《“文艺讲话”》成为思想学习运动中引用率最高的文本,这为1952年《“文艺讲话”》十年纪念和全国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坚实舆论。它们为新中国文艺队伍和文艺思想进一步的“整合”扫清了障碍,形成了统一认识,“统一战线”政策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无疑,1951年是新中国文学思想史的重要年份,虽然文艺界实行的是“统一战线”政策,但所谓的“统一战线”政策,是有强烈的政治价值作为基本准则的。

杨健[7](2008)在《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对建筑学的质疑由来已久,其焦点集中在建筑理论的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从事的是一种理念复原的工作,试图将建筑理论研究还原到它本来的言说状态。具体的途径是回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文本,亦即回到建筑理论本身。所谓法则问题,是本文已经得到理论支持的前提假设,即认为建筑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规律中提取一些可供依循的基本原则,并为建筑实践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包括三个层次:⑴文本诠释是建筑理论研究的本质状态,除了明显的说服功能以外,建筑理论的思考功能也是建立在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之上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理论是一个文本参照的系统,并没有毫无上下文关系的理论。⑵存在着6种旨在获取法则的策略,它们组成了3个对子:隐喻和分类,类比和还原,实证和虚构。在这6种策略中,因其连续性、整体性、生成性和发散性,隐喻、类比和虚构组成了一个以“神话”或者诗学为表征的基本范畴,而分类、还原和实证,则因其收敛性以及与原子论、简化论的联系,组成了一个以“科学”为表征的基本范畴。⑶理性与修辞的关系体现了建筑理论研究的认识论特点:理性无法自立地存在,只有通过修辞才能够体现出来。这里所说的理性是理论理性,而不是日常意义上的实用理性,体现在追寻法则这一根本目的上;这里所说的修辞是广义修辞,而不是修辞学意义上的狭义修辞,涉及到本文提出的6种策略。具体的论证过程是在历史性叙述中依次展开的。叙述的起点是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终点是路易斯·康的演讲,涉及到欧洲和美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主要建筑理论,并体现在第2章至第5章中。第6章具体讨论了20世纪出现的三个代表性文本,对法则问题及其研究方法的未来走向,以及可能的学术姿态进行了思考。在第7章即结语部分,对本文的前提和结论作出了反思和总结。另外,在探讨“文本诠释”的本体论地位的基础上,对一些针对本学科的怀疑论观点提出了若干商榷性看法,试图以此为目前的建筑理论研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极富悖论性的是,最终的结论——并非有真理或者法则这样的东西可以为我们所掌握,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在建造的过程中做到心有所依,以及,并没有什么方法论上的东西可以保证思考的绝对正确性和结论的绝对永恒性——却走向了论文写作之初的反面;与此相适应的是,一个笛卡尔式的论点接踵而至——至少有一个从事建造和思考的人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性精神依然是我们赖以生存于世的基本原则,对法则的追求依然是建筑理论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的理论状态作出了一些前瞻性思考,结论是:第一,应该重新回归本学科的基本原理,第二,应该用一种虔诚然而敏于学理的心态向真理开放我们自己。这是一种“积极向后”与“悲观向上”相互交织的态度,特属于这个尚未明朗的历史时期。

孙红侠[8](2007)在《二人转戏俗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戏剧戏曲学与民俗学的理论和知识,以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互相印证的方法,以二人转的戏俗为研究对象,对二人转的戏俗进行了搜集、整理与研究。从行业习俗、演出习俗、民俗与演出三个方面整理考察了二人转的演出习俗与行业习俗,并在此基础上以二人转的戏俗为例探讨了戏曲的戏俗具有的特征、功能以及其对戏曲本体特征的影响,以期分析戏俗这种特殊民俗事项,从戏曲戏俗的视角上理解戏曲本体特征的形成以及民间戏曲保持自身活力的原因之所在。本文由绪论、二人转的行业习俗、二人转的演出习俗、民俗活动中的二人转演出、演出习俗对二人转艺术形态与艺术特色产生的影响、二人转戏俗的成因、特征与功能、结论七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首先从戏剧戏曲学整体研究以及戏曲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等几个方面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其次界定研究概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章从行业崇拜、行业语言和行业传承三个方面整理记述了二人转的行业习俗,综述了二人转行业崇拜与行话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考证了二人转的戏神,同时通过对戏神的考证和质疑和研究了二人转的起源问题;其次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民间二人转戏班的戏神崇拜、二人转的行业传承以及行业语言进行了全面的记述和研究。