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研究

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研究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卫生院101300

摘要:目的探究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6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考察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30例为1组。A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B组采用宫腔镜剪刀分离治疗,对比治疗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中度粘连A组子宫腔恢复满意率高于B组(P<0.05);两组间月经变化无显著差异;A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6例(27%),B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5例(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腔粘连的患者,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疗效;生殖预后

宫腔粘连是指因子宫内膜损伤所造成的子宫腔发生闭塞的现象[1-3]。宫腔粘连分解术是当下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4],该手术方式分为机械性以及能源性两种方式进行。本研究将对比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差异,以下是详细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选择6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6.7±1.9)岁。将选择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B组采用宫腔镜剪刀分离治疗。对比两组总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前期准备

在全部患者月经过后一段时间再进行手术。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常规,三对乙肝,白带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和输血前检查还需要检查有无手术禁忌证。术前1天进行阴道准备,术前禁食8小时,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对宫颈准备。

1.2.2手术方式

采用4.5mm内窥镜检查明确分类宫腔粘连的范围,位置和类型。在A组中,使用WOLF刚性电切术,而在B组中,使用WOLF刚性内窥镜加微型刚性剪刀。所有患者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下操作,手术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对于中度或重度宫腔粘连但不能通过一次手术完全分离的患者,可以进行两次或三次手术。将透明质酸置于子宫腔中,保留Foley导管,将盐水注入球囊3-5ml,术后5-7天取出Foley导管。

1.2.3术后处理

患者接受雌激素和孕酮循环治疗和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

1.2.4术后观察

所有患者术后1~3个月复查,询问月经恢复和宫腔镜检查。那些对宫腔镜检查不满意的人再次手术。术后月经恢复标准:(1)月经正常:术后月经正常;(2)改善:术后月经量增加,但仍低于正常;(3)无效:术后月经无明显改善。生殖预后随访6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对实验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结果

两组比较,中度粘连A组子宫腔恢复满意率高于B组(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的月经变化

两组间月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3生殖预后情况

A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6例(27%),B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5例(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各种宫腔镜手术的增加和宫腔镜技术的普及,IUA的发病率和诊断率也在逐年提高[5]。宫腔镜检查多为不孕症,反复流产,月经量少和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当下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来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形成,并且预后与患者的治疗效果直接相关,并且影响术后宫腔粘连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创伤,感染,残留子宫内膜和雌激素水平。

结果显示,中度IUA的有效率高于严重的IUA,这可能与严重IUA时大的伤口大小,炎症因子的形成和粘连相关因素以及渗出的增加有关。对患者来说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原因可能如下:(1)中度IUA子宫腔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较多,粘连程度和面积较小,电切术对去除粘连瘢痕的效果较好;(2)止血效果准确,手术时间短,对周围残留子宫内膜的损伤小,伤口渗出少,术后再粘连形成减少;(3)患者外周或肌肉中度粘连,因特殊子宫腔。解剖形态和粘连类型,剪刀组比电切术组更难操作,并且不容易止血伤口。该研究表明,无论手术方法如何,严重IUA患者的临床预后都很差。TCRA后中重度IUA患者的子宫内膜较薄。尽管子宫腔的外形复原,但是受损的内膜也不会自动修复,会造成妊娠率极低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对患者来说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艾细雄,李满超,曾海涛,等.两种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宫腔粘连后的妊娠结局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7,44(5):594-598.

[2]冯伙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三种抗粘连方法的预后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6):835-836.

[3]梁晓明,黄小金,赖观好.宫腔镜下对宫腔粘连症的治疗及其生育预后的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89-90.

[4]赵文娟,陈英,卢艳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Interceed治疗宫腔粘连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93-396.

[5]吴敬妮.比较不同宫腔粘连分类系统提示妊娠预后的价值[D].浙江大学,2015.

标签:;  ;  ;  

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