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隔离论文_朱汉斌,方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殖隔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子,种群,植物,喀斯特,物种,拟南芥,远缘。

生殖隔离论文文献综述

朱汉斌,方玮[1](2019)在《“自私基因”为稻属起源提供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稻属起源存争议“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亚洲稻和非洲稻独立起源、平行演化的可能性,同时也支持稻属可能起源于大陆漂移前后的古大陆时期的假说。”在解释6月7日发表于《自然—通讯》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时,论文通讯作者、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乐天如是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6-21)

卢敏[2](2018)在《1.裂殖酵母着丝粒重新定位和生殖隔离的机制研究 2.裂殖酵母着丝粒表观遗传稳定性和异染色质分布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丝粒是决定动粒组装的染色体位点,而每条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则由特异性组蛋白H3变体CENP-A决定。在所有真核生物物种中,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高度稳定且精确遗传的,虽然着丝粒的表观遗传稳定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目前还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裂殖酵母中不同的内层动粒突变体会造成着丝粒染色质结构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着丝粒两侧异染色质各种水平地蔓延至着丝粒中央区域。最显着的表型为,wip1,mhf1和mhf2(进化上保守的内层动粒CENP-T-W-X-S复合物的亚基)单个敲除菌株或者cnp3(哺乳动物同源物为CENP-C)和fta6(裂殖酵母特定的内层动粒组分)的双敲除菌株能诱导着丝粒重新定位—即细胞内其中一条染色体上自然内源性着丝粒随机地失活以及新着丝粒在该染色体上的异位形成。我们观察到新着丝粒倾向于在着丝粒两侧异染色质区域形成,虽然异染色质的缺失并不影响着丝粒的失活。携带新着丝粒的细胞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而且只有当细胞含有相同的新着丝粒时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这些均表明新着丝粒能在群体中稳定地遗传和扩散。然而,当携带新着丝粒的细胞和携带自然内源性着丝粒的细胞杂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的染色体分离导致后代大量死亡。这些结果概述了由于携带不同位置着丝粒的菌株之间存在合子后生殖隔离(即减数分裂隔离),这一现象可能促使这两个群体的遗传分离,也表明了进化新着丝粒在物种形成中的潜在作用。着丝粒和异染色质结构域是典型的依赖表观遗传机制稳定传递的染色质区域。然而,单个核小体水平的表观遗传精确性的调节机制还尚未明确。本研究中,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二代高通量测序(ChIP-seq),我们主要描述了裂殖酵母的Ccp1蛋白(芽殖酵母组蛋白分子伴侣Vps75的同源物)在着丝粒染色质复制和异染色质稳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发现Ccp1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并且富集在着丝粒的中央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检测的染色质相关调节因子(以组蛋白分子伴侣为主)的敲除菌株中,着丝粒中央区域的花斑位置效应(CEN-PEV)的分析结果表明唯独ccp1基因敲除菌株表现为着丝粒区域表观遗传转换频率的降低。在着丝粒区域,其他组蛋白分子伴侣的敲除菌株的则表现为升高的表观遗传转换频率或者野生型花斑位置效应。着丝粒或动粒区域上Ccp1和内层动粒蛋白Mis6和Sim4的正常定位是相互影响且依赖的。更重要的是,Ccp1能影响全基因组多个位点异染色质(如近端粒异染色质区域和着丝粒两侧异染色质区域)的正常分布。我们同时鉴定出核仁蛋白Gar2具有类似于Ccp1的功能,能以尚未明确的机制参与调控着丝粒区域的表观遗传稳定性。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Ccp1作为重要因子参与调控裂殖酵母的表观遗传稳定性以及维持基因组中多个染色质结构域的正常结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10-01)