第二章的内容是涉及到技艺的学习、演出的实践和艺人的生活等多个方面的二人转演出习俗,记述和考察了传统二人转与民间二人转的演出的程序、演出收入的分配、戏班的组织与经营以及演出的场所与地点。第三章所写的内容是二人转演出与民俗活动,通过对岁时节日民俗、祭祀民俗以及人生仪礼民俗活动中的二人转演出的考察论述了二人转具有的民俗功能。第四章首先总结了二人转的形态特征与演出特点,从“一树三枝”与“演人物又不人物扮”这两个方面论述了二人转在艺术形态上的独特性,又通过“不隔语、不隔心,最要紧的是不隔心”、“宁演欢了,别演蔫了”、“看二人转不浪,不如回家睡凉炕”这三句艺谚来概括二人转具有的表演特点,并在这些总结的基础上,从演出习俗的角度对二人转的表演特征的成因做以了分析与论述。第五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二人转戏俗具有的特征与功能,认为其具有行业性、集体性、传承与变异性以及地域性的特征和调节、规范、维系以及教化的功能,并且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总结论述了戏俗具有的保持民间戏曲活力的作用,同时也认为这是中国戏曲尤其是民间戏曲的戏俗具有的普遍特征和功能。最终认为戏俗现象具有行业性、集体性、传承与变异性以及地域性特征和调节、规范、维系以及教化的功能。戏俗中的演出习俗在一种地方戏曲形态与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作用,某些戏俗还可以为戏曲史研究提供证据。民间戏曲的戏俗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使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与活力的重要因素。认为戏俗的演进与消长、传承与变异会始终适应并引导着戏曲本体的需要,影响和作用于戏曲演出的状貌,且与戏曲的本体具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同时认为二人转一种地方戏曲戏俗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不仅是对二人转研究中学术空白的填补,更重要的在于本课题有被看成戏曲戏俗研究中的一个个案而对其他地方戏乃至整个中国戏曲的戏俗的整体研究具有探索与参考意义的可能性。

游劝荣[9](2005)在《法治成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立法、守法、违法、执法等法治诸环节的成本以及法治进程中的成本,理性、科学地认识法治及其进程中的成本,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特别是经济发展要求的法治道路,选择用最少的成本、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推进法治进程的模式。

章小兵[10](2000)在《为了您的健康,做饭不妨“粗制滥做”》文中研究指明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为每目的无米之炊而烦恼了,仅仅做饭的米就由过去的粗制变为精制,而且还出现了许多香米、进口米等,所有这一切都为每个家庭的饭桌上添上了一份温馨,但人们过多地注重精制细作,也许会给自己的健康埋下不可言喻的隐患。最近,笔者的家乡《池洲日报》披露了一件因做饭不慎而发生的"怪病"。安徽省贵池市棠溪乡大岭村村民钱水元突发水肿,不能饮食,全身出现麻痹症状,几天后死亡。接着,又出现四例相同症状的病人。一个月后,该村又出现了七例病人,症状完全相同,因查不出原因,其中

二、为了健康 做饭不妨粗制滥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了健康 做饭不妨粗制滥做(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一章 抗战胜利前后的湖北概况
    一、鄂西国统区的形成与巩固
    二、湖北境内中共力量的增长
    三、沦陷区的百废待兴
    四、胜利前夕的湖北军事态势
    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
    一、国军挺进沦陷区与日伪军换防
    二、湖北党政军等机构的陆续“还治”
    三、对日俘与日侨的遣返与处置
    四、对日伪财产与公产的接收与处理
    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重建(上)
    一、对敌后迁回军民的安置与优抚
    二、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与惩处
    三、西迁学校及企业的复校与复业
    四、一系列社团组织的恢复
    五、卫生与防疫工作的开展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重建(下)
    一、财政与粮政问题的解决
    二、工农业、水利与交通的恢复与发展
    三、邮政与通信网络的构建
    四、教育领域的恢复工作
    五、新市政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小结
第五章 湖北收复区接收与重建之评估
    一、接收与重建之成效评估
