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论文_郑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格里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格里,曲式,奥斯陆,抒情,小品,特征,高山。

格里格论文文献综述

郑阳[1](2019)在《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高山暮色》创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格里格历经叁十七年所创作的《钢琴抒情小品》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术界和演奏家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多年来,针对这部作品的各类研究文献层出不穷,成果丰富。但创作于中晚期的作品集Op.68(出版于1897年)却是被忽视的一首难得的佳作,显示了格里格在创作思维及审美理念上的尝试与突破。爱德华·哈盖鲁普·格里格(Edvard Hagerup Grieg,1843—1907)作为十九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奠基人,凭借其一生所创作大量风格独特、别具一格的作品,一直以来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着不(本文来源于《音乐天地》期刊2019年09期)

沈怡君[2](2019)在《浅述《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中影响格里格作品风格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挪威民间音乐就像一条生命线始终贯穿着格里格的创作生涯。他风格的最终形成与他的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着密不可分。温和的家庭使他的作品更多的是抒情性小品;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让他的作品走向民族主义;通过求学之路他的作品确定了短小精悍的主要体裁,并逐渐加以完善和精细。最终他的作品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展,最终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并荣获了小品大师这一称号。(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5期)

杨倩倩[3](2019)在《格里格《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曲式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是格里格于1886-1906年间在特罗尔德豪根度假时创作的,该曲描绘了一对新婚夫妇与参加婚庆的人们,乘坐马拉雪橇或马车在乡间小路上飞驰的情景,是一首充满民间生活情趣的抒情小品。本文以《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入手,深入探析并总结其结构特点。(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3期)

冯雪文[4](2019)在《格里格手风琴版《霍尔堡组曲》的艺术特征及其艺术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作品多以描绘人民生活、田园风光或是以民间歌舞为素材进行创作,他深深的吸取着祖国的养料,为自己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宝藏。他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带有很强的爱国情怀。这首《霍尔堡组曲》是为纪念“丹麦文学之父”——路德维希·霍尔堡(Holberg Ludwig Baron von,1684--1754)诞辰两百周年所创作的钢琴作品,后改编为管弦乐作品。本文以钢琴、弦乐队以及手风琴改编版本为研究对象,进而阐述作品的艺术特征及其艺术表现。本文分为叁章:第一章是对格里格《霍尔堡组曲》(钢琴和弦乐版本)的创作综述;第二章是介绍《霍尔堡组曲》创作的艺术特征,将从叁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叁章是手风琴演奏《霍尔堡组曲》时应注意的风格把握及艺术表现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天津音乐学院》期刊2019-06-06)

龚晨[5](2019)在《访格里格大赛评委会主席——麦卡伦钢琴艺术家埃纳·斯丁·诺克勒贝格》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演奏绝不仅仅是技艺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的理解,是演奏者的心态。人琴合一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所以老师应关注学生的内心、唤醒学生的迷惘、点亮学生的自信,以身心言行授予学生向上的信念、乐观的精神,才是教育的根本。——埃纳·斯丁·诺克勒贝格(本文来源于《乐器》期刊2019年06期)

周静,刘浩[6](2019)在《月是故乡明——格里格钢琴小品《乡愁》与《还乡》的情感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格里格(EdvardGrieg1843—1907)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乡愁》与《还乡》是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集中的两首作品,创作于作曲家赴哥本哈根巡演时期,两首作品运用了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体现了浓郁的乡思之情。(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7期)

贾晓伟[7](2019)在《格里格:春天,索尔维格与挪威山野》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个季节里,听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第二组的最后一首《索尔维格之歌》,会生出对"春天"这个词语的感喟。乐曲开始,旋律仿佛天空一只巨大的暖风钩子,在春天茫茫的暮色里,牵引着培尔·金特这个游子的衣衫。索尔维格作为一个期待爱者归来的角色,在作品中充满一种母性的呼唤与家园的寓意。这段时常被歌唱家(本文来源于《歌唱艺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捷[8](2019)在《E·格里格森《大号协奏曲》分析与演奏》一文中研究指出E·格里格森(Edward Gregson)英国作曲家、教育家,他的作品高产,种类多样,管乐独奏曲更是数量众多,本文将要分析的这部《大号协奏曲》是他专门为大号所创作的作品,也是大号独奏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之一。本人在演奏这部作品时深深地被作者的音乐语言打动,结构严谨细致,和声色彩丰富,让人回味无穷。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书籍、网络资料、硕博士论文作为研究依据,共分为五部分,分别为:第一章,大号发展的简史与种类;第二章,作曲家简介;第叁章,《大号协奏曲》分析;第四章,乐曲演奏的技术特点;结论。演奏者永远不可能完全理解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只有通过细致的分析与探究,才能够更好地诠释艺术作品,才能更贴近作曲家的本意。所以,希望通过对此作品的分析研究,能够使所有大号演奏者、学习者把握该作品风格及演奏技巧更准确。(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9-05-01)

牟晓欢[9](2019)在《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之OP.54展开性变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展开性变奏作为一种音乐发展手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现在,在众多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均能发现其身影。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爱德华·格里格创作的《钢琴抒情小品》之op.54(《牧童》《挪威农民进行曲》《侏儒进行曲》《夜曲》《谐谑曲》和《钟声》)具有不同特点的展开性变奏手法。(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07期)

梁管保[10](2019)在《格里格《晨景》中的作曲技法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不管是从创作技法还是听觉角度上,它们的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在配器、和声以及转调等多个方面上的作曲技法分析,来展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从而表现出格里格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为今后实际作品的创作获得一些帮助。(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05期)

格里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挪威民间音乐就像一条生命线始终贯穿着格里格的创作生涯。他风格的最终形成与他的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着密不可分。温和的家庭使他的作品更多的是抒情性小品;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让他的作品走向民族主义;通过求学之路他的作品确定了短小精悍的主要体裁,并逐渐加以完善和精细。最终他的作品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展,最终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并荣获了小品大师这一称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里格论文参考文献

[1].郑阳.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高山暮色》创作分析[J].音乐天地.2019

[2].沈怡君.浅述《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中影响格里格作品风格的因素[J].北方音乐.2019

[3].杨倩倩.格里格《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曲式结构分析[J].艺术评鉴.2019

[4].冯雪文.格里格手风琴版《霍尔堡组曲》的艺术特征及其艺术表现[D].天津音乐学院.2019

[5].龚晨.访格里格大赛评委会主席——麦卡伦钢琴艺术家埃纳·斯丁·诺克勒贝格[J].乐器.2019

[6].周静,刘浩.月是故乡明——格里格钢琴小品《乡愁》与《还乡》的情感探析[J].戏剧之家.2019

[7].贾晓伟.格里格:春天,索尔维格与挪威山野[J].歌唱艺术.2019

[8].王捷.E·格里格森《大号协奏曲》分析与演奏[D].中央音乐学院.2019

[9].牟晓欢.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之OP.54展开性变奏研究[J].北方音乐.2019

[10].梁管保.格里格《晨景》中的作曲技法特征[J].黄河之声.2019

论文知识图

目支邻陀保护佛陀,现藏于伦敦维多利...(青色),JUC-121亚微米棒(黑色...复合膜可能的质子传导机...成都市商业地价克里格插值图成都市住宅地价克里格插值图盒8、山1段脱硫系数值分布直方图

标签:;  ;  ;  ;  ;  ;  ;  

格里格论文_郑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