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马蹄莲论文-施苏丽,薛姣,周佐葡,张黎

彩色马蹄莲论文-施苏丽,薛姣,周佐葡,张黎

导读:本文包含了彩色马蹄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hybrida),品种,灭菌时间,灭菌方法

彩色马蹄莲论文文献综述

施苏丽,薛姣,周佐葡,张黎[1](2019)在《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灭菌条件优化与不定芽诱导》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穆拉诺’(Murano)、‘孟菲斯’(Memphis)、‘凯尔索’(Kelso)、‘刀锋’(Blade)、‘色拉达’(Salada) 5个品种彩色马蹄莲的块茎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灭菌时间、灭菌方法及不定芽诱导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在灭菌时间上,不同品种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穆拉诺’、‘凯尔索’、‘刀锋’的最佳灭菌时间是15 min,‘孟菲斯’、‘色拉达’的最佳灭菌时间是18 min;灭菌方法,5个品种均在45℃水浴1 h和杀菌剂500倍液处理4 h的条件下,灭菌效果最好,初代培养成活率分别达到50%和70%左右;不定芽诱导阶段,不同品种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穆拉诺’、‘孟菲斯’、‘凯尔索’、‘色拉达’的最适培养基为MS+2 mg/L 6-BA+0.1 mg/L NAA,‘刀锋’最适培养基为MS+3 mg/L 6-BA+0.1 mg/L NAA。(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3期)

施苏丽[2](2019)在《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技术及瓶内结球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da)是马蹄莲属球根花卉,叶色、花型俱佳,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切花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彩色马蹄莲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是种子繁殖和分球繁殖,由于这两种方法存在繁殖周期长,繁殖系数低,植株生长状况差,易感染细菌性软腐病和传播病毒等弊端,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为了寻求解决办法,本研究以彩色马蹄莲'穆拉诺'('Murano')、'孟菲斯'('Memphis')、'凯尔索'('Kelso')、'刀锋'('Blade')、'色拉达'('Salada')五个品种种植一茬开花种球为试验材料,研究各品种彩色马蹄莲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离体培养污染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的影响,以期建立完整的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体系。最后利用五个品种的组培苗进行瓶内结球培养研究,比较不同影响因子对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的影响,寻找关键影响因子,为彩色马蹄莲瓶内种球诱导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外植体预处理方法的筛选'孟菲斯'、'刀锋'适宜的灭菌时间为20min,'穆拉诺'、'凯尔索'、'色拉达'最佳灭菌时间为18min。通过对不同预处理方法的筛选得出,适宜'孟菲斯'、'色拉达'的预处理方法是45℃热水浴处理1.5h,适宜'穆拉诺'、'凯尔索'、'刀锋'的预处理方法是杀菌剂500倍液处理4h。2、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1)彩色马蹄莲愈伤组织诱导:'穆拉诺'、'凯尔索'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0.2mg/L,诱导率分别为56%、47.67%;'孟菲斯'、'色拉达'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3mg/L,诱导率分别为53%、54.67%;'刀锋'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是 MS+6-BA 2.0 mg/L+NAA 0.2 mg/L,诱导率为 78%。(2)彩色马蹄莲不定芽诱导:'穆拉诺'、'刀锋'最佳不定芽诱导激素组合是MS+6-BA 3.0 mg/L+NAA 0.3 mg/L+KT 0.3 mg/L;'孟菲斯'最佳不定芽诱导激素组合是MS+6-BA 5.0 mg/L+NAA 0.5 mg/L+KT 0.2 mg/L;'凯尔索'最佳不定芽诱导激素组合是MS+6-BA 5.0mg/L+NA A0.1 mg/L+KT 0.3 mg/L;'色拉达'最佳不定芽诱导激素组合是MS+6-BA 5.0 mg/L+NAA 0.3 mg/L+KT 0.1 mg/L。研究发现,6-BA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最大,随着6-BA浓度增加,不定芽高度逐渐增加,且生长状态良好,粗壮。(3)彩色马蹄莲丛芽增殖培养:试验发现,激素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丛芽增殖和幼苗生长。'穆拉诺'最佳丛芽增殖培养激素组合是MS+6-BA 3.0 mg/L+TDZ 0.05 mg/L+KT 0.3 mg/L;'孟菲斯'、'色拉达'最佳丛芽增殖培养激素组合是MS+6-BA3.0mg/L+TDZ0.2mg/L+KT0.2mg/L;'凯尔索'、'刀锋'最佳丛芽增殖培养激素组合是MS+6-BA2.0mg/L+TDZ0.1 mg/L+KT0.3 mg/L。(4)彩色马蹄莲生根诱导:'穆拉诺'、'孟菲斯'、'刀锋'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 mg/L+IBA0.3mg/L;'凯尔索'、'色拉达'最适生根培养基为 1/2MS+NAA0.5mg/L+IBA0.5mg/L。3、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技术研究(1>不同糖浓度与多效唑组合对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的影响研究高浓度的蔗糖与低浓度的多效唑组合有助于瓶内小球的形成。适宜'穆拉诺'、'孟菲斯'、'刀锋'瓶内小球形成的最优激素组合是MS+NAA0.5mg/L+蔗糖80g/L+多效唑2mg/L;适宜'凯尔索'、'色拉达'瓶内小球形成的最优激素组合是MS+NAA0.5mg/L+蔗糖80g/L+多效唑4mg/L。(2)不同培养基类型和NAA浓度组合对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的影响研究各品种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结球率存在显着差异。'穆拉诺'、'孟菲斯'、'刀锋'、'色拉达'瓶内小球形成的最佳培养基组合都是MS+草炭120g/L+珍珠岩40g/L+NAA0.8mg/L。适宜'凯尔索'瓶内小球形成的最佳培养基组合是MS+琼脂6 g/L+蔗糖80g/L+NAA 0.5 mg/L。(3)不同光照强度与光照时间组合对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的影响研究适宜'穆拉诺'、'刀锋'、'色拉达'瓶内小球形成的光照组合是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6h,适宜'孟菲斯'瓶内小球形成的光照组合是光照强度40001x,光照时间8h,适宜'凯尔索'瓶内小球形成的光照组合是光照强度4000lx,光照时间12h。(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9-04-01)

