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控五杆机构论文_施火结,陈基,张翔,任金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受控五杆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构,轨迹,算法,运动学,人机界面,微分,印刷机。

受控五杆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施火结,陈基,张翔,任金波[1](2013)在《连杆受控的五杆机构逆运动学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两曲柄分别为连杆和连架杆的一类混合驱动可控机构的逆运动学及其优化综合问题。建立了逆运动学方程,并以可控电动机驱动的构件加速度峰值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对五杆机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目标值较优化之前减小了37.02%,优化效果明显,提高了该机构的运动性能,减小了由于加速度过大对可控电动机的破坏。(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3年10期)

刘雄斌[2](2013)在《受控五杆机构的运动误差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的迅速,现代的机械工业也在飞速的发展,而且正在朝着精度高、速度快和效益好的发展方向前进。可是,在一个机械系统当中,由于设计时的误差,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生产的偏差,机构在运转的过程当中的磨损,以及恶劣环境对机构的影响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每一个机械系统中都存在或大或小的误差。而误差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自动化机构的运动精度和可靠性,使得实际的机构系统达不到预订的轨迹和位置,从而让机构不能完全实现制定好的功能。因此如何补偿机构系统中存在的误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从对机构误差补偿的角度出发,首先通过实验测得实际曲柄滑块机构系统中滑块的位移曲线,然后在Simulink中对机构进行建模得到滑块的理想位移曲线。通过对比得到机构中的误差,并且进行分析。根据机构的特性提出在原有的机构中增加一个自由度的方法,即将机构改造成五杆机构,通过对五杆机构中的移动副进行控制来补偿机构中的误差。在Simulink中分别对五杆机构采用余弦开环控制和PID闭环控制得到滑块的位移曲线,仿真结果表明五杆机构对原机构中的误差的补偿效果是很明显的。为了使仿真结果更加的具有真实性,本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步进电机的传递函数添加到原有的模型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补偿的效果同样比较明显。最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利用五杆机构的特性来补偿机构中的误差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3-05-01)

孙亮波,孔建益,杨金堂,桂慧[3](2009)在《受控五杆RRRPR机构虚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受控五杆机构的研究意义并列举出常见五杆低副机构,重点针对受控五杆RRRPR机构进行了建模分析和研究。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轨迹曲线密化、遗传算法优化、叁维实体仿真)实现进行分析论证,实现了以VC与OpenGL为工具,基于遗传算法的受控五杆RRRPR机构优化设计系统,可实现按给定运动参数输入的机构仿真分析,也可实现一定数量精确点轨迹的机构反求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09年12期)

王鑫,郭卫东,张晓玲[4](2009)在《受控五杆机构在印刷机递纸机构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在优化综合设计所得曲柄摇杆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在摇杆与机架连接处引入受控移动构件作为机构辅助运动调整环节,使原单自由度四杆机构演变为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受控五杆机构,在混合驱动的条件下达到准确实现较复杂机构运动规律的目的。最后给出将该设计方法应用于印刷机递纸机构设计的研究实例,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2009CCAMMS)论文集》期刊2009-08-01)

