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积态论文_刘佳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直积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子,密码学,正交,密钥,信息,操作,测量。

直积态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欢[1](2019)在《正交直积态的局域不可区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信息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分支,是量子力学、数学、信息论和计算机理论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量子态的局域区分问题是量子信息理论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为量子保密通信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持.所谓量子态的局域区分是指在一个已知的两体或多体正交直积态集合中,某个量子态的不同粒子分别由不同的人(可能分布在遥远的距离)所持有,他们通过测量自己手中的粒子,将测量结果和其他人进行经典通信来确定这个量子态.本文主要研究了叁体系统正交直积态的局域不可区分性,并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在Cd(?)Cd(?)Cd(d≥3)量子系统中,构造了3d-2个正交直积态,并证明了它们是不能通过局域操作和经典通信(LOCC)进行区分的;其次,在Cd(?)CdC+1(?)Cd+2(d≥ 3)量子系统中,构造了3dd+4个LOCC不可区分的正交直积态;最后,对于一般的叁体量子系统Cn1(?)Cn2(?)Cn3(3 ≤ n1≤ n2 ≤n3),给出了2(n2+n3—1)-n1个正交直积态,并通过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方法证明了它们的局域不可区分性.同时,对于多体量子系统Cd1 Cd2(?)…(?)dn(d1,2...n≥ 3,n>6),我们还给出了一个一般方法去构造多体LOCC不可区分的正交直积态集合.我们的结论将已有的结果进一步优化。(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3-30)

张世军[2](2018)在《概率隐形传态多粒子直积态传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概率量子隐形传态N个粒子的直积态的方案。在方案中,传输N个粒子的直积态,整个系统需要N+2个粒子。相比经典的量子隐形传态1个粒子,整个系统需要3个粒子而言,提出的方案可以节省纠缠资源。(本文来源于《巢湖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徐光宝[3](2017)在《正交直积态的局域区分性及其密码学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量子算法在运行速度上比经典算法有很大优势,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和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量子态的局域区分问题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所谓量子态的局域区分是指一个两体或多体正交态集中某个量子态的不同粒子由不同人持有,这些人通过测量自己手中的粒子然后和其他人进行经典通信来识别这个量子态。本文主要研究正交直积态的局域区分性及其在某些量子密码协议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因为直积态的粒子间彼此没有纠缠存在,所以人们直观上认为直积态是可以局域区分的。然而在Bennett等人提出了3(?)3系统上的9个正交直积态不能局域区分后,人们才认识到纠缠不是导致正交量子态集不可局域区分的必要条件。虽然此后人们对正交直积态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对于高维系统上的不可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态集的构造方法和结构所知甚少。本文对高维系统上的正交直积态集的局域区分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任意两体和多体高维系统上不可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态集的构造方法,探讨了量子态局域区分性质在量子密码协议设计中的应用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任意两体高维量子系统上,分别给出了构造可完备化和不可完备化两类不同的不可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基的一般方法。这与已有的特殊的两体高维量子系统上的成果是不同的。特别地,给出了目前已知的具有最少元素个数的可完备化但不可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基。这些结果对于理解任意两体高维量子系统上的不可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基的结构是很有帮助的。2.针对多体高维量子系统上构造不可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基的困难性问题,分别提出了构造可完备化和不可完备化的两类不同的不可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基的一般方法。其中可完备化的n体正交直积基仅具有2n个元素,而不可完备化的正交直积基具有更少的元素个数。这两类不同的正交直积基展示了多体量子系统上没有纠缠的非局域性,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多体系统上的不可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基的结构。3.构造了一个具有良好对称性的不可局域区分的n体正交直积基,这里n是奇数,n≥5并且量子态的局域维数为(n+1)/2。通过推导出任何一方的所有测量算子都必须正比于单位算子才能保持测量后的量子态的正交性证明了这个正交直积基的不可局域区分性;接着证明这个直积基的一个子集仍然是不可局域区分的。这意味着对一个多体正交直积基来说,任意一方为保持测量后的量子态的正交性所有正算子值测量算子必须正比于单位算子是这个正交直积基不可局域区分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此外,给出了一个具有2n个元素的不能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基,并证明了它在局域维数扩展的希尔伯特空间仍然是不可局域区分的,这里n是奇数并且n>5。4.基于正交直积态集的不可局域区分性质,分别设计了一个量子秘密共享、量子密钥协商、量子签名协议和量子代理签名协议。这些协议具备对应经典协议所需满足的性质。因为在量子态的传递过程中,属于同一个态的不同粒子不是同步传输的,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所传输消息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05-05)

曲东雪[4](2017)在《相干态和薛定谔猫态的直积态在量子相位估值中的潜在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猫态和相干态的直积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光量子态在量子相位测量中的潜在应用,瞄准量子相位估值的核心焦点问题:通过找到合适的量子态,优化力学量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使估计量的涨落能够低于标准量子极限(SQL);系统地研究了量子相位测量的基本步骤,双输出测量的基本方法,以及理想情况下的量子Fisher信息(QFI)和经典Fisher信息(CFI)。首先,以相干光和薛定谔猫态的直积态作为干涉仪的输入,研究无损,无噪声的理想条件下系统的量子Fisher信息(QFI):1.给出了相位灵敏度及理想情况下满足相位匹配条件cos[2(θa-θb)]=+1的最优量子Fisher信息的形式,其中θa/b分别是猫态和相干态的相位;2.在实验可行的条件下n~1,找到了最优的nb和na之间的关系;3.证明了奇猫态要比偶猫态具有更好的量子Fisher信息;4.我们也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影响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是量子态的引入。此外,我们以相干光为例,研究双输出测量方案中的相位估计量及其涨落[1],并与最近两篇实验结果比较发现:1.采用光的相干态和一个简单高效的零差探测器(homodyne detector)就可得到超分辨的信号,且其相位灵敏度接近散粒噪声极限;2.宇称探测以及零-非零光子计数测量都可以达到超分辨率,相位灵敏度也接近散粒噪声极限。接下来,在理论分析和实验已经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上,我们将实验中的损耗考虑进去,数值模拟宇称测量和Z探测中的输出信号和灵敏度。通过比较反函数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两种不同的相位估值方法,发现只要测量次数足够多,反函数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的相位估值应该是一样的,相比之下,反函数估计法就会简单很多。在第四章中,我们重新研究了相干态(?)薛定谔猫态的例子,研究光子计数测量中,经典Fisher信息在相位匹配条件下始终等于量子Fisher信息。这一结果与近期成果[2]定性一致。最后,作者给出全文的结论与展望,本文部分结果已经发表.(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4-20)