陈春[3](2018)在《彩色马蹄莲'卡格丽'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彩色马蹄莲‘卡格丽’球茎为外植体,探讨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经75%酒精处理1 min,再用0.1%HgCl_2消毒20 min,可建立彩色马蹄莲‘卡格丽’无菌体系。培养基优化试验表明,‘卡格丽’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1.5 mg·L~(-1)6-BA+0.2 mg·L~(-1)NAA+30 g·L~(-1)蔗糖;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6 mg·L~(-1)NAA+0.2 g·L~(-1)活性炭+15 g·L~(-1)蔗糖。(本文来源于《亚热带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王雪皎,郭彦斌,李紫薇,郑冉冉,吴红芝[4](2018)在《彩色马蹄莲栽培品种对软腐病的抗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抗软腐病品种,调整云南彩色马蹄莲品种结构,对云南不同地区收集到的4个软腐病病原菌进行致病力测定,筛选出强致病力菌株p3,并通过形态学和16S r DNA分子鉴定为胡萝卜果胶软腐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将p3菌株接种于具4~5叶片的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上,记录病情指数。结果表明:测试的彩色马蹄莲品种均为感病品种,但不同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其中栽培品种ym063、ym044、ym068的抗性较好,其次为ym048,ym008、ym011。(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壹[5](2018)在《彩色马蹄莲观赏性状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是具有很好观赏性的球根花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所喜爱,拥有“彩色百合”的美称。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彩色马蹄莲多为新西兰、荷兰、美国等国家培育的品种。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彩色马蹄莲新品种培育工作起步晚,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育种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所以,本研究以收集保存的138份彩色马蹄莲资源为材料,在进行性状间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性状与EST-SSR标记的关联性,鉴定出与彩色马蹄莲观赏性状相关联的EST-SSR标记,以期为彩色马蹄莲辅助育种与其观赏品质的改良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观测15个表型性状,进行简单的聚类,在此基础上对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大多数性状与其余性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性状与分子标记相关性分析提供参考。2.挑选并合成主要以二、叁碱基重复motif为扩增目的序列的引物1378对;依据BSA四个DNA混池扩增显示共295对(21%)引物有多态性好的、条带清晰扩增稳定的目的条带;而后进一步随机筛选40对EST-SSR标记对138份彩色马蹄莲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40对引物共检测出125个等位基因,杂合度从0.01到0.95,平均为0.56,PIC值从0.15到0.75,平均值为0.43,表明本研究获得的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3.利用TASSEL软件分析上述标记与株高、叶长、雌蕊长、佛焰苞长、叶片绿色程度等15个性状的位点组合。在P<0.05条件下共检测到45个关联位点,与佛焰苞喉斑相关联的位点数最多为10个,与株高、佛焰苞宽、佛焰苞高及佛焰苞内侧主色相关联的位点最少为1个。存在同一位点与多个性状关联的情况,Call Re458与叶长、雄蕊总长、佛焰苞长、佛焰苞宽相关联,Zacp192与叶长、叶柄长和雄蕊总长相关联。在P<0.001条件下只检测到2个关联位点,而且都与佛焰苞喉斑这个性状相关。(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期刊2018-06-01)

