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氖激光器论文_付栋,沈吉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氦氖激光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氦氖激光器,激光器,激光,偏振,正交,反馈,混沌。

氦氖激光器论文文献综述

付栋,沈吉文[1](2019)在《氦氖激光器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氦氖激光器照射对运动损伤治疗的效果,提高治疗运动损伤的能力,提出了采用氦氖激光器照射进行治疗的方法。首先通过氦氖激光器照射分析人体中的磷酸化活物的生长情况,对运动骨骼亲水基结构进行分析。其次在基于氦氖激光器照射量与运动型疲劳损伤的抑制关系模型下,进行运动损伤恢复指数分析。再次通过对运动损伤患者进行激光照射跟踪测试,在激光照射治疗周期下,测试运动骨骼肌蛋白质的生成率,分析运动损伤的修复水平。最后进行氦氖激光器调节下对运动损伤修复水平的数理统计分析,得到在氦氖激光器照射下骨骼生长率、肺动脉收缩率、P-糖蛋白含量以及运动损伤恢复指数指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氦氖激光器照射方法下进行运动损伤康复性治疗效果明显,能大幅降低运动损伤康复性治疗的周期,氦氖激光器照射在运动损伤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9年08期)

杨元,汪晨旭,沙庆康,马响,邓勇[2](2019)在《基于PWM控制的反激式氦氖激光器电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氦氖激光器直流高压的工作特点,成功研制了一种氦氖激光器电源。该氦氖激光器电源基于PWM控制芯片SG3524,采用恒频脉宽调制控制方式,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得到稳定的电源输出。对反激式变压器驱动电路进行合理的设计,实现了对电源电流的有效控制和工作过程中电流的自稳定调节。在电流值为3、4和5 mA时,对激光电源的电流稳定性以及激光器的出光功率稳定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电源输出电流和激光器出光功率均稳定。该电源结构简单、工作高效稳定、体积小、重量轻、有较强的推广性。(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9年01期)

龚梦帆,肖光宗,于旭东,张斌[3](2016)在《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的温度场仿真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腔内温度场分布对其输出频差稳定性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激光器的热力学模型。详细介绍了材料热参数的处理、激光器增益区热载荷的施加和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得到了该激光器腔体在稳态和瞬态情况下的温度场分布。采用红外热像仪设备拍摄得到腔体表面的实际温度值,与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二者的温度值差异小于1%,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可靠。激光器启动后,热量逐步从增益区向非增益区传导。当激光器温度分布稳定时,腔体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分布,其中表面区域温度梯度最大;表面温度最高点位于阴极附近,最低点位于远离增益区的子腔体下表面。两子腔表面温度差值为0.05℃,引起的频差漂移为0.067 MHz。研究表明:激光器两子腔随时间变化产生的温度差值仍是制约激光器输出频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提高频差稳定性和优化激光器几何结构设计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6年05期)

汪峰[4](2016)在《氦氖激光器谐振腔调试实验的改进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单介绍了氦氖激光器激发原理、光谐振腔的损耗:几何损耗、衍射损耗、腔镜反射不完全引起的损耗、非激活吸收散射等引起的损耗,以及氦氖激光器谐振腔调试的方法。获得了氦氖激光器输出功率随腔长变化的规律。(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宁静,杨竹苗,党晨,刘杨,李武军[5](2016)在《氦氖激光器纵模频率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半外腔He-Ne激光器开展了对纵模频率特性的测量,通过改变谐振腔腔长观察纵模的变化,结合测得的光斑可以清晰地认识纵模的物理概念及纵模的特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龚梦帆,肖光宗,傅杨颖,张斌[6](2015)在《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的基本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的输出光特性,对激光器的腔体结构、增益区光路以及偏振分光片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研制出了新型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介绍了该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实验测试了激光器的输出光模式、输出光功率、频差闭锁特性和频差稳定性。与先前分立式结构的Y型腔正交偏振激光器相比较,详细分析了改进后的激光器的优势,特别指出了其在频差稳定性方面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一体化Y型腔结构可以实现激光器的频率分裂;通过调节P子腔反射镜上压电陶瓷的电压,可以线性调节激光器的输出频差;相比于分立式Y型腔激光器,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提高至647μW,频差闭锁阈值降低至12 MHz,频差范围提高至12~1038 MHz,频差稳定性提高至1.2×105Hz。(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5年12期)

