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制约

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制约

GAVRILYUK, MARINA(赵琳娜)[1]2017年在《俄汉语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文中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与概念体系中。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是人们用某一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或说明另一不熟悉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同时,隐喻又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深深地根植于文化土壤中,是文化的沉淀和载体。动物隐喻作为隐喻中的一个类别,是人们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动物各种特点的感知和体验来认知和理解其他概念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人类的语言中存在的大量动物隐喻表达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层面的体现。由于人类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他们对同类动物的理解和体验或多或少有着共性;但同时,由于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民俗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动物形象的认知必然存在着某些差异。这使得各个语言中都出现了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思维特点、数量丰富的动物隐喻表达。这些隐喻表达的真实意义,对于本族语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则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面对不熟悉的目的语动物隐喻时,缺少对这种文化的特别体验,不具备相似的思维方式的二语学习者很难正确地理解该隐喻所隐含的意义。他们往往会凭借母语文化的生活经验图式或者母语习惯来处理目的语隐喻表达,而这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导致对隐喻的误解。因此,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理解加工过程的特点,寻找能帮助学习者克服理解困难的途径,对第二语言的教学与习得来说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在俄汉语动物隐喻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调查俄汉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的理解状况,找出并分析他们所采用的理解策略,揭示影响他们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理解的因素和产生误解的原因,以期为二语隐喻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并促进目的语动物隐喻的习得。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依据,根据概念隐喻的映射关系对俄汉语动物隐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认知对比分析,描述了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中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语言因素的影响叁个角度阐释了俄汉语动物隐喻异同的原因。然后,在跨文化对比和隐喻差异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俄汉语动物隐喻的一些异同点设计了问卷,并针对俄、汉学习者分别进行了目的语动物隐喻的理解调查。接着,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找出了俄汉语学习者在处理目的语动物隐喻意义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理解策略以及导致误解的原因,并据此揭示了俄汉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的认知加工机制。最后,我们探讨了本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对二语隐喻教学带来的启示。全文共分为6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概要性地介绍了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以及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基本框架。第二章是俄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在这一章中,我们对从语料库和词典中收集的俄汉语动物隐喻语料按照概念域的不同映射关系做了分类整理,对每一组映射关系所包含的动物隐喻进行了跨文化对比,找出了俄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隐喻所反映出的文化异同。这部分研究结果为调查设计所用。第叁章是制约俄汉语言中动物隐喻差异的因素。本章对俄汉语动物隐喻的异同状况作了全面的总结,并从中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语言因素的影响叁个角度对俄汉语动物隐喻差异的成因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该分析的结果有利于加强跨文化的比较深度,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物隐喻,同时也为理解问卷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第四章是俄汉动物隐喻理解现状调查。在这一章中,我们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阐明了设计思路及执行调查程序,分析和对照了俄汉语两项调查的结果,找出了俄汉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所采用的理解策略,总结了影响动物隐喻理解的因素和导致理解误解的原因,并据此揭示了俄汉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的理解加工过程。第五章是俄汉语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本章从国内外二语隐喻教学状况入手,发掘了当前二语隐喻教学的特点和不足点,讨论了本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对二语隐喻教学带来的启示,并从隐喻意识的形成、隐喻思维训练和文化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俄汉语动物隐喻教学的一些适宜的教学途径。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本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概括了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陈映戎[2]2012年在《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喻是以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的认知现象。它根植于文化系统,体现在思维和语言层面。隐喻既是概念建构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学习和认知的对象。隐喻可以根据喻体的不同分为许多大类,比如动物隐喻、植物隐喻等等。本文主要涉及的是与植物范畴相关的隐喻,包括独立于语境含有文化喻义的植物词汇和包含植物词汇并在语境关照下产生隐喻意义的词组。植物隐喻的产生基于人们对植物各种特征及功能的熟悉和体验。它的形成过程就是将植物的各方面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人”或“事物”概念上,使人们得以通过感知某种植物的形态特点或体验它的用途来认知和理解某一概念。各种语言的植物隐喻都蕴含着所属语言的思维特性和文化内涵。它的真义游离于字面意义之外,对本族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则会形成不小的理解难度。当下植物隐喻研究多集中于对隐喻本身的对比研究(包括其文化意义的阐释和比较),很少有人关注二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植物隐喻的理解认知过程。本文正是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入手,研究调查英汉学习者对目的语植物隐喻的心理加工过程,了解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误区,并结合植物隐喻的文化涵义及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构建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模式,以促进二语植物隐喻的习得,辅助植物隐喻教学。