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剂论文_任君焘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种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杆菌,微生物,品质,菌根,固氮,玉米,生物防治。

接种剂论文文献综述

任君焘[1](2019)在《一种固态堆肥接种剂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添加一种固态堆肥接种剂,采用超高温好氧发酵的工艺对污泥进行堆肥处理,探讨了在接种后污泥的温度、pH、含水率、有机质、DOC以及氮素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污泥堆肥温度高达90℃,发酵周期缩短至20d以内,含水率降至32.5%,污泥减量化显着,腐熟度进一步提高。固态接种剂的使用与研究为超高温好氧发酵工艺的优化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9年01期)

张建贵,韩华雯,姚拓,李海云,胡彦婷[2](2018)在《不同载体研制的微生物接种剂对苏丹草生长和品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廉价、环保、高效的微生物接种剂专用载体,试验设置9个处理(CK、P、MR、F1、F2、F3、F4、F5和F6)作为接种剂供试基质,研究施用不同载体研制的微生物接种剂对苏丹草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土壤养分及3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F1,F3和F4处理的微生物接种剂对苏丹草的农艺性状和品质作用效果较好。F1、F3较CK处理株高分别提高了2.91%、5.00%,F1、F4的粗蛋白较CK分别增加了15.32%、12.31%;(2)土壤有效养分和微生物数量变化较明显的处理有F3,F4和F5。其中,施用F3、F4载体研制的微生物接种剂对土壤有效磷含量较CK提高了46.25%、44.58%,而F3、F5土壤微生物数量较CK提高了12.09%、8.89%;(3)F3(40%木炭+40%泥炭+20%花土)与其他载体配方相比,施用该微生物接种剂对苏丹草生长、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数量有较好的促生效果。因此,F3可作为苏丹草微生物接种剂的专用载体。(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8年06期)

王天正,裴明浩,王璐娜,吴哲,玉柱[3](2018)在《坡位及接种剂对苜蓿青贮品质及CNCPS蛋白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种植在上坡、中坡和下坡处的苜蓿品种中苜1号为原料,设置植物乳杆菌、复合乳酸菌剂两个接种剂处理,研究坡位和接种剂对苜蓿青贮品质及CNCPS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坡处苜蓿青贮饲料的乳酸、粗蛋白质含量极显着高于另外两种坡位(P<0.01),pH值、丁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着低于另外两种坡位(P<0.01)。接种剂的使用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苜蓿青贮饲料的pH值,减少氨态氮生成,抑制丁酸的产生,提高乳酸和干物质含量。植物乳杆菌可以降低上坡和中坡处的苜蓿青贮饲料的非蛋白氮含量(P<0.05),提高中速降解蛋白含量(P<0.05)。综上所述,上坡×植物乳杆菌处理的青贮品质较好,且可以保护更多的真蛋白不被降解。(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目森,玉柱,李旭娇[4](2017)在《接种剂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探究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有氧暴露过程中温度、pH值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布氏乳杆菌组有氧腐败所需时间显着高于其他组(P <0. 05)。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有氧暴露0和3d后,布氏乳杆菌组pH值和真菌数量均低于其他组(P <0. 05)。表明布氏乳杆菌可显着提高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7年S1期)

