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酶制剂论文-曲丽丽

粗酶制剂论文-曲丽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粗酶制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固态发酵,浓缩

粗酶制剂论文文献综述

曲丽丽[1](2017)在《海洋黑曲霉固态发酵耐盐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粗酶制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的一组酶系总称,其主要由葡聚糖内切酶、葡聚糖外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组成。纤维素降解后可产生经济、丰富的生产原料,且有望解决自然界中不断产生的固体废物问题。本文将从固态发酵技术的优化、纤维素酶提取工艺的比较、在固态与液态发酵条件下丹宁-PEG提取工艺的研究及适应性、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形成粗酶制剂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纤维素酶的生产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在单因素条件下,确定了以麸皮:玉米秸秆(1:1)作为混合碳源,氯化铵作为氮源、含水量70%作为培养基。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滤纸酶活力的显着因素:含水量、起始pH值。将显着因子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酶活力区域。最后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浅盘固态发酵产酶的最优培养条件:玉米秸秆 48.53%、麸皮 48.53%、NH4Cl1.94%、KH2PO40.2%、Fe(OH)30.16%、料水比为1:2.2、接种量2%、初始pH4.28、装液量30g,置于温度为280C的培养箱中培养7天。将培养基样品溶解在10倍体积的自来水中,于200C摇床浸提1 h,得到实验优化后的滤纸酶活达到了 14.826U/g,比优化前提高了 75.12%。将固体发酵得到的粗酶液进行纤维素酶提取。探究丹宁-聚乙二醇(PEG)沉淀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的工艺。结果表明:丹宁浓度12 mg/mL、丹宁沉淀静置时间为70min时,纤维素酶沉淀率最高。PEG提取效果优于PVP,在PEG浓度为30mg/mL、静置时间10min下,对沉淀进行复溶,其纤维素酶回收率为96.97%,浓缩倍数为10。比较了丹宁-PEG沉淀、硫酸铵沉淀、超滤的浓缩效果,发现硫酸铵沉淀、超滤和丹宁-PEG沉淀均可达到一定的浓缩程度,但存在差异:硫酸铵用量大、酶活损失比较大;超滤浓缩耗时长、且膜易污染、易形成浓差极化;丹宁-PEG方便、快捷、易操作,但是成本也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详细研究了丹宁-PEG沉淀法浓缩液态纤维素酶的过程,发现该方法比较适用于浓缩液态发酵生产的稀酶液。丹宁-PEG浓缩液态纤维素酶粗酶液的条件为:在丹宁浓度18mg/mL、沉淀静置时间70min,PEG浓度36mg/mL、提取静置时间为10min时,总酶活回收率为93.5%。论文将浓缩后的纤维素粗酶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成酶制剂,采用不同的保护剂,包括麸皮、玉米秸秆、稻草粉、蔗糖、海藻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等,结果表明海藻糖作为保护剂的效果最好,真空冷冻干燥后纤维素酶相对滤纸酶活为 78.80%。(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5-01)

马鑫,高卉,张俊会,薛泉宏[2](2016)在《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酶液制备及测定条件对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确定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还原法测定真菌粗酶制剂的脱氢酶活性,分析粗酶制剂与去离子水质量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振荡速率、搅拌时间、固液分离方法、活化剂种类、过滤介质及显色时间对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真菌粗酶制剂活化、分离方式及显色时间对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有明显影响。2确定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优化方法为:将粗酶制剂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1∶40装入叁角瓶,在28℃、120r/min恒温摇床中振荡15h,用快速滤纸过滤获得酶液;将酶液与TTC-葡萄糖溶液混匀,在40℃恒温水浴锅中反应显色,待反应液出现红色后计时,维持90min完成显色反应,取出后加乙酸乙酯充分摇匀,4℃冰箱中静置5~6h,取上层澄清有机相在波长485nm比色,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脱氢酶活性。【结论】获得了测定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王晓丹,胥思霞,班世栋,王荣村,沈锡翠[3](2014)在《红曲酯化酶粗酶制剂在浓香型青酒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株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合成己酸乙酯能力较强的酯化酶生产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FBKL3.0018,对其产酯化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该菌株的较理想的发酵产酶条件,将该条件下所产的粗酶制剂用于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减少了用曲量,提高了原酒产量和质量。(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4年07期)

