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大环内酯论文_涂佳佳,鞠建华,付少彬,李青连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烯大环内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酯,霉菌,生物,基因,抗生素,多相,稻瘟病。

多烯大环内酯论文文献综述

涂佳佳,鞠建华,付少彬,李青连[1](2019)在《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koyangensis SCSIO 5802中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candicidin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分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一株深海放线菌S.koyangensis SCSIO 5802中分析鉴定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candicidin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并推导其生物合成途径。方法①利用PCR-targeting方法对负责abyssomicin类化合物的聚酮合酶abmB1进行同框缺失,并利用HPLC-MS对获得的突变株SCSIO 5802A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以鉴定其它新型化合物;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koyangensis SCSIO 58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注释分析,以寻找candicidin的生物合成基因簇;③结合candicidin结构特征、基因簇内生物合成基因的功能以及I型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原理,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推导;④利用阿普拉抗性基因片段对candicidin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聚酮合酶基因canD进行替换突变,以确定基因簇的正确性。结果 abmB1基因的同框缺失突变株SCSIO 5802A不生产abyssomicins类化合物,从该突变株中鉴定了一类之前未发现的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candicidins;利用生物信息学鉴定了candicidin生物合成基因簇,并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推导;对聚酮合酶基因canD进行抗性替换突变获得的突变株SCSIO 5802AC不生产candicidins类化合物,确认了该基因簇的正确性。结论本研究将为利用组合生物合成的方法获得candicidin新结构衍生物以及基于基因组信息的新型天然产物挖掘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博,周奕腾,黄恺,樊林鸽,柳志强[2](2019)在《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领域。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被发现和鉴定,调控因子作为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庞大复杂的调控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链霉菌中重要的调控因子类型,综述了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调控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结合位点、作用机制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后续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马国权[3](2017)在《两株链霉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与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菌的多重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来自新疆第一师叁团咸水滩的两株潜在新物种TRM 46515和TRM 46509进行了多相分类鉴定研究;对新物种TRM 46515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建立了“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生物活性-化学指纹”的多重筛选方法,并用该方法从新疆连作棉田土壤放线菌中筛选获得一株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菌。对链霉菌新物种TRM 46515与TRM 46509进行了多相分类研究。对分离自新疆第一师叁团咸水滩的两个放线菌潜在新物种通过基因型特征、形态特征、系统发育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细胞化学特征的研究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TRM 46515和TRM 46509都是链霉菌属的新物种,将其依次命名为滨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litoralis)和柯坪链霉菌(Streptomyces kalpinensis)。以滨海链霉菌TRM 46515为研究对象,以AM6为发酵培养基,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发酵液和菌体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得到二个单体化合物,利用UV、~1H NMR和~(13)C NMR数据,结合HSQC、HMBC等二维谱的解析,两个化合物结构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以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为导向,通过共线性分析,设计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引物,结合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征紫外吸收和抗真菌活性,确立了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菌的多重筛选方法。对连作棉田分离获得的175株放线菌进行筛选,筛选到一株产生七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放线菌菌株,是微白黄链霉菌;该菌株能同时PCR扩增到酮基还原酶、脱水酶、硫酯酶基因,对白色念珠菌是有抑制活性的,UVλmax=362,382,404nm,符合七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紫外特征吸收峰。(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期刊2017-12-01)