李峰,储蓉,周艳,朱立[6](2018)在《彩色马蹄莲新品种引种及资源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彩色马蹄莲新品种引进主要技术环节以及影响生长的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的研究,解决了彩色马蹄莲的环境控制及资源利用技术,为彩色马蹄莲在贵州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8年01期)

郭彦兵,屈德洪,吴景芝,金少明,吴红芝[7](2018)在《叶面喷施ALA对彩色马蹄莲种球及盆花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彩色马蹄莲种球及其盆花品质的影响,为改善马蹄莲种球及盆花品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自彩色马蹄莲栽培品种ym039和ym088的T1种球种植后45 d、长出3~4片叶时开始,每隔30 d叶面喷施1次不同浓度ALA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别测定各处理植株的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采收种球(T2种球)后测定其鲜重、干重、围径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T2种球以盆栽方式种植后,测定其盆花的花蕾数、花朵横径和纵径。【结果】喷施10.0~30.0 mg/L ALA均能不同程度增加马蹄莲植株叶片数、叶长、叶宽和株高,以喷施25.0 mg/L的效果最佳;ALA处理ym039和ym088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24.87和120.76 mg/g FW,采收的种球(T2种球)最大鲜重、干重和围径分别为84.08和72.89 g、70.84和61.42 g及19.78和19.52 cm,均明显高于CK,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也明显提高,且均以喷施25.0 mg/L效果最佳。此外,ym039和ym088的T2种球以盆栽方式种植后,盆花的最大花蕾数、花朵横径和纵径分别为4.72和4.28个、8.20和7.83 cm及8.03和9.52 cm,均显着高于CK(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喷施ALA彩色马蹄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T2种球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盆花的花蕾数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ym088叶片的叶绿素含量、T2种球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与盆花的花蕾数呈显着和极显着(P<0.01)正相关。【结论】叶面喷施外源ALA能明显改善彩色马蹄莲种球及其生产盆花的品质,以喷施25.0 mg/L的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贺水莲,吴景芝,陆燕,许春梅,吴红芝[8](2017)在《四倍体彩色马蹄莲的生长及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彩色马蹄莲栽培品种Tanswan和Liberty的四倍体及二倍体组培苗为材料,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进行炼苗移栽,并采取完全相同的栽培管理措施,比较分析不同倍性彩色马蹄莲植株的成苗情况、形态学特征、种球干物质积累、休眠性及抗寒性特征。结果表明: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彩色马蹄莲倍性稳定,植株成苗率相对较高;叶片增大,叶色加深,表现出明显的器官巨大性;种球营养物质积累量增多;生育期提前,休眠期变短。低温胁迫后,Tanswan和Liberty 2个彩色马蹄莲品种四倍体植株的抗寒性和抗低温伤害能力比二倍体更强,植株成活率分别增加23.59%和26.74%,显着高于其对应的二倍体植株。通过对低温胁迫后彩色马蹄莲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比较发现,马蹄莲抗寒性与脯氨酸含量变化成反比,揭示了四倍体彩色马蹄莲抗寒性增强的生理机制。综上表明,彩色马蹄莲四倍体具有很好的生产推广及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罗珍珍,由翠荣,孔艳辉[9](2017)在《多效唑与矮壮素对不同彩色马蹄莲品种微球的诱导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紫色、冻糕、火焰3个品种的试管苗为试材,比较多效唑(PP_(333))、矮壮素(CCC)对不同彩色马蹄莲品种微球的诱导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PP_(333)、CCC促进各彩色马蹄莲品种微球块茎的生长,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1/2 MS+0.2 mg/L萘乙酸(NAA)+2.0 g/L活性炭+7.0 g/L琼脂+60.0 g/L蔗糖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PP_(333)、CCC时,添加PP_(333)对紫色、火焰的诱导效果相对最好,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4.0、6.0 mg/L,添加CCC对冻糕的诱导效果相对最好,最佳添加浓度为8.0 mg/L;PP_(333)、CCC对3个品种有根苗根与叶的诱导效果优于无根苗。(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2期)

