锗的富集论文_叶霖,李珍立,韦晨,胡宇思,王浩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锗的富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矿,会泽,乌兰,硫化锌,硫化剂,品位,亲和性。

锗的富集论文文献综述

叶霖,李珍立,韦晨,胡宇思,王浩宇[1](2019)在《云南富乐铅锌矿床锗超常富集及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滇黔矿集区”是我国重要铅锌资源基地,该区铅锌矿床(点)众多,成群成带分布,赋矿地层复杂,锗是多数矿床中重要伴生资源(Hu and Zhou,2012;Zhang et al.,2015;Hu et al.,2017)。云南富乐铅锌矿床位该矿集区东南部,是代表性铅锌矿床之一,其铅锌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赋矿地层为二迭统阳新组白云岩夹灰岩,为该区已知铅锌矿床赋矿最年轻地层。矿石中矿物组成简单,矿石矿物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含少量黄铁矿和微量铜矿物,围岩蚀变较弱,以方解石化和白云石化为主。铅锌矿石总体品位较(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曹洪杨,陈冬冬,饶帅,高远,陈少纯[2](2019)在《低品位含锗褐煤烟尘二次富集提锗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硫化剂黄铁矿精矿对含锗褐煤旋涡炉烟尘中低品位锗资源二次挥发富集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微观结构分析及热重分析,采用HSC软件分析了含锗烟尘二次挥发富集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黄铁矿精矿用量、硫化反应温度、硫化反应时间的增加,烟尘中含锗量逐渐下降。在硫化剂黄铁矿精矿添加量20%、反应温度1 200℃、反应时间6h条件下,烟尘中锗的挥发率为91.82%,获得的二次烟尘平均锗含量为15.22%,实现了低品位含锗烟尘中锗的二次富集。(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9年12期)

黄少青,张建强,张恒利[3](2018)在《东北赋煤区煤中锗元素分布特征及富集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大量煤田(矿区)勘查资料煤中锗含量化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矿区(煤田)为统计单元,确认东北赋煤区主要矿区(煤田)煤中锗含量平均值为1~5μg/g,均分布在中国煤锗含量平均值附近;即使在典型煤–锗矿床乌兰图嘎所在的胜利煤田和五牧场所在的伊敏煤田,统计煤中锗平均值分别为2.63μg/g和3.30μg/g,没有明显的升高,胜利、伊敏煤田其他井田,煤中锗含量平均值均与中国煤中锗含量平均值相差不大,煤中锗的富集表现为在小范围内聚集;煤中锗富集区域常可见热液矿物,结合前人对典型煤–锗矿床的研究,认为煤中锗主要由热液携带进入,热液侵入为煤中锗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次工作在二连、海拉尔盆地新发现一批煤中锗异常点,由于煤中锗的富集通常范围较小,已有煤田勘查资料显示有未能控制到锗富集的范围,这些异常点很值得做进一步工作。(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8年03期)

仝一喆[4](2018)在《硫化锌精矿加压氧浸炼锌工艺过程锗的强化富集》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硫化锌精矿加压氧浸炼锌工艺,分析了Ge在该工艺流程中的富集程度,并给出典型工艺流程。硫化锌精矿加压氧浸炼锌工艺对硫化锌精矿中伴生的Ge具有强化回收的效果,该工艺Ge浸出率高,通过中和沉淀或置换法可从浸出液中得到高品位的Ge富集渣。在生产实践中,Ge浸出率可达95%,Ge回收率达75%,置换渣中Ge可富集约50倍。(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期刊2018年03期)