胡能[4](2017)在《新型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性及其诱抗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瘟病是由真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威胁着全球水稻种植区域的叁大病害之一。近年来,通过各种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诱导可以激活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植物抗性,达到农业生产上对病虫害控制的目的被广泛研究。农抗702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链霉菌702,产生的新型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本文以农抗702和水稻分别为试验材料和研究作用对象,一是通过对农抗702对水稻诱导抗瘟性作用浓度的筛选、对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诱导抗瘟性作用、对水稻诱导抗瘟性作用的持续作用时间和诱导抗瘟性作用对水稻不同病原菌的防御性测定,探究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性,二是通过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分别对水稻膜脂过氧化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对水稻叶片中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对水稻叶片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和对水稻产生的相应抗菌活性物质,探讨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机理进行研究。为探究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性及其诱抗机理,本文以农抗702作为试验组,喷施井冈霉素作为阳性对照,蒸馏水作为阴性对照。首先在水稻叁叶一心时,喷施浓度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30μg/mL和40μg/mL的农抗702,进行诱导水稻抗瘟性作用最佳浓度的筛选;以最佳诱抗浓度的农抗702分别诱导在种子幼芽期、幼苗期(叁叶期)、成苗期(第4叶期)、返青期、分孽期、孕穗期和结实期等七个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水稻,进行诱导抗瘟性的水稻最佳生长期;以最佳诱抗浓度及最佳诱抗生长时期进行喷施药液后,分别在24h、48h、72h、96h、120h、144h时接种稻瘟病菌孢子液,对抗瘟性持续时间进行测定;并测定农抗702诱导抗瘟作用对水稻不同病原菌的防御性的研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在最佳农抗702最佳喷雾浓度,接种时间及生长发育时期。喷雾农抗702、井冈霉素(阳性对照)、蒸馏水(空白对照),每24小时持续8天测定各处理组水稻第二叶片内水稻膜脂过氧化和活性氧清除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丙二醛(MDA))的变化;水稻中酚类物质代谢(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木质素、类黄酮、总酚)的变化;水稻中病程相关蛋白活性(总蛋白含量、几丁质内切酶、几丁质外切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水稻中产生相应抗菌活性物质的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六种浓度的农抗702均能诱导水稻产生抗瘟性,以15μg/mL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效果最佳;在水稻七个不同生长发育期分别喷施浓度15μg/mL农抗702均能诱导水稻抗瘟性,并以水稻叁叶一心时诱抗效果最佳;在水稻最佳时期喷雾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持续时间可达144h以上,并以48h至96h诱抗效果最强。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性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水稻对纹枯病、白叶枯病的抗性,其诱导抗性效果分别为59.7%,58.25%,49.36%。且浓度15μg/m L农抗702诱导水稻对不同病原菌的诱抗效果均强于相同浓度井冈霉素的诱抗效果。2)通过抗瘟性与对水稻膜脂过氧化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农抗702处理,井冈霉素处理和接种病菌处理的MDA含量及5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农抗702处理的MDA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在早期显着高于接种病菌处理,且APX和LOX活性上升速度及峰值高度均比接种病菌处理强;农抗702处理的诱导效果能够达到或超过井冈霉素处理。3)通过抗瘟性与对水稻中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农抗702处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着高于接种病菌处理,但与井冈霉素处理差异不大;而木质素,羟脯氨酸糖蛋白(HGRP)显着高于接种病菌处理,且效果好于井冈霉素。4)通过抗瘟性与对水稻中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农抗702和井冈霉素均能显着提高水稻叶片内总蛋白含量和几丁质内切酶、几丁质外切酶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且农抗702诱导效果均优于井冈霉素。5)通过抗瘟性与对产生相应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表明,与空白水稻叶片相比,农抗702诱导后的水稻叶片提取物对稻瘟病孢子萌发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且最大抑制效果在168h为64.32%,此时比“CK+稻瘟菌”高出111.79%;;并且农抗702能够显着的提高水稻叶片内β-谷甾醇、豆甾醇、γ-豆甾醇、亚油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亚麻酸,肉豆蔻酸、十一(碳)烷和正十六碳酸等抗菌活性物质的积累,增强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综上所述,农抗702能够显着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并对水稻抗稻瘟病的相关代谢有着积极的诱导作用。农抗702能够诱导过敏性反应及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增加水稻抗病相关酚类物质及其代谢酶的活性,提高水稻病程相关蛋白酶的活性,及诱导β-谷甾醇、豆甾醇、γ-豆甾醇、亚油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亚麻酸,肉豆蔻酸、十一(碳)烷和正十六碳酸等抗菌活性物质的积累。