王焱宁,王柏森,侯勤正,苏雪,张世虎[3](2018)在《青藏高原东缘同域分布的2种橐吾属杂草的合子前生殖隔离》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殖隔离是阻止种间杂交、保持物种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关键,对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意义.不同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形成阶段、方式和强度不完全相同,因而对物种间隔离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物种形成和维持机制.对青藏高原东缘同域分布的2种橐吾属杂草黄帚橐吾和箭叶橐吾的花期物候观察、访花昆虫观察及花粉-柱头亲和性进行研究,分析了2种橐吾多种合子前生殖隔离机制的特点及其在生殖隔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黄帚橐吾种群花期比箭叶橐吾早20 d左右,虽然盛花期存在差异,但是2种群花期存在10 d左右的重迭期,并且在重迭期内2种橐吾花粉和柱头均具有活性.2种橐吾共享传粉昆虫,为泛化传粉模式,并且传粉者对2种植物的访花行为相似,存在2种植物间交叉访问.尽管2种橐吾花期不存在完全的时间隔离,也不存在完全的传粉者隔离,但2种橐吾柱头对异源花粉的亲和性差,表现为柱头对异源花粉有明显的排斥反应,异源花粉管在柱头上的生长过程明显受阻.这种花粉-柱头排异形式很有可能是2种橐吾属植物重要的合子前隔离机制,从而避免了种间的自然杂交,更好地维持了自然种群的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广伟[4](2018)在《水稻生殖隔离遗传结构解析、S5位点演化起源与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但是亚种间的杂种不育却阻碍着这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已克隆和定位的杂种不育基因尚不能完全解释籼粳杂种不育机制,如何完全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障碍,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是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杂种不育是生殖隔离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理解新物种起源演化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以水稻为模式研究亚种间杂种不育,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这一主题,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1.为了更全面解析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结构,我们选取了叁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材料:日本晴(粳稻)、珍汕97(籼稻)和明恢63(籼稻),构建了叁个相应的F2群体。考察了胚囊、花粉和小穗育性叁种杂种不育性状,通过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方法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构建了超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在单位点水平,一共检测到了27个影响育性的QTLs,包括胚囊育性7个、花粉育性7个和小穗育性13个,其中10个为本研究新检测到的QTLs。利用卡方检验,Nip×ZS97、Nip×MH63和ZS97×MH63群体分别鉴定到7个、7个和2个偏分离位点,有一半以上的偏分离位点不会对育性造成显着影响。在两位点水平,叁个群体中一共鉴定到了41对影响叁种育性的互作位点。两位点上遗传因子不亲和性互作会导致其偏离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表现为两位点偏分离。使用卡方检验,我们在叁个群体一共鉴定到了192对此类型两位点遗传不亲和互作位点。详细比较发现,通过两位点基因型偏分离鉴定到的遗传不亲和性互作位点大部分并不能直接检测到对叁种育性的互作效应。2.S5位点是第一个克隆的控制籼粳杂种胚囊育性的主效位点,我们以其为模型,详细的研究了杂种不育位点的起源、演化形成机制。通过序列比对,我们在水稻第5染色体鉴定到了叁个相邻的基因为S5的同源基因,命名为Ospara3-5位点。共线性分析发现两个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区域并不共线,同时两个位点上有多个Helitron转座子元件,侧翼序列也高度同源,由此推定可能是由Helitron转座子介导的转座而不是基因组复制事件,将第5号染色体的Ospara3–5复制到第6号染色体,产生了原始的S5位点。进一步,我们利用635份囊括了多个稻属种群的种质资源,通过PCR测序获得了ORF3-5叁个基因的完整序列,单倍型分析发现ORF3+ORF4+ORF5+是最古老的单倍型,然后逐步突变产生籼稻主要单倍型ORF3+ORF4-ORF5+和粳稻类型的主要单倍型ORF3-ORF4+ORF5-。利用529份亚洲栽培稻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演化分析发现,籼稻单倍型主要受到水稻驯化中选择作用,粳稻单倍型受到的瓶颈效应,造成相应等位基因频率上升,进而建立了S5位点的生殖隔离系统。3.为了更好里的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我们选取了21份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材料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10个杂交组合的双列杂交群体,考察了相关农艺性状。