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各脱论文_雷思温

导读:本文包含了司各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而上学,意志,吉尔,亚当,神圣,唯名论,理性。

司各脱论文文献综述

雷思温[1](2019)在《邓·司各脱论上帝与世界的偶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个世界是本身就包含目的性的理性根据,还是依赖于不可把握的偶然性?该问题在基督教思想史上,以及在早期现代哲学家们那里引发了争辩。着名经院哲学家邓·司各脱是理解这一问题的枢纽。在其先驱亚里士多德、阿奎那等人那里,偶然性被理解为历时性的,而司各脱创造性地提出共时的偶然性理论。该理论指出,某一事件于现在发生之时,其相反者同时也是可能的,偶然性的根源在于上帝的意志。司各脱这一理论强化了世界的偶然性、神圣意志的决定性与优先性。这使他不但成为中世纪晚期应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拉丁阿维罗伊主义挑战的重要神学家,同时也成为笛卡尔意志论学说的先驱,并为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提供了必要准备。(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柳孟盛[2](2019)在《论司各脱的意志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志在西方思想史中地位重要,它与理智的关系引发了学界的诸多争论。以司各脱为代表的中世纪的意志学说不同于古典希腊和近现代的意志学说,既非唯理智论,亦非唯意志论。要理解司各脱的意志学说,首先需要明确意志的本体存在,可从意志的内在结构、形而上的本体证明以及意志在行动中的决定作用等叁个方面进行阐释;其次需要理清意志与理智、意志与自然的关系,可从"自由与必然的张力"和"决定自身与否"这两个维度进行阐释。司各脱关于"意志优先理智"的论调并非表明意志在本体论上优先于理智,而是指外在行动引发过程中的意志优先,意志和理智在本体论上实则地位等同。(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安靖[3](2018)在《论康德对存在-神-学构造的司各脱式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说康德的先验哲学从理性批判出发表明了存在-神-学的不可能性,因而完成了形而上学历史上的决定性转折,那么第一个实现这种转折的,事实上是邓·司各脱的作为先验科学的单义性存在论。如果从内容而非功能的视角出发去考察司各脱式存在论与康德式先验哲学的关系,我们会发现:揭示了时空的存在论特征的先验感性论由于同时摆脱了普遍存在者性和最高存在者的形而上学束缚,才真正完成了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任务。(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8年07期)

雷思温[4](2017)在《邓·司各脱论原因秩序与上帝超越性——对现代动力世界根源的一个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诸多早期现代哲学家们着力于利用动力因果关系对现代人与现代世界进行规划。为了理解现代动力世界观的兴起,我们不仅需要注意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需要注意这一变化背后隐蔽而更为根本的神学考虑:上帝的超越性问题。在司各脱对于原因秩序的规划之中,在托马斯等人那里的受造物与上帝之间的范式因果关系被动力关系所取代,上帝作为第一目的因主要体现为爱。这使得动力因果关系在受造物与上帝的因果关系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同时上帝在因果系统之中的超越性通过爱而得以以非形而上学的方式得到保证。这一方面迎合了77禁令对于神学与哲学关系的重新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奥卡姆等后继者的继续发展,为早期现代哲学对动力关系的倚重铺平了道路。(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汉纳斯·默勒,王首贞,Thomas,Williams[5](2016)在《司各脱的自然法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邓·司各脱是中世纪盛期着名的苏格兰经院神学家和哲学家,其自然法学说在调和上帝意志与人的理性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作者在文中阐述了司各脱的自然法学说如何实现了对于人的自然理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理性伦理学体系的捍卫。文章指出,司各脱通过为自然法设定概念必要性这一形式标准而区分了严格意义上的自然法与宽泛意义上的自然法。由于一切行动的终极目的是达到至高善,而至高善是与上帝同一的。因此唯一能够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自然法的命令是那些拥有上帝本身作为其目标的命令,而所有其他命令则属于更宽泛意义上的自然法。在这种区分中,"同意"概念的提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司各脱在捍卫人的自然理性的同时,并没有否定神圣意志的根本价值。(本文来源于《基督教学术》期刊2016年01期)