等抗病相关的生理防御机制来阻止稻瘟病菌对水稻的感染,侵入和蔓延,增强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从生理及代谢水平揭示了农抗720诱导水稻抗瘟性的机理,在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稻瘟病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并为进一步研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植病杀菌剂,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刘楠楠[5](2016)在《四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组从浙江天目山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鉴定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 1628)。前期研究中发现该菌株发酵液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含有多种四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本研究对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纯化,获得3种四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单体,并对它们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Ribosome engineering)对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进行了遗传改造,提高了其产素水平。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发酵液正丁醇萃取物经过一次大孔树脂AB-8色谱柱层析、两次ODS色谱柱层析、TLC分析和HPLC检测。最终得到叁种四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单体,编号为ODS5-8、ODS5-7-2、ODS-5-7-4。通过质谱、核磁共振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其中ODS5-8被鉴定为四霉素A(Tetramycin A),ODS5-7-2被鉴定为新的四霉素类抗生素,命名为四霉素P(Tetramycin P),ODS5-7-4被鉴定为四烯菌素B(Tetrin B)。建立了四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分析方法为:采用Waters Sun Fi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04 nm,进样量:5μl,柱温:30℃。绘制Tetramycin A、Tetramycin P、Tetrin B HPLC标准曲线,在25~500 mg/L浓度线性范围内,R2依次为0.9914、0.9862、0.9963,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0.83%、100.15%、100.51%,RSD(%)分别为4.57、4.12、7.89,方法准确可靠。本测定方法简单、重复性强,可用于发酵液中叁种四烯化合物在HPLC方法中的定性定量分析。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Tetramycin A、Tetramycin P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rzia solani)、黄瓜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Tetramycin A、Tetramycin P对5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Tetramycin A抑制5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3.93、2.13、3.27、5.36、5.99 mg/L,随着浓度的上升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效果增加,浓度为25 mg/L时平均抑制率为97.7%。Tetramycin P抑制5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3.83、3.29、3.31、4.96、5.65 mg/L,随着浓度的上升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效果增加,浓度为30 mg/L时平均抑制率为97.3%。利用孢子萌发率测定法测定Tetramycin A、Tetramycin P对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两种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Tetramycin A在浓度为125 mg/L时,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孢子萌发率为0%,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率为4%,效果稍弱但仍显着低于对照。Tetramycin P在浓度为75mg/L时,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抑制效果较好萌发率为0%,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率为5%,效果稍弱但仍显着低于对照。实验表明Tetramycin A、Tetramycin P对常见的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可以合成四种不同的抗生素包括丰加霉素、Tetramycin A、Tetramycin P和Tetrin B。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由链霉素、利福平、巴龙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和四环素6种抗生素诱导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突变,得到抗性突变株SD10、SD88、SD99、SD143、SD160、SD189和SD218,其中SD10、SD143为低浓度链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诱导突变得到。7株突变株中,由红霉素诱导得到的突变株SD160产生的丰加霉素和Tetramycin A的浓度达到678 mg/L和1005 mg/L,分别为野生型1628产量的3.8和5.4倍;由巴龙霉素诱导得到的突变株SD99产生的Tetramycin P和Tetrin B的浓度达到1015 mg/L和583 mg/L,分别为野生型1628产量的3.8和5.1倍。结果表明核糖体工程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中四种抗生素的产量,均较原始菌株提高了3~5倍不等,为四种抗生素实现生产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期刊2016-06-01)