本文首先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框架下,将英汉植物隐喻的各种映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比较,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了英汉植物隐喻异同的原因。然后根据语料比较结果设计问卷,对英汉学习者的植物隐喻理解状况做了一个调查,分析了学习者对目的语隐喻的认知误区,总结了学习者的隐喻认知方式及影响理解的相关因素。接着在调查基础上,本文将学习者的认知手段和文化因素融合在一起,建立了英汉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以期从文化和思维的双重角度深化学习者对目的语植物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最后我们探讨了本研究给汉语植物隐喻教学带来的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一、语料对比分析揭示英汉植物隐喻异大于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植物隐喻的整体数量比较、映射目标域以及语义相近条件下源域(即植物喻体)的差别等叁个方面。本文对各组映射关系的英汉对比差异及差异的成因做了较多的拓展分析。二、二语学习者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英汉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植物隐喻的共性因素有母语文化、语境、联想和推理方式,以及视觉信息的不当刺激。母语文化迁移、语境推测和字面联想推断是二语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植物隐喻的主要手段。其中以母语文化对隐喻理解产生的影响作用为最大。叁、构建了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模式。该模式建立在调查基础上,包含了二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因素和多种认知方式,是集语言、思维和文化于一体的层级性的心理认知模式,对目的语植物隐喻的理解认知,以及目的语思维概念的形成有一定推动作用。本文共七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我们对英汉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研究的背景(包括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意义、本文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逐一作了说明。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案。本章对隐喻的本质、工作机制以及隐喻理解的本质进行了概述,并对母语与二语隐喻理解能力的发展做了比较,分析了二语学习者理解隐喻的一些认知特点,进而探讨了联想推理和文化背景对意义推断和隐喻思维的影响作用。最后本章阐述了本文的总体研究设计方案。第叁章是英汉植物隐喻的对比。我们根据《英汉分类词典》确定植物目录,将从词典中收集到的英汉植物隐喻语料按概念域的不同映射关系进行分类对比,并对语言上的异同状况作了文化上的拓展分析。最后我们从哲学、民俗和语言构词叁个方面对英汉植物隐喻差异的形成进行总结论述。第四章是英汉学习者植物隐喻理解状况的调查。本章详细阐述了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分析和比较了英汉语两项调查的结果,了解了学习者习惯使用的认知手段,归纳了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并总结了英汉学习者在植物隐喻理解过程中出现的认知误区。第五章是英汉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构建。本章介绍了该模式与交际传播学意义上的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区别,阐述了该模式的定义、特点,并对各层结构进行了逐一介绍。最后本章从整体角度对模式的构建形态、突显特点和价值意义进行了总结。第六章是汉语植物隐喻的教学启示。我们从国内外二语隐喻教学状况入手,比较和发掘了对外汉语隐喻教学的不足点,结合我们的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以及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构建过程,我们认为理解和学习目的语植物隐喻,正是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思维方式及文化的良好途径。因此,汉语植物隐喻教学要注重利用隐喻训练汉语思维、推动文化教学和汉文化的认知。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还需重视外国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我们回顾了主要研究内容,总结了本文的和研究成果和研究贡献,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确立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徐知媛[3]2013年在《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文中指出在隐喻的认知研究中,隐喻的理解加工一直是个富有意义的研究主题。对于外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对隐喻本身理解机制的认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语言的理解机制,更好地揭示双语者大脑加工过程,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揭示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文化互动,促进学生的外语思维,培养他们的隐喻能力和概念流利,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双语心理词库研究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测试的形式,从学习者的思维过程与思维产出的视角,以浙江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外语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隐喻类型,以及英语语言水平对理解策略、隐喻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利用句子语境和字面翻译的策略进行隐喻理解;其次是利用已有的英语背景知识和汉语文化知识;此外还利用随便猜测、心理意象、句法分析等策略。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单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不完全适用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有其特异性,更多地呈现出“分析型”的处理模型。第二,隐喻类型影响英语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其中,形式和概念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大致相同的隐喻最容易理解,汉语文化知识发生正迁移的比例最高;而形式相同,但概念不同的隐喻最难理解,汉语文化知识发生负迁移的比例最高。这表明,随着汉英两种概念从相同至不同的转变,学习者的理解难度也从易至难,母语概念也从正迁移向负迁移转变。第叁,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水平影响其隐喻理解策略。其中,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更多地利用目的语文化知识;而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则更多地依赖母语概念,同时也较多地利用其他理解策略,例如,心理意象、随便猜测、句法分析等来弥补其英语语言水平的不足。但无论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高或低,学习者都一致倾向于采用句子语境和字面翻译来理解英语隐喻,这种现象验证了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语境效应说”和“字面意义突显假说”。第四,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水平对隐喻理解能力具有显着影响,与隐喻类型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而言,形式和概念都对等的隐喻,英语语言水平的作用没有达到显着性差异;而其余叁类隐喻,高水平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显着高于低水平者。这或许表明,中介语权重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外语语言水平,还取决于被测试的词语和概念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建构第二语言学习者外语隐喻概念表征发展模型,拓展已有的双语概念表征研究内容。另外,对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英语隐喻理解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结果,即英语隐喻理解与英语语言水平相关,与对英语文化知识和概念体系的熟悉性程度相关。