龚梦帆[7](2015)在《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的物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频激光器作为精密测量系统的核心元件,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具有大频差输出且频差可调谐等特点,在精密测量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其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物理特性研究,为其作为激光加速度计传感元件和应用于微纳力值传递标准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论文首先总结了双频激光器的特点、种类和发展现状。回顾了双频氦氖激光器、双频微片激光器以及双纵模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的结构优势及应用,指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测试了激光器的基本输出特性,结果表明:激光器输出光可以工作在基横模双纵模的模式状态;在工作电流为0~3mA范围内,输出光功率与工作电流呈线性递增关系,且最大输出光功率为0.64mW;输出光为正交线偏振光;输出频差闭锁阈值为12MHz;长期频差漂移3MHz,短期频差漂移0.75MHz。再次,实验研究了激光器的光强调谐和频差调谐特性。测试了不同频差大小下两束光的光强调谐曲线和产生的拍频变化,理论上分析和总结了影响光强调谐曲线的因素和机理。研究表明:激光器腔内各纵模的单程增益与损耗、自饱和效应与互饱和效应是影响光强调谐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测试结果说明:激光器的输出频差范围为12MHz~1038MHz。最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激光器的热力学模型。通过ANSYS仿真得到了激光器腔体在稳态和瞬态情况下的温度场分布,采用红外热像仪拍摄腔体表面的实际温度值,与仿真结果对比,二者的温度值差异小于1%,说明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可靠。研究表明:激光器启动2小时后达到稳定状态,整个过程中热量逐步从增益区向非增益区传导;当激光器温度分布稳定时,腔体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分布,其中上表面区域温度梯度最大;表面温度最高点位于阴极附近,最低点位于远离增益区的P子腔下表面;两子腔腔内温度差值为0.433℃,引起的频差漂移量为0.58MHz,激光器两子腔随时间变化产生的温度差及其变化仍是目前制约激光器输出频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1-01)

任秩倩[8](2015)在《氦氖激光器混沌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沌是非线性科学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揭示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复杂性。有时候混沌运动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有些情况又会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时又需要抑制混沌使系统回到正常的有序状态。因此,在一些混沌显得非常重要的场合,有目的的产生和控制混沌就显得极为重要。混沌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控制方法,达到消灭混沌或抑制混沌,使系统进入有序的周期运动。激光系统中存在着丰富的混沌现象,激光器的混沌产生和控制研究已成为当今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性研究课题。由于氦氖激光器的输出具有方向性好、单色性好、输出功率和波长稳定等特性,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激光器和混沌的基本理论,根据半经典理论,得到了单模非均匀加宽驻波激光器方程。基于此,推导出了A类氦氖激光器的动力学方程及外腔反馈延时动力学方程。分析了氦氖激光器外腔反馈延时的混沌特性,讨论了不同的反馈系数和延迟时间对激光混沌输出的影响。通过对混沌控制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氦氖激光器反馈相位周期控制方法,建立了其动力学方程和理论模型,采用叁种不同波长的相位周期控制方法,对激光输出的周期态及混沌态进行了控制分析。虽然氦氖激光器在适当的控制下可以由稳定态进入混沌态,激光输出的混沌也可以被控制到周期态,但由于其实验成本较高,很难实现普遍应用,所以大部分课题只是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此,根据氦氖激光器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氦氖激光器光反馈下的动力学方程,并设计出了模拟电路,使电路实现氦氖激光器的动力学行为。通过改变激光动力学方程对应模拟电路中电阻值的变化,对模拟电路的混沌输出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电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5-05-01)

