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辉石钠长石钙长石体系论文_黄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透辉石钠长石钙长石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钙长石,长石,辉石,晶形,体系,构件,速度。

透辉石钠长石钙长石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黄琼[1](2003)在《透辉石—钠长石—钙长石体系(Di-Ab-An)快速冷却结晶的枝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晶体生长研究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平衡、近平衡条件下的晶体生长研究较多,对远离平衡态的晶体生长研究较少,而实际的晶体生长总是在不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研究远离平衡态的晶体生长,更具有实际意义,因而越来越引起关注。枝晶是指具树枝状形态的结晶体,最初是用来描述金属铸锭中呈现的分支结构,它形成于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在冶金领域的显微组织、陶瓷材料及火山岩中普遍存在,近年来,在生命组织中人们也观察到了大量枝晶生长。枝晶的产生及其伴生的成分偏析和结构缺陷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枝晶具有奇异的枝蔓状结构,有些枝晶形貌可构成特殊的分形图案,而分形生长是一个涉及非线形领域的复杂课题,许多理论问题都未解决。对枝晶形貌的研究为晶体形貌学,晶体生长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枝晶的生长过程是一个非线性,非平衡的过程,且其枝状形态都与植物界的花草树木相似,说明无机界与有机界的联系。这方面研究可能与准平衡、非平衡、非线性的生长演化有关,这对无序-有序的转化、无生命-有生命体系转化的联系和区别、稳定态-不稳定态转化等理论认识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枝晶的研究涉及岩石学、结晶学、材料科学、分形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大意义。19世纪初至今,国内外学者对枝晶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集中于对金属、合金材料中枝晶生长的研究,其中,在枝晶的生长模型、枝晶形态学特征的确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相比较而言,在非金属领域内:材料方面对枝晶的研究特别是对枝晶形貌的研究有一些;在地学领域例如对硅酸盐熔体中枝晶的研究则较少。本文以透辉石—钠长石—钙长石(Di-An-Ab)叁元体系为研究体系,采取不同降温速度快速结晶形成枝晶,实验选取1、4两个成分点,选取出有研究意义的8个样品进行正交偏光显微镜整体形貌观察,背散射电子照像微区形貌观察及成像,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测试,X射线粉晶衍射结构测试,激光拉曼光谱结构测试。对枝晶的形貌、成分、结构进行综合的研究,探讨不同条件形成的枝晶的演化规律,为枝晶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枝晶形貌的系统研究提供一些实例。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在样品降温结晶温度区间1350℃—800℃内,如果降温速度过快(﹥10℃/分钟),样品来不及结晶,肉眼见为透明玻璃质,没有结晶块,磨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也不见结晶小片,全为玻璃质;当降温速度为10℃/分钟,样品肉眼见为透明玻璃质,没有结晶块,磨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极少数结晶小片分布于玻璃基质中;当降温速度﹤10℃/分钟(为5℃/分钟、3℃/分钟、1℃/分钟),样品肉眼可见结晶块,为白色不透明,且结晶生<WP=5>长方向是从球状样品边缘向球中心延伸;当降温速度为1℃/分钟,样品全部结晶。相同成分点的样品,在相同降温速度条件下,大的球状样品结晶量比小样品的结晶量要少。2. 1号成分点(位于透辉石首晶区)样品1-6、1-8、1-7的枝晶为透辉石枝晶,4号成分点(位于斜长石首晶区)样品4-6、4-8、4-7的枝晶主要为斜长石枝晶,对比不同斜长石端元组分的X射线粉晶衍射图谱,最终确定为拉长石,样品中还混有少量透辉石物相。3. 不同物相的枝晶形貌有很大差别。1号成分点位于透辉石首晶区,其样品(1-6、1-8、1-7)中透辉石枝晶为主,枝晶为羽毛状或树枝状,主干两侧有规则分枝,有的分枝还有次级分枝;4号成分点位于斜长石首晶区,其样品(4-6、4-8、4-7)以斜长石枝晶为主,枝晶为纤维放射状或细针状集合排列,不具有分支结构。不同物相的枝晶形貌完全不同。4. 降温速度对枝晶形貌也有影响。当降温速度不超过5℃/分钟,对同一成分点的样品,降温速度越慢,其枝晶的枝体越细小,且枝晶形貌变得复杂,但整体形貌仍没变。降温速度(≦5℃/分钟)对枝晶整体形貌的影响不大,1号成分点的样品为树枝状,4号成分点的样品为纤维放射状,它只影响枝晶细节形貌。对同一成分点的样品,降温速度慢,其枝晶的枝体细小。5. 对于透辉石枝晶,随着降温速度变快,Al代替Si进入四面体变多(Al在四面体中的原子系数从0.08 ? 0.12 ?0.17),而Al在硅氧骨干外代替Mg进入八面体变少(Al在八面体中的原子系数从0.42 ? 0.37 ?0.18)。1号成分点样品的玻璃基质中Al多为六次配位,而不代替Si进入四面体。6. 对于斜长石枝晶,Al全部进入硅氧骨干中代替部分Si4+呈四次配位。而且,降温速度变快,Al代替Si进入四面体变多,Al更大程度代替Si,表现为Al在四面体中的原子系数从1.20? 1.21 ?1.37。4号成分点的玻璃基质,降温速度越快,Al进入四面体越多(Al在四面体中的原子系数从0.60? 0.82 ?1.01)。7. 对于透辉石枝晶,随降温速度减小,透辉石枝晶晶胞参数a值呈增加趋势,b值、c值都呈减小趋势,β值呈增加趋势。8. 对于斜长石枝晶,降温速度减小,其晶胞参数b呈减小趋势,c呈增大趋势,β值呈增加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03-01-01)