杨娜[4]2016年在《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文中指出学习型词典自诞生伊始即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词典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学习型词典的认知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该类研究以遵循语言教学与习得的特点和规律为基础,通过词典文本创新设计,旨在提高学习者利用词典进行语言学习的认知效果。鉴于词典使用与语言习得的紧密联系以及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学习型词典中如何有效表征隐喻信息以促进学习者二语词汇的深度习得已成为中外词典认知功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02年,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推出《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MEDAL),率先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学习型词典编纂,是当代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先行者。这一创举不仅成为该词典独树一帜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更是促进了单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认知功能化发展,获得了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MEDAL的隐喻信息表征主要涉及概念隐喻信息的相关内容,隐喻信息的系统性呈现仍有不足,且有效性也未得到验证。与此同时,由于单语学习型词典面向全体非母语学习者,在满足不同国别二语学习者的认知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有鉴于此,如何充分利用双语学习型词典的国别化优势有针对性地系统表征隐喻信息,从而有效促进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发展,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本研究立足于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的特殊需求,尝试以英汉词典为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双语学习型词典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有效性。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必要性阐释既是本研究的缘起与前提,也是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现有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系统有效性方面的研究非常缺乏。另一方面,与单语学习型词典相比,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较为滞后。而且,在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研究中也鲜有与学习型词典使用相结合的先例。这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空间。本研究将重点讨论面向中高级英语水平者的英汉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问题,进行理据探讨,尝试实践模式,并验证使用效果。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理据探讨主要从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词典学这叁个相关研究视角分别展开。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来看,隐喻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是词义延伸与拓展的主要机制。学习型词典作为辅助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工具,全面、系统地表征隐喻信息非常必要。从二语习得研究来看,在二语词汇认知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二语隐喻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词典使用能够有效促进二语隐喻能力的渐进性发展,是隐喻跨语认知系统化发展的有益手段。从词典学研究视角来看,以辅助二语语言文化认知为己任的双语学习型词典需要将关联语言与认知的隐喻信息纳入表征范畴,以单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实践为参照,从译义系统构建和隐喻跨语对比两个方面创新词典文本设计,以实现隐喻信息表征的系统化与国别化发展目标。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可行性实践模式尝试主要涉及词典文本的总观、宏观、微观和中观结构层次并进行有机整合,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总观层面的文本表征包括叁个方面,即隐喻表征的引导性信息、工具性信息和对比性信息。宏观层面的文本表征以隐喻型条目设立为核心,主要围绕隐喻型条目的设置及其关联性特征展开。微观层面的文本表征基于“语义关联”的核心理念提出:(1)以“语义认知关联”为词目与例证的翻译准则;(2)义项排列遵循以逻辑联系为主、使用频率为辅的“认知层级关联排列法”;(3)例证选配从隐喻认知功能方面考虑数量与类型的选择;(4)从概念界定、编排方式以及翻译方法等叁个方面对隐喻型习语进行创新性处理;(5)为隐喻概念设置特色栏目。中观层面的文本表征注重隐喻信息的跨条目关联与隐喻型参见的设置:前者包括隐喻型条目与普通条目的关联、隐喻型条目之间的关联以及隐喻信息特色栏目中的跨条目关联;后者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根据隐喻信息认知的层级性分为词汇内部与词汇组合层面的隐喻型参见、词汇组合层面的隐喻型参见、词汇组合与句子层面的隐喻型参见以及句子层面的隐喻型参见等,在此基础上构建隐喻信息参见的多层关联系统。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有效性验证主要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来完成。研究问题以查阅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样条对激发学习者英语隐喻认知潜能所产生的即时影响与后续效应分析为主,同时考察词典使用者对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主观认知,涉及词典使用者、词典使用过程以及词典使用结果等叁个方面。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二语隐喻能力测试题、访谈提纲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研究对象为中高级水平英语学习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文本较MEDAL获得了更多调查对象的认可与支持;(2)使用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样条比使用MEDAL中的相同条目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测试对象的英语隐喻认知潜能,尤其在辅助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效果尤为突出;(3)访谈对象普遍认为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样条能够丰富英语表达,提高语言表现力,对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辅助作用大于对英语隐喻理解能力的辅助作用,但对隐喻概念的使用说明解释不足,英汉隐喻概念对比阐释较为笼统,查询不够便捷,例句数量也较为有限。尽管如此,几乎所有测试对象均明确表示本研究所设计的隐喻信息系统表征内容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有利于促进二语词汇能力的有效提升。本研究对双语词典编纂、二语习得以及认知语言学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将与学习型词典编纂密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词典学理论相结合,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范围,丰富了词典学跨学科研究成果;将隐喻信息系统表征引入双语词典学研究,有助于促进双语学习型词典认知功能的文本实现,进而推动双语学习型词典认知化与差别化发展;在词典学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上,借助实证研究法验证词典编纂创新的有效性,力图形成“理论探讨-编纂实践-效用验证”这一更为科学、全面的新型词典学综合研究模式。在实践上,以英汉词典为例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文本设计特征,所得结论可供其他语种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借鉴,促进了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成果在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中的有效应用;隐喻信息系统表征效用的验证,有助于词典编纂与词典使用的有机融合,为学习型词典介入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外语自主学习乃至外语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实践参考。