    二、成效不显着之肇因所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1950 年代台语电影时代的第一位女导演
    第一节 台湾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发出的声音
    第二节 陈文敏在筚路蓝缕的台语片时代影墨登台
    第三节 为女性书写悲情故事与民间传奇的女导演
    第四节 小结:1950 年代初涉性别议题的女性书写
第二章 1960 至 1980 年代的台湾女导演
    第一节 主流电影中女导演汪莹的声音
        一 、去中性化的女性革命史诗书写
        二 、彰显政治意识形态的体育电影
        三 、关注儿童的情感缺失和反观成人世界的虚妄
    第二节 爱情文艺片早期的女导演——崔小萍
        一 、逃离政治挂帅的琼瑶爱情文艺片
        二 、小说与电影《窗外》之间的命运关联
        三 、从性别视点比较宋存寿与崔小萍的两部《窗外》
    第三节 琼瑶电影后期的御用导演——刘立立
        一 、巨星影业时代男性导演作品与刘立立电影之比较
        二 、从乌托邦爱情转向家庭伦理的琼瑶电影
        三 、刘立立导演的非文学改编电影中的性别思索
    第四节 电影类型极致多元的导演——杨家云
        一 、玄小佛风格的另类爱情文艺片
        二 、用各种类型片叙事中建构女性主体
    第五节 喜剧式的家庭伦理片导演——苏月禾
        一 、从职业女性到家庭主妇的情感转变与自我定位
        二 、台湾新电影初期带有写实风向的爱情文艺片
    第六节 小结:1960 至 70 年代女导演的创作环境概述
        一 、“三厅电影”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涵
        二 、台湾新女性主义思潮对女导演的影响
第三章 1980 至 1990 年代的台湾女导演
    第一节 跨地域文化创作的导演——张艾嘉
        一 、城乡变迁中人的移动与乡土情感的失落
        二 、移民潮中离散的华人女性的身份认同与自我蜕变
        三 、“新时代的娜拉”——新时代女性的出走和回归
        四 、导演自我反射式的情感反思
        五 、张艾嘉电影中的男性叙述者和父亲的回归
    第二节 以天下为己任为艺术使命的导演——王小棣
        一 、从小人物的故事观照历史
        二 、后现代台湾消费文化的浮世绘图谱
        三 、探究青少年心理对社会家庭问题的反射
        四 、用生活片段书写草根阶级的生命史
    第三节 从感性书写到理性思辨的导演——黄玉珊
        一 、传统的台湾父权社会压抑中的女性呐喊
        二 、都市变迁中女性心灵成长史
        三 、再现台湾本土艺术家追寻历史的足迹
    第四节 跨区域制片的导演——刘怡明
        一 、女性在后现代婚恋关系的新思考
        二 、追寻父辈的原乡故土
    第五节 小结:台湾新电影思潮影响下的女导演创作
        一 、再论台湾电影新浪潮与女性创作者的位置
        二 、论女导演电影中的本土意识
        三 、后女性主义思潮语境之下的创作趋向
        四 、新电影之后女性形象的嬗变
总论
参考文献资料
附录一:台湾历史学家及女导演访谈录
    一 、台湾电影史学家黄仁先生谈台湾女导演
    二 、汪莹导演访谈
    三 、杨家云导演访谈
    四 、王小棣导演访谈
    五 、黄玉珊导演访谈录
附录二:参考影片目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项目
致谢

(4)“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释题:“造屋”与“造物”
    1.1 研究对象
        1.1.1 “造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
        1.1.2 “造物”: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工艺技术领域:以“造物”类比“造屋”
        1.2.2 系统设计领域:将“造物”系统化形成“造屋”
        1.2.3 工程应用领域:“造屋”应用“造物”提升品质
    1.3 “造屋”/TECTONICS 与“造物”/TECHNICS 的释义
        1.3.1 “造”/Bauen:中西文中均表达“价值提升过程”之意义
        1.3.2 “造屋”与“造物”的同源性与差异性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4.1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分析
        1.4.2 “造屋”与“造物”的系统综合
        1.4.3 “造屋”与“造物”的案例应用
上篇:因素分析篇
    第2章 “造屋”与“造物”的时空尺度
        2.1 控制因素
        2.1.1 客观约束
        2.1.2 主观需求
        2.2 输入因素
        2.2.1 材料、能源、信息
        2.2.2 人与材料
        2.3 机制因素
        2.3.1 “机制人”:工具、技能
        2.3.2 媒介、协作、竞争
        2.3.3 技术: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驾驭
        2.4 输出因素
        2.4.1 离散性输出:多样性输出与不稳定输入相协调
        2.4.2 连续性输出:规模化与多样性输出的矛盾