D·J.Henry,金志云[2](1985)在《钠长石-钙长石-透辉石体系中斜长石-熔体平衡热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Ab-An-Di体系中高斜长石固溶体、玻璃和液体的热化学及相平衡分析资料,得出了一个内部一致的和熔体混合性质的模式.对高温斜长石的混合习性,Kerrik和Darken(1975)用正混合热和铝缺损熵模式作了充分的描述.他们预言,成份在Boggilid-Huttenlocher交生区域的斜长石会发生出溶,但却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晕长石间断的证据.在Ab-An-Di体系中,斜长石饱和面之内液体的混合熵(正值),比按Weill等人的"双晶格"(two lattice)模式所推算的要小得多(双晶格"模式比较适合于此体系的辉石饱和面).沿着Ab-An二元系边缘,这种偏差与液相中的铝缺损(Alumium avoidance)并不一致,但可用经验的正规过剩熵这一术语来描述,此值为Ab-An 二元环形液相线提供了令人满意的计算结果.这个负的过剩熵项的量值可用强Ca-Al电荷平衡(不限Al-O-Al碰撞)假设来解释,这个假设将导致一个由于Ca-Na混合引起的趋于零的微小熵值.(本文来源于《基础地质译丛》期刊1985年01期)

透辉石钠长石钙长石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Ab-An-Di体系中高斜长石固溶体、玻璃和液体的热化学及相平衡分析资料,得出了一个内部一致的和熔体混合性质的模式.对高温斜长石的混合习性,Kerrik和Darken(1975)用正混合热和铝缺损熵模式作了充分的描述.他们预言,成份在Boggilid-Huttenlocher交生区域的斜长石会发生出溶,但却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晕长石间断的证据.在Ab-An-Di体系中,斜长石饱和面之内液体的混合熵(正值),比按Weill等人的"双晶格"(two lattice)模式所推算的要小得多(双晶格"模式比较适合于此体系的辉石饱和面).沿着Ab-An二元系边缘,这种偏差与液相中的铝缺损(Alumium avoidance)并不一致,但可用经验的正规过剩熵这一术语来描述,此值为Ab-An 二元环形液相线提供了令人满意的计算结果.这个负的过剩熵项的量值可用强Ca-Al电荷平衡(不限Al-O-Al碰撞)假设来解释,这个假设将导致一个由于Ca-Na混合引起的趋于零的微小熵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透辉石钠长石钙长石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黄琼.透辉石—钠长石—钙长石体系(Di-Ab-An)快速冷却结晶的枝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

[2].D·J.Henry,金志云.钠长石-钙长石-透辉石体系中斜长石-熔体平衡热力学[J].基础地质译丛.1985

论文知识图

D1-Ab-An叁元体系相图及实验选取点(第...经1110℃烧结的样品H3的腐蚀断面SEM...

标签:;  ;  ;  ;  ;  ;  ;  

透辉石钠长石钙长石体系论文_黄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