杨元刚[5]2005年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叁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叁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叁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叁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叁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叁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叁,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叁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喻志强, 周巧红[6]2005年在《二语隐喻中的文化制约现象》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探讨了二语隐喻理解中的文化制约现象,同时涉及文化模式、认知图式和准确理解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二语习语的理解的过程视为二语隐喻理解的过程,并认为二语隐喻理解的本质是一个受母语文化制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各种图式和想象等认知工具。本研究表明:1)二语隐喻的理解主要受到认知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受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母语的各种图式和联想来理解所有的二语隐喻。论文揭示了二语隐喻的理解中的文化制约现象,从而为二语隐喻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发。文章最后论述了研究结果对二语习语和词汇教学的巨大意义和推动作用。

魏纪东[7]2006年在《英语篇章博喻论》文中指出“博喻”是超越词句层面,形成“篇章隐喻”的主要手段。完整的篇章博喻理论既应涵盖语义隐喻和语法隐喻两个方面,又应考虑它们的生成基础。首先,对篇章博喻的语义建构可以从几个主要视角进行考察。其中,博喻的概念功能在横组合中产生的综合征形成“意指链”的基础,并以其语域成分在同一篇章中共现且作有规律的延伸,从而呈现出延展性和完形性等特征,并以此构成隐喻性篇章的语义框架;而在纵聚合中产生的级阶转换则可显示出一个变体的隐喻程度。博喻事件是作为命题行为和隐喻行为双重体现的一个经验完形。当一系列相关的子喻体作为次事件被用来详述其基本隐喻时,这种表达是累积的,是经过篇章过程而非句子过程实现的。博喻事件的同一律产生完形感知,形成篇章的事件框架;其组模式产生原型效应并制约篇章中命题发展的维度。命题修辞的功能推进范围限于在最大陌生化和最大物化这两极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点。在篇章隐喻的图式结构中,当以等级体系排列的原子隐喻成分在脚本中被填充到它们相应的逻辑空位上并按时间序列得到叙述性表达时,就将博喻由深层到表层得以表征。在博喻经历“篇章化”而得到衔接与连贯等篇章性的完形特征时,“篇章隐喻”就由此生成。就隐喻系统而言,正是“大存在链隐喻”和“事件结构隐喻”的单一式或交互式延伸构建篇章博喻的语义基础。篇章博喻的连贯方式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涉及基本隐喻与篇章主题的连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连贯、基本隐喻与子喻体之间的连贯、子喻体之间的相互连贯、隐喻部分与非隐喻部分之间的连贯五个方面。后者涵盖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认知图式和心理思维等因素。在篇章隐喻的逻辑建构中,对于一个博喻事件中所包含的由原子命题组成的复合命题,可有效地运用外延的谓词演算进行逻辑释义。在理想认知模式中,原型效应越高,字面意义的真值就越大;反之,原型效应越低,隐喻意义的真值就越大。在信息结构中,根据延伸隐喻所遵循的“扩展原则”和对之起补充作用的“顺应原则”,一旦一个主位结构被用作隐喻命题,在语境上与之相关的其它命题或原子命题也以同样的方式被隐喻化。而其形成的博喻链的终结则意味着对一个经验的完形。其次,从结构的维度探讨博喻性篇章势必涉及到其结构类型和语法隐喻两个方面。前者是以意义为指向的句式描述,是“从下”作为一定表达式意义的变化看待