褚亚杰[6](2013)在《中世纪晚期唯名论科学哲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科学哲学史为视野,中世纪晚期经院哲学的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本论文的主要问题意识。研究科学哲学的方法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激活科学史与哲学史新综合的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研究,这类研究更加注重从科学与哲学的互动关系来建构科学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此视域下中世纪有关科学、哲学、宗教之间关系问题的探索成为科学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链条,唯名论则是这个环节中最靠近现代科学哲学思想的构件1。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指向中世纪晚期经院哲学唯名论的代表——号称“方济各修会叁杰”的罗吉尔·培根、约翰·邓斯·司各脱和威廉·奥卡姆。在具体考察他们的科学哲学思想之前,笔者首先分析了13、14世纪中世纪晚期科学—哲学图景,亦即中世纪晚期唯名论哲学家罗吉尔·培根、约翰·邓斯·司各脱、威廉·奥卡姆科学—哲学关系问题得以展开的特定场域,认为从总体上看,阿拉伯文化的启迪、牛津大学科学传统的影响以及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是主要的方面。接着,笔者分别考察了罗吉尔·培根、约翰·邓斯·司各脱、威廉·奥卡姆的科学-哲学思想,着重以培根为中心,并逻辑地展现了唯名论从罗吉尔·培根、约翰·邓斯·司各脱到威廉·奥卡姆这条由隐至显的线索。总的来说,罗吉尔·培根使实验成为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司各脱的归纳主义方法论为近代实验科学思潮的兴起提供了指导。威廉·奥卡姆提出的着名的精简性原则为近代科学摒除神学观念和运用数学打开了道路。最后,在中世纪晚期唯名论“神学-哲学-科学”关系之求解向度下,笔者认为在中世纪晚期宗教神学的大背景下,在经院哲学内部异端思想家那里有一幅鲜明的关于“哲学—神学—科学”叁足鼎立的景象,并具体结合培根、司各脱、奥卡姆的科学思想、哲学思想分析了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得出结论认为: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晚期在科学上完全可以担当“巨人”的角色,其对科学哲学的解决也为近代以来的科学哲学思想带来了十分重要的思想资源,值得我们挖掘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卓新平[7](2009)在《邓斯·司各脱:形而上学的沉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哲学史的认知上,人们习惯持有一种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水火不相容的思想定式。其实这种思维模式早在中世纪后期就已被苏格兰经院哲学家邓斯·司各脱所打破。作为唯名论者,他认为实体乃作为单个物体来存在,因此(本文来源于《竞争力》期刊2009年07期)

郭玉生,孙晓玲[8](2001)在《黑暗时代的美学光芒——约翰·司各脱·厄里根纳美学思想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司各脱·厄里根纳是加洛林文艺复兴的集大成者 ,在美学方面的成就集中表现在 :上帝的原则即是“一”的原则 ,“一”是自然的开端 ,第一因的上帝 ;自然是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体 ,人属于第二种自然 ;艺术同自然一样 ,其美在于神秩序的彰显 ;善与美的辩证关系 ;审美态度应是非功利性的 ;肯定感性美 ,提高了艺术的地位(本文来源于《滨州师专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谭兴杰[9](1988)在《澳大利亚司各脱研究员来华谈香蕉、荔枝等有关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来中国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在华南植物研究所作关于采后工作的一系列讲学和示教.要求重点讲香蕉、荔枝和菠萝。访问的第二个目的是讨论与华南植物所进一步合作的问题。黄教授与我已通信合作了几年,证实了我们在中国的荔枝合作研究结果。讲学前,参观广州采后研究的一些实验室,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广州水果研究中心和鼎湖山树木园。(本文来源于《中国果品研究》期刊1988年01期)

吴尔中[10](1984)在《纪念医学图书馆专家司各脱亚当》一文中研究指出司各脱亚当(Scott Adam)1909年11月20日出生于美国麻省,1982年10月3日死于路易斯维尔城,享年72岁。亚当1967~1968年为医学图书馆学会主席,1969年获 Marcia Noyes 奖,1982年6月又获该学会主席浆.1982年11月为表扬他的着作(本文来源于《医学情报工作》期刊1984年03期)

司各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意志在西方思想史中地位重要,它与理智的关系引发了学界的诸多争论。以司各脱为代表的中世纪的意志学说不同于古典希腊和近现代的意志学说,既非唯理智论,亦非唯意志论。要理解司各脱的意志学说,首先需要明确意志的本体存在,可从意志的内在结构、形而上的本体证明以及意志在行动中的决定作用等叁个方面进行阐释;其次需要理清意志与理智、意志与自然的关系,可从"自由与必然的张力"和"决定自身与否"这两个维度进行阐释。司各脱关于"意志优先理智"的论调并非表明意志在本体论上优先于理智,而是指外在行动引发过程中的意志优先,意志和理智在本体论上实则地位等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司各脱论文参考文献

[1].雷思温.邓·司各脱论上帝与世界的偶然性[J].哲学研究.2019

[2].柳孟盛.论司各脱的意志观[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安靖.论康德对存在-神-学构造的司各脱式批判[J].哲学动态.2018

[4].雷思温.邓·司各脱论原因秩序与上帝超越性——对现代动力世界根源的一个考察[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汉纳斯·默勒,王首贞,Thomas,Williams.司各脱的自然法理论[J].基督教学术.2016

[6].褚亚杰.中世纪晚期唯名论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卓新平.邓斯·司各脱:形而上学的沉思[J].竞争力.2009

[8].郭玉生,孙晓玲.黑暗时代的美学光芒——约翰·司各脱·厄里根纳美学思想探微[J].滨州师专学报.2001

[9].谭兴杰.澳大利亚司各脱研究员来华谈香蕉、荔枝等有关技术[J].中国果品研究.1988

[10].吴尔中.纪念医学图书馆专家司各脱亚当[J].医学情报工作.1984

论文知识图

司各脱油系列广告年10月10日司各脱鱼肝油广...励磁系统图涕滴滴化生广告慈温利一3用户知识主题管理完成知识类别管理之...

标签:;  ;  ;  ;  ;  ;  ;  

司各脱论文_雷思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