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鉴定到了2621064个SNPs,我们用g BLUP模型,采用5-倍交叉验证策略,对210个杂交组合表型进了预测。粒长、粒宽、千粒重、单株分蘖数、每穗颖花数、株高和单株干重7个性状,平均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946、0.956、0.784、0.819、0.824、0.405。基于此模型,我们用籼籼和粳粳亚种内杂交组合的产量值对籼粳亚种间的组合产量进行了预测。结合其他农艺性状表型,预测产量靠前的杂交组合对应的亲本,可以作为以后广亲和新品种培育中重点关注的基础材料。本研究首先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系统的剖析了亚种间杂种不育遗传结构,同时鉴定到转座子引起的基因复制事件和随后的自然选择和奠基者效应对生殖隔离基因起源演化的贡献,进一步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运用到亚种间杂交品种选育工作。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促进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有益信息。(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周媛,丁楠,刘文,马伟华,王小平[5](2017)在《二化螟寄主种群间季节性生殖隔离的形成机制:种群间滞育诱导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寄主种群形成是生态物种形成的第一步,季节性生殖隔离是促进生态物种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寄主种群间季节性生殖隔离的形成机制仍不明确。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可取食水稻、英白、甘蔗、高粱等植物,已分化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二者均受短光照诱导进人滞育。在二化螟寄主种群分化过程中,存在季节性生殖隔离,这种生殖隔离与两寄主种群的滞育个体生活史有关。研究表明,由于二化螟对水稻和茭白不同栽培时间的适应,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滞育解除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茭白种群越冬代发生期要早于水稻种群。同时,二化螟取食茭白的发育进度快于取食水稻后的发育进度,进而影响其受短光照诱导进人滞育的时间。由此我们推测,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的滞育诱导可能存在差异,促进了寄主种群间的季节性生殖隔离。因此,本研究以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为材料,在25℃下比较了两种群在滞育诱导临界夜长、滞育诱导敏感龄期的差异;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两种群响应光周期诱导滞育的差异基因,进而比较两种群间在滞育诱导上的分子应答差异,为明确二化螟寄主种群间季节性生殖隔离形成的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水稻种群的滞育临界夜长为11h 20min,而茭白种群虽不存在明显的临界夜长,但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茭白种群滞育率均高于水稻种群;②两种群的诱导敏感期均处在叁龄,水稻种群的滞育诱导敏感日龄为第11~12d,茭白种群的滞育诱导敏感日龄为第9~10d;③通过分析测序结果发现了许多与滞育诱导有关的差异基因。在水稻和茭白种群中,发现许多差异基因的功能与氧化还原反应、血红素结合有关,在茭白种群中,另外发现许多差异基因功能与糖酵解和氨基酸合成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种群在进入滞育的时间,对光周期诱导滞育的分子应答上均存在差异,暗示了滞育诱导的差异可能促进了季节性生殖隔离的形成。本试验从昆虫滞育的角度出发,明确了二化螟寄主种群间滞育诱导的差异,为揭示二化螟寄主种群间季节性生殖隔离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魏宇昆,黄艳波,李桂彬[6](2017)在《同域分布共享传粉者的鼠尾草属植物的生殖隔离》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殖隔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形成阶段、方式和强度不完全相同。为了揭示生殖隔离在鼠尾草属(Salvia)物种多样性产生和维持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本文研究了浙江天目山同域分布的舌瓣鼠尾草(S.liguliloba)和南丹参(S.bowleyana)的开花、传粉和生殖隔离,利用人工授粉和杂交实验检测它们的种间遗传相容程度。结果表明,在花的形态结构、花及花序的生长、着生方式与数量特征上,2种鼠尾草属植物均差异显着(P<0.05)。2种鼠尾草属植物共享同一种有效传粉昆虫——叁条熊蜂(Bombus trifasciatus),但通过访花行为的显着差异和明显不同的花粉落置部位,有效避免了异源花粉干扰。人工杂交授粉的结果表明2个物种间遗传相容性较高,互为亲本的杂交结实率分别达到77.8±10.7%和78.7±11.2%。我们的研究表明,同域分布、花期重迭且共享唯一传粉者的2种鼠尾草属植物,以花部的传粉结构和传粉部位的差异,产生了较高程度的传粉前生殖隔离,避免了物种间的异源花粉干扰和自然杂交,保障各自较高的繁殖成效,以维持自然种群的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稳定。(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7年06期)

