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四十回论文_郭丹曦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四十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红楼梦,连词,华视,底本,作者,中国,四大名。

后四十回论文文献综述

郭丹曦[1](2019)在《《红楼梦》后四十回研究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后四十回研究中的核心是作者研究。作者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内容解析与评价定位,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要涉及对后四十回作者的判断。经过"高续说"的鼎盛和衰退、"原着说"的兴起和改良,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程伟元、高鹗在曹雪芹残稿基础上增删、补缀而成。由于评价标准的无法统一,有关后四十回是好是坏的论争仍将持续。文本研究内容庞杂,成果丰硕,但除却纯文本辨析,人物、情节、艺术性的研究仍无法摆脱"作者论"的浓厚影响。后四十回的版本研究主要集中在程本系统研究、梦稿本研究和其他百二十回抄本研究。目前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研究仍停留在为后四十回正名的阶段,虽然学者们渐渐倾向"原着说"、纷纷质疑"续书说",可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分野已根深蒂固,后四十回的研究依然远远落后于前八十回。(本文来源于《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胡颖[2](2019)在《《红楼梦》后四十回连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其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学的进步。《红楼梦》成书于清代,是研究近代汉语史的重要语料,在汉语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全书共计一百二十回,但是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前八十回,对后四十回研究较少,尤其对后四十回连词的研究目前还未出现,故本文以《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连词为研究对象,运用描写分析法、计量统计法、比较研究法详细考察了《红楼梦》后四十回中连词的全貌,并且与前八十回中的连词作出对比,试图为《红楼梦》全书作者是否为同一人作出语言学的解释,与此同时,也可为近代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第1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所选用的语料版本,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后续文章的形成做出了铺垫。第2部分为连词概述。主要围绕着连词的定义、连词与副词、介词的区别、连词的分类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更加清晰地描绘了连词研究的基本情况。第3部分为联合关系连词。主要对《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联合关系连词进行详尽的描写与分析,并且对其分布与使用情况作出探究,与此同时和现代汉语连词进行比较,分析其存在与消亡的具体情况。第4部分为偏正关系连词。内容基本和第3部分一脉相承,以求达到全文主体部分结构一致。第5部分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连词比较分析。主要从共时与历时两个方面对《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连词进行了探究,把《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中的连词进行对比,同时与古代汉语连词进行比较,共同分析,并且尝试从不同社会背景所反映出的着书人不同的写作技巧以及其对连词使用上的影响,来印证《红楼梦》全书不出自同一人之手,后四十回为后人续写。(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王金波[3](2019)在《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一百二十回英译本一直是国内《红楼梦》翻译研究的热点,但译本底本问题长期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学界诸多谬论与出版乱象的根源之一在于底本意识欠缺。虽然有关学者对译本前八十回底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后四十回底本尚无系统研究。本文参照多种《红楼梦》原本比对杨宪益-戴乃迭一百二十回英译本,结合相关史料确定译本后四十回底本不止一种,主要为属于程乙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本与属于程甲本的俞平伯校本,译者也曾参照1791年程甲本。(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成爱君[4](2018)在《凤姐的两个女儿重现后四十回未必是“错误继承”》一文中研究指出杜春耕先生在《增改稿<杨继振旧藏"红楼梦稿"告诉了人们什么?>》一文中认为凤姐的两个女儿重现后四十回是"错误继承",并进而认为"后四十回的作者与前八十回一样,均是曹雪芹"。然而,从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相关文本中存在的裂痕可以确定,这一推论实难成立。(本文来源于《红楼梦研究(叁)》期刊2018-12-01)

胡颖[5](2018)在《《红楼梦》后四十回并列连词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并列连词进行探究,统计其使用频率,并且探讨影响并列连词使用的因素以及并列连词的连接功能,最后将后四十回中的并列连词与前八十回进行对比,尝试探究《红楼梦》的版本以及撰写人等问题。(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白先勇[6](2018)在《正本清源:版本流变及后四十回作者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在中国文化史上亦是一座巍巍高峰,可以与世界最杰出的文学经典并肩而立,可能还会高出一截,一览众山小。《红楼梦》是一部天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有探索不完的密码。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红楼梦》一书内容如此丰富,出版史又如此复杂,任何一家之言,恐怕都难下断论。自从两百(本文来源于《曹雪芹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王润华[7](2018)在《新世纪重返《红楼梦》——周策纵的曹红学研究之路及其对后四十回着作权的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周策纵教授(1916—2007)的《红楼梦案:弃园红学论文集》~(2)一书,在2000年新世纪降临之际,由香港中文大学正式出版。这是一本代表新世纪《红楼梦》研究新高度的学术着作。周教授继承并发扬了索隐派、咏红派、评点派,以及红学、新红学的优良传统,加之其专而精的西方汉学功底、深而广的研究精神,开启了曹红学研究的新方向。在此书的序文中,周教授特别提起他在1981年访问新加坡时,当地学术与文化界(本文来源于《曹雪芹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张庆善,刘彬[8](2018)在《《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是谁》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今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红楼梦》(珍藏版)甫一问世,扉页上作者署名“(前八十回)曹雪芹着,(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一项,刹那间被细心的读者捕捉到一点点变化。随后,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引发社会(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8-07-10)

