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钙论文_劳永锵,潘海文,胡永波,梁伟春,王明爽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酸钙,水泥,阿霉素,磷灰石,肱骨,元素,盐碱地。

磷酸钙论文文献综述

劳永锵,潘海文,胡永波,梁伟春,王明爽[1](2019)在《微创激素注入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囊肿患儿骨缺损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微创激素注入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修复骨囊肿患儿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骨囊肿手术患儿120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注射醋酸强的松龙125 mg,骨缺损部注入填充位CPC;对照组实施传统开窗手术刮除病灶并灭活瘤腔,骨缺损部位填充自体骨或异体骨。术后评定两组疗效、骨愈合质量和骨缺损填充物降解率,记录术中和2年随访期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相仿(95.00%vs.86.67%)(P>0.05),试验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2.53±1.80)个月vs.(17.26±2.09)个月](P<0.05)。试验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8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6个月、1年骨愈合质量评分较高,而骨缺损填充物降解率低(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微创激素注入结合CPC修复骨囊肿患儿骨缺损疗效好,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李夕梅,韩伟,郭卫卫,张洪生,穆平[2](2019)在《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对盐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盐碱地冬小麦的合理施肥措施,以青麦6号为材料,在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设置复合肥(CK)、有机肥(T1)、过磷酸钙(T2)、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T3) 4种处理,于开花期(花后每7d取样1次)分别测定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和灌浆速率,挑旗期、孕穗期、开花期(花后每7d取样1次)、成熟期按茎+鞘+叶、穗轴+颖壳和籽粒分别测定干物质积累量并计算分配率,成熟期调查穗数、穗粒数,收获后风干、脱粒测千粒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T3处理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灌浆期均处于最高水平;T3处理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转运量(1901.85kg·hm~(-2))、转运率(15.29%)和对籽粒的贡献率(21.93%)均较低,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6729.19kg·hm~(-2))及对籽粒的贡献率(78.07%)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干物质向茎鞘叶(42.01%)、穗轴+颖壳(19.29%)的分配比率较其他处理均低,而干物质向籽粒(38.69%)的转移比例较高:T3处理的灌浆速率在前期虽然较低,但花后14d开始高于其他处理,且在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灌浆速率:T3处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分别达到7.12×10~6·hm~(-2)、33.55、42.01g和8523.32 kg·hm~(-2),与其他处理相比,均表现为最高。综上,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T3处理)是盐碱地冬小麦获得高产的合理施肥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姜建奇,吕艺伟,王天莹,代英辉,王东凯[3](2019)在《共载阿霉素-碳点@磷酸钙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共载阿霉素-碳点@磷酸钙脂质纳米粒(Doxorubicin-carbon dots@lipid coated calcium,DOX-CDs@LCP NPs),并对其载药性能及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DOX-CDs@LCP NPs,考察钙/磷比值,内水相pH值及搅拌速度对纳米粒外观的影响;并对阿霉素和碳点浓度对制剂载药量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激光散射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和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表征纳米粒形态。同时以不含碳点的纳米粒(DOX@LCP NPs)作为对照。比较两种制剂在体外释药行为上的差异。结果 DOX-CDs@LCP NPs带有磷酸钙内核,外层有磷脂包裹,平均粒径为133.9 nm,zeta电位为-20 mV,包封率和载药量质量分数分别为(64.38±2.4)%、(12.22±0.53)%;在生理条件下,DOX-CDs@LCP能够延缓药物释放达29.9%;在酸性环境下,药物释放加速,累积释放量可达78%。结论 DOX-CDs@LCP NPs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体外释药性能。(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潘东续,钟蔼云,唐晓龙,刘玉章,杨靖[4](2019)在《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54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32例(采用磷酸钙骨水泥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B组22例(采用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颈干角及肱骨头高度丢失及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颈干角明显增大,肱骨头高度丢失明显减小,差异有显着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功能、运动限制及解剖复位评分均明显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A组优良率为87.50%(28/32),明显高于B组59.09%(13/22),差异有显着性(χ~2=6.004,P=0.014)。术后随访2个月,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着性(χ~2=4.762,P=0.029)。结论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可明显促进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老年患者断骨端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良建,陈代远,易曼菲,张博,邵春生[5](2019)在《仿生多孔可降解双相磷酸钙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冰模板法制备仿生多孔双相磷酸钙BCP支架,研究制备工艺对支架的结构特性、蛋白吸附作用、力学与降解性能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优化支架制备工艺。