张小龙,杨丽华,康明[7](2017)在《牛耳朵和马坝报春苣苔同域种群授粉后的生殖隔离》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也是物种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基础。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是我国苦苣苔科中最大的属,具有极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大部分报春苣苔属植物为喀斯特地区特有植物,近缘种的同域分布也相当普遍。为更好地理解该属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我们选取了牛耳朵(P.eburnea)和马坝报春苣苔(P.mabaensis)的同域种群,分析了授粉后的多种隔离机制强度,主要包括花粉竞争、坐果率、种子重量、种子萌发率、花粉活力。结果显示,牛耳朵和马坝报春苣苔的授粉后总隔离强度都较弱(0.09 vs.0.13),其中花粉竞争及种子萌发率的隔离强度为负值,对物种间基因流发生起促进作用;而坐果率、种子重量以及花粉活力的隔离强度均为正值,表现为对种间基因流起阻止作用。牛耳朵和马坝报春苣苔较弱的授粉后隔离机制不足以完全阻止物种间杂交、保持物种独立性,但野外较少存在自然杂交个体暗示着两者可能存在较强的授粉前隔离机制。(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7年06期)

吕锐玲,周强,王欢,张盛,蔡星星[8](2016)在《植物远缘杂交中生殖隔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植物育种和种质创新过程中,远缘杂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许多新种质和新类型。物种间远缘杂交的本质是突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实现种间优良基因的重组交流。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在生殖隔离遗传机制的解析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对种间生殖隔离的遗传基础的阐述,总结了克服生殖隔离的途径,为基因组时代植物远缘杂交的育种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4期)