魏强[5](2018)在《煤型锗矿床中异常富集微量元素的亲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乌兰图噶锗矿床和云南临沧锗矿床均是超大型的煤-锗矿床。以前研究表明,乌兰图噶和临沧高锗煤中异常富集的微量元素(包括Ge、W、As、Sb、Be、U和Nb)和稀土元素(REY)具有不同程度的有机亲和性。但是,这些微量元素在高锗煤的有机质中的具体赋存状态和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基于煤岩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结构化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精细研磨、HCl-HF酸洗脱灰、多级酸淋滤、低温灰化、煤岩学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密度梯度离心试验、电子探针和能谱仪、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内蒙古乌兰图噶和云南临沧煤型锗矿床中异常富集微量元素的亲和性进行了深入探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高锗煤中异常富集微量元素的有机亲和性评估。与以前研究方法不同,本次研究基于HCl-HF处理前后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重新厘定了乌兰图噶和临沧高锗煤中异常富集微量元素的亲和性。使用流能磨将13个分层样精细研磨至~3μm,确保了精细研磨煤中的微米级矿物(除黄铁矿外)在脱灰过程中可完全溶解于HCl-HF。使用ICP-MS检测了精细研磨煤和脱灰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利用多级酸淋滤进一步揭示了HCl、HF和HNO_3对高锗煤中微量元素脱除的作用及其作用大小。乌兰图噶和临沧高锗煤中大多数被广泛认为具有不同程度有机亲和性的微量元素,包括Ge、W、As、Sb、Be、U、Nb和REY,经HCl-HF处理后被脱除相当大部分。这说明如果这些微量元素确实是有机亲和的,则它们仅以某种弱结合的方式与有机质相连。另外,多级酸淋滤的结果显示,HCl对脱除乌兰图噶煤中的W、As、REY和临沧煤中的As、Be、U、REY更有效;而HF对脱除乌兰图噶煤中的Ge、Sb和临沧煤中的Ge、W、Sb、Nb更有效。褐煤中腐植组含量越高,Ge的含量也越高。对本次研究中观察到的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乌兰图噶和临沧高锗煤中异常富集的微量元素(尤其是Ge)与有机质之间存在弱连接(可能是以螯合物的形式存在),使得这些元素可以被HCl-HF脱除。或者,这些元素也可能与微细粒矿物(或结晶较差的似矿物、非矿物无机质)有关,因为与有机质紧密结合而很难被检测到。(2)高锗煤中异常富集微量元素在显微组分中的分布。采用精细研磨、密度梯度离心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方法对乌兰图噶和临沧锗矿床的代表性分层样(WLTG C6-2和LC S3-6)进行显微组分分离,以探讨DGC片段(显微组分聚集物)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联,尤其是被广泛认为具有不同程度有机亲和性、异常富集的微量元素(包括Ge、W、As、Sb、Be、U、Nb和REY)。WLTG C6-2的腐植组和惰质组含量分别为58.4%和40.7%,而LC S3-6以腐植组占主导到位(98.7%)。与精细研磨煤相比,脱灰煤(经HCl-HF处理)中腐植组和惰质组的峰值密度更低,密度分布曲线也更接近正态分布,说明精细研磨煤的密度片段中仍存在少量矿物。乌兰图噶高锗煤中的Be和As更倾向于在富惰质组的密度片段中富集,可能与较重片段中的矿物有关。腐植组中的Ge含量比惰质组更高,可能是由于腐植组中Ge的结合点位更多。Sb在富腐植组片段中略微富集。