罗珍珍,由翠荣,张慧,刘冬,孔艳辉[10](2017)在《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不定芽增殖及再生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紫色、火焰、冻糕3个品种彩色马蹄莲的不定芽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定芽增殖及植株再生优化条件筛选。结果表明,增殖阶段,不同品种间存在显着性差异,3个品种最适培养基均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植株再生阶段,不同品种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紫色最适合培养基为1/2MS+0.2 mg/L NAA,火焰和冻糕最适合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2 mg/L NAA;生根阶段,不同NAA浓度对3个品种的影响存在显着性差异,紫色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8 mg/L NAA+0.2%活性炭(AC),火焰为1/2MS+0.6 mg/L NAA+0.2%活性炭(AC),冻糕则为1/2MS+0.2 mg/L NAA+0.2%活性炭(AC)。(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彩色马蹄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da)是马蹄莲属球根花卉,叶色、花型俱佳,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切花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彩色马蹄莲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是种子繁殖和分球繁殖,由于这两种方法存在繁殖周期长,繁殖系数低,植株生长状况差,易感染细菌性软腐病和传播病毒等弊端,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为了寻求解决办法,本研究以彩色马蹄莲'穆拉诺'('Murano')、'孟菲斯'('Memphis')、'凯尔索'('Kelso')、'刀锋'('Blade')、'色拉达'('Salada')五个品种种植一茬开花种球为试验材料,研究各品种彩色马蹄莲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离体培养污染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的影响,以期建立完整的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体系。最后利用五个品种的组培苗进行瓶内结球培养研究,比较不同影响因子对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的影响,寻找关键影响因子,为彩色马蹄莲瓶内种球诱导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外植体预处理方法的筛选'孟菲斯'、'刀锋'适宜的灭菌时间为20min,'穆拉诺'、'凯尔索'、'色拉达'最佳灭菌时间为18min。通过对不同预处理方法的筛选得出,适宜'孟菲斯'、'色拉达'的预处理方法是45℃热水浴处理1.5h,适宜'穆拉诺'、'凯尔索'、'刀锋'的预处理方法是杀菌剂500倍液处理4h。2、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1)彩色马蹄莲愈伤组织诱导:'穆拉诺'、'凯尔索'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0.2mg/L,诱导率分别为56%、47.67%;'孟菲斯'、'色拉达'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3mg/L,诱导率分别为53%、54.67%;'刀锋'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是 MS+6-BA 2.0 mg/L+NAA 0.2 mg/L,诱导率为 78%。(2)彩色马蹄莲不定芽诱导:'穆拉诺'、'刀锋'最佳不定芽诱导激素组合是MS+6-BA 3.0 mg/L+NAA 0.3 mg/L+KT 0.3 mg/L;'孟菲斯'最佳不定芽诱导激素组合是MS+6-BA 5.0 mg/L+NAA 0.5 mg/L+KT 0.2 mg/L;'凯尔索'最佳不定芽诱导激素组合是MS+6-BA 5.0mg/L+NA A0.1 mg/L+KT 0.3 mg/L;'色拉达'最佳不定芽诱导激素组合是MS+6-BA 5.0 mg/L+NAA 0.3 mg/L+KT 0.1 mg/L。研究发现,6-BA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最大,随着6-BA浓度增加,不定芽高度逐渐增加,且生长状态良好,粗壮。(3)彩色马蹄莲丛芽增殖培养:试验发现,激素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丛芽增殖和幼苗生长。'穆拉诺'最佳丛芽增殖培养激素组合是MS+6-BA 3.0 mg/L+TDZ 0.05 mg/L+KT 0.3 mg/L;'孟菲斯'、'色拉达'最佳丛芽增殖培养激素组合是MS+6-BA3.0mg/L+TDZ0.2mg/L+KT0.2mg/L;'凯尔索'、'刀锋'最佳丛芽增殖培养激素组合是MS+6-BA2.0mg/L+TDZ0.1 mg/L+KT0.3 mg/L。(4)彩色马蹄莲生根诱导:'穆拉诺'、'孟菲斯'、'刀锋'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 mg/L+IBA0.3mg/L;'凯尔索'、'色拉达'最适生根培养基为 1/2MS+NAA0.5mg/L+IBA0.5mg/L。3、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技术研究(1>不同糖浓度与多效唑组合对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的影响研究高浓度的蔗糖与低浓度的多效唑组合有助于瓶内小球的形成。适宜'穆拉诺'、'孟菲斯'、'刀锋'瓶内小球形成的最优激素组合是MS+NAA0.5mg/L+蔗糖80g/L+多效唑2mg/L;适宜'凯尔索'、'色拉达'瓶内小球形成的最优激素组合是MS+NAA0.5mg/L+蔗糖80g/L+多效唑4mg/L。(2)不同培养基类型和NAA浓度组合对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的影响研究各品种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结球率存在显着差异。'穆拉诺'、'孟菲斯'、'刀锋'、'色拉达'瓶内小球形成的最佳培养基组合都是MS+草炭120g/L+珍珠岩40g/L+NAA0.8mg/L。适宜'凯尔索'瓶内小球形成的最佳培养基组合是MS+琼脂6 g/L+蔗糖80g/L+NAA 0.5 mg/L。(3)不同光照强度与光照时间组合对彩色马蹄莲瓶内结球的影响研究适宜'穆拉诺'、'刀锋'、'色拉达'瓶内小球形成的光照组合是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6h,适宜'孟菲斯'瓶内小球形成的光照组合是光照强度40001x,光照时间8h,适宜'凯尔索'瓶内小球形成的光照组合是光照强度4000lx,光照时间12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彩色马蹄莲论文参考文献