        2.4.3 非线性输出:类型化、家用化、规模定制化满足多样性的输出
        2.5 小结
    第3章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演变
        3.1 控制与机制:“造屋”与“造物”中的关键因素
        3.1.1 制造因素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概述
        3.1.2 人的因素的细分:工艺技术与人力组织
        3.2 工艺技术中的控制与机制:从技艺到术语
        3.2.1 机制优先:单项技艺中非系统化的控制性信息
        3.2.2 控制优先:术语对多项技艺的集成
        3.3 人力组织中的控制与机制:从工匠到工业
        3.3.1 机制优先:工匠组织与技艺分工
        3.3.2 控制优先:工业组织与必要技能
        3.4 小结
    第4章 “造屋”与“造物”的审美批判
        4.1 审美对象的来源
        4.1.1 审美对象的界定:审美的过程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
        4.1.2 形而下与形的批判:对“制作美”与“形式美”的现象学还原
        4.1.3 形而上的批判:理性的“目的”与审美的“合目的性”的差距
        4.2 机制之美与控制之美
        4.2.1 机制之美:劳动、发现、变化
        4.2.2 控制之美:反思、统摄、规律
        4.3 机械审美观念批判: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平衡
        4.3.1 经验层面的机械审美:对制造能力的崇拜
        4.3.2 形式层面的机械审美:与抽象形式的耦合
        4.3.3 理性层面的机械审美:对知识组合的趣味
        4.4 小结
    本篇总结
中篇:系统综合篇
    第5章 实体系统
        5.1 “造屋”与“造物”实体系统:封闭系统的静态有序
        5.1.1 “造屋”与“造物”在系统中的边界条件
        5.1.2 实体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5.2 材料属性与有序性
        5.2.1 材料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
        5.2.2 人工化的有序性
        5.3 界面材料及其工艺探索
        5.3.1 研究界定
        5.3.2 材料及其工艺的“类型化”:德国制造联盟的早期理念
        5.3.3 材料和工艺的实证方法:立体主义传统
        5.3.4 材料与手工艺的探索与整合:魏玛包豪斯
        5.3.5 材料实验的“飞跃”:“白院住区”住宅展览
        5.4 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
        5.4.1 复合材料:可“设计”的材料
        5.4.2 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
        5.4.3 复合材料的“造物”应用
        5.5 基于材料工艺属性的组合
        5.5.1 多材料、多工艺的集成创新:产品工艺设计
        5.5.2 多工种的组合制造规划:分离面设计
        5.5.3 多实体材料组合下的终端制造
        5.6 小结
    第6章 信息系统
        6.1 “造屋”与“造物”信息系统:开放系统的动态有序
        6.1.1 动态有序的实现条件
        6.1.2 信息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6.2 几何的度量
        6.2.1 视觉性的相对度量:细部关系
        6.2.2 触觉性的绝对度量:表面粗糙度
        6.2.3 度量系统配合的精确性
        6.3 受力的形变
        6.3.1 基于静力学的“造屋”
        6.3.2 轮船、飞机、汽车的动力学因素与静力学固有形式
        6.3.3 制造中的力学因素
        6.4 数字的整合
        6.4.1 数字信息对产品的控制理论
        6.4.2 “负反馈”:“信息流”控制“材料流”
        6.4.3 “正反馈”:意识的耗散结构与信息编解码
        6.5 小结
    第7章 系统中的机器与人
        7.1 实体系统中的机器技艺:代替人工
        7.1.1 以机械的运动代替人手的运动
        7.1.2 以机械的组织代替人力的组织
        7.1.3 以机械的反馈代替人脑的反馈
        7.2 信息系统中的机器术语:架构在机器技艺之上
        7.3 机器世界中人的角色:知识建构
    本篇总结
下篇:案例应用篇
    第8章 “造屋”是“造物”的“试验场”、“市场”和“博物馆”
        8.1 建筑工程:“造物”的“试验场”
        8.1.1 工程师的“试验场”:“造物”的储备
        8.1.2 建筑师的“试验场”:“造物”的思辨
        8.1.3 “造屋”技术转移中的控制与机制
        8.2 建筑设计:“造物”的“市场”
        8.2.1 “造屋”的附加价值
        8.2.2 “造物”提升“造屋”价值
        8.2.3 现代系统设计:建筑业与制造业整合
