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论文_詹翔宇,高睿泽

导读:本文包含了再生骨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骨料,混凝土,砂石,抗压强度,矿渣,尾矿,透水。

再生骨料论文文献综述

詹翔宇,高睿泽[1](2019)在《再生混凝土骨料强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废弃混凝土制备的再生混凝土骨料通常仅通过简单破碎和筛分工艺,制品用水量较大、强度低、弹性模量低,而且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能力、收缩、徐变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能均低于普通混凝土,因而只能用于制备低等级混凝土。为了充分利用废弃混凝土资源,提高再生骨料品质,本文对再生骨料的化学和物理强化法进行了研究,试验分析不同强化处理对再生骨料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12期)

冯云,王素云,石艳喜[2](2019)在《再生微粉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微粉来源,经机械破碎筛分后获得,对其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再生微粉对水泥胶砂试件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及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透水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再生微粉是一种疏松多孔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建筑垃圾粉末;一定掺量内,对水泥胶砂强度有促进作用,最佳掺量为10%。再生微粉取代率<10%,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接近基准组,>10%,强度急剧下降,不利于强度发展;测得透水系数为3.28~4.92 mm/s,与孔隙率呈正相关。因此,将再生微粉作为掺和料取代水泥,可节约水泥,降低砂浆成本,环境明显改善,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为再生微粉能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程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9年11期)

黄建忠[3](2019)在《固废制备再生骨料开启巨大市场机遇》一文中研究指出砂石骨料是仅次于空气、水之后第叁个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资源,也是现代文明必不可少、无法替代的基础性原材料,需求量大、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关于天然砂石的开采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一方面是自然资源枯竭与环境破坏带来的紧迫压力,使得天然砂(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报》期刊2019-11-29)

梁谦,贾生海,程建萍,张永胜,马成晓[4](2019)在《不同掺量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采用等量取代普通骨料的方法,研究不同掺量连续级配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主要采取对照组与不同处理组拌合物和易性、不同龄期试件抗压强度等的对比试验得出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级配混凝土再生骨料的掺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并呈线性变化。通过试验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得出在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其流动性的大小受到混凝土再生骨料及粉煤灰掺量的影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拌合物的搅拌时间有直接关系,试验分析得出为提高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制时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同时,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早期及后期抗压强度粉煤灰的掺量百分比应随连续级配混凝土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利用试验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利用量,保障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建筑废渣的利用率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又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工程的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刘倩,刘京红,刘婷,张仕桦[5](2019)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再生砖骨料混凝土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再生砖骨料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技术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取代率为30%的再生砖骨料混凝土的回弹值、超声声速与抗压强度值之间的关系,采用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对再生砖骨料混凝土进行无损检测,拟合相应的测强回归曲线。试验研究表明:当再生砖骨料取代率为30%时,两种强度等级对应再生砖骨料混凝土的"回弹值-抗压强度值"和"超声声速-抗压强度值"的关系变化规律相似,再生砖混凝土的回弹值、超声声速均与抗压强度值均随龄期和强度等级的增长呈增长趋势,且抗压强度增长速度大于回弹值增长速度,回弹值增长速度大于超声声速增长速度。使用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和非金属超声检测仪检测建立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回归曲线对再生砖骨料混凝土无损检测适用,且精准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1期)

杨医博,张毅,谭世霖,陈前谱,陈峭卉[6](2019)在《废弃混凝土制全再生细骨料在高强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再生细骨料是将废弃混凝土全部制备成5mm以下的再生细骨料,相比传统的再生细骨料,其具有表观密度高、吸水率低等特点。由于骨料性能明显改善,全再生细骨料有可能在高强混凝土中得到应用。本文首先根据全再生细骨料的特点进行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然后与同水胶比的河砂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再生细骨料能够全取代河砂应用于C70高强混凝土中,且在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相当的情况,胶凝材料用量降低13. 0%。(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赵海鑫,孙莹[7](2019)在《微波加热改性再生骨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包裹在再生骨料表面的砂浆被认为是导致骨料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微波加热改性法利用砂浆和天然骨料的电磁性能和吸水率的差异,在砂浆内部特别是砂浆与骨料界面处产生高的温度应力以达到部分剔除粘附砂浆和破碎砂浆团块的目的。通过试验研究了影响砂浆脱附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对比了不同改性方式对再生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单次加热持续时间、骨料干湿状态和循环次数是影响砂浆脱附率的主要因素,浸水冷却有利于提高砂浆脱附率,但提高幅度不大。微波加热—冷却循环5次砂浆脱附率可达45.1%,结合机械研磨砂浆脱附率可进一步提高30.8%。微波加热改性可显着提高再生骨料物理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黄朕宇[8](2019)在《再生骨料性质对再生混凝土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节约型社会理念的发展,再生混凝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重要的发展资源。就再生混凝土而言,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相比,其密度相对较低、吸水率相对较大,具有较大的压碎指标且强度相对较差,所以其配制而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较低,并且随着水灰比的增加其强度也会有所降低,因而再生混凝土的性质会直接受到再生骨料性质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推动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21期)

