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压比论文_马鑫,李玏

导读:本文包含了剪压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节点,梁柱,剪力墙,混凝土,弯矩,作用,调幅。

剪压比论文文献综述

马鑫,李玏[1](2019)在《高层建筑结构剪压比超限解决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结构设计中剪力墙剪压比超限的问题,以处理连梁剪压比超限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软件分析,进而逐步推出控制剪力墙剪压比措施。最后总结出解决剪力墙剪压比超限的办法,为广大结构设计人员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提供建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9年07期)

翁柳青[2](2018)在《RC框架节点核心区剪压比验算与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钢筋混凝土(RC)框架节点核心区剪压比验算为例,比较PKPM软件与盈建科框架节点剪压比限值取值差异。研究表明:PKPM框架节点剪压比限值取值不同于盈建科,PKPM分x向和y向取值,而盈建科不划分方向;盈建科剪压比限值取值相对严格,而PKPM取值相对合理。但两者的框架边节点与角节点剪压比限值取值均未完全符合规范要求,需修正。经结构模型调整,节点剪压比满足修正限值要求。(本文来源于《黎明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立渠,邸小坛,崔古月,郭旭,张国强[3](2018)在《复合受力作用下混凝土构件的剪压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不同文献的压弯剪试验数据,剪力对复合受力构件的承载力存在削弱作用,而我国设计规范目前采用"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强节点系数"等调整弯矩、剪力设计值,没有相应压弯剪复合受力的计算方法,也无法量化考虑剪力对复合受力构件承载力的影响。本次课题进行了6个固定剪压比钢筋混凝土Z型柱试件和5个不同预加偏压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复合受力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复合受力作用中"剪力"的影响机理,通过压剪相关曲线与弯剪相关曲线相比可知,剪应力对压弯剪复合作用的影响尤为显着。因此,在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剪压比概念,即剪力作用与轴压作用之比值,由此作为混凝土构件复合受力破坏状态的重要判断依据,当剪压比超过0.1时,复合作用中剪力上升为构件破坏的直接因素。(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郭喜斌[4](2015)在《连梁的剪压比超限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剪力墙设计中,经常遇到剪压比超限的问题,由于截面平均剪应力过大,在受弯钢筋屈服后,连梁仍会发生剪切破坏,此时的箍筋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种剪切破坏可称为剪切变形破坏,由于是脆性破坏,故应避免,当剪压比超限时,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连梁的内力和配筋进行干预,以改变连梁截面的平均剪应力,从而改变其延性,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门窗》期刊2015年04期)

高飞,黄世涛,刘波,周大庆[5](2014)在《剪压比影响下配置HRB500E钢筋梁柱节点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高性能钢筋(HRB500E)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和抗震性能,本文拟对配置HRB500E钢筋混凝土梁柱中间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3个梁柱中间节点足尺试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剪压比对梁柱中间节点破坏模式、滞回特征和延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置HRB500E钢筋混凝土梁柱中间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剪压比的增加,试件的破坏模式发生转变,即由梁端弯曲破坏变为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试件的滞回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明显增加,并且在加载后期时,试件滞回环的峰值荷载退化变快。同时,随着剪压比的增大,试件的梁屈服荷载和最大荷载显着增大;试件的梁屈服位移也逐渐增大,而屈服位移的增大引起了梁柱中间节点延性系数的减小。(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崔古月,邸小坛,刘立渠,郭旭[6](2014)在《固定剪压比下混凝土柱复合受力的承载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处于复合受力状态,研究钢筋混凝土构件压弯剪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和破坏机理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考虑固定剪压比进行6根钢筋混凝土Z形柱复合受力加载,通过控制偏心距和加载角度,实现不同剪压比和偏压作用,深入研究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复合受力下受力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可知复合受力中轴压作用受受弯作用影响最大,弯剪之间存有"正相关"与"负相关",根据不同破坏形态其弯剪之间相关性不同。按弹塑性力学建立一个最大应力比的参数指标λ,通过分析可知不论复合受力作用下破坏发生在正截面、斜截面还是翘曲面,本质是发生在混凝土多维应力空间的破坏面。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混凝土材料主应力空间的破坏面,才能从概念上符合其实际规律,并为建立简明的破坏模型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建构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4-10-24)