张德喜[5](2016)在《基于非纠缠直积态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个基于非纠缠直积态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Alice和Bob它们双方通过做局部测量和交换量子位建立起相同的密钥.任何第叁者窃取密钥不可能不被发现,所以该协议非常安全.该协议只需要非纠缠直积态,也不需要做复杂的量子操作和集体测量,因此,它非常容易在实际中实现.(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李满兰,叶柳[6](2011)在《利用GHZ态实现单粒子直积态的信息分裂(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一个利用GHZ态对任意单粒子直积态进行信息分裂的方案。研究了任意单粒子直积态,在几个接收者之间相互合作的情况下,这个初始态才能被恢复,每个信息的接收者都有同等的权限去获得发送者的信息,他们获得原始信息的概率是一样的,获得a粒子信息的概率为2|β_b|~2,获得b粒子信息的概率为2|β_a|~2。(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彭永刚,巩龙[7](2011)在《无相互作用费米量子信道直积态容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费米线性光学方法,提出无相互作用费米量子信道物理模型.用平稳量子高斯态协方差矩阵性质及Majorization不等式理论,推导出在平稳高斯输入态下费米量子信道最小输出熵的表达式.利用在n模费米系统添加一个额外模的方法,得到平稳高斯态和高斯态输出熵的关系;利用此关系式,借助在高斯输入态下费米信道最小输出熵值是可达的猜测,推导出无相互作用费米信道直积态容量的表达式.最后,用最小输出熵的迭代算法验证已推出的费米信道最小输出熵表达式正确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带噪声的无相互作用费米量子信道,已推出最小输出熵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吻合度可以达到10e-9.(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赵秋宇,张德喜,李晓宇[8](2008)在《利用正交直积态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量子密钥分配协议是目前实现密钥分配最安全的方法,两个叁态量子位组成的复合系统中存在一组正交直积态,它可以表现出非定域性。该文提出了一个建立在该系统的非定域性基础上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协议双方通过交换量子位和集体测量建立起共享的密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保证了该协议是无条件安全的,没有第叁方可以窃取密钥而不被发现。该协议不需要纠缠态,也不需要做任何量子操作。因此,它更容易在实践中实现,同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与健壮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吴韬,何娟,倪致祥,叶柳[9](2008)在《传送两原子直积态的腔QED方案(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原子和腔场共振相互作用传送未知原子直积态的腔QED方案,原子和腔场通过J-C哈密顿量发生共振相互作用.在这个方案里,我们只需要用两个原子接受被传送的原子态以及两个单模腔作为量子通道.该方案既不需要贝尔态测量,也不需要任何操作重构纠缠初态,并且传送成功的概率为100%.这个方案也可以推广到传送n个原子的直积态.(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朱爱东,张寿[10](2007)在《用叁态粒子的直积态进行量子密钥分配及受控量子直接通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Bennett等提出的非纠缠的非局域性,提出了两个叁态粒子的直积态正交集的性质.即用叁个幺正变换能够实现不同的复合空间之间的转换,并且不同的复合空间之间具有关联性.这些性质可以被用于量子通讯和量子密码术.作为这些性质的应用,我们提出了一个量子密钥分配方案以及量子受控通讯的方案.由此说明,将叁态粒子的直积态用于量子信息处理,不仅具有大容量、高效率的优点,而且能够保证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直积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概率量子隐形传态N个粒子的直积态的方案。在方案中,传输N个粒子的直积态,整个系统需要N+2个粒子。相比经典的量子隐形传态1个粒子,整个系统需要3个粒子而言,提出的方案可以节省纠缠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积态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欢.正交直积态的局域不可区分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张世军.概率隐形传态多粒子直积态传输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8

[3].徐光宝.正交直积态的局域区分性及其密码学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4].曲东雪.相干态和薛定谔猫态的直积态在量子相位估值中的潜在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7

[5].张德喜.基于非纠缠直积态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J].许昌学院学报.2016

[6].李满兰,叶柳.利用GHZ态实现单粒子直积态的信息分裂(英文)[J].量子电子学报.2011

[7].彭永刚,巩龙.无相互作用费米量子信道直积态容量研究[J].光子学报.2011

[8].赵秋宇,张德喜,李晓宇.利用正交直积态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

[9].吴韬,何娟,倪致祥,叶柳.传送两原子直积态的腔QED方案(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

[10].朱爱东,张寿.用叁态粒子的直积态进行量子密钥分配及受控量子直接通讯(英文)[J].量子电子学报.2007

论文知识图

时,对...时,对称耦合方形量子...不同的耗散系数下,初始直积态∑初始直积态(13)在集体环境下纠缠...研究内容逻辑框图D/J=0时各近邻并发度随外场的变化

标签:;  ;  ;  ;  ;  ;  ;  

直积态论文_刘佳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