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式论文_吴思霖

导读:本文包含了连动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词,语义,类型,结构,句法,晚清,目的。

连动式论文文献综述

吴思霖[1](2019)在《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现代汉语连动式和状中式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性成分连用可形成多种句法关系,较难区分的是连动式和状中式。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借助北大CCL语料库,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对连动式和状中式进行考察,分析易混淆的地方,以求在二者界定问题上能有更系统、更清晰认识。(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12期)

杨红[2](2019)在《汉语连动式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汉语连动式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很大的提升。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汉语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得到了显着提高;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突破,引入了不少新的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元态势;研究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不过,汉语连动式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连动式的界定缺乏统一的标准;理论探讨不足;历时研究不足;跨语言视角缺乏。(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依娜[3](2018)在《西周金文连动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动式是一种重要的多动词类型句式。西周金文连动式可以分为以"以"为连动标记的连动式和无标记连动式两类,语义上有典型连动式和非典型连动式之分,典型连动式表达顺承关系和目的关系,非典型连动式表达因果、状态和方式等语义关系。受连词发展等因素限制,殷商时期连动式无"有标记连动式"类型,但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连动标记进一步增多,从殷商到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演化经历了一个由不使用连词标记到较多使用连词标记的发展过程。(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王睿晨[4](2018)在《《新疆图志·兵事志》连动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图志·兵事志》为参考语料,针对《兵事志》中的连动式结构进行穷尽式的考察与分析,从中分析《新疆图志·兵事志》里的连动式共计44个,又从语义、结构上分析连动式使用的特点,并与《左传·鲁僖公》中的连动式结构进行历时比较,分析不同时代连动式结构的使用特点。二者同属描述战争的篇目,因而用了大量的动词,且《左传·鲁僖公》中的动词有双音化的趋势,《新疆图志·兵事志》距现代汉语较近,连动句以两动词先后并置为主。(本文来源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娜[5](2018)在《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连动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句法结构较为复杂,是连动式的一个特点。受语言表达呈线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连动式中的动词性成分会根据发生时间的先后“排队站位”,故其表示的语义也会截然不同,例如“洗脸擦手”是先洗脸后擦手,而“擦手洗脸”是先擦手后洗脸。学界对连动式的描写与分析的成果颇丰,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讨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的连动式的论着问世。我们以家喻户晓的文学名着——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为语料,研究其中出现的连动式,以求揭示晚清汉语连动式使用情况的语言面貌。鉴于连动式实现的特性,本文中的连动式整理仅限于客观事实上动作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者是一定即将发生的(即小说下文中有交代的情况),其他在未来不确定能够实现的连动式,不在整理范围内。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章节设置如下:在前言部分,主要介绍连动式研究现状,简单说明运用的“叁个平面”等现代语言学理论,重点阐释“连动式”概念的界定范围,确定连动式的认定原则,为下文系统研究晚清连动式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将四部小说中的连动式归类,得出单级连动式多于多级连动式等结论。第二章主要从语义层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动词性成分+“来”(位移动词)与动词性成分+“去”(位移动词)这两类连动式在语义上既有同一性也有不同之处;目的类连动式中“拆信看信”和“抬头看看”两种结构最为常见;“动词性成分+‘到’+名词性成分”类连动式中动词性成分表示的动作基本是人体的腿脚发出,而非由人体其他部位发出。第叁章主要从语用层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连动式节奏紧凑、韵律感强,表现形式以双音节为主;在表达效果上使得语气更加连贯、含义明确并带有强调的意味;在篇章中产生一气呵成之感,给人以有始有终、流畅完整的感觉。第四章结语主要是对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宋婧[6](2018)在《语言类型学视角下《国语》连动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型学作为一种归类的方法体系,广泛运用于不同研究的各方面。以类型学视角来研究语言,最终是为了寻找不同语言要素之间的共性。本文以《国语》“连动式”为语言样本,讨论了连动式界定标准、分类依据、动词语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同时和其他先秦时期的着作如《仪礼》等来进行对比,归纳界定标准、分类等方面的差别;归纳出《国语》中存在的连动式也为语言类型学下连动式的研究增加新的语言样本。第一章绪论,首先归纳了国内外连动式的研究现状,分析发现“连动式”的研究在国内相对薄弱,甚至“连动式”的界定标准、分类依据、语义关系等这些基本问题学者都各执一词。将《国语》连动式纳入研究视野中,为语言类型学下连动式的研究增加语言样本,丰富其发展,为连动式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语言论证。第二章就连动式的判定问题,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在判定连动式时存在的分歧:1.是否可以出现连词;2.是否可以出现语音停顿;3.“趋向动词+动词”结构是否属于连动式;4.“不+V1+V2”“V1+不+V2”结构是否属于连动式;5.先秦连动式界定标准历时变化。第叁章对《国语》连动式的分类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国语》连动式进行分类:第一、从语法角度,首先分为单级连动式(只有两个动词结构组成的)和多级连动式(有两个以上动词结构组成的)。第二、从语义角度,归纳《国语》中连用动词结构之间复杂的语义关系:首先是单纯的时序关系,其次有“方式/状态-动作”“转折关系”“补充关系”“动作--结果”“位移/处所--动作”“动作--目的”“原因/条件--结果”等逻辑语义关系。第四章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连动式研究,其寻找共性的研究方法也为《国语》连动式研究指明了方向。通过对比先秦文献《国语》与《仪礼》中对连动式的研究,归纳共性,同时分析出现分歧的主要因素。最后是结论部分,将《国语》中连动式纳入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最后归纳出连动式在界定标准、结构、语义关系等方面的共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7)