        8.3 建筑史论:“造物”的“博物馆”
        8.3.1 发现:文化的空间
        8.3.2 研究:工艺的进化
        8.3.3 创造:时代的精神
        8.4 小结
    第9章 中国当前“造屋”与“造物”的协同进程
        9.1 边界条件
        9.1.1 缘起:制造业渗透建筑业的必要性
        9.1.2 结构转型:制造业结构与建筑业的关系
        9.1.3 社会转型:劳动力成本增长,但并非全盘反映附加价值上升
        9.1.4 “造屋”下游产业链:制造业的“培育期”
        9.2 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作用
        9.2.1 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三个技术层次
        9.2.2 建筑业带动下游制造业提升品质的两条实践路径
        9.3 建筑师:专业人才的内核、系统与环境
        9.3.1 内核:建筑师的知识体系
        9.3.2 系统:建筑师的统率能力
        9.3.3 环境:建筑师的职业环境
        9.4 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的桥梁作用
        9.4.1 建筑技术科学渗透建筑学的教学体系
        9.4.2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衔接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
        9.5 小结
    本篇总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论文研究成果
        10.1.1 理论内核:基于系统理论架构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
        10.1.2 价值批判:探索“造屋”与“造物”过程中人的价值
        10.1.3 现实意义: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10.2 领域展望
        10.2.1 理论研究:建筑学中的建造过程研究
        10.2.2 实践展望:建筑业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责任——也是建筑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第 1 章附文:“造屋”与“造物”的词源学解读
附录B 第 4 章附表:《营造法式》术语分类列表
附录C 第 5 章附表 A:魏玛包豪斯工艺车间分类列表
附录D 第 5 章附表 B:1927 年展览住宅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工艺列表
附录E 第 8 章附表:“造屋”与“造物”在部分建筑师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联列表(19 世纪至今)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木版年画发展中的博弈与互动 ——以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学术史检阅
第一章 新国家的建设与杨家埠木版年画
    第一节 新意识形态建立中的杨家埠木版年画
    第二节 国家意志下的年画创作者及其创作活动
    第三节 民众眼中的新年画
    第四节 生产者的反应
    第五节 难言成败的改革结果
第二章 文革时期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境遇
    第一节 文革期间的文化导向
    第二节 特殊时期的特殊定位
    第三节 高压下的无奈之举
    第四节 公开的禁锢与隐藏的惯习
第三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木版年画
    第一节 木版年画的新发展空间
    第二节 年画的功能转换
    第三节 搭桥引路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年画社
    第四节 逐渐起步的民间艺人
    第五节 年画消费群体的变化
第四章 “遗产时代”的来临
    第一节 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机遇与困境
    第三节 新环境下的年画消费
    第四节 新环境下的年画生产者
    第五节 推力的增强与内力的衰竭
结论 博弈与互动
    一、民间艺术与社会文化生活
    二、民间艺术发展中的各方力量
    三、艺术生产场域中的“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选题缘起
绪论 "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新中国"文艺界"作为观察视点
    第一节 "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轨迹及经验
    第二节 1949至1951年新中国"文艺界"描述的"关键词"
    第三节 "文坛霸权主义"的文学格局与《"文艺讲话"》的"裂缝"——1949至1951年中国“文艺界”的总体观照
    第四节 1951年:考察新中国"文艺界"整合的关键年份
