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配合物论文_王志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银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苯并咪唑,热膨胀,结构,晶体,吡唑,咪唑。

银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国[1](2019)在《聚合N-乙基咪唑银配合物[{(CH_3CH_2(CHNCHCHN)}_(2n)(Ag_2Br_2)]_n的合成与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1,2-二溴环己烷、1-乙基咪唑、氧化银按照物质的量比为1∶2∶1的比例,在DMSO溶液中成功的了目标配合物[{(CH_3CH_2(CHNCHCHN)}_(2n)(Ag_2Br_2)]_n,配合物通过了元素分析,~1HNMR和X-ray衍射表征.晶体的结构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化合物晶胞参数为a=15.248 9 (15) ?,b=13.988 8 (13)?,c=7.719 8 (7)?,β=109.809 (1)°,V=1 549.3 (3)?3,Z=8,F(000)=1 086,Dx=2.464 Mg/m~3,μ=7.68 mm~(-1),R1=0.019,wR2=0.048.配合物是由1-乙基咪唑,银离子和溴离子桥联的聚合物结构,银离子是一个四面体结构,溴离子联接两个结构单元而形成一维聚合结构.(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徐光年,阮果连,朱继广,金俊成[2](2019)在《载银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菌与缓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自制的多孔配合物[Cd3(dpa)(DMF)2(H2O)3]·DMF(bio-MOF)为载体[其中dpa表示3,4-二(3,5-二羧基苯基)邻苯二甲酸,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银(Ag NO3)为前驱体,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载银配合物(Ag-bio-MOF)。所制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别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通过佛尔哈德法测定Ag-bio-MOF中银含量为3. 3%(质量分数);通过去离子水反复浸泡,再用原子吸收光谱测水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确定银离子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Ag-bio-MOF最小抑菌浓度为50μg/m L,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超过99%,且用去离子水连续浸泡5次后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仍然大于99%,表明Ag-bio-MOF中的纳米银粒子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何松,宋紫微,赵瑞革,艾浩康,王艳彦[3](2019)在《叁维超分子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叁维银的超分子配合物[Ag(L)(1,3-HBDC)]n(1)(L=1,4-双(苯并咪唑基)丁烷,1,3-H_2BDC=1,3-苯二甲酸)。用物理化学、光谱学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合成和表征。配合物1为一维链结构,并进一步由1,3-HBDC未配位的羧基和Ag(Ⅰ)中心的Ag…O键作用扩展成3D超分子骨架材料。该配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表现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程才红,尹庚文,彭飞,侯文龙[4](2019)在《3-(3,5-二甲基吡唑-1-基)苯基功能化氮杂环卡宾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咪唑盐和Ag_2O在室温条件下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合成了3个基于1-[3-(3,5二甲基吡唑-1-基)苯基]咪唑的NHC-Ag配合物。所有合成的新化合物均通过核磁、高分辨率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了数据表征。催化结果表明,3个NHC-Ag配合物在炔醛胺合成炔丙基胺的叁组分偶联反应中均表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金嫦[5](2019)在《5-氟尿嘧啶-1-基乙酸银配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抗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氟尿嘧啶(5-FU)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它破坏DNA和RNA的合成并导致细胞死亡,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疾病。该论文的研究旨在设计具有抗癌抗菌性能的银配合物,以5-氟尿嘧啶-1-基乙酸(5-FUAA)为活性配体、叁苯基膦为协同配体,与银盐反应合成两种5-FUAA-银(I)配合物,同时,还得到一种同样有抗癌效果的二茂铁羧酸银的新配合物。通过电化学实验以及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并且通过实验数据推断出该类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力。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中间体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为插入作用,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方式为静电作用。在中性条件下中间体、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能力均最强。通过体外细胞活性实验,对所合成的目标配合物进行了抗癌作用的测定,得出了IC_(50)值,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在对人类癌细胞系的抗增殖方面具有良好的活性,其浓度在微摩尔级范围内。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5-氟尿嘧啶羧酸银类配合物新型抗癌药物的后续设计与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9-03-10)