潘金燕[9](2014)在《氦氖激光器混沌相位共轭反馈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沌现象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复杂性,有时混沌运动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而当混沌运动有害时,又需要抑制混沌使系统运行到正常的有序状态。由于混沌运动具有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性以及长期行为的不可预测性,混沌控制成为混沌应用的重要环节。混沌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控制方法,达到消灭混沌或抑制混沌,使系统进入有序的周期运动。激光器的不稳定性是一个普遍现象,而混沌是激光器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特例,混沌激光作为激光器输出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索激光器产生混沌的规律,利用混沌控制和反控制技术,可以达到驾驭光学混沌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氦氖激光器的混沌控制,应用相位共轭反馈控制的方法和相位共轭的时间反演特性,建立相位共轭反馈控制模型,对系统的混沌控制进行数值模拟。论文详细介绍了光学混沌的控制方法、氦氖激光器的研究现状以及相位共轭反馈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阐述了光学混沌的基础理论、相位共轭的相关知识以及相位共轭波的产生方法;将常规光反馈和相位共轭反馈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激光器混沌相位共轭反馈控制方法,建立了相位共轭反馈控制的模型;结合A类激光器的动力学方程,推导出氦氖激光器在相位共轭反馈控制下的动力学方程;由于相位共轭反馈控制具有时间反演的特点,通过调节反馈时间和反馈强度两个参数,将系统的混沌状态控制到周期态及多周期态上;根据相位共轭反馈控制模型和动力学方程,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氦氖激光器混沌相位共轭反馈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位共轭反馈控制方法可以用来对氦氖激光器的混沌进行控制,通过选择适当的参数,能实时、动态、有效地控制激光混沌到稳定态和周期态。(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4-05-01)

许扬,张代润,李小燕[10](2014)在《基于TNY256P氦氖激光器辅助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氦氖激光器辅助电源设计中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TNY256P的反激式开关辅助电源。介绍了TNY256芯片的特性、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以及该电源的设计过程。实验表明,该电源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纹波小,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氦氖激光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氦氖激光器直流高压的工作特点,成功研制了一种氦氖激光器电源。该氦氖激光器电源基于PWM控制芯片SG3524,采用恒频脉宽调制控制方式,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得到稳定的电源输出。对反激式变压器驱动电路进行合理的设计,实现了对电源电流的有效控制和工作过程中电流的自稳定调节。在电流值为3、4和5 mA时,对激光电源的电流稳定性以及激光器的出光功率稳定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电源输出电流和激光器出光功率均稳定。该电源结构简单、工作高效稳定、体积小、重量轻、有较强的推广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氦氖激光器论文参考文献

[1].付栋,沈吉文.氦氖激光器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

[2].杨元,汪晨旭,沙庆康,马响,邓勇.基于PWM控制的反激式氦氖激光器电源设计[J].应用激光.2019

[3].龚梦帆,肖光宗,于旭东,张斌.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的温度场仿真与实验[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

[4].汪峰.氦氖激光器谐振腔调试实验的改进及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

[5].宁静,杨竹苗,党晨,刘杨,李武军.氦氖激光器纵模频率特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6].龚梦帆,肖光宗,傅杨颖,张斌.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的基本特性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

[7].龚梦帆.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的物理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8].任秩倩.氦氖激光器混沌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

[9].潘金燕.氦氖激光器混沌相位共轭反馈控制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4

[10].许扬,张代润,李小燕.基于TNY256P氦氖激光器辅助电源[J].电源技术.2014

论文知识图

对称的TMS的分子模型(a)条纹分析压机的工作原理温度为0.1K时激子干涉条纹的幅度[67...四螺丝夹具式DAC压机实物照片法OC!EC分析谱图

标签:;  ;  ;  ;  ;  ;  ;  

氦氖激光器论文_付栋,沈吉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