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字义疏证论文_薛娅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孟子字义疏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孟子,字义,生生,文献,集注,人伦,体例。

孟子字义疏证论文文献综述

薛娅娜[1](2018)在《《孟子字义疏证》中“礼”与“知”的关系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清代考据背景下,戴震用考据的研究方法对"理"与"礼"的重新解读,借此区别于宋明理学,意在回归孔孟之道。提出要去私除弊,才能将圣人所制定的"礼"践行,重知重行才能"尽道。"(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18期)

张春艳[2](2018)在《《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训诂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分别产生于宋、清两个时代,出自朱熹和戴震两位训诂大家之手,从中可见朱熹和戴震的训诂理念和学术风格,也部分体现了宋代和清代的训诂特色,本文在对二书穷尽描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发掘二书在训诂方面的异同,并考察异同的成因,为二人的训诂成就评价和训诂学史的研究提供佐证与补充。本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的概况及版本流变,确定本文研究的底本,论述两本书现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本选题的意义,説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从训诂内容、训诂术语、训诂方法、训诂方式、训诂体式和体例五个方面进行描写,分析其相同与不同之处。第叁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展开,探究造成《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在以上五个方面出现异同的原因。最后,阐明对比所得对朱熹和戴震各自训诂成就研究和训诂学史研究的价值。总的来看,《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都是“以训诂通义理”之作,但是侧重点不同,前者依托(《孟子》)文本框架,从字词句疏通出发,随文释理,引导读者随文本顺序明义悟理;后者打破文本束缚,以核心字词(即核心理念)重组文本,引导读者随注者的思路体悟注者所解《孟子》义理。前者选用“集注体”,是基于文本的挖掘、生发和拓展,后者运用“疏证体”,则是近乎基于文本的再创作。在各自的训诂体式之下,涵盖的训诂内容,运用的训诂术语、训诂方法、训诂方式既呈现出共性特徵,也存在个性差异。这既有时代的原因,也有朱熹和戴震个人的因素。宋代的训诂整体上仍未脱离汉唐以来字词训诂的老路,示其説而略其证;清代的训诂则重考据,求论证。但是,关注字词的声音和意义的关系,重视词句意义的发掘与训释,这却是两个时代训诂学的共同内容。此外,朱熹和戴震各自的训诂理念、原生家庭、后天学养等也是形成上述异同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甘祥满[3](2018)在《性理之辨——《北溪字义》与《孟子字义疏证》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陈淳《北溪字义》一书是宋代程朱理学思想的"词典",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则代表了清代的新学説,本文以性理关系为中心,对二书进行比较研究。程朱以理言性,以理具于心为性,继而从气与理两条路向分别出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又相应地以天理与人欲为对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戴震则合血气心知为一体以言性,以为心知扩充而能分辨物之条理即是理,欲根于血气,理出于心知,由此而主张圣人当"体民之情,遂民之欲"。(本文来源于《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王安琪[4](2017)在《戴震孟学思想的学理依据——兼论《孟子字义疏证》与《天主实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关于戴震孟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有诸多不同说法,而颇有争议的当属戴震与西学之关系。学者们从文本的对比、逻辑关系的对比方面,列举了《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这些文本的对比,似乎在儒家语境下的文本里更有说服力。戴震思想的广袤与深刻,是明清之际整个儒学传统发展到最新阶段所孕育的,有着其内在发展理路。这其中有自明中晚期起,就已经形成的由"尊德性"向"道问学"发展的传统,也有考据学方法论的继承与发展,乃至戴震的交友与生活经历也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西学对戴震孟学思想的影响,大概起到了背景知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清史论丛》期刊2017年02期)

陶清[5](2016)在《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戴震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对于宋明新儒学的理论批判,而这一批判的代表性着作就是他的《孟子字义疏证》。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个案,深入探索戴震关于"理""欲"关系的辩证思考和理论探讨,对于正确认识和合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其中的伦理思想的优秀传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对西方哲学尤其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的借鉴,深度发掘戴震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思想内蕴,则有助于揭示其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戴震哲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只是历史的,而且也是现实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不可规避的必由之路和不二法门。(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汤慧兰,郭名峰,曹艳春[6](2016)在《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字义疏证》为清代学者戴震的重要义理着作,本书大量引用《孟子》中诸多概念作为字眼进行疏证,借此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达到批判程朱理学的目的。但戴震对孟子思想的这种阐发并不能证明其思想与孟子哲学思想的一致性,而是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这种认识对于精确而完整地把握戴震哲学思想具有重大学术意义。(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10期)

汤慧兰[7](2016)在《论《孟子字义疏证》在文献学疏证方面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孟子字义疏证》在疏证方式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说明该书在文献学方面的缺陷。其问题主要有:第一,对于六经、孔孟之书乃至种种后人传注不加以区别,笼统地作为相同思想体系进行相互疏证。第二,借疏解古书阐发自己的思想,而未严格据古书本义进行疏解,存在"六经注我"和借题发挥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6年14期)