黄芳[9](2016)在《拟南芥印记基因PKR2调控胚乳发育和合子后生殖隔离》一文中研究指出胚乳是被子植物双受精的产物之一,主要为胚发育或胚萌发供给营养。拟南芥胚乳发育需要经过多核体阶段和细胞化阶段,胚乳能否细胞化是形成可育种子和最终种子大小的关键过程。已知fis1突变体受精后由于胚乳核过度增殖并不能细胞化,从而导致其自交形成的种子基本上都败育;且未受精前中央细胞能自主分裂形成自主胚乳核。研究发现,FIS1 是 PRC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复合物中一员,PRC2 主要催化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tri-甲基化(H3K27me3)的功能。我们通过对纯合fis1突变体EMS诱变后,筛选到四个饱满种子增加的fis1抑制突变体。fis1抑制突变体被确定为一个CHD3染色质重塑修饰的家族成员PICKLE RELATED 2(PKR2)发生了突变,该基因是一个在早期胚乳核表达的父本印记基因。接着我们发现pkr2也能抑制父本基因组加倍的异倍性杂交(2n×4n)的种子败育,揭示了印记基因参与了合子后生殖隔离过程,并为CHD3和PRC2复合物在其它组织的拮抗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1、遗传实验发现,fis1突变体(10%左右饱满种子)与fis1抑制突变体(50%左右饱满种子)正反交都能得到10%左右的可育种子,说明抑制突变体是一个隐性突变。四个fis1抑制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均能得到50%左右的饱满种子,说明这四个抑制突变体互为等位。通过对其中一个抑制突变体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控制该性状的是CHD3家族中的PKR2基因。用普通测序方法发现其他叁个抑制突变体在该基因上也有不同位点的突变,从而确认了是PKR2基因突变后抑制fis1种子的败育。2、通过对野生型Ler、pkr2-2突变体、fis1突变体和fis1 pkr2-2突变体(fis1抑制突变体)在受精后5天、8天和10天的种子发育观察,pkr2主要通过恢复fis1突变体胚乳细胞化的方式得到可育种子。PKR2基因突变后也能抑制fis2突变体种子的败育,说明pkr2不是特异地抑制fis1突变体种子败育。我们比较了fis1突变体和fis1 pkr2-2突变体未受精前自主胚乳核形成的频率,发现pkr2抑制fis1突变体中央细胞自主胚乳核形成的效果很微弱。3、为了进一步证明PKR2基因突变能够抑制fis1突变体种子败育,我们构建了互补载体PKR2::GFP,转入fis1 pkr2-2突变体中,得到了 11株饱满种子明显降低的阳性植株,该结果表明PKR2::GFP转基因植株恢复了 PKR2的功能并互补抑制突变体的表型。将其中一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与pkr2-2突变体杂交,分离出PKR2::GFP和fs1 pkr2-2 PKR2::GFP植株,观察其GFP表达情况,发现PKR2::GFP主要在早期胚乳游离核时期表达,该时期与FIS1::GFP表达高度重迭。接着我们将PKR2::GFP植株与野生型Ler正反交,发现只有当PKR2::GFP植株做父本时才有GFP表达,证实PKR2是一个父本印记基因。然而当fis1 pkr2-2 PKR2::GFP植株与野生型Ler正反交,发现正反交均有GFP表达,说明PKR2母本拷贝是被FIS1抑制。4、在Col背景下,与mea突变体(fis1的等位突变)相比,pkr2-1 me突变体的饱满种子明显增加,并且都能发芽、成苗,与Ler生态型下的fis1抑制突变体类似,说明PKR2在Ler和Col生态型中功能是保守的。前人研究发现另外一个父本印记基因ADM突变后也能部分抑制mea突变体的种子败育,我们发现将PKR2和ADM两个印记基因同时突变,其抑制mea突变体种子败育的功能得到加强。pkr2也能微弱抑制mea突变体自主胚乳核的形成。PKR2和ADM两个印记基因同时突变后对种子大小改变则不明显。5、fis1种子败育的表型与父本基因组加倍后异倍性杂交(2n × 4n)败育表型很类似,是否PKR2同样也能抑制异倍性杂交种子的败育。我们将二倍体(2n)pkr2-1、adm和admpkr2-1突变体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加倍成四倍体(4n),发现2n pkr2-1×4n pkr2-1能够得到40%左右的饱满种子,说明PKR2突变后确实能够抑制父本基因组加倍后异倍性杂交的败育种子。同样地将PKR2和ADM两个印记基因同时突变后,其抑制2n × 4n种子败育的功能得到加强。6、对野生型Ler、pkr2-2突变体、fis1突变体和fis1 pkr2-2突变体,用受精后3天(DAP)和6天(6 DAP)的发育种子构建RNA文库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大量在fis1突变体表达异常的基因在fis1 pkr2-2突变体中表达正常(normalized genes)。对3DAP和6 DAP两个阶段的normalized genes进行重迭性分析,发现很少的基因同时在两个阶段中都表达,说明不同的基因控制着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同时对normalizedgenes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与微管移动活性相关的基因富集在down-normalized genes,而与水解酶相关的基因特别是糖基水解酶相关的基因富集在up-normalized genes中。微管移动活性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化有关的成膜体中微管系统的形成,而糖基水解酶主要参与细胞壁主要成分果胶的水解。在fis1 pkr2-2突变体中,微管移动活性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而糖基水解酶活性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表明细胞化和细胞壁形成活性增强,说明pkr2主要通过促进fis1突变体胚乳多核体细胞化和形成细胞壁,从而使胚乳得到发育,这也与胚乳发育的细胞学观察结果一致。从而进一步表明,PKR2和FIS1拮抗地调控胚乳细胞化过程。(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11-01)