黄巧力[6](2018)在《六氰基钴叁银配合物的制备与负热膨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负热膨胀材料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被发现,但直到1996年Sleight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在0.3K~1050K温度范围具有负热膨胀性能的ZrW_2O_8,才引起科学家们对负热膨胀材料的关注。负热膨胀材料是比较先进的功能性材料,它具有与常态的完全不同的负热膨胀系数,因此在航空航天、信息、新能源、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金属有机骨架结构材料基于其金属中心特殊的多功能性和金属位点的不饱和等优异特点,可能具有较大的负热膨胀系数,从而在气体储存与分离、催化剂、光学和电学、磁学、药物传输等各个方面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和实用价值。本论文研究了负热膨胀Ag_3[Co(CN)_6]材料的负热膨胀性能。以AgNO_3和K_3[Co(CN)]_6作为反应物,通过普通溶液法制备了乳白色的负热膨胀Ag_3[Co(CN)_6]材料,并分析了反应物摩尔配比、搅拌温度、干燥温度、物质形态等因素对Ag_3[Co(CN)_6]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采用普通沉淀法制备Ag_3[Co(CN)_6]粉末,并在铜片、铝片不锈钢片表面成功制备出了Ag_3[Co(CN)_6]薄膜,利用SEM、XRD、XPS、TEM、TMA等设备对Ag_3[Co(CN)_6]粉末以及薄膜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等进行了表征。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配比对金属骨架结构材料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从微观结构数据分析表明,在高温和常温下,羧基配体配位能力明显不同,配位的模式也不同,导致粉末状材料比薄膜状材料的负热膨胀性能更优越。实验发现,负热膨胀Ag_3[Co(CN)_6]材料的负热膨胀性能相比其它负热膨胀材料更优越,负热膨胀系数更大,在-38~130℃温度区间内,a轴和b轴、c轴的平均热膨胀系数分别为a_a=127.18×10~(-6)K~(-1),a_b=127.18×10~-66 K~(-1)和a_c=-114.36×10~(-6)K~(-1)。(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8-11-01)

匡晓楠,王宇,朱宁,刘敏,杨玉平[7](2018)在《两个基于氮、膦混合配体的银(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荧光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合成了2个新的银(Ⅰ)配合物,[Ag_2(dppp)_2(phen)_2](CF_3SO_3)_2(1)和[Ag_2(dppm)_2(dpq)_2](CF_3SO_3)_2·3CH_3OH (2)(dppp=1,2-双(二苯膦)丙烷,dppm=1,2-双(二苯膦)甲烷,phen=1,10-菲咯啉,dpq=[2,3-f]吡嗪并[1,10]菲咯啉),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荧光光谱和太赫兹时域光谱进行了分析和表征。1是由AgCF_3SO_3,dppp和phen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双核化合物。中心原子Ag(Ⅰ)通过双膦配体(dppp)桥联和含氮配体(phen)的螯合作用形成环。与1相似,2是由AgCF_3SO_3和dppm,dpq以1∶1∶1的比例反应得到的相似的双核化合物。荧光光谱表明所有的发射峰均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引莉,周彩华,古元梓,范广,马占营[8](2018)在《含能银配合物的爆炸性能和热动力学参数及催化燃烧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二维含能配位聚合物[Ag(pzta)]n(pzta=5-吡嗪基四唑)。运用TG-DSC热分析仪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在非等温条件下,采用Kissinger和Ozawa-Doyle两种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得到它的表观活化能(E=215.073 k J mol-1),热爆炸临界温度(Tb=328.2℃)和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324.2℃)。使用DFT-B3LYP方法,求得配合物的爆炸热(△Hdet=5.1847 kcal·g-1),爆速(D=9.925km·s-1)和爆压(P=53.32 GPa)。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安定性较好、爆轰性能优良的含能配合物,而且对AP具有较好催化燃烧效果。(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8期)