黄哲,刘丹青[7](2018)在《试析汉语中疑似连动式的话题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连动式由两个或多个动词性成分并置而成,汉语又允许动词性成分充当话题,这使得连动式与一些话题结构具备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表层语符序列,很容易在归类时产生混同。连动式的小类范围历来见仁见智,以往归入连动式的其中一部分应属于话题结构,两者在句法语义和话语功能上都有区别。文章尝试用停顿、语序、否定、体标记等10种测试手段,离析以往文献中曾被认定为连动式的话题结构,共归纳出6种类型。两者形式相似而易于混同的主要原因在于连动式、话题结构、动词词类均为汉语中的显赫范畴,区别连动式和话题结构有助于探讨显赫范畴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8年01期)

宋健[8](2017)在《法语“准连动式”个案研究:“位移-目的”类构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法语中存在一部分位移动词,其后可直接加动词不定式,中间无须任何介词。本文将其命名为"准连动式",那么此结构具有哪些句法语义特征呢?本文主要探讨该结构中各个动词、地点状语及其它成分的特征,以及所受的限制,并将其与VP1+pour+VP2结构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发现准连动式用于表达目的,但受到诸多句法语义限制,且并非是通过省略介词pour得来的结构。(本文来源于《法国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姚倩[9](2017)在《小说《围城》中汉语连动式谓语英译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汉英动词使用的巨大差异,以《围城》第一章为例,探析了操作性较强的汉语连动式谓语英语翻译策略,以期实现汉语连动式谓语在英语中的效果对等,达到语际有效转换的目的,同时,为汉英翻译者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7年13期)

夏俐萍[10](2017)在《句法库藏裂变:从连动式到给予类双及物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给予类双及物结构在汉语尤其是东南方言中的表现十分复杂。汉语东南方言原本采用与格结构式表达给予义,与格标记由方所标记充当,缺少由给予动词充当与格标记的形式。东南方言的持拿义动词经过受事话题化以及与方所介词的捆绑后进入连动式,在连动式中获得给予义,并最终发展为真正的给予动词及双宾B式。文章讨论了东南方言的持拿义动词进入连动式,以及由连动式发展为与格结构式和双宾B式的句法裂变过程。(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集刊》期刊2017年01期)

连动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国内汉语连动式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很大的提升。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汉语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得到了显着提高;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突破,引入了不少新的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元态势;研究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不过,汉语连动式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连动式的界定缺乏统一的标准;理论探讨不足;历时研究不足;跨语言视角缺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动式论文参考文献

[1].吴思霖.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现代汉语连动式和状中式对比[J].文学教育(上).2019

[2].杨红.汉语连动式研究述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

[3].王依娜.西周金文连动式研究[J].殷都学刊.2018

[4].王睿晨.《新疆图志·兵事志》连动式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张娜.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连动式初探[D].吉林大学.2018

[6].宋婧.语言类型学视角下《国语》连动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7].黄哲,刘丹青.试析汉语中疑似连动式的话题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2018

[8].宋健.法语“准连动式”个案研究:“位移-目的”类构式[J].法国研究.2017

[9].姚倩.小说《围城》中汉语连动式谓语英译策略探析[J].现代交际.2017

[10].夏俐萍.句法库藏裂变:从连动式到给予类双及物结构[J].语言研究集刊.2017

论文知识图

方案微物理过程示意图景明洋行外窗下的连动式气窗,手...2 “连动式”中的“不定式”1 “连动式”中的“不定式”连动式低压抽气筒回收工艺流程双组连动式变焦系统结构图

标签:;  ;  ;  ;  ;  ;  ;  

连动式论文_吴思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