杨金堂[5](2009)在《受控五杆机构实现轨迹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机构学正在对其研究对象、内容、理论和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1990年以来,中国机构学经历了一个较大发展。其中受控机构(亦称可控机构或者混合输入机构或者混合驱动机构)分析与综合及其应用研究是10年来主要成果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平面五杆机构的型综合、分析与综合、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误差分布及对实现轨迹的影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五杆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特性,将新型智能计算方法与新设计理论引入其中,为平面五杆机构轨迹综合与创新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首先,提出了两种五杆机构型综合的新方法:“基于两个类Ⅱ级杆组构成法”和“基于两连架杆+Ⅱ级杆组构成法”。提出了全移动副的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通过当前热门研究的四种常用型的研究和特征分析,并运用杆组理论提出的两种型综合方法,得出13种基本型。并分析了这13种基本型在实现轨迹时的演化规律,分析了五杆机构实现轨迹时分析和综合的特点,为基于特征值的五杆机构分析与综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提出了两种五杆机构精确实现多点轨迹的两步尺度综合的新方法:“轨迹实现模型+补偿控制模型”的两步综合法和“轨迹实现模型+圆拟合模型”两步综合法。提出了“视角”“轨迹区内”“轨迹区外”的概念,运用该概念能够减少优化的计算模型;建立实现多点轨迹五杆机构全域最优设计模型:“轨迹实现模型+补偿控制模型”,考虑了五杆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特性,独立的设计变量为6个比传统的要少,但模型数较多;构造的适应度函数保证了满足约束条件的个体的适应度值优于不满足的个体,且增强了优化的吸引域,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获取全域最优解;建立了受控机构的“轨迹实现模型+圆拟合模型”优化模型,运用广义逆求解,实例计算表明:受控机构必须考虑受控原动件的机械特性,必须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和方法。再次,提出了刚性受控五杆机构结构参数误差合理分布方法;运用小波分析与变换,提高了补偿运动的低频特性。通过分析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误差对实现轨迹误差的影响,建立了全微分方程组,运用矩阵论的范数法,提出了刚性受控五杆机构结构参数误差合理分布方法,可以减少补偿运动不必要的调整,从而提高了五杆机构实现轨迹的精度和五杆机构的实用性;通过小波多分辨分析方法对可控五杆机构的补偿运动曲线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了解补偿运动在各频率段的分布,而且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使特征数据点大为减少,并且消除了补偿运动高频部分,优化了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特性,为机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后,开发了受控五杆机构的计算仿真和控制系统软件。针对五杆机构进行力学分析,运用“矩阵法”建立五杆机构力学模型,研制开发本文的全部计算与仿真模型及软件,研制开发五杆机构力的控制硬件系统及其软件,完成实验台研制;为五杆机构的设计理论验证和应用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09-01-01)

姜繁智,李虹,孔建益,杨金堂[6](2008)在《基于Turbo PMAC的平面受控五杆机构PID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平面受控五杆机构建立PID控制系统。通过分析PMAC控制算法流程,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参数整定。整定曲线表明,PMAC PID控制平面受控五杆机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响应性,能够满足高速度、高精度的工况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08年01期)

刘怀广[7](2007)在《平面受控低副五杆机构虚拟设计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当代机构学从原来简单的单自由度领域过渡到了复杂的多自由度领域。受控五杆机构作为最简单的多自由度机构,逐渐成为机构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平面受控五杆机构的构成开始,探讨了五杆机构13种基本型的运动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Visual C++语言在可视化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OpenGL平台,开发了一套可视化的五杆机构虚拟设计系统。介绍了五杆机构基本型类Ⅱ级杆组的构成法则,并建立了每种类Ⅱ级杆组的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五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二步综合”法在五杆机构RRRPR轨迹综合中的成功运用,为它在其他基本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由于OpenGL的独立性、开放性和跨平台性,使其成为开发叁维虚拟系统的有利工具。通过对五杆机构结构的研究,建立了五种叁维构件模型,从而实现了五杆机构的参数化。OpcnGL交互技术的研究,解决了OpenGL中鼠标交互性差的问题,为增强系统的可操作性打下了基础。利用VC++与OpenGL联合编程开发的系统实现了五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轨迹综合两大功能。通过五杆机构的参数设置和轨迹点的交互性选择,可以实现机构的动态仿真以及仿真曲线的实时分析,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关信息的输出,综合度较高。遗传算法的引入,解决了五杆机构轨迹综合的多峰值问题,最后的结果校验实现了运动分析和轨迹综合的统一。此虚拟设计系统界面美观、结构紧凑,交互性强,实用价值高,为受控五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精确实现给定轨迹提供了实验条件,也为下一步的动力学分析、补偿运动的优化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07-05-20)