杨艳芳,林娟娟,李雪华,蒙法艳[9](2018)在《1,3-双苯并咪唑银配合物的合成、抗肿瘤活性及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3-双苯并咪唑苯和硝酸银为原料,在氨水环境下,140℃反应80 h制备1,3-双苯并咪唑银配合物,用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1,3-双苯并咪唑银配合物进行表征。通过MTT实验法、流式细胞术及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检测1,3-双苯并咪唑银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1,3-双苯并咪唑银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晶胞参数a=21.830 9(10),b=13.704 6(7),c=12.576 9(6),V=3 762.8(3)~3,Z=8,μ(Mo Kα)=1.817,F(000)=2032.0,Dc=1.850 g·cm3,最终残差因子R=0.059 2,wR=0.126 7。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MTT检测表明1,3-双苯并咪唑银配合物对肝癌细胞Hep-G2,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乳腺癌细胞MCF-7均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1,3-双苯并咪唑银配合物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在Hep-G2细胞G2期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与DNA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1,3-双苯并咪唑银配合物以经典非插入方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DNA损伤并具有抗癌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7期)

肖朝虎,哈斯其美格,徐静,李海玲[10](2018)在《由4-氯-6-[2-(吡嗪-2-基亚甲基)肼基]嘧啶构筑的一维银配合物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由4-氯-6-[2-(吡嗪-2-基亚甲基)肼基]嘧啶(HL)和硝酸银合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Ag(C_(10)H_9N_6Cl)(NO_3)]_n(1)。在配合物1中,中心Ag离子与来自配体吡嗪环上的N5原子及另一配体上的N1、N4、N6原子进行配位,形成了锯齿形的一维链状结构。此外,锯齿形一维链通过N—H…O和N—H…N氢键相互作用及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的超分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配体HL相比配合物1对超氧负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具有更强的自由基清除效能;配合物1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效果也优于配体HL。(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银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自制的多孔配合物[Cd3(dpa)(DMF)2(H2O)3]·DMF(bio-MOF)为载体[其中dpa表示3,4-二(3,5-二羧基苯基)邻苯二甲酸,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银(Ag NO3)为前驱体,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载银配合物(Ag-bio-MOF)。所制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别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通过佛尔哈德法测定Ag-bio-MOF中银含量为3. 3%(质量分数);通过去离子水反复浸泡,再用原子吸收光谱测水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确定银离子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Ag-bio-MOF最小抑菌浓度为50μg/m L,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超过99%,且用去离子水连续浸泡5次后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仍然大于99%,表明Ag-bio-MOF中的纳米银粒子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银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国.聚合N-乙基咪唑银配合物[{(CH_3CH_2(CHNCHCHN)}_(2n)(Ag_2Br_2)]_n的合成与结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徐光年,阮果连,朱继广,金俊成.载银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菌与缓释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3].何松,宋紫微,赵瑞革,艾浩康,王艳彦.叁维超分子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4].程才红,尹庚文,彭飞,侯文龙.3-(3,5-二甲基吡唑-1-基)苯基功能化氮杂环卡宾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

[5].金嫦.5-氟尿嘧啶-1-基乙酸银配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抗癌活性研究[D].温州大学.2019

[6].黄巧力.六氰基钴叁银配合物的制备与负热膨胀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

[7].匡晓楠,王宇,朱宁,刘敏,杨玉平.两个基于氮、膦混合配体的银(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荧光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8

[8].张引莉,周彩华,古元梓,范广,马占营.含能银配合物的爆炸性能和热动力学参数及催化燃烧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

[9].杨艳芳,林娟娟,李雪华,蒙法艳.1,3-双苯并咪唑银配合物的合成、抗肿瘤活性及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

[10].肖朝虎,哈斯其美格,徐静,李海玲.由4-氯-6-[2-(吡嗪-2-基亚甲基)肼基]嘧啶构筑的一维银配合物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性能(英文)[J].化学通报.2018

论文知识图

镧系元素(Pr)与CB[6]以及Ag形成的“...[5]和铜离子配位的结构示意图图(a)空白Si衬底(b)配合物4f制备...配合物4f制备的银薄膜的SEM和EDX图羧酸二聚体和羧酸-吡啶二聚体复合物meso2四(对烷氧苯基)卟啉金属银配

标签:;  ;  ;  ;  ;  ;  ;  

银配合物论文_王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