Ge和W之间的正相关性和W含量在不同片段中的显着变化说明W具有有机-无机的混合亲和性,而Nb与W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Ba主要与矿物相关。在临沧S3煤中,Ge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可能是由于较重的腐植体含有更多结合点位。Be、U和Sb更倾向于在较重的密度片段中富集,可能是由于较重的腐植体含有更多结合点位,或者是由于这些元素具有一定的无机亲和性。As含量随密度的变化整体上较为平缓,大多数黄铁矿颗粒在DGC过程中被脱除了,而高锗煤中的部分As存在于这些黄铁矿中。W、Nb、或许还有Th可能存在于相同物相中,因为它们随密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另外,一些片段中REY的异常主要是由于LREY的富集,WLTG C6-2中的REY(尤其是LREY)和LC S3-6中的LREY可能与一些微量元素共存于矿物中,包括Sc、Sr和Ba。(3)高锗煤中异常富集微量元素分布和赋存的微区研究。利用原位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研究高锗煤及其低温灰样品中轻元素(C、O和S)和几种微量元素(乌兰图噶:Ge、W和As;临沧:Ge、W、As和U)的分布特征。这些主要与有机质相关的微量元素的EPMA检测限相当稳定,因而可以在不同显微组分上获取可靠的点分析数据。借助显微镜分析、XRD、EDS和ICP-MS获取了额外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WDS原位元素扫描和点分析结果证明乌兰图噶煤中的腐植体比惰质体含有更低的C含量以及更高的O和S含量,Ge、As和W更倾向于在腐植体中富集。在乌兰图噶和临沧高锗煤的不同腐植体中,Ge、As、W和U更倾向存在于更致密的腐植体(腐木质体或凝胶体)中,而且在致密的腐植体中,这些元素的丰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Ge和W的原位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它们共存于有机质中。Ge、W和U具有显着的有机亲和性,这些元素的一小部分与富硫的无机相有关,例如铁硫化物/硫酸盐(如,黄铁矿和叶绿矾)。As具有有机质和铁硫化物/硫酸盐的混合亲和性。在高锗煤的低温灰中未检测到Ge的矿物,Ge在低温灰中很可能以无机的无定形态存在。(4)高锗煤中异常富集微量元素的结构成因。利用对~(13)C-NMR和KBr-FTIR谱图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通过对比高锗煤的精细研磨煤和脱灰煤腐植组的化学结构差异以推测乌兰图噶和临沧高锗煤中与锗的富集相关的有机结构。定性分析无法提供有效信息,~(13)C-NMR半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WLTG C6-3的腐植组和LC S3-6的腐植组中均不含芳香桥碳(129-137ppm),HCl-HF处理后NMR谱图上的共性变化是芳甲基(16-25 ppm)、亚甲基(25-37ppm)和氧接芳碳(149-164 ppm)的减少;FTIR谱图半定量分析选定的叁个谱段分别是700-900 cm~(-1)、1560-1800 cm~(-1)和2800-3000 cm~(-1),HCl-HF处理后的共性变化是芳香C=C键和酚羟基(~1610 cm~(-1))和非对称甲基(~2960 cm~(-1))的减少。考虑到Ge是以Ge-O配位结构的形式存在于高锗煤中的,结合NMR和FTIR分析结果,高锗煤中与锗富集有关的官能团很可能是酚羟基结构。本次论文研究为煤型锗矿床中异常富集微量元素(尤其是Ge)的赋存状态提供了可靠证据和新的观点,为以后寻找从煤中提取锗等有机亲和微量元素的更好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期刊2018-03-29)