张玉明[9](2018)在《台湾1996华视版《红楼梦》后四十回之改编探佚》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后四十回如何改编,是红楼影视改编的热门议题。两岸全本国语《红楼梦》电视剧中广为探讨的,一部是1987版王扶林导演的作品,一部是2010版李少红导演的作品,皆是红学影视研究的热点。而台湾1996版李英导演、丁亚民编剧的作品,则罕见讨论。相对于1987版及2010版《红楼梦》皆强调"忠于原着",1996版则刻意不走这路线,强调自己并非是考证派的接写,而是基于创作者的角度,写出一个完整的"红楼故事"。(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何瑞涓[10](2018)在《张庆善:《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为何变为“无名氏”?》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红楼梦》作者署名变化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与争议,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红楼梦》中后四十回的续写者不再是众所周知的高鹗,而变成了“无名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3月31日,由首都图书馆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阅读文学经典”讲座中,中国红楼梦学会(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8-04-11)

后四十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其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学的进步。《红楼梦》成书于清代,是研究近代汉语史的重要语料,在汉语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全书共计一百二十回,但是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前八十回,对后四十回研究较少,尤其对后四十回连词的研究目前还未出现,故本文以《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连词为研究对象,运用描写分析法、计量统计法、比较研究法详细考察了《红楼梦》后四十回中连词的全貌,并且与前八十回中的连词作出对比,试图为《红楼梦》全书作者是否为同一人作出语言学的解释,与此同时,也可为近代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第1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所选用的语料版本,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后续文章的形成做出了铺垫。第2部分为连词概述。主要围绕着连词的定义、连词与副词、介词的区别、连词的分类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更加清晰地描绘了连词研究的基本情况。第3部分为联合关系连词。主要对《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联合关系连词进行详尽的描写与分析,并且对其分布与使用情况作出探究,与此同时和现代汉语连词进行比较,分析其存在与消亡的具体情况。第4部分为偏正关系连词。内容基本和第3部分一脉相承,以求达到全文主体部分结构一致。第5部分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连词比较分析。主要从共时与历时两个方面对《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连词进行了探究,把《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中的连词进行对比,同时与古代汉语连词进行比较,共同分析,并且尝试从不同社会背景所反映出的着书人不同的写作技巧以及其对连词使用上的影响,来印证《红楼梦》全书不出自同一人之手,后四十回为后人续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四十回论文参考文献

[1].郭丹曦.《红楼梦》后四十回研究述论[J].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9

[2].胡颖.《红楼梦》后四十回连词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3].王金波.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J].红楼梦学刊.2019

[4].成爱君.凤姐的两个女儿重现后四十回未必是“错误继承”[C].红楼梦研究(叁).2018

[5].胡颖.《红楼梦》后四十回并列连词探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8

[6].白先勇.正本清源:版本流变及后四十回作者问题[J].曹雪芹研究.2018

[7].王润华.新世纪重返《红楼梦》——周策纵的曹红学研究之路及其对后四十回着作权的考证[J].曹雪芹研究.2018

[8].张庆善,刘彬.《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是谁[N].光明日报.2018

[9].张玉明.台湾1996华视版《红楼梦》后四十回之改编探佚[J].红楼梦学刊.2018

[10].何瑞涓.张庆善:《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为何变为“无名氏”?[N].中国艺术报.2018

论文知识图

:程甲本探春:程甲本迎春:悼红轩本惜春:孙温彩绘本《石头记》1第一册一:石...红楼梦-贾宝玉游幻境曹雪芹与《红楼梦》

标签:;  ;  ;  ;  ;  ;  ;  

后四十回论文_郭丹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