王先坤[6](2014)在《纺锤链霉菌SD-07遗传转移体系的建立及产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簇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纺锤链霉菌(Streptomyce netropsis) SD-07系本实验室2007年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分离得到,能产生广谱高效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其中,五烯大环内酯含量最高,七烯大环内酯次之,还包含极少量的四烯大环内酯和/或六烯大环内酯,其中有些具有新的化学分子式。因其抗菌活性远高于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两性霉素B),有进一步研发成国家一类新药的潜力(新型抗真菌抗生素)。为研究其抗生素产生基因簇及相关的调控基因的功能,有必要获得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核酸序列等相关信息,以及建立其遗传操作体系。因此,本文工作包括以下3部分:1.完成了全基因组的扫描测序,并对抗生素合成基因簇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的基因序列全长7685111bp,384个scaffold, G+C含量为71.7%。利用基因预测软件和NCBI在线序列比对,完成了对orf的注释,共得到60个包含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orf,定位在37个scaffold上。利用模块型PKS(polyketide synthases)分析系统数据库ASMPKS对预测所得到的PKS序列中包含的模块及可能合成的产物进行了预测,这些orf共包含32个酮基合成酶(KS, ketosynthase)结构域,27个酰基转移酶(AT, acyl transferase)结构域,42个酰基载体蛋白(ACP, acyl carrier protein)结构域,12个脱氢酶(DH,dehydratase)结构域,24个酮基还原酶(KR, ketoreductase)结构域,4个烯基还原酶(ER, enoyl reductase)结构域和2个硫酯酶(TE, thioesterase)结构域。这为研究纺锤链霉菌SD-07菌株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成基因簇及其调控序列的功能提供了基本数据。但是,全基因组的扫描测序结果没有给出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完整序列。2.建立了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亚克隆文库。建立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亚克隆文库,不仅可以用来测序以获得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完整序列,还可以用于今后抗生素合成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本文利用质粒pJTU2554建立了S.netropsis SD-07的fosmid基因组文库,得到并保存了2304个克隆子。其中,每个克隆子包含外源DNA片段的长度约为34kb。以SD-07基因组为8×106bp计,此基因文库的覆盖率为:99.45%。随后,利用多烯类抗生素聚酮合酶PKS同源序列设计的两组DNA探针:KS-AT和DH-KR,通过两轮Southern杂交从上述2304个克隆子中筛选出含有KS-AT或DH-KR同源基因的克隆子101个。这101个克隆子经KS序列引物PCR扩增验证全部为阳性,表明这些克隆子都至少包含1个抗生素合成基因。因此,它们组成了包含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亚克隆文库,经计算此文库的覆盖率为99.9%。为今后获得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的完整核酸序列、以及研究抗生素合成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打下了基础。3.成功建立了纺锤链霉菌SD-07菌株的遗传操作系统。尽管链霉菌的遗传转移体系早已建立,包括接合转移,原生质体转化和电转化叁种方法。但至今国内外仍没有关于纺锤链霉菌遗传转移体系的成功报道。本文首次建立了纺锤链霉菌SD-07接合转移体系。用于接合转移的质粒为整合型质粒pSET152,从甲基化修饰缺陷的大肠杆菌ET12567(pUZ8002)成功转移到纺锤链霉菌SD-07中并稳定整合在染色体上。优化了纺锤链霉菌SD-07接合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使接合频率提高了近万倍。结果显示:纺锤链霉菌SD-07接合转移体系的最佳条件为:供体菌/受体菌比例为1/1(108:108),孢子热激条件为45℃,10min或者15min,孢子萌发时间为6h,接合转移培养基为GSY(含60mM CaCl2和60mM MgCl2),抗生素覆盖时间为16-20h,萘啶酮酸45μg/ml,阿伯拉霉素为30μg/ml,最高接合频率约为6×10-4/受体细胞。发现了影响接合转移频率的新因素。Ca2+的加入及其浓度是影响接合转移效率的最重要因素。Ca2+比Mg2+更能提高接合频率,两者相差10-100倍。60mM CaCl2,60mM MgCl2是提高接合频率的最佳组合。其次,发现接合转移培养基中有机氮源含量是影响接合频率的另一重要因素。以上两点的影响作用比以前报道的其它因素的影响作用更大,如供受体比例,热激条件、孢子萌发时间、抗生素覆盖时间等。随后我们还尝试利用更加快捷的电转化方法建立纺锤链霉菌SD-07的遗传操作系统。对电击条件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受体细胞的预处理条件(溶菌酶处理)等进行了探索。尽管目前没有最终完成,但是目前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及其所反映的规律,为之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5-20)