刘丽霞,李文挺,彭军,张磊,蔡长焜[6](2018)在《粉煤灰中锗的高温火法二次富集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火法二次富集工艺对含锗粉煤灰中的锗进行富集,以锗含量为0.35%(质量分数)的粉煤灰为原料,研究温度、C含量、碱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高温火法二次富集工艺锗的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中碳含量为3%,碱度为1.0,在1600℃下保温1 h可以取得较好的锗富集效果。富集物中锗含量可达到16.65%,富集物中锗的收得率达到89.55%。对富集后的富集物和渣进行XRD物相分析,富集后锗以锗酸盐(Ca_2Ge O_4和Ca_2Ge_7O_(16))和FeGe形式在富集物中存在,渣呈玻璃相,有利于锗的提取。(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灵恩[7](2018)在《固体废弃物中稀散金属锗、镓和铟的富集、真空分离提取机制与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子通讯、光伏、新能源、航天技术的发展,稀散金属锗、镓和铟在这些领域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且它们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锗、镓和铟资源十分稀缺。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锗、镓和铟是缓解它们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稀散金属在废物中以不同的化学形态存在,分布分散,且含量很低;另外,废物中还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有机物,重金属等,这些特点都增加了它们的回收难度。因此,稀散金属废弃物的回收过程不同于矿物冶金过程。本文围绕不同化学形态锗、镓和铟废物——粉煤灰,废弃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废弃液晶面板开展研究,针对废物中锗、镓和铟的分布特点与回收难点,提出了锗、镓和铟的“富集-真空分离”回收思路。通过实验对其富集规律、真空分离提取机制与条件优化的研究,提出了环境友好的回收工艺体系,并建立了真空还原-氯化蒸馏回收粉煤灰中的锗,热解-真空分解联用回收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镓以及机械剥离-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回收废弃液晶面板中铟的工艺。针对GeO_2粉煤灰无机废物体系中锗的富集与真空分离的研究,提出了真空还原-氯化蒸馏工艺过程,并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曲面分析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真空还原过程,粉煤灰中的锗以Ge/GeO_2化学形态进入冷凝产品。在1193 K的温度和系统压力259.63 Pa,添加16.64 wt.%的焦炭,锗分离率可以达到93.35%。中试实验验证了回收的实际效果,在1473 K的反应温度,1-10 Pa的系统压力以及40 min的反应时间,锗分离率为94.64%。真空反应后的残渣毒性浸出值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它不是危险废物。通过真空还原分离技术实现了粉煤灰中锗的富集与真空分离,再经过氯化蒸馏和还原过程,实现了锗的纯化并制备出纯锗。在废弃太阳能电池组件GaAs化合物复杂废物体系中镓的富集与真空分离的研究中,通过TGA-MS分析,确定了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塑料有机物主要是EVA组分。在热解温度773 K,0.5 L/min的N_2流量,30 min的热解时间的条件下,太阳能板材中有机物接近100%的去除率。通过热力学、动力学以及饱和蒸汽压的计算分析了镓和砷的分离规律;并通过实验确定了砷化镓真空分解回收的最优条件:在反应温度1173 K,系统压力1 Pa和粒径在<0.3mm的条件下,镓和砷可以实现分离与回收。通过机械剥离过程首先从废弃液晶面板In_2O_3-有机物复杂废物体系中得到了富集液晶和铟的剥离产品。其次,TGA-MS和GC-MS分析确定了剥离产品中的液晶类型,它的液晶类型主要是TFT型液晶。对比载气热解和真空热解,选择了真空热解作为去除液晶的方式。通过PVC真空氯化实验,成功地以InCl_3形式回收了铟,并制备了覆碳纤维。基于PVC与剥离产品中C,H,Cl,In元素的最大化利用问题,提出了固体废弃物中元素循环的概念,固体废弃物中的元素可以通过元素循环来实现废物回收的最大化。最后,利用元素循环的思路,提出了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回收铟的工艺过程,阐明了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中有机物分解、吸附和碳化过程机制。最优条件为:分子筛粒径<0.3mm,热解温度为773 K,系统压力为5000 Pa,添加30%分子筛,热解碳纤维主要是无机碳。在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过程中,铟回收率可以达到8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真空还原-氯化蒸馏回收粉煤灰中的锗,热解-真空分解联用回收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镓以及机械剥离-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回收废弃液晶面板中的铟工艺体系。通过富集-真空分离工艺与传统回收工艺在回收技术和环境方面的比较,显示出富集-真空分离工艺在处理含稀散金属锗、镓和铟的固体废弃物中的优势。本研究为推进固体废弃物中稀散金属锗、镓和铟回收的工业化,稀散金属的绿色循环再生和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1-01)