材料与方法:自制中心冷源模具,用冰模板法制备层板状梯度多孔BCP支架,检测不同制备工艺对支架结构特点、孔隙率、物相组成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浸泡法评价不同制备工艺(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柴媛,张学慧,林红[6](2019)在《硅锌掺杂PLGA/磷酸钙支架促进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多种微量元素协同作用在牙髓/牙本质复体的发育和再生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PLGA微球为载体负载双微量元素掺入磷酸钙骨水泥中,评价其对牙髓干细胞(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并初探其自噬机制。材料和方法:根据掺杂的微量元素,将材料分为四组:硅锌双元素组(PLGA/CPC-Si/Zn)、锌元素组(PLGA/CPC-Zn)、硅元素组(PLGA/CPC-Si)和未掺杂组(PLGA/CPC)。采用完全培养基制备各组材料的1d、3d和10d的浸提液。采用CCK8法研究材料毒性及微量元素对hDPSCs增殖活性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考察细胞骨架形态、成牙本质相关蛋白(BMP2,OCN,DSP,Runx2)和粘着斑蛋白表达。采用qPCR考察成牙本质的相关基因表达及自噬相关基因Atg5、LC3和Beclin 1的表达。结果:CCK8的试验结果表明,PLGA/CPC-Si/Zn组在3d和10d的细胞增殖率显着高于其它单元素掺杂组和对照组(P<0.05)。PLGA/CPC-Zn组和PLGA/CPC-Si组无显着性差异。qPCR的结果显示,PLGA/CPC-Si/Zn组的Runx2、OCN和DSP基因在3d和10d的表达均高于PLGA/CPC-Zn组和PLGA/CPC-Si组和PLGA/CPC组(P<0.05)。PLGA/CPC-Si组的BMP2表达量最高。在材料作用细胞10d时,PLGA/CPC-Zn组的OCN和DSP表达高于PLGA/CPC-Si组。免疫荧光测试结果显示,PLGA/CPC-Si/Zn组细胞骨架更为清晰,肌动蛋白微丝更为明显。粘着斑蛋白有PLGA/CPC-Si/Zn的表达显着增加。此外自噬相关基因和蛋白(Atg5、LC3和Beclin 1)在PLGA/CPC-Si/Zn组的表达显着增加。结论:硅和锌双元素掺杂的磷酸钙骨水泥能促进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和牙髓再生。引发细胞自噬可能是促hDPSCs成牙向分化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陈良建,陈代远,易曼菲,张博,邵春生[7](2019)在《仿生多孔可降解双相磷酸钙支架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正交实验优化的工艺制备仿生多孔双相磷酸钙(HA/β-TCP,BCP)支架,研究支架的细胞毒性以及对MG63细胞增殖、分化及黏附等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自制中心冷源模具,设置工艺参数为:15wt%的固相含量、-25℃的冷冻温度、30/70的HA/β-TCP配比,用冰模板法制备层板状梯度多孔BCP支架;用CCK8法评价支架的细胞毒性;将(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邓振南,平林超,胡雯佳[8](2019)在《高能喷丸预处理提高微弧氧化磷酸钙/二氧化钛多孔涂层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微弧氧化(MAO)是用于钛(Ti)基牙科材料的表面改性的更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在MAO过程中,表面多孔二氧化钛(TiO_2)涂层容易产生微裂纹,影响涂层的稳定性和植入物的长期使用寿命。在这项工作中,高能喷丸(HESP)预处理将用于提高MAO涂层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并增加涂层中钙和磷(Ca&P)元素的有效掺杂。(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梁薇薇,张学慧,邓旭亮[9](2019)在《硅锌掺杂PLGA/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协同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分化促进骨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微量元素在调节免疫反应和促进骨再生方面关键作用,因此常被用于提高骨植入材料的修复效果。但是,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微量元素掺杂,忽视了天然细胞外基质环境呈多种微量元素共存状态,因此骨修复效果受限。本研究将硅锌双元素掺入到磷酸钙骨水泥中,同时引入PLGA微球以实现微量元素的可控缓释和提高材料生物降解性能。首先通过设计不同组别考察材料的理化性能,然后重点评价材料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分化及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能力,最后通过骨缺损植入试验验证材料的骨修复效果和生物降解性能。材料与方法:根据掺杂的微量元素,将材料分为四组:硅锌双元素组(PLGA/CPC-Si/Zn)、锌元素组(PLGA/CPC-Zn)、硅元素组(PLGA/CPC-Si)和未掺杂组(PLGA/CPC)。考察四组材料的理化性能,包括固化时间、可注射性、抗压强度、孔隙率及微量元素释放动力学等。体外评价巨噬细胞受不同材料作用后的表型转换和功能分化情况,包括M1/M2转换、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基因表达情况等。利用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评价材料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构建大鼠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验证材料骨修复效果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与单元素组和未掺杂组相比,硅锌双元素掺杂组的各项理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包括固化时间延长、可注射性提高和压缩强度增加。元素释放动力学结果显示,双元素组可使Si和Zn两种元素时序性可控缓释。体外RAW巨噬细胞形态观察显示双元素组可调控其呈M2型,表现为细胞面积和长径比最大。流式分析、ELISA和qPCR检测发现细胞在双元素组作用下M2表型明显提高,抑制促炎因子TNF-α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表达。大鼠BMSCs在双元素组的条件培养基中ALP和BMP-2表达明显增强。体内结果显示,双元素组植入大鼠股骨缺损4周后,新骨形成较其他组明显增多;植入12周后,PLGA微球内可见新骨长入;24周后,PLGA微球内被大量成熟骨组织充填,材料明显发生降解。结论:硅和锌双元素掺杂有利于改善CPC骨水泥的理化性能,并可有效调节巨噬细胞功能分化、促进BMSCs成骨分化和骨再生。PLGA微球的掺入可使微量元素实现可控时序性释放,并可提高CPC支架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刘兆强,朱立国[10](2019)在《磷酸钙材料在骨再生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磷酸钙由于其骨传导性和骨诱导的特征被广泛用于骨再生。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的高速发展,磷酸钙材料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广泛用于各种生物材料,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我们主要从磷酸钙材料的生物活性、磷酸钙的类型和磷酸钙的应用进行综述。通过总结磷酸钙的性质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希望磷酸钙能为骨缺损和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9年10期)

