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腔模具论文_赵元,张丽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型腔模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具,电火花,加工,零件,模具设计,热传导,热源。

型腔模具论文文献综述

赵元,张丽丽[1](2019)在《型腔模具的加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型腔模具的主要材料和结构特点,分析了高速铣削加工、电火花加工、快速成型等型腔模具的加工方法,同时对型腔模具的加工刀具,以及两款典型的加工设备进行了介绍。(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9年11期)

黄龙明[2](2018)在《电火花型腔模具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具作为加工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工业装备,加工精度能否满足要求会对该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产生决定性作用。传统的模具加工虽然在技术层面较为简易,但随着各类工程工具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已无法满足工具生产需要。这种情况使各类新型模具加工逐渐成为业内主流,电火花技术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通过对电火花加工原理及必要条件进行阐述,分别介绍几种电火花型腔模具加工方式的操作过程。(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17期)

李金国,高增梁,刘红,张树友,黄剑[3](2018)在《双型腔模具加热系统热传导多源项反演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具型腔形状各异、深浅不一,难以获得均匀的模具型腔温度场,影响了成型塑件的尺寸精度和力学特性。课题组采用基于线性迭加原理的热传导反演算法,反求模具加热系统的热源强度;根据模具加热系统的传热机理,建立模具加热系统正演和反演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尺寸各异的一模两腔反应成型模具,开发多通道模温控制系统,搭建测温实验平台,测温结果表明型腔表面在同一时刻的温差均未达到行业标准;根据BMC反应成型塑料的成型工艺要求,改进模具加热工艺,获得各热管的热源强度函数,作为热传导多源项反演的输入条件,结果表明型腔温度场达到行业标准。根据反演获得的热源强度函数,再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基于线性热传导迭加原理的多源项反演算法对优化多型腔模具的温度场均匀性是有效的,且具有普适性。(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8年03期)

赵冬梅[4](2017)在《基于遗传算法的注塑成型多型腔模具优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制作注塑成型模具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成本和较长的时间,所以预测成型模具的设计方法很重要。应用CAE技术能够分析树脂在注塑成型模具中的流动状态,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验证模具设计的有效性。但是,这项技术不能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自动校正设计方案和优化设计变量,比如流道直径和树脂的用量,都是在初始设置阶段容易出现问题的参数。因此,必须由工程师进行验(本文来源于《世界橡胶工业》期刊2017年04期)

季恺[5](2016)在《基于UG的型腔模具CADCAM系统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CADCAM技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同时其亦是自动化制造目标实现的基础条件,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推进我国此领域的发展,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系统研发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CADCAM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将其逐渐应用于模具行业发展过程中,以此来实现效用的有效发挥。本文从UG软件特点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型腔模具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旨在其能推动当前模具行业设计手段的进一步创新。(本文来源于《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杜希亮[6](2016)在《电火花型腔模具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火花加工型腔模具加工在模具制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电火化加工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电加工加工的工作过程及分类做了详细说明。针对电火花型腔模具加工,文章分别讨论了简单电极平动、多电极更换、分解电极等方法,并解释了其加工原理。电火花加工在提高加工质量、扩大工艺范围方面作用显着,为型腔模具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时代农机》期刊2016年04期)

段贤勇,韩忠冠[7](2015)在《多型腔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运用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的基准球定位、刀库、C轴旋转及自动编程技术,完成多型腔模具零件加工,验证了加工工艺的合理性,解决了多型腔模具电火花加工所需关键技术,给同类零件加工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安阳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袁永富,肖善华,周文超[8](2015)在《型腔模具零件的MasterCAM高速铣削参数设置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高速铣削的加工机制及其应用领域,深入研究Master CAM X6软件的高速铣削模块功能,以典型型腔模具零件为载体,设置其高速铣削挖槽粗加工参数、高速铣削等高外形精加工参数。对高速铣削刀具路径进行实体模拟仿真加工,选用UCP600机床进行高速铣削加工。经检验,该零件的质量合格,高速铣削的参数设置比较合理。(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5年02期)

许红伍[9](2014)在《基于《型腔模具设计》高职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如何搞好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使其适应社会需求是摆在当前的问题。在项目教学模式业已普及的今天,如何运用好项目教学也是颇费脑筋的事情。本文笔者简单表述了对项目教学的理解,并结合课程教学为例,表达了在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并存的想法。(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4年33期)

陈伟,韩福柱,王津,徐成[10](2014)在《电火花线切割型腔模具的磁流变抛光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火花线切割贯通形型腔模具的内腔形状复杂,一般抛光方法很难达到高精度的要求。在型腔模具的加工过程中,切割的内型与型腔模具相符合,如能利用内型抛光型腔,会极大地降低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型腔模具磁流变抛光方法,并对其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利用加工型腔模具时切割下来的内型,与柱状磁铁连接,在其表面产生磁场,对浸在磁流变抛光液中的型腔模具进行往复循环抛光。这种方法不需单独制作与型腔形状吻合的永久磁铁抛光磨具,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加工与模具》期刊2014年02期)

型腔模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模具作为加工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工业装备,加工精度能否满足要求会对该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产生决定性作用。传统的模具加工虽然在技术层面较为简易,但随着各类工程工具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已无法满足工具生产需要。这种情况使各类新型模具加工逐渐成为业内主流,电火花技术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通过对电火花加工原理及必要条件进行阐述,分别介绍几种电火花型腔模具加工方式的操作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腔模具论文参考文献

[1].赵元,张丽丽.型腔模具的加工工艺研究[J].机械制造.2019

[2].黄龙明.电火花型腔模具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8

[3].李金国,高增梁,刘红,张树友,黄剑.双型腔模具加热系统热传导多源项反演与实验研究[J].轻工机械.2018

[4].赵冬梅.基于遗传算法的注塑成型多型腔模具优化设计方法[J].世界橡胶工业.2017

[5].季恺.基于UG的型腔模具CADCAM系统研究与开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

[6].杜希亮.电火花型腔模具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J].时代农机.2016

[7].段贤勇,韩忠冠.多型腔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

[8].袁永富,肖善华,周文超.型腔模具零件的MasterCAM高速铣削参数设置关键技术[J].机床与液压.2015

[9].许红伍.基于《型腔模具设计》高职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4

[10].陈伟,韩福柱,王津,徐成.电火花线切割型腔模具的磁流变抛光方法[J].电加工与模具.2014

论文知识图

铝-CLAM钢推弯终了阶段不同位置的压...双型腔自由曲面透镜模具示意图自由曲面透镜模具双模腔结构压扁过程应力分布预锻应力分布终锻应力分布

标签:;  ;  ;  ;  ;  ;  ;  

型腔模具论文_赵元,张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