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骨孔论文-师少军

微骨孔论文-师少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骨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

微骨孔论文文献综述

师少军[1](2019)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原发性叁叉神经痛应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PTN患者10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叁叉神经周围脑池容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叁叉神经周围脑池容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叁叉神经周围脑池容积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患者接受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助于增加叁叉神经周围脑池容积,术后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05期)

贺鹏[2](2018)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与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ITN)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8—2016-01安阳市人民医院82例ITN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研究组采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统计对比2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手术前后2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均较术前增大,且研究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20%(5/41)低于对照组31.72%(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效果优于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可减少手术用时及康复用时,改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李习珍,李春,张成,曹祥记[3](2018)在《微骨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32例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总结微骨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中的责任血管,并分析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采用微骨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32例,根据术中所见分析责任血管,并分析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术中发现单一动脉血管压迫者22例(68. 75%),2支及以上8例(25. 00%),未探查到责任血管的2例(6. 25%);术后出现周围性面瘫、同侧听力下降饮水呛咳和脑脊液漏各1例,无脑出血、颅内感染和死亡病例;完全缓解24例,显着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 88%,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的责任血管多变,术中需仔细探查充分减压,微骨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苏忠周,周跃,闫仁福,马旭东,颜艾[4](2015)在《微骨孔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叁叉神经痛(附45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叁叉神经痛的MRTA术前评估价值及显微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45例原发性叁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的术前3.0T磁共振3D-TOF序列、3D-FIESTA、MRVE等影像资料和手术录像。结果 4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治愈率87%,显效率7%,有效率4%,无效率2%。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术前MRTA检查和模拟内窥镜技术判定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术中充分且全程探查适当减压叁叉神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本文来源于《2015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闽江赣四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9-03)

陈旭东,成力伟,田达,吕雪霞,任明军[5](2014)在《微骨孔入路神经内镜下超早期治疗脑出血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早期微骨孔入路神经内镜下手术辅以灌注尿激酶引流血肿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6例患者在内窥镜下穿刺血肿手术,以CT评估血肿残留量,随访6个月,以GOS评估预后。结果术后复查CT血肿清除率:第1天:<30%3例,30%~50%12例,50%~70%9例,>70%2例;第3天:<30%0例,30%~50%2例,50%~70%5例,>70%19例。随访6个月GOS评估,良好18例,一般6例,较差2例,死亡1例。结论超早期微骨孔入路神经内窥镜下血肿清除辅以灌注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精确性、直视性、微创性、简便性,血肿清除率高,致残率低及预后良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唐朝芳[6](2014)在《微骨孔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骨孔显微镜下进行脑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3例,其中治疗组33例,行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3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情况及患者GOS评分。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效率分别为83.3%(25/30)、97.0%(3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孔显微镜下行脑血肿清除术,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直视下操作清晰、止血完全、血肿清除彻底且创伤少的优势,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4年13期)

宗志涛,政华,钟立伟,汤池,高斌[7](2013)在《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叁叉神经痛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观察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叁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2013年叁叉神经痛患者82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45例(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和对照组37例(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7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出现面部麻木、短期轻面瘫、脑脊液漏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4.32%),P<0.05。结论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叁叉神经痛效果显着,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疼痛程度及减少疼痛频率,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前沿》期刊2013年24期)

李玉明,刘健,杨华,隋建美,向欣[8](2013)在《用改良微骨孔术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7例经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我们认为用目前主流的手术模式治疗此病,尚存在一些不甚合理之处,故近年设计运用改良术式治疗本病,经实践证明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7人,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57.5岁,住院时间从2002年6月到2008年3月。28例为双侧硬膜下慢性血肿手术,19例为单侧手术。血肿体积在70-100m1者16例,100—150ml者26例,150-200ml者5例。1.2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作手术前后CT扫描,证实疗效满意,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长期门(本文来源于《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0-25)

刘红[9](2013)在《微骨孔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护理经验,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HBGH微创术后患者开展专科、心理、饮食护理。给予心理调节,控制血压稳定,保护肢体和皮肤,加强口腔护理及保持大小便通畅。恢复期予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56例患者基本痊愈37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16例。结论对HBGH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微创手术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3年13期)

宗强,韩光良[10](2011)在《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临床研究(21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常见颅神经疾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11例颅神经疾病病人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情况:211例病人中发现后颅窝肿瘤3例,均为叁叉神经痛病人:胆脂瘤2例,听神经瘤1例。均在显微镜下肿瘤全切,同时行松解粘连增厚的蛛网膜。166例面肌痉挛中164例发现责任血管:小脑前下动脉55%,小脑后下动脉25%,椎动脉8%,2组或2组以上血管压迫10%,血管来源未能明确2%。40例原发性叁叉神经痛32例发现责任血管:小脑上动脉68%,小脑前下动脉32%,蛛网膜增厚粘连6例,将叁叉神经牵拉扭曲变形,行粘连蛛网膜松解手术。1例既无动静脉压迫,也(本文来源于《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1-10-13)

微骨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与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ITN)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8—2016-01安阳市人民医院82例ITN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研究组采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统计对比2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手术前后2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均较术前增大,且研究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20%(5/41)低于对照组31.72%(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效果优于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可减少手术用时及康复用时,改善叁叉神经周边部分脑池容积,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骨孔论文参考文献

[1].师少军.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2].贺鹏.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

[3].李习珍,李春,张成,曹祥记.微骨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32例的临床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8

[4].苏忠周,周跃,闫仁福,马旭东,颜艾.微骨孔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叁叉神经痛(附45例报道)[C].2015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闽江赣四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5

[5].陈旭东,成力伟,田达,吕雪霞,任明军.微骨孔入路神经内镜下超早期治疗脑出血疗效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

[6].唐朝芳.微骨孔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

[7].宗志涛,政华,钟立伟,汤池,高斌.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叁叉神经痛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

[8].李玉明,刘健,杨华,隋建美,向欣.用改良微骨孔术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7例经验总结[C].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2013

[9].刘红.微骨孔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

[10].宗强,韩光良.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临床研究(211例报告)[C].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1

标签:;  ;  ;  ;  

微骨孔论文-师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