金国慧[8]2006年在《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文化制约》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从认知角度探讨了隐喻意义构建中的文化制约现象,同时涉及文化模式、认知图式和隐喻意义构建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从认知角度阐述了对隐喻的研究,然后通过实验,讨论隐喻意义构建是一个受母语文化制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各种图式和想象等认知工具。本研究表明:隐喻是一种文化和认知二位一体的现象,认知的框架是文化,文化的传承靠认知;二语隐喻的意义构建中存在着文化制约现象,从而为二语隐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陈朗[9]2017年在《基于英语演讲可比语料库的中国中高水平EFL学习者隐喻话语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喻能力研究历经3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隐喻理论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以及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接口作用的焦点性课题。近年来隐喻理论的“认知”研究所发生的“社会转向”背景下(Low,Todd,Deignan&Cameron,2010),相关研究开始更加侧重于在真实话语中将隐喻作为一种隐性的工具或媒介以研究人们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的表达(Cameron&Malsen,2010)。受本体理论变革的影响,应用研究方面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也随之从以往主要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探索隐喻的识别、理解、解释方面的能力为重点转向与真实话语中隐喻使用的交叉研究,聚焦话语产出层面实际的隐喻操作能力(e.g.Low,Littlemore&Koester,2008;Littlemore,Krennmayr,Turner&Turner,2014;Karlsen,Geva&Lyster 2016,etc)。该趋势成为隐喻能力发展的重要动向。文献梳理发现,以往隐喻能力的研究仍遗留两大方面的问题待以厘清:1)隐喻能力的假设或论断中仍存在诸多模糊不清并引发争议的方面,需要更多实证研究予以厘定,例如:针对“隐喻能力在交际语言能力中占据核心地位”(Littlemore&Low,2006b)这一关键假说,外语学习者与(近似)本族语者相比较,隐喻表达存在于各自话语产出中的普遍性程度以及对话语语义的贡献究竟怎样;与隐喻能力密切关联、视为二语/外语学习者缺乏或区别于本族语者语言的典型特征——“概念流利(conceptual fluency)”以及“非自然的直白性(unnatural degree of literalness)”(Danesi,1992,1995)究竟如何表现;能否提供更多的能够证明“概念能力和概念知识具有与语法能力、交际能力同等重要的功能”(Kecskes,2000;Danesi,2010)的语言事实;隐喻能力的实质究竟是语言性还是认知性,抑或是社会文化知识和体验或使用意识的问题;互动、产出为主要话语形式的交际中,何为隐喻能力能够反映说话者“概念流利”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程度(e.g.K?vecses,2010);隐喻能力是否可教,或多大程度上可教等等;2)聚焦话语产出层面上的隐喻能力研究刚刚起步,理论和方法上尚未形成体系,需积极探索并不断论证和补充,例如:可否提供一个专门概括和描述话语产出层面隐喻能力研究的理论概念,并且合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而拟定相应的研究框架以及可操作的方案。