第一章 培养新文艺工作者的"实验"——中央文学研究所1951年开学的前前后后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文艺学校建构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文艺学校的"构想"
    第三节 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简况
    第四节 "文艺学校"的体制化探索经验——微观考察中央文学研究所
第二章 宿命的召唤:1951年昆仑影业公司的"命运"——以电影《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批判为视角
    第一节 电影经验总结的透视与新中国电影界的"统一战线"政策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格局与昆仑影业公司
    第三节 私营电影业的新处境与昆仑影业公司的拍片——《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拍摄简况
    第四节 批判声浪中私营电影业的"命运"
第三章 "文艺建设丛书"与"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第一节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辑出版与影响
    第二节 "文艺建设丛书"的出版
    第三节 "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第四节 思想的"整合":两种丛书不同的命运走向——“文艺建设丛书”、“新文学选集”最终命运的考察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与发行的"背后"
    第一节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的"前奏曲"
    第二节 思想改造运动话语建构的"蓝本"——《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
    第三节 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的"兴起"——全国文艺界文艺学习运动的"新动向"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7)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和来源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方法和目的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1.3 概念层次与叙述方式
        1.3.1 对概念层次的构想
        1.3.2 历史性的叙述方式
    1.4 写作意图和创新之处
        1.4.1 写作意图
        1.4.2 创新之处
2 人文主义传统与比例理论
    2.1 作为起点的维特鲁威
        2.1.1 《建筑十书》概述
        2.1.2 还原、隐喻、类比和分类
        2.1.3 六个基本概念的辨析与诠释
        2.1.4 建筑法则的数学方案
    2.2 阿尔伯蒂:文本诠释与新的起点
        2.2.1 维特鲁威传统的中断
        2.2.2 诠释与实证:人文主义新传统
        2.2.3 自然范型与生物类比
        2.2.4 分类:学科定义与“个性说”
    2.3 文艺复兴盛期的建筑理论
        2.3.1 菲拉雷特的还原、类比和虚构
        2.3.2 乔其奥:作为论证手段的人体类比
        2.3.3 文学体裁与想像力:克罗纳的梦中之旅
        2.3.4 理智和圣启之间:维拉潘多与所罗门圣殿
        2.3.5 古典文本的再阐释:维特鲁威着作的译本
    2.4 文艺复兴晚期的建筑理论
        2.4.1 塞利奥和维尼奥拉:经验主义方法的悖论
        2.4.2 帕拉第奥:延续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5 方法论小结
3 美学转向和功能主义转向
    3.1 法国人的诠释:从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
        3.1.1 最初的学习和历史性预演
        3.1.2 顶点与转机:法兰西建筑学会内外的争论
        3.1.3 美学转向与功能主义转向
        3.1.4 新理论与旧传统:令人惊异的综合
    3.2 德国及其邻国
        3.2.1 泛滥成灾的柱式图集
        3.2.2 从样式书籍到理论综合
    3.3 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建筑理论
        3.3.1 洛多利的还原和类比
        3.3.2 皮拉内西的虚构和真实
        3.3.3 米利萨:十八世纪建筑理论的综合
    3.4 十八世纪英国建筑理论的发展
        3.4.1 十六至十七世纪的英国建筑理论
        3.4.2 古典与现代:十八世纪英国建筑理论中的综合
    3.5 方法论小结
4 图像研究、物体诗学与道德批评:对艺术意志的探索
    4.1 建筑革命与作为开端的图像研究
        4.1.1 佩尔的图像作品与勒加缪对感知的研究
        4.1.2 部雷的还原、分类、虚构、类比及修辞
        4.1.3 勒杜的伦理学类比与虚构的类型学
    4.2 实证主义,亦或是物体诗学?