叶霖,李珍立,胡宇思,黄智龙[8](2017)在《云南会泽铅锌矿床中锗的分布与富集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涂光炽等,2003;Zhang et al.,2015),在总面积约17万km2的叁角形区域内,400多个大、中、小型铅锌矿床、矿点和矿化点成群成带分布(柳贺昌和林文达,1999)。滇东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是该矿集区内最大的铅锌矿床,矿石(Pb+Zn)平均品位为30%~35%,是世界上同类矿床中品位最高的超大型铅锌矿床之一。该矿床位于"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中南部,处于NE向的小江深大断裂带、SN向的昭通-曲(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五十)——专题104:深部矿产资源评价理论方法、专题105:中国“叁稀”矿产资源分布与成因》期刊2017-10-15)

普世坤[9](2016)在《热还原—真空挥发富集提取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锗是重要的稀缺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红外光学、光纤通信、航空航天、太阳能电池、核物理探测、化学催化剂等众多国防军工及民用领域,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的关键材料,属于我国战略收储金属。世界锗资源仅有美国、中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拥有,我国锗资源保有储量仅约3500余吨,占全球锗资源的40.7%;是世界第一大锗生产供应国,高纯锗年产量约130吨,占全球供应量的70%,其中云南锗资源储量占到了全国的32%,产量占到了全国的65%以上,是云南的特色优势产业。云南省临沧地区拥有世界知名的褐煤锗矿资源,褐煤锗矿中锗含量一般在100 g/t~600 g/t之间,经链式锗挥发炉火法冶炼富集后得到锗含量为0.35%~1.50%的低品位锗精矿。本论文主要针对云南临沧地区褐煤锗矿经一步火法富集产出的低品位锗精矿,进行了二次还原挥发富集提取锗研究,以提高锗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小湿法处理的环境影响。重点研究开发了次亚磷酸钠热还原火法挥发富集提取锗矿中锗、次亚磷酸钠热还原-真空挥发富集提取低品位锗精矿中锗的新工艺,以及对产出的还原锗精矿采用碱氧化预处理后经盐酸蒸馏分离提取四氯化锗,再经提纯制备得到高纯二氧化锗的新方法。通过系统性实验对锗矿热还原火法富集、高温常压分段焙烧挥发、次亚磷酸钠热还原真空挥发富集及碱氧化预处理-盐酸蒸馏分离等锗还原挥发过程及原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锗热还原挥发和碱氧化预处理的工艺原理,最终确定了次亚磷酸钠热还原挥发富集回收锗的工艺条件及参数。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锗资源分布、主要用途、产品产量、生产工艺、主要提取方法。其次对现有锗矿火法富集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影响锗回收的主要因素如设备、温度、挥发方式及还原气氛等热还原挥发条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目前锗矿火法富集中存在的锗回收率低等问题及改进方法。经试验提出了在锗矿中添加还原剂次亚磷酸钠进行热还原挥发来提高锗矿火法冶炼回收率的方法,通过添加2.5%的次亚磷酸钠能把锗挥发率从91%提高到接近100%,挥发残渣中锗品位降低至50 g/t.重点对次亚磷酸钠热还原-真空挥发富集锗的工艺方法进行了系统性试验研究,并与常压高温分段焙烧挥发富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验对产出的高品位还原锗精矿中锗的碱氧化预处理-盐酸蒸馏分离提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锗还原挥发炉,采用正交实验及单因素条件实验,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分析,同时采用热力学方法原理及扩散理论对还原反应及真空挥发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还原剂的选择,还原反应过程,挥发原理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温度1000℃,次亚磷酸钠用量7.5%,真空度500 Pa,载气流量2 L/min,挥发时间90 min,料层厚度30 mm,此条件下锗挥发率达到94.76%~98.35%,挥发残渣中锗含量达到0.06%~0.13%,产出还原精矿品位达到12.68%~46.71%,富集倍数达27~36倍。与常压挥发富集方法相比,还原挥发温度低200℃,挥发时间短60分钟,富集倍数提高了10~14倍,锗挥发率提高了22%~32%,富集得到的精矿锗含量提高了5%~19%,具有显着的锗回收效果,同时生产成本得到了大幅下降。自行设计了含锗原料提锗实验装置,提出了采用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氧化预处理-盐酸蒸馏分离得到四氯化锗,再经传统工艺精馏提纯水解后得到高纯二氧化锗的新工艺,解决了本方法得到的高品位还原锗精矿在用常规湿法盐酸蒸馏提锗工艺回收率低的难题。通过系统研究,优选的工艺参数为:水用量为锗精矿重量的2倍,氢氧化钠用量为锗精矿重量的30%,过氧化氢(30%)用量为锗精矿重量的25%,预处理时间为1.5 h,蒸馏盐酸用量为锗精矿重量的9倍。本方法能够显着提高锗的盐酸蒸馏回收率,采用本工艺后锗回收率提高到了97.90%以上,而用常规盐酸蒸馏工艺回收锗时回收率才能达到65.16%.相对于目前的硫酸浸出-丹宁沉淀-盐酸蒸馏分离的湿法提锗工艺,本方法具有锗回收效率高,流程简短,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辅料消耗少,生产运行成本低,避免了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及处理,可彻底解决湿法处理工艺提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本工艺回收锗矿及低品位锗精矿中的锗是可行的,具有回收率高,环境友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达到了提高锗综合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安全环保,高效利用锗资源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次亚磷酸钠热还原真空挥发富集回收锗和碱氧化预处理蒸馏分离提取锗新技术在稀有金属领域的应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6-03-01)