磷酸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盐碱地冬小麦的合理施肥措施,以青麦6号为材料,在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设置复合肥(CK)、有机肥(T1)、过磷酸钙(T2)、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T3) 4种处理,于开花期(花后每7d取样1次)分别测定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和灌浆速率,挑旗期、孕穗期、开花期(花后每7d取样1次)、成熟期按茎+鞘+叶、穗轴+颖壳和籽粒分别测定干物质积累量并计算分配率,成熟期调查穗数、穗粒数,收获后风干、脱粒测千粒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T3处理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灌浆期均处于最高水平;T3处理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转运量(1901.85kg·hm~(-2))、转运率(15.29%)和对籽粒的贡献率(21.93%)均较低,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6729.19kg·hm~(-2))及对籽粒的贡献率(78.07%)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干物质向茎鞘叶(42.01%)、穗轴+颖壳(19.29%)的分配比率较其他处理均低,而干物质向籽粒(38.69%)的转移比例较高:T3处理的灌浆速率在前期虽然较低,但花后14d开始高于其他处理,且在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灌浆速率:T3处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分别达到7.12×10~6·hm~(-2)、33.55、42.01g和8523.32 kg·hm~(-2),与其他处理相比,均表现为最高。综上,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T3处理)是盐碱地冬小麦获得高产的合理施肥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钙论文参考文献

[1].劳永锵,潘海文,胡永波,梁伟春,王明爽.微创激素注入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囊肿患儿骨缺损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9

[2].李夕梅,韩伟,郭卫卫,张洪生,穆平.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对盐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姜建奇,吕艺伟,王天莹,代英辉,王东凯.共载阿霉素-碳点@磷酸钙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

[4].潘东续,钟蔼云,唐晓龙,刘玉章,杨靖.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5].陈良建,陈代远,易曼菲,张博,邵春生.仿生多孔可降解双相磷酸钙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评价[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柴媛,张学慧,林红.硅锌掺杂PLGA/磷酸钙支架促进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陈良建,陈代远,易曼菲,张博,邵春生.仿生多孔可降解双相磷酸钙支架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8].邓振南,平林超,胡雯佳.高能喷丸预处理提高微弧氧化磷酸钙/二氧化钛多孔涂层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9].梁薇薇,张学慧,邓旭亮.硅锌掺杂PLGA/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协同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分化促进骨再生[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10].刘兆强,朱立国.磷酸钙材料在骨再生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9

论文知识图

磷酸钙转染后的荧光图碱热处理钛在SBF中表面结构改变的示意...仿生矿化溶液浸泡24小时后不同N离子...支架复合PLGA前后的孔隙率随致密...磷酸盐材料的红外谱图骨组织示意图

标签:;  ;  ;  ;  ;  ;  ;  

磷酸钙论文_劳永锵,潘海文,胡永波,梁伟春,王明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