葛安辉,方萍,熊超,张丽梅,贺纪正[5](2018)在《联合固氮菌叶面接种剂的优化及其在玉米叶际的定殖》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联合固氮菌由于不具有宿主专一性,在土壤、叶际中广泛存在,对生态系统氮素供应有着重要贡献,它还可以通过分泌生长激素等间接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菌剂。土壤接种剂由于受土着微生物的竞争和土壤抑菌物质等的影响,接种效果不稳定,难以推广使用。相比于土壤环境,叶际生境相对简单且表面积巨大,进行叶际接种是固氮菌剂推广应用的一个新思路。【目的】优化联合固氮菌菌株W12接种添加剂,制备液体接种剂并研究其在玉米叶际的定殖效果。【方法】对菌株W12进行菌落PCR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确定分类地位。分别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和甘油(Glycerol,Gly),测量菌株W12生长曲线和固氮酶活性,优化添加剂浓度并制备液体接种剂,对接种剂的有效保存时间进行检测。将接种剂喷洒到玉米叶际,测量其对玉米产量和植株含氮量的影响,并通过低氮培养基进行回收计数。【结果】固氮菌菌株W12的16S r RNA基因序列与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的相似性高达99%,在培养液中添加CMC和甘油对菌株W12的生长无明显促进和抑制效果,但均提高了固氮酶活性。添加甘油制备的接种剂在盆栽和大田玉米叶面喷施后,在玉米生长末期叶际回收到的W12类似菌分别为4.3×105 CFU/g叶片和1.7×105 CFU/g叶片,显着高于未接种的处理;而且大田玉米籽粒、茎部和叶片的含氮量高于不接种的对照处理。经过90 d贮藏后,4°C保存的接种剂剩余活菌数均高于1.0×108 CFU/m L。【结论】羧甲基纤维素和甘油的添加不仅有利于固氮菌液体接种剂在叶片的附着,并能显着提高联合固氮菌菌株W12的固氮酶活性,低温冷藏可保证液体接种剂的有效活菌数;液体接种剂在玉米叶际喷施后,菌株W12能够成功定殖,并显着提高玉米植株和籽粒含氮量。研究结果为固氮菌叶面接种剂的制备和应用,以及实现农业氮肥减施保产的目标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赵玉华,郝学政,文才艺[6](2017)在《多黏类芽胞杆菌DP-11接种剂的制备及其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黏类芽胞杆菌DP-11是从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根际土壤中分离的一株生防细菌,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且具有解磷作用较强、可分泌嗜铁素和纤维素酶等生物学特性.研究以菌株DP-11为活性菌株研究了其固体发酵条件和接种剂制备的辅料选择.结果表明:二级种子接种量为15%(V/m),固体发酵时间为72 h时发酵效果最佳.接种剂制备的最佳载体为硅藻土,分散剂为SDS与木质素磺酸钠按质量比1∶1复配.由此制成的活菌含量为50亿cfu/g的DP-11接种剂对苦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为73.0%~75.4%.(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左飒飒,牛东泽,郑明利,江迪,徐春城[7](2016)在《微生物接种剂及延迟密封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接种剂以及延迟密封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及分别添加乳酸菌组(LAB)、黑曲霉+乳酸菌组(As+LAB)、里氏木霉+乳酸菌组(Tr+LAB)以及黑曲霉+里氏木霉+乳酸菌组(As+Tr+LAB)接种剂共5组,并分别延迟0、24、48 h后密封,室温贮藏56 d开封,进行青贮品质分析和有氧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接种剂能够显着提高玉米秸秆青贮中乳酸、乙酸含量,降低丙酸含量(P<0.05)。其中As+Tr+LAB组的乳酸含量最高,丙酸和丁酸的含量最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与CK组相比显着下降(P<0.05)。随着延迟密封时间的增长,乳酸菌数量显着上升,酵母菌数量显着下降(P<0.05),p H值、氨态氮含量显着上升(P<0.05)。各处理组与CK组在延迟0 h和48 h密封条件下开封后144 h发生好氧变质,而延迟24 h密封的各组开封后160 h发生好氧变质。综上所述,接种复合微生物能够显着提高玉米秸秆的青贮发酵品质,且以As+Tr+LAB效果最佳;延迟密封对于玉米秸秆的青贮品质无显着影响,但延迟24 h密封有利于有氧稳定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6年15期)