[1].施苏丽,薛姣,周佐葡,张黎.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灭菌条件优化与不定芽诱导[J].分子植物育种.2019

[2].施苏丽.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技术及瓶内结球影响因素研究[D].宁夏大学.2019

[3].陈春.彩色马蹄莲'卡格丽'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8

[4].王雪皎,郭彦斌,李紫薇,郑冉冉,吴红芝.彩色马蹄莲栽培品种对软腐病的抗性鉴定[J].热带农业科学.2018

[5].王壹.彩色马蹄莲观赏性状的关联分析[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6].李峰,储蓉,周艳,朱立.彩色马蹄莲新品种引种及资源利用研究[J].种子.2018

[7].郭彦兵,屈德洪,吴景芝,金少明,吴红芝.叶面喷施ALA对彩色马蹄莲种球及盆花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8

[8].贺水莲,吴景芝,陆燕,许春梅,吴红芝.四倍体彩色马蹄莲的生长及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

[9].罗珍珍,由翠荣,孔艳辉.多效唑与矮壮素对不同彩色马蹄莲品种微球的诱导差异[J].江苏农业科学.2017

[10].罗珍珍,由翠荣,张慧,刘冬,孔艳辉.不同品种彩色马蹄莲不定芽增殖及再生体系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7

标签:;  ;  ;  ;  ;  

彩色马蹄莲论文-施苏丽,薛姣,周佐葡,张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