张晓娜,冯敏[7](2014)在《连梁剪压比不满足要求时的处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了满足现代居民对建筑强度的需求,如今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核心筒结构等,在这些结构设计中为了满足美观的需要,常常出现跨高比比较小的梁,当其跨高比小于等于5时,容易出现剪压比超过限度问题,并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安全。本文就将通过对连梁剪压比不满足需求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随后将具体介绍如何对连梁剪压比超限问题进行处理的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华民居(下旬刊)》期刊2014年08期)

吴享[8](2012)在《连梁在抗震设计中剪压比超限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剪力墙中因连梁变化而带来的连梁和墙肢的相互影响,并针对抗震设计中经常遇到的连梁剪压比超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方案,以供类似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12年29期)

张军[9](2011)在《框架高剪压比中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完成了通过对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设计的4个接近足尺的不同轴压比的高剪压比下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梁柱组合体的低周交变加载试验,模拟地震时地震波输入,着重研究了高剪压比下梁柱组合体的延性、刚度、承载力及耗能性等的变化规律和轴压比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和测试了梁筋在节点中的粘结滑移规律,节点区箍筋的受力规律以及关于节点的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规律,从而对这类节点的剪力传递机构特征、损伤发育情况及其综合抗震性能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根据试验数据,利用ANSYS软件建模,并进行有限元分析,为完善设计规范和在框架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中建立更合理的分析模型和滞回模型提供了依据。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后发现:(1)梁筋贯穿段的粘结特征对节点抗震性能有较重要影响。梁筋的粘结性能和剪压比的变化成反比,和轴压比的变化成正比,并和节点组合体非弹性变形成反比。(2)当节点处于高剪压比下时,应考虑在当前抗震抗剪公式的基础上,随轴压比的增大而进一步适当增加节点的配箍量。(3)为了与今后建筑结构中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的使用相适应,鉴于在同等设计条件下,高强钢筋的使用会使用筋量减少,降低粘结能力,规范规定的贯穿节点梁纵筋直径的上限要求d b hc的取值上限时应考虑钢筋强度及混凝土等级的影响。并对框架中节点的抗震设计提出一些展望,应综合“概念设计”和“构造要求”,确保结构设计安全经济。(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1-04-01)

高文皂,沙晓东,高强[10](2010)在《剪力墙连梁的剪压比超限问题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抗震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剪力墙连梁剪压比超限的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由此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可供工程设计中作为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0年S1期)

剪压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一钢筋混凝土(RC)框架节点核心区剪压比验算为例,比较PKPM软件与盈建科框架节点剪压比限值取值差异。研究表明:PKPM框架节点剪压比限值取值不同于盈建科,PKPM分x向和y向取值,而盈建科不划分方向;盈建科剪压比限值取值相对严格,而PKPM取值相对合理。但两者的框架边节点与角节点剪压比限值取值均未完全符合规范要求,需修正。经结构模型调整,节点剪压比满足修正限值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剪压比论文参考文献

[1].马鑫,李玏.高层建筑结构剪压比超限解决实例[J].江西建材.2019

[2].翁柳青.RC框架节点核心区剪压比验算与调整[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8

[3].刘立渠,邸小坛,崔古月,郭旭,张国强.复合受力作用下混凝土构件的剪压比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8

[4].郭喜斌.连梁的剪压比超限问题分析[J].门窗.2015

[5].高飞,黄世涛,刘波,周大庆.剪压比影响下配置HRB500E钢筋梁柱节点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4

[6].崔古月,邸小坛,刘立渠,郭旭.固定剪压比下混凝土柱复合受力的承载力试验研究[C].第十届建构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

[7].张晓娜,冯敏.连梁剪压比不满足要求时的处理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

[8].吴享.连梁在抗震设计中剪压比超限问题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2

[9].张军.框架高剪压比中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

[10].高文皂,沙晓东,高强.剪力墙连梁的剪压比超限问题初探[J].建筑结构.2010

论文知识图

屈服荷载确定方法7 框架节点试件剪压比与核心区配...平面夹心节点剪压比、配箍率与...剪压比及轴压比水准不同的试件的...低剪压比夹心节点的破坏特征不同剪压比组合体试件的实测heq...

标签:;  ;  ;  ;  ;  ;  ;  

剪压比论文_马鑫,李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