        4.2.1 建筑学教程:迪朗的分类和还原
        4.2.2 实证与虚构:基于历史学研究的范式变革
        4.2.3 勒-迪克的体系化论述及其方法
        4.2.4 唯物主义与艺术意志:森佩尔的分类与还原
    4.3 伦理类比与道德批评:十九世纪的英格兰建筑理论
        4.3.1 普金的宗教性伦理类比和论证修辞
        4.3.2 拉斯金的还原、类比、分类和隐喻
        4.3.3 艺术的社会条件:莫里斯的类比和虚构
        4.3.4 其他20 世纪建筑理论的开启者
    4.4 方法论小结
5 功能与形式:乌托邦的宣言书及其破灭
    5.1 从格里诺到沙利文:类比与还原
        5.1.1 格里诺的类比、还原、分类与文本诠释
        5.1.2 沙利文的功能概念:类比、还原和分类
        5.1.3 沙利文的装饰理论:生物类比与自然范型
    5.2 路斯的理性与修辞
        5.2.1 还原到材料的真实性与“空间设计”
        5.2.2 回归原始构筑形式及其实证主义本质
        5.2.3 装饰与罪恶:基于类比和分类的论证过程
        5.2.4 装饰是罪恶:基于人性批判的论证过程
    5.3 乌托邦的产生:德意志制造联盟与荷兰风格派
        5.3.1 陶特与“玻璃链”:乌托邦构想中的理性精神
        5.3.2 贝尔拉戈的社会主义理念与几何法则
        5.3.3 “风格派”:还原到形式要素
    5.4 包豪斯:乌托邦的宣言书及其破灭
        5.4.1 格罗皮乌斯:向中世纪行会合作模式的回归
        5.4.2 乌托邦的破灭:从梅耶到密斯的包豪斯
    5.5 乌托邦的反动
        5.5.1 从芬斯特林到哈林:生物类比与有机建筑论
        5.5.2 范·德·拉恩的隐喻、类比、还原和分类
        5.5.3 格罗皮乌斯之外的还原:指向心灵的回归
        5.5.4 另一种形式的乌托邦: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
        5.5.5 走向“后现代”:对功能主义法则的反讽与消解
    5.6 方法论小结
6 虔诚之思与无思想的等待
    6.1 勒·柯布西耶:古典理论家
        6.1.1 诠释与实证:人文主义传统
        6.1.2 机器隐喻与数学法则
        6.1.3 两分法与原始棚屋
        6.1.4 类比方法与理性精神
    6.2 阿尔多·罗西:方法论辩难
        6.2.1 隐喻性起点和还原过程
        6.2.2 作为排除手段的分类法
        6.2.3 还原到理型
        6.2.4 自治论与学科类比
    6.3 作为终点和起点的路易斯·康
        6.3.1 静谧与光明:基于分类和隐喻的还原
        6.3.2 Order is:路易斯·康的话语方式和修辞策略
    6.4 走向未来:虔诚之思与无思想的等待
        6.4.1 原始屋:回到人类存在的精神性本原
        6.4.2 时间性问题:关于法则问题的再思考
7 结 语
    7.1 建筑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7.2 广义理性与广义修辞的辨证关系
    7.3 再论“文本诠释”的本体论地位
    7.4 也谈中国建筑理论的困境和出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8)二人转戏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二、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戏俗的概念及其包括的范围
        (二) 二人转的艺术门类归属问题
    三、文献综述
        (一) 戏俗研究综述
        (二) 二人转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二人转的行业习俗
    第一节、二人转的行业神灵崇拜
        一、二人转行业崇拜研究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二人转行业神灵的考证
        三、当代民间二人转戏班的戏神崇拜
    第二节、二人转的行业传承
        一、技艺传承方式
        二、收徒的标准与师徒的关系
        三、拜师的程序与拜师仪式
        四、行业传承现状
    第三节、二人转的行业语言
        一、行话研究及二人转行话研究情况的概述
        二、二人转行话的构成方式
        三、当前民间艺人的行话使用情况
        四、行话的功能
第二章、二人转的演出习俗
    第一节 二人转的演出程序
        一、传统二人转的演出程序
        二、当前民间二人转的演出程序
    第二节 二人转的点戏习俗与赏钱习俗
        一、点戏的习俗
        二、赏钱的习俗
        三、二人转戏价现状
    第三节、戏班的组织经营
        一、投班的习俗
        二、二人转的演出禁忌
    第四节、演出地点与演出场所
        一、固定演出
        二、流动演出
        三、当前二人转的演出地点与场所
第三章、二人转演出与民俗活动
    第一节、二人转演出与岁时节日民俗
        一、二人转演出与春节等节日民俗
        二、二人转演出与庙会
        三、民俗活动是二人转依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二人转演出与祭祀民俗
        一、二人转演出与祭祀民俗
        二、二人转演出中祭祀民俗的反映和留存
    第三节、二人转演出与人生仪礼民俗
        一、人生仪礼民俗活动中的二人转演出
        二、二人转对人生仪礼民俗的反映和传承
    第四节 二人转的民俗功能
        一、娱乐功能与审美功能
        二、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
第四章、演出习俗对二人转艺术本体的影响
    第一节 二人转的艺术形态
        一、一树三枝