张健[4](2012)在《解酯假丝酵母脂肪酶粗酶液的性质研究及其酶制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少洗毛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纤维上的化学残留物,研究生物酶法洗毛技术对相关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原毛纤维的特性,本文选用脂肪酶作为生物酶法洗毛用酶。并对发酵获得的脂肪酶粗酶液的性质、脂肪酶固定化的优化条件、固定化脂肪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生物酶法在洗毛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选用解酯假丝酵母作为出发菌株,利用摇瓶发酵制备脂肪酶,对脂肪酶粗酶液的最适作用温度、最适作用pH、热稳定性、pH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脂肪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5,在pH6-8范围内酶活较稳定,热稳定性较差。2.利用硅藻土作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对脂肪酶粗酶液进行了固定化方面的尝试,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最适的固定化反应条件,发现脂肪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脂肪酶与载体硅藻土的质量之比为1:14,固定化温度为30℃,缓冲液pH值为8.0,固定化时间2h。3.对固定化脂肪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最适作用pH、热稳定性、pH稳定性,结果显示固定化酶比游离酶的最适作用温度提高了5℃,最适作用pH向碱性方向移动了0.5个单位,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有了大幅度提高。4.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对羊毛进行了生物酶法洗毛,考察了生物酶法的洗毛效果,研究发现在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pH下,洗毛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浴比1:35和时间20h。(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2-03-01)

刘宇驰,甘国阳,云敏,邓杰,吴莲秀[5](2009)在《高温型红曲酯化菌株粗酶制剂酯化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从郎酒厂酱酒生产用高温大曲中分离筛选出几株产酯能力相对较强的高温型红曲霉为菌种,对其粗酶制剂酯化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相对升高对其酯化力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温型红曲1#酯化菌株粗酶制剂的酯化力在乙醇浓度为4%vol、己酸含量为4mL时,产生己酸乙酯的能力随酯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适宜的乙醇浓度和己酸含量范围内,己酸含量对酯化酶粗酶制剂己酸乙酯生成影响比乙醇含量的影响大。(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09年03期)

孙春华,王应文,简政,常维山[6](2009)在《米曲霉发酵粗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食糜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健康、体重一致的1日龄商品代AA肉鸡9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研究分别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和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粗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食糜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粗酶制剂显着降低了肉鸡的料重比(P<0.05),有提高肉鸡1~42日龄日增重和出栏体重的趋势(P<0.10);在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粗酶制剂可以显着降低肉鸡食糜的黏度(P<0.05)。结果揭示,添加粗酶制剂可以降低肉鸡肠道内食糜的黏度,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09年01期)

葛蔚,高玲,李巧英,孙阳,王清吉[7](2008)在《米糠基础日粮添加不同剂量粗酶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主要研究在米糠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来源的粗酶制剂对实验AA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AA肉用仔鸡7日龄时,随机均分为玉米基础日粮对照组(CC);米糠(含25%)基础日粮对照组(RC);米糠基础日粮+0.2%浙江酶制剂组(RZ1);米糠基础日粮+0.2%RM-1酶制剂组(RR1);米糠基础日粮+0.5%Avizyme-1300酶制剂组(RF2),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5羽。分别于第14和21日龄禁食4h后(自由饮水)称体重并记录采食量。结果表明:25%米糠基础日粮添加微生物来源的粗酶制剂,可显着提高7~14日龄AA肉用仔鸡的增重,与RC相比,RZ1、RR1与RF2分别提高18.91%(P<0.05)、11.80%和14.39%(P<0.01);而对7~21日龄肉仔鸡的增重有升高的趋势,加酶组RZ1、RR1和RF2分别比RC增高11.04%、3.37%和8.12%;采食量方面,7~14日龄与RC相比,RZ1、RR1与RF2分别提高8.01%、8.92%(P<0.05)和11.79%(P<0.01),7~21日龄,RZ1与RF2分别比RC增加2.13%和3.58%,而RR1比RC下降0.32%;料重比方面,7~14日龄RZ1、RR1和RF2分别比RC下降8.73%(P<0.05)、2.57%和2.14%,7~21日龄,RZ1、RR1与RF2分别比RC下降8.77%(P<0.05)、4.34%和4.60%。(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08年19期)