刘超,刘化威,朱超,白国良[9](2019)在《基于粗骨料多孔界面的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响应机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混凝土内部湿度场的变化会对结构的耐久性造成影响。文章基于再生粗骨料界面的多孔特性,对比研究100%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不同温度、距离表层不同深度及有、无荷载作用下的内部相对湿度的响应规律及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内部的相对湿度响应速率快于普通混凝土,距离再生混凝土表层越近,相对湿度响应速率越快,且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弯曲荷载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相对湿度响应速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更为显着;对于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滞后上升现象,提出"再生粗骨料分区-界面热湿传递模型",分析相对湿度滞后上升的机理;采用多元非线性曲线分段拟合的方法,建立再生混凝土内外环境相对湿度响应计算模型。(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成芹,张微,张潇,王剑萍[10](2019)在《废旧橡胶颗粒再生骨料对SCC50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废旧轮胎传统销毁方式和堆积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将其磨碎筛分加入混凝土中配制成橡胶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冻性能、韧性,既环保又经济。以SCC50(强度等级为C50的自密实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单掺和复掺不同粒径(1~3 mm、2~4 mm)和不同掺量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砂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同时获取SCRC的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量在0%~15%时,粒径1~3 mm坍落扩展度介于668~685 mm,粒径2~4 mm坍落扩展度介于668~706 mm,坍落扩展度增大且无离析泌水现象,表明掺入橡胶颗粒可以提高新拌SCC工作性;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达到20%时,坍落扩展度突然下降,粒径1~3 mm的下降到640 mm,粒径2~4 mm的下降到670 mm,对SCC工作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废旧轮胎胶粒在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且具有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再生骨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采用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微粉来源,经机械破碎筛分后获得,对其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再生微粉对水泥胶砂试件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及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透水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再生微粉是一种疏松多孔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建筑垃圾粉末;一定掺量内,对水泥胶砂强度有促进作用,最佳掺量为10%。再生微粉取代率<10%,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接近基准组,>10%,强度急剧下降,不利于强度发展;测得透水系数为3.28~4.92 mm/s,与孔隙率呈正相关。因此,将再生微粉作为掺和料取代水泥,可节约水泥,降低砂浆成本,环境明显改善,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为再生微粉能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再生骨料论文参考文献

[1].詹翔宇,高睿泽.再生混凝土骨料强化方法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9

[2].冯云,王素云,石艳喜.再生微粉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

[3].黄建忠.固废制备再生骨料开启巨大市场机遇[N].中国建材报.2019

[4].梁谦,贾生海,程建萍,张永胜,马成晓.不同掺量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9

[5].刘倩,刘京红,刘婷,张仕桦.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再生砖骨料混凝土强度[J].混凝土.2019

[6].杨医博,张毅,谭世霖,陈前谱,陈峭卉.废弃混凝土制全再生细骨料在高强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9

[7].赵海鑫,孙莹.微波加热改性再生骨料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8].黄朕宇.再生骨料性质对再生混凝土性质的影响[J].建筑技术开发.2019

[9].刘超,刘化威,朱超,白国良.基于粗骨料多孔界面的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响应机理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10].陈成芹,张微,张潇,王剑萍.废旧橡胶颗粒再生骨料对SCC50性能的影响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废弃混凝土块体和节段Fig.1-1Demolis...黏土砖再生骨料砂浆抗折强度与...7-3再生骨料碳化处理后再生混凝...再生骨料形貌实体7 表明再生骨料利用过程中 ILCB5.筛分后的再生骨料Fig....

标签:;  ;  ;  ;  ;  ;  ;  

再生骨料论文_詹翔宇,高睿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