曾繁旭,乔建军[7](2014)在《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最有效的抗真菌素之一,在临床和食品工业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多年来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包括: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完整的生物合成流程;该类抗生素杀灭真菌核心机制的最新发现;通过生物工程手段对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的研究,目前人们已实现通过有目的性的理性设计,调整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来获得预期产物;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属的聚酮类抗生素相关基因的进化方式和特点等。在介绍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的同时,还对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张慧,李文利[8](2013)在《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烯大环内酯类(Polyene macrolides)化合物是1大类抗真菌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工业和农业之中。该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典型的Ⅰ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etase,PKS)途径,其模块型的特殊结构和合成机制赋予了其非凡的可塑性。本文就7种已报道的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包括制霉菌素、两性霉素、匹马霉素、杀念菌素/FR-008、龟裂霉素、NPP和四霉素的生物合成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综述了近年来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生物合成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3年05期)

张慧[9](2013)在《红树林来源Streptomyces sp.OUC6819中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treptomyces sp.OUC6819分离于我国广东省红树林保护区芦苇根际土壤,能够产生一类具有抗真菌活性的32元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Polyene Macrolides, PEMs)。本论文以Streptomyces sp.OUC6819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PEMs的生物合成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对Streptomyces sp.OUC6819最适的生长条件进行了摸索。在不同培养基(MS, ISP2, ISP4, COM,高氏),盐浓度(0%-10%)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确定最佳产孢培养条件为ISP2培养基,28℃,盐浓3.3%,pH=7.2。通过抗性敏感实验确定了Streptomyces sp.OUC6819对Thiostrepton n Kanamycin和Erythromycin的敏感性。其次,成功构建了Streptomyces sp.OUC6819的基因组文库。从Streptomyces sp.OUC6819中提取基因组DNA,经过Sau3AI部分酶切,脱磷,回收35-45kb左右的DNA片段,与经XbaI酶切并脱磷,再用BamHI处理的载体SuperCos1相连接,连接产物经包装蛋白包装,然后侵染宿主细胞(?)Escherichia coli Trans10,构建成Streptomyces sp.OUC6819的基因组文库。对该文库进行了质量鉴定,结果表明:文库的效价达6.0×106cfu/mL,经EcoRI、BamHI和XhoY酶切验证基因文库随机性良好。所建文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克隆子分装保存于—80℃冰箱。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为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基因功能研究以及异源表达奠定了基础。接着,对Streptomyces sp.OUC6819中多烯大环内酯类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了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整个基因簇共98kb,由14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 ORFs)组成,其中有4个Ⅰ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 PKS)基因(opeG、opeH、opel和opeJ),5个可能的调控基因(ppeA、opeC、opeD、opeE和opeF),1个抗性基因(opeK),1个Ⅱ型硫酯酶基因(opeM),1个CoA连接酶基因(ppeN)和两个未知功能基因(opeB和opeL)。本论文采用PCR targeting方法构建了用于调控基因opeA、opeC和opeF双交换同源重组的质粒ZH1、ZH2、ZH3,通过接合转移方法将重组质粒ZH3导入野生株Streptomyces sp.OUC6819之中,获得了opeF基因阻断突变株。对野生株和opeF基因突变株进行发酵,经HPLC-MS分析表明:突变株丧失了多烯大环内酯(分子式C36H58O10)的合成能力,证实了opeF基因是多烯大环内酯生物合成中的正调控子。最后,在转录水平上研究了opeF基因对基因簇中其它基因的调控,RT-PCR结果表明,opeF基因是以正调控方式调控基因簇中的opeA、opeE、opeF、opeG、 opeK、opeM和opeN基因,这为进一步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3)

曾繁旭[10](2013)在《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人们尚不清楚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是如何形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同时,也不清楚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相关基因的进化来源是怎么样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最有效的抗真菌素之一。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同时保持紧密的进化联系。这两个特点使该类抗生素是一个理想的研究对象,适于研究聚酮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是如何进化的。在本文中,我们使用了基于蛋白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基于结构的系统发育分析。同时还使用了GC含量偏差、密码子使用偏性和保守位点相关分析,来探究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进化来源,以及它们之间在进化上的差异。本文研究表明,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聚酮合酶,具有来自于放线菌的祖先;而非糖基化和糖基化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聚酮合酶中的对应结构域,在两者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之后分开独立的进化。一些糖基化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聚酮合酶基因是直系同源的,而另一些是通过基因复制进化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P450同放线菌中的P450有紧密联系。I型P450从非链霉菌的其它放线菌中得来,而II型P450从链霉菌中得来。非糖基化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P450也是从链霉菌中得来,但是其祖先与任何一类糖基化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P450都不同。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糖基合成相关酶,均与来自于多种菌门或菌界的类似物相似,可能是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得到的。四类不同的糖基化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ABC转运蛋白,同放线菌中的类似物聚簇。叁类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调节因子则与链霉菌中的类似物有紧密的进化联系。这些结果表明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不同的基因,大多具有不同的来源。在整个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中,聚酮合酶等维持抗生素基本结构的基因可能是整体得到的,而后修饰酶类可能是一步步从多种来源得到相关基因而逐步形成的。(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06-01)

多烯大环内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领域。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被发现和鉴定,调控因子作为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庞大复杂的调控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链霉菌中重要的调控因子类型,综述了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调控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结合位点、作用机制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后续研究工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烯大环内酯论文参考文献

[1].涂佳佳,鞠建华,付少彬,李青连.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koyangensisSCSIO5802中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candicidin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分析鉴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9

[2].张博,周奕腾,黄恺,樊林鸽,柳志强.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9

[3].马国权.两株链霉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与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菌的多重筛选[D].塔里木大学.2017

[4].胡能.新型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性及其诱抗机理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7

[5].刘楠楠.四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6

[6].王先坤.纺锤链霉菌SD-07遗传转移体系的建立及产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簇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4

[7].曾繁旭,乔建军.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

[8].张慧,李文利.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J].中国海洋药物.2013

[9].张慧.红树林来源Streptomycessp.OUC6819中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0].曾繁旭.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D].天津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含有糖基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结构式Figu...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制霉菌素的生物合成图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检测

标签:;  ;  ;  ;  ;  ;  ;  

多烯大环内酯论文_涂佳佳,鞠建华,付少彬,李青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