周利芬,毛盛勇,朱伟云[8](2005)在《厌氧真菌粗酶制剂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及食糜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在40%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厌氧真菌粗酶制剂或商品酶制剂,研究其对肉鸡肠道大肠杆菌、乳酸菌数量及食糜黏度的影响。酶制剂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0.2%(试验组1)、0.4%(试验组2)、0.8%(试验组3)厌氧真菌粗酶制剂和0.1%商品酶制剂(试验组4)。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后,21日龄时,试验组1、2、3、4鸡空肠大肠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1%、33.67%、22.04%和38.78%,其中试验组2、4和对照组的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1、3和对照组的差异不显着(P>0.05);21日龄时,试验组2、3、4鸡空肠乳酸菌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48%、12.80%和10.41%(P>0.05);21日龄时试验组1、2、3、4鸡回肠大肠杆菌数量分别对照组降低3.23%、22.58%、11.83%和31.34%,其中试验组2、4与对照组的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1、3和对照组的差异不显着(P>0.05); 21日龄时试验组1、2、3、4鸡回肠乳酸菌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6.41%、10.78%、4.69% 和7.03%(P>0.05)。42日龄时,肉鸡空肠大肠杆菌和乳酸菌,以及回肠乳酸菌数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42日龄时肉鸡空肠和回肠食糜黏度,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比例非淀粉多糖的肉鸡日粮中添加厌氧真菌粗酶制剂,能促进肠道乳酸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能降低回肠和空肠食糜黏度。(本文来源于《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期刊2005-10-01)

赵燕,张映,巩强,李彦明,石云龙[9](2004)在《添加粗酶制剂对改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粗酶制剂添加到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将1日龄40只AA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试验组在第8日龄时开始日粮中添加粗酶制剂,添加量为0 5%。在第42日龄时全部宰杀,并测定记录肉仔鸡增重,消化器官重量,长度,血液生化指标,肝脏酶活力等项目。结果表明:在饲喂基础日粮的条件下,适量添喂粗酶制剂,可使肉仔鸡体重增加3%,料重比下降9%,胆固醇、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提高9 5%、28%、21%(P<0 05),谷丙转氨酶活力比对照组极显着提高56%(P<0 01),反映了添加酶制剂后使肉仔鸡机体代谢活动增强,实现了促生长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艾晓杰,韩正康[10](2004)在《米糠日粮添加粗酶制剂对雏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16羽7日龄健康雏鹅,随机分成对照和试验两组。饲以米糠(占30%)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2%的浙江产商品粗酶制剂。实验至21日龄宰杀,采取胰腺组织和小肠食糜,测定其中的消化酶活性和pH值。与对照相比较,酶制剂使雏鹅:①蛋白酶活性在胰腺组织中降低7.43%(P<0.05),空肠中升高14.06%(P<0.05);②胰腺组织中脂肪酶活性低27.20%(P<0.01),空肠和回肠食糜脂(本文来源于《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4-08-01)

粗酶制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酶液制备及测定条件对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确定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还原法测定真菌粗酶制剂的脱氢酶活性,分析粗酶制剂与去离子水质量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振荡速率、搅拌时间、固液分离方法、活化剂种类、过滤介质及显色时间对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真菌粗酶制剂活化、分离方式及显色时间对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有明显影响。2确定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优化方法为:将粗酶制剂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1∶40装入叁角瓶,在28℃、120r/min恒温摇床中振荡15h,用快速滤纸过滤获得酶液;将酶液与TTC-葡萄糖溶液混匀,在40℃恒温水浴锅中反应显色,待反应液出现红色后计时,维持90min完成显色反应,取出后加乙酸乙酯充分摇匀,4℃冰箱中静置5~6h,取上层澄清有机相在波长485nm比色,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脱氢酶活性。【结论】获得了测定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粗酶制剂论文参考文献

[1].曲丽丽.海洋黑曲霉固态发酵耐盐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粗酶制剂的制备[D].浙江大学.2017

[2].马鑫,高卉,张俊会,薛泉宏.真菌粗酶制剂脱氢酶活性测定条件的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王晓丹,胥思霞,班世栋,王荣村,沈锡翠.红曲酯化酶粗酶制剂在浓香型青酒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酿酒科技.2014

[4].张健.解酯假丝酵母脂肪酶粗酶液的性质研究及其酶制剂的制备[D].大连工业大学.2012

[5].刘宇驰,甘国阳,云敏,邓杰,吴莲秀.高温型红曲酯化菌株粗酶制剂酯化条件研究[J].酿酒科技.2009

[6].孙春华,王应文,简政,常维山.米曲霉发酵粗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食糜黏度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9

[7].葛蔚,高玲,李巧英,孙阳,王清吉.米糠基础日粮添加不同剂量粗酶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8

[8].周利芬,毛盛勇,朱伟云.厌氧真菌粗酶制剂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及食糜黏度的影响[C].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2005

[9].赵燕,张映,巩强,李彦明,石云龙.添加粗酶制剂对改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10].艾晓杰,韩正康.米糠日粮添加粗酶制剂对雏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C].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

标签:;  ;  ;  ;  

粗酶制剂论文-曲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