崔静,吴记贵,黄伯高,蒋万杰,范雅倩[10](2016)在《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它保证了每个物种相对稳定的遗传系统,是物种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兰科Orchidaceae作为有花植物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有关其生殖隔离主要机制的研究对探讨物种分化的条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包括合子前隔离和合子后隔离。还分析了不同传粉类型的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其中性欺骗兰科植物主要是合子前隔离的行为隔离机制,食源性欺骗兰科植物主要是合子前隔离的机械隔离以及合子后隔离机制。同时,对兰花育种领域通过人工杂交等形式打破生殖隔离获得新品种的机理和成果开展了分析和展望,并从兰科植物与真菌区域共生的机制及其在兰科植物生殖隔离中的作用的角度展望了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生殖隔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着丝粒是决定动粒组装的染色体位点,而每条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则由特异性组蛋白H3变体CENP-A决定。在所有真核生物物种中,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高度稳定且精确遗传的,虽然着丝粒的表观遗传稳定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目前还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裂殖酵母中不同的内层动粒突变体会造成着丝粒染色质结构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着丝粒两侧异染色质各种水平地蔓延至着丝粒中央区域。最显着的表型为,wip1,mhf1和mhf2(进化上保守的内层动粒CENP-T-W-X-S复合物的亚基)单个敲除菌株或者cnp3(哺乳动物同源物为CENP-C)和fta6(裂殖酵母特定的内层动粒组分)的双敲除菌株能诱导着丝粒重新定位—即细胞内其中一条染色体上自然内源性着丝粒随机地失活以及新着丝粒在该染色体上的异位形成。我们观察到新着丝粒倾向于在着丝粒两侧异染色质区域形成,虽然异染色质的缺失并不影响着丝粒的失活。携带新着丝粒的细胞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而且只有当细胞含有相同的新着丝粒时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这些均表明新着丝粒能在群体中稳定地遗传和扩散。然而,当携带新着丝粒的细胞和携带自然内源性着丝粒的细胞杂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的染色体分离导致后代大量死亡。这些结果概述了由于携带不同位置着丝粒的菌株之间存在合子后生殖隔离(即减数分裂隔离),这一现象可能促使这两个群体的遗传分离,也表明了进化新着丝粒在物种形成中的潜在作用。着丝粒和异染色质结构域是典型的依赖表观遗传机制稳定传递的染色质区域。然而,单个核小体水平的表观遗传精确性的调节机制还尚未明确。本研究中,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二代高通量测序(ChIP-seq),我们主要描述了裂殖酵母的Ccp1蛋白(芽殖酵母组蛋白分子伴侣Vps75的同源物)在着丝粒染色质复制和异染色质稳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发现Ccp1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并且富集在着丝粒的中央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检测的染色质相关调节因子(以组蛋白分子伴侣为主)的敲除菌株中,着丝粒中央区域的花斑位置效应(CEN-PEV)的分析结果表明唯独ccp1基因敲除菌株表现为着丝粒区域表观遗传转换频率的降低。在着丝粒区域,其他组蛋白分子伴侣的敲除菌株的则表现为升高的表观遗传转换频率或者野生型花斑位置效应。着丝粒或动粒区域上Ccp1和内层动粒蛋白Mis6和Sim4的正常定位是相互影响且依赖的。更重要的是,Ccp1能影响全基因组多个位点异染色质(如近端粒异染色质区域和着丝粒两侧异染色质区域)的正常分布。我们同时鉴定出核仁蛋白Gar2具有类似于Ccp1的功能,能以尚未明确的机制参与调控着丝粒区域的表观遗传稳定性。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Ccp1作为重要因子参与调控裂殖酵母的表观遗传稳定性以及维持基因组中多个染色质结构域的正常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殖隔离论文参考文献

[1].朱汉斌,方玮.“自私基因”为稻属起源提供证据[N].中国科学报.2019

[2].卢敏.1.裂殖酵母着丝粒重新定位和生殖隔离的机制研究2.裂殖酵母着丝粒表观遗传稳定性和异染色质分布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

[3].王焱宁,王柏森,侯勤正,苏雪,张世虎.青藏高原东缘同域分布的2种橐吾属杂草的合子前生殖隔离[J].应用生态学报.2018

[4].李广伟.水稻生殖隔离遗传结构解析、S5位点演化起源与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5].周媛,丁楠,刘文,马伟华,王小平.二化螟寄主种群间季节性生殖隔离的形成机制:种群间滞育诱导的差异[J].华中昆虫研究.2017

[6].魏宇昆,黄艳波,李桂彬.同域分布共享传粉者的鼠尾草属植物的生殖隔离[J].生物多样性.2017

[7].张小龙,杨丽华,康明.牛耳朵和马坝报春苣苔同域种群授粉后的生殖隔离[J].生物多样性.2017

[8].吕锐玲,周强,王欢,张盛,蔡星星.植物远缘杂交中生殖隔离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6

[9].黄芳.拟南芥印记基因PKR2调控胚乳发育和合子后生殖隔离[D].四川农业大学.2016

[10].崔静,吴记贵,黄伯高,蒋万杰,范雅倩.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水稻叶片叶脉的减少(图片引自Qietal...6.物种特异地印记导致生殖隔离的...物种形成-图 通过地理隔离而形成新种的示...)从地理分布上看二者存在间断分布,并且...额结节和阴茎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细节)7 栽野杂种 F

标签:;  ;  ;  ;  ;  ;  ;  

生殖隔离论文_朱汉斌,方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