普世坤,兰尧中,吴王昌,谢高,杨再磊[10](2016)在《微波加热常压挥发富集低品位褐煤锗精矿中锗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微波加热常压挥发富集褐煤锗精矿中锗的方法,试验考察了挥发温度、挥发时间、料层厚度、精矿粒度对锗挥发率的影响,得出低品位褐煤锗精矿挥发富集锗的最佳工艺条件:挥发温度1 200℃、挥发时间150 min、料层厚度10 mm、精矿粒度-200目超过97.36%,在此条件下锗的挥发率为62.78%~74.50%,挥发产物锗含量在8.02%~28.46%,富集比达到17.0~21.7倍。(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冶金》期刊2016年01期)

锗的富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察了硫化剂黄铁矿精矿对含锗褐煤旋涡炉烟尘中低品位锗资源二次挥发富集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微观结构分析及热重分析,采用HSC软件分析了含锗烟尘二次挥发富集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黄铁矿精矿用量、硫化反应温度、硫化反应时间的增加,烟尘中含锗量逐渐下降。在硫化剂黄铁矿精矿添加量20%、反应温度1 200℃、反应时间6h条件下,烟尘中锗的挥发率为91.82%,获得的二次烟尘平均锗含量为15.22%,实现了低品位含锗烟尘中锗的二次富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锗的富集论文参考文献

[1].叶霖,李珍立,韦晨,胡宇思,王浩宇.云南富乐铅锌矿床锗超常富集及机理探讨[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曹洪杨,陈冬冬,饶帅,高远,陈少纯.低品位含锗褐煤烟尘二次富集提锗工艺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

[3].黄少青,张建强,张恒利.东北赋煤区煤中锗元素分布特征及富集控制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

[4].仝一喆.硫化锌精矿加压氧浸炼锌工艺过程锗的强化富集[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8

[5].魏强.煤型锗矿床中异常富集微量元素的亲和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

[6].刘丽霞,李文挺,彭军,张磊,蔡长焜.粉煤灰中锗的高温火法二次富集工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8

[7].张灵恩.固体废弃物中稀散金属锗、镓和铟的富集、真空分离提取机制与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8].叶霖,李珍立,胡宇思,黄智龙.云南会泽铅锌矿床中锗的分布与富集规律[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五十)——专题104:深部矿产资源评价理论方法、专题105:中国“叁稀”矿产资源分布与成因.2017

[9].普世坤.热还原—真空挥发富集提取锗研究[D].上海大学.2016

[10].普世坤,兰尧中,吴王昌,谢高,杨再磊.微波加热常压挥发富集低品位褐煤锗精矿中锗的工艺研究[J].中国有色冶金.2016

论文知识图

温度对锗分离率,残渣中的锗含量以及...热酸浸出一铁矾法炼锌过程锗富集扩大试...附图锗富集物的生产工艺流程3号钻孔锗品位变化胜利煤田锗矿及沼泽微环境垂向上的变...露采坑煤中锗含量与灰分指数相关关系...

标签:;  ;  ;  ;  ;  ;  ;  

锗的富集论文_叶霖,李珍立,韦晨,胡宇思,王浩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