郭名峰,汤慧兰[8](2016)在《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体例的独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戴震在其重要的义理着作《孟子字义疏证》中,通过对《孟子》中的"理""天道"等几个字进行疏证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并以此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本书重视义理,在文献训诂和考证的基础上进行义理阐发,呈现出体例的独特性。(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04期)

李畅然[9](2016)在《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叁书理学史料来源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戴震的《孟子私淑录》《绪言》和《孟子字义疏证》对宋明理学做了彻底清算。考察其明确引用宋明理学家的言论系直接依据何种文献,可作为全面评价戴震对宋明理学之把握程度的参考。经考察,戴震写作《疏证》系列叁书时大量依据了明《性理大全》,此外也使用了《近思录》和《西山读书记》;具体到《近思录》,戴震很可能用的是宋叶采注而非其师江永注;至于有关陆王的材料,则多出自明陈建《学蔀通辨》。尽管使用二手资料并不影响戴震哲学的历史地位,但对其评骘宋学特别是陆王心学的学术严肃性必然会打折扣,所以戴震在写作《疏证》时已有意掩盖其使用二手资料的痕迹。《性理大全》除了给戴震提供论辩的资料外,在立目、编排上或许也对《疏证》有所启发。(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赵正泰[10](2015)在《简析《孟子字义疏证》中“善”的建立——兼论《疏证》是否有“黜宋崇汉”的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字义疏证》是戴震晚年着述,自认是平生最重要的着作,其目的在于正人心1。但是在戴震所处的时代,本书已经受到很大的争议,翁方纲就认为"近日休宁戴震,一生毕力于名物象数之学,博且勤矣,实亦考订之一端耳!乃其人不甘以考订为事,而欲谈性道以立异于程朱"2,姚鼐更是直言"戴东原言考证岂不佳,而欲言义理,以夺洛闽之席,可谓愚妄不自量矣"3,"且其人生平不能为程朱之行,而其意乃欲与程朱争名,安得不为天之所恶。"4可见时人更推重戴震的考订工夫,而鄙薄《疏证》(本文来源于《古籍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孟子字义疏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分别产生于宋、清两个时代,出自朱熹和戴震两位训诂大家之手,从中可见朱熹和戴震的训诂理念和学术风格,也部分体现了宋代和清代的训诂特色,本文在对二书穷尽描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发掘二书在训诂方面的异同,并考察异同的成因,为二人的训诂成就评价和训诂学史的研究提供佐证与补充。本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的概况及版本流变,确定本文研究的底本,论述两本书现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本选题的意义,説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从训诂内容、训诂术语、训诂方法、训诂方式、训诂体式和体例五个方面进行描写,分析其相同与不同之处。第叁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展开,探究造成《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在以上五个方面出现异同的原因。最后,阐明对比所得对朱熹和戴震各自训诂成就研究和训诂学史研究的价值。总的来看,《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都是“以训诂通义理”之作,但是侧重点不同,前者依托(《孟子》)文本框架,从字词句疏通出发,随文释理,引导读者随文本顺序明义悟理;后者打破文本束缚,以核心字词(即核心理念)重组文本,引导读者随注者的思路体悟注者所解《孟子》义理。前者选用“集注体”,是基于文本的挖掘、生发和拓展,后者运用“疏证体”,则是近乎基于文本的再创作。在各自的训诂体式之下,涵盖的训诂内容,运用的训诂术语、训诂方法、训诂方式既呈现出共性特徵,也存在个性差异。这既有时代的原因,也有朱熹和戴震个人的因素。宋代的训诂整体上仍未脱离汉唐以来字词训诂的老路,示其説而略其证;清代的训诂则重考据,求论证。但是,关注字词的声音和意义的关系,重视词句意义的发掘与训释,这却是两个时代训诂学的共同内容。此外,朱熹和戴震各自的训诂理念、原生家庭、后天学养等也是形成上述异同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孟子字义疏证论文参考文献

[1].薛娅娜.《孟子字义疏证》中“礼”与“知”的关系辨析[J].长江丛刊.2018

[2].张春艳.《孟子集注》和《孟子字义疏证》训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甘祥满.性理之辨——《北溪字义》与《孟子字义疏证》比较研究[J].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18

[4].王安琪.戴震孟学思想的学理依据——兼论《孟子字义疏证》与《天主实义》[J].清史论丛.2017

[5].陶清.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个案[J].孔子研究.2016

[6].汤慧兰,郭名峰,曹艳春.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J].大众文艺.2016

[7].汤慧兰.论《孟子字义疏证》在文献学疏证方面的问题[J].语文建设.2016

[8].郭名峰,汤慧兰.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体例的独特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6

[9].李畅然.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叁书理学史料来源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赵正泰.简析《孟子字义疏证》中“善”的建立——兼论《疏证》是否有“黜宋崇汉”的立场[J].古籍研究.2015

论文知识图

戴震-[清] 戴震 五言绝句戴震-[清] 戴震 七言联戴震-戴震手札戴震一132万壑松风Fig.3一132’W直nhesongf...画道论-八卦图

标签:;  ;  ;  ;  ;  ;  ;  

孟子字义疏证论文_薛娅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