汤勃,廖汉元,孔建益,李佳[8](2006)在《双摆块受控五杆机构数学模型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目前受控五杆机构的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双摆块五杆可控机构,该种机构具有调控过程和计算补偿参数简单、快速等优点,特别突出的是,在不改变机构尺寸的情况下,可复演任何轨迹,实现了机构的全柔性全智能化控制。(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06年10期)

潘莉,孔建益[9](2006)在《实现轨迹的受控五杆机构精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微分法推导出实现轨迹的受控五杆机构的精度的数学表达式,并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用C++编程,对精度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杨金堂,孔建益,朱俊华,熊禾根,蒋国璋[10](2006)在《基于PMAC的受控五杆机构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受控五杆机构的机械系统结构组成,构思受控五杆机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出该系统的友好界面及其数据传输方式,基于PMAC运动控制器的特点,提出运用 VC对受控五杆机构试验台上位机控制界面的编程思想和方法,利用PMAC运动控制器的相关技术,实现受控五杆机构控制系统的给定图形、机构设置、仿真校验、程序设定及轨迹校验五大模块及其相应程序。经过试验台的试验测试,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说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受控五杆机构的控制系统中。(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06年03期)

受控五杆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的迅速,现代的机械工业也在飞速的发展,而且正在朝着精度高、速度快和效益好的发展方向前进。可是,在一个机械系统当中,由于设计时的误差,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生产的偏差,机构在运转的过程当中的磨损,以及恶劣环境对机构的影响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每一个机械系统中都存在或大或小的误差。而误差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自动化机构的运动精度和可靠性,使得实际的机构系统达不到预订的轨迹和位置,从而让机构不能完全实现制定好的功能。因此如何补偿机构系统中存在的误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从对机构误差补偿的角度出发,首先通过实验测得实际曲柄滑块机构系统中滑块的位移曲线,然后在Simulink中对机构进行建模得到滑块的理想位移曲线。通过对比得到机构中的误差,并且进行分析。根据机构的特性提出在原有的机构中增加一个自由度的方法,即将机构改造成五杆机构,通过对五杆机构中的移动副进行控制来补偿机构中的误差。在Simulink中分别对五杆机构采用余弦开环控制和PID闭环控制得到滑块的位移曲线,仿真结果表明五杆机构对原机构中的误差的补偿效果是很明显的。为了使仿真结果更加的具有真实性,本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步进电机的传递函数添加到原有的模型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补偿的效果同样比较明显。最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利用五杆机构的特性来补偿机构中的误差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控五杆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1].施火结,陈基,张翔,任金波.连杆受控的五杆机构逆运动学分析与优化[J].现代制造工程.2013

[2].刘雄斌.受控五杆机构的运动误差补偿[D].南华大学.2013

[3].孙亮波,孔建益,杨金堂,桂慧.受控五杆RRRPR机构虚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

[4].王鑫,郭卫东,张晓玲.受控五杆机构在印刷机递纸机构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2009CCAMMS)论文集.2009

[5].杨金堂.受控五杆机构实现轨迹理论与实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

[6].姜繁智,李虹,孔建益,杨金堂.基于TurboPMAC的平面受控五杆机构PID控制分析[J].机械传动.2008

[7].刘怀广.平面受控低副五杆机构虚拟设计系统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

[8].汤勃,廖汉元,孔建益,李佳.双摆块受控五杆机构数学模型的设计[J].机械设计.2006

[9].潘莉,孔建益.实现轨迹的受控五杆机构精度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10].杨金堂,孔建益,朱俊华,熊禾根,蒋国璋.基于PMAC的受控五杆机构控制系统研究[J].控制工程.2006

论文知识图

受控五杆机构虚拟设计系统界面...平面受控五杆机构受控五杆机构的动态误差分析计算结果受控五杆机构受控五杆机构

标签:;  ;  ;  ;  ;  ;  ;  

受控五杆机构论文_施火结,陈基,张翔,任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