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综合分析和借鉴了“隐喻理论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框架”(Cameron,2008)、“隐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Cameron et al.,2009)、“隐喻的词汇语用学说”(Wilson&Carston,2006)、“‘语言-思维-交际’新当代隐喻使用理论”(Steen,2008)等隐喻与话语研究的理论,在原有“隐喻能力”基础上提出了“隐喻话语能力(Metaphorical Discourse Competence)”概念,论证并给出了理论和操作层面上的界定,并构建了相关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本研究确立了3个具体的问题围绕其展开实证研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析隐喻话语能力的核心构要,并为上述相关假设或论断中尚未厘清的方面提供证据。研究择取“公众演讲”这一兼具口、笔语特征、代表语言交际最高表现形式(Bizzell&Herzberg,2001)的话语类型为依托,设计了与政治、经济、社会、文教、环保、科技等主题方向相关的大众化的社会热点话题,自建由中、高水平EFL学习者作为“研究组语料”和来自(近似-)本族语者语言水平的英语高级操用者的TED演讲作为“参照组语料”的可比英语演讲语料库,借鉴中介语对比分析和隐喻的语料库研究方法(Stefanowitsch,2006)。研究采用基于语义域的Wmatrix语料库工具(Rayson,2008;Koller,Hardie,Rayson&Semino,2008)与MIP(VU)隐喻识别程序(Steen,et al.,2010)相结合的半自动化方式完成对最具挑战性的话语样本中不同类型隐喻表达的识别和提取(e.g.Semino,2016:203)。在定量研究基础上结合话语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提供大量数据事实和语言案例,系统、深入地比较和分析了研究组与参照组隐喻使用的规律和特征。研究得出:1)以演讲话语类型为例的交际语境中,中国中、高水平EFL学习者和(近似-)英语本族者其各自话语产出中的隐喻密度(含不同主题方向、不同隐喻类型)以及隐喻对话语语义传递的贡献频率;2)倾向使用的隐喻表达所涉概念域种类,包括种类的丰富性程度、隐喻力度等级的分布、基于不同话语主题间的变化性等;3)如隐喻框架、隐喻图景/故事、隐喻簇、隐喻链以及新异隐喻等隐喻话语模式在话语中体现的程度和方式。相关研究结果为弄清隐喻能力研究中模糊不清或具有争议性的方面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更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为聚焦话语产出层面展开隐喻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具有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证研究方案。研究可见,即使历时多年外语学习、已通过中、高级语言水平测试的中国外语学习者其话语产出中表现出的概念隐喻能力以及相关意识总体较为薄弱,是制约学习者口、笔语产出能力跨越语言能力“石化”或“高原平台”(Selinker&Lakshmanan,1993;刘润清、戴曼纯,2003)不容忽视的方面。反思我国现阶段中、高水平EFL学习者口、笔语产出能力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瓶颈性问题,如产出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组织逻辑的连贯性以及思辨创造力等方面,本研究认为以上内容的探究将能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隐喻话语能力不仅是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展现语言使用者如跨域映射、意象关联、联想创造、类比推理等认知思维能力以及对社会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要素与培养具有较高语言水平、更具思辨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的外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完全相符。