马骢毓,张英,孙广正,刘婷,姚拓[8](2016)在《披碱草根际促生菌筛选及其接种剂的促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促生能力是衡量微生物菌株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获取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并明确其对披碱草的促生效果,可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9月从西藏阿里地区采集披碱草根系及根际土壤,以常规方法分离出其中的溶磷菌、固氮菌和分泌3-吲哚乙酸(IAA)细菌的10株菌株。测定其溶磷量、固氮酶活性及分泌生长素能力,并将其制成植物根际接种剂,测定接种剂对披碱草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根际的定殖能力。【结果】菌株PWXZ10溶磷能力较好,达40.89 mg/L;菌株003PWXZ6固氮酶活性较强,达421.21 nmol/(m L·h);菌株NXP17分泌生长素能力较强,达31.33μg/m L。与对照菌株(Pseudomonas sp.Jm92)相比,菌株003PWXZ6和NXP17制备的接种剂可显着增加披碱草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接种剂003PWXZ6对披碱草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含磷量、含氮量和粗蛋白含量增加显着(P<0.05),分别较对照菌株(Pseudomonas sp.Jm92)增加了330%、199%、118%、187%、70%、15%和19%,并且该菌株在根际定殖能力很强。【结论】植物根际促生菌003PWXZ6和NXP17对披碱草具有良好促生效果,可为开发经济环保的生物肥料提供了菌种资源。(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郑来友[9](2015)在《板栗共生菌根食用菌固体接种剂制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菌株编号2014-10)、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菌株编号2014-14)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菌株编号50559)3种板栗共生菌根食用菌袋装固体接种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分别确定了二级种培养和固体接种剂培养中最适营养液的种类,培养成功了质量稳定的固体接种剂。通过对上述3个菌种培养好的固体接种剂在约20℃室温下不同保存期菌丝的取样培养,分别确定了它们的最佳保存期和最长保存期,为固体接种剂的异地运输及使用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5年12期)

郑明利,王慧丽,郝薇,宁婷婷,徐春城[10](2015)在《乳酸菌接种剂对红薯饮料渣青贮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接种剂对红薯饮料渣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对照组及分别添加含有植物乳杆菌(T1)、戊糖片球菌(T2)以及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屎肠球菌(T3)乳酸菌接种剂的试验组。使用聚乙烯袋真空包装,室温贮藏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红薯饮料渣青贮的p H显着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着提高(P<0.05);T3组粗蛋白质含量显着增加(P<0.05),且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接种剂能进一步提高红薯饮料渣的青贮品质,并且乳酸菌接种剂中乳酸菌种类多样性越丰富效果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接种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筛选出廉价、环保、高效的微生物接种剂专用载体,试验设置9个处理(CK、P、MR、F1、F2、F3、F4、F5和F6)作为接种剂供试基质,研究施用不同载体研制的微生物接种剂对苏丹草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土壤养分及3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F1,F3和F4处理的微生物接种剂对苏丹草的农艺性状和品质作用效果较好。F1、F3较CK处理株高分别提高了2.91%、5.00%,F1、F4的粗蛋白较CK分别增加了15.32%、12.31%;(2)土壤有效养分和微生物数量变化较明显的处理有F3,F4和F5。其中,施用F3、F4载体研制的微生物接种剂对土壤有效磷含量较CK提高了46.25%、44.58%,而F3、F5土壤微生物数量较CK提高了12.09%、8.89%;(3)F3(40%木炭+40%泥炭+20%花土)与其他载体配方相比,施用该微生物接种剂对苏丹草生长、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数量有较好的促生效果。因此,F3可作为苏丹草微生物接种剂的专用载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种剂论文参考文献

[1].任君焘.一种固态堆肥接种剂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

[2].张建贵,韩华雯,姚拓,李海云,胡彦婷.不同载体研制的微生物接种剂对苏丹草生长和品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8

[3].王天正,裴明浩,王璐娜,吴哲,玉柱.坡位及接种剂对苜蓿青贮品质及CNCPS蛋白组分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8

[4].王目森,玉柱,李旭娇.接种剂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J].草学.2017

[5].葛安辉,方萍,熊超,张丽梅,贺纪正.联合固氮菌叶面接种剂的优化及其在玉米叶际的定殖[J].微生物学通报.2018

[6].赵玉华,郝学政,文才艺.多黏类芽胞杆菌DP-11接种剂的制备及其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左飒飒,牛东泽,郑明利,江迪,徐春城.微生物接种剂及延迟密封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6

[8].马骢毓,张英,孙广正,刘婷,姚拓.披碱草根际促生菌筛选及其接种剂的促生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

[9].郑来友.板栗共生菌根食用菌固体接种剂制备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5

[10].郑明利,王慧丽,郝薇,宁婷婷,徐春城.乳酸菌接种剂对红薯饮料渣青贮品质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在堆肥过程中半纤维素(a)、纤维素(...单菌种发酵剂组酸鱼感官评定(NSO堆肥铵态氮(a)与硝态氮(b)的变化...接种剂C接种处理的玉米根样nes...堆肥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微生物接种剂对玉米地上植物量的...

标签:;  ;  ;  ;  ;  ;  ;  

接种剂论文_任君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