        二、演人物又不人物扮
    第二节 二人转的艺术特色
        一、"不隔语,不隔音,最要紧的是不隔心"
        二、"宁演欢了,别演蔫了"
        三、"看二人转不浪,不如回家睡凉炕"
    第三节 流动演出的习俗对二人转艺术形态的影响
        一、流动演出对二人转艺术形态的影响
        二、其他影响二人转形态的因素
    第四节 演出场所对二人转表演"浪"的特色的影响
        一、色情文艺产生的自然性基础
        二、色情文艺的传统和其明清以来的潮流
        三、从二人转母体艺术具有的特点来看
        四、演出场合对二人转表演特色的影响
第五章 二人转戏俗的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二人转戏俗的特征
        一、行业性特征
        二、集体性特征
        三、传承与变异的特征
        四、地域性特征
    第二节、二人转戏俗的功能
        一、调节功能
        二、规范功能
        三、维系功能
        四、教化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前期成果
附录
    附录一 二人转大事纪
    附录二 二人转行话汇编
    附录三 二人转演出现状调查报告
    附录四 主要访谈人物一览表
谢辞

(9)法治成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章 法治
    一、研究法治概念的意义
    二、法制
    三、法治
        1、人治
        2、法治
第二章 法治成本
    一、法治与经济学
        1、法治是一个上层建筑的范畴
        2、市场经济与法治
    二、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
        1、关于成本的一般概念
        2、《资本论》论成本
        3、西方经济学关于成本问题的基本观点
    三、法律语境下的成本问题:法治成本
第三章 静态法治成本——从法治结构角度考察
    一、立法成本
        1、立法
        2、立法成本的表现形态
        3、立法成本的投入
        4、立法成本的控制
    二、法律实施的成本
        1、守法成本
        2、执法成本
        3、司法成本
    三、违法及其矫治成本
        1、违法成本
        2、违法行为的矫治成本
    四、法律宣传与教育成本
        1、法律宣传及其成本
        2、法律教育及其成本
        3、法律宣传与教育成本的控制与节约
    五、小结
第四章 动态法治成本——从法治进程角度考察
    一、效率的消解
        1、法治的两大支柱
        2、法治与效率
        3、辩证看效率的消解
    二、公正的流失
        1、公正是法治的基本价值
        2、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3、程序公正的代价
    三、社会经济负担
        1、财政支付
        2、社会的支出
        3、社会经济负担的节约与控制
    四、现行体制的部分失灵
    五、观念的失衡
    六、小结
第五章 法治的道路
    一、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法治
        1、科学发展观
        2、和谐社会
        3、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法治的统一
    二、两个认识误区
        1、误区之一:“无成本论”
        2、误区之二:“高成本论”
    三、法治成本的节约与控制
    四、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1、法治的度
        2、“悲观论”和“速胜论”
        3、理性、科学的法治之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为了健康 做饭不妨粗制滥做(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D]. 郭常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3]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D]. 刘亚玉. 上海大学, 2014(02)
  • [4]“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D]. 朱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5]木版年画发展中的博弈与互动 ——以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例[D]. 都晨.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6]“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D]. 袁洪权.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7]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 杨健. 重庆大学, 2008(06)
  • [8]二人转戏俗研究[D]. 孙红侠.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06)
  • [9]法治成本分析[D]. 游劝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8)
  • [10]为了您的健康,做饭不妨“粗制滥做”[J]. 章小兵. 科学养生, 2000(06)

标签:;  ;  ;  ;  ;  

为了健康烹饪,你不妨大致煮一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