高媛[10]2008年在《认知隐喻理论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词汇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质量。词汇教学法将词汇教学推到了语言教学前沿,认知法又将心理学引入了语言教学,这些教学方法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英语词汇教学。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还不够系统和完善,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学习者普遍词汇量不足,词汇记忆不系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忽略词汇之间天然的语义联系;学习者对词汇意义及词义变化和对含有多个义项的词理解不透等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词汇教学缺乏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原因。用认知隐喻理论来指导词汇教学有其实际意义:一是,由于思维和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性思维在词汇构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所以追溯词源和分析词的构成有利于对词形的学习和掌握;二是,概念域有助于系统地扩展词汇,概念域之间的映射有助于理解词义,如词义的变化和一词多义等;叁是,隐喻和词汇的系统性、普遍性和民族性有助于牢固系统地学习词汇,也有助于理解不同语境中词汇的意义。基于对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及认知隐喻理论的可行性,本文提出在高中应用认知隐喻指导英语词汇教学的模式,即通过隐喻修辞来提高学生认知英语词汇的能力,重视基本范畴词汇教学,重视词语多义之间的深层含义的讲解,利用隐喻概念进行词汇总结,将语境与隐喻的相似性基础引入教学以及让学习者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等。并且以一个课例作为说明,以期有效地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和提高学习者对词汇意义的理解,从而满足外语词汇教学的要求。全文共分六部分。引言部分,作者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内外进展情况、明确论述本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论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介绍了隐喻理论。作者回顾了历史上对隐喻的研究,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以及隐喻的功能。第叁章探讨认知隐喻与词汇的关系,阐述认知隐喻和词汇的系统性、普遍性和民族性。此外,总结了国内外把隐喻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热潮及研究成果。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喻对改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第五章运用前面的理论及启示对一篇高中英语课文词汇教学进行分析。最后为结论部分。

参考文献:

[1]. 俄汉语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D]. GAVRILYUK, MARINA(赵琳娜). 武汉大学. 2017

[2].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D]. 陈映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 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D]. 徐知媛. 浙江大学. 2013

[4].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D]. 杨娜. 南京大学. 2016

[5].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6]. 二语隐喻中的文化制约现象[J]. 喻志强, 周巧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

[7]. 英语篇章博喻论[D]. 魏纪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8]. 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文化制约[J]. 金国慧. 语言与翻译. 2006

[9]. 基于英语演讲可比语料库的中国中高水平EFL学习者隐喻话语能力研究[D]. 陈朗.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10]. 认知隐喻理论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D]. 高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制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