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98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98例疗效观察

徐萍(文山州中医医院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98例患者,使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同时口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并观察疗效。结果98例中80例成功,18例保守治疗失败改行手术治疗,治愈率8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甲氨蝶呤中药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0%-95%。既往一经确诊即行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创伤大,不易保留输卵管功能,多数患者不能接受。近年来随着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测定(血β-HCG)、彩色B超的广泛应用及病人的重视,使异位妊娠在早期即可确诊,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07年9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异位妊娠的住院患者,共124例。其中26例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98例无手术指征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年龄18~47岁,平均25岁。停经时间最长60天,最短40天,平均50天。未生育妇女56例,有子女者42例。

1.2诊断标准(1)病史:有性生活,停经史。(2)症状:停经后出现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3)体征: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尤以患侧明显。妇检:阴道后穹隆触痛,宫颈举摆痛,宫体大小与停经月份不符,一侧附件可触及包块,压痛明显。(4)辅助资料:尿HCG阳性,血β-HCG>3mIU/ml。B超示宫腔内无胚囊,一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和盆腔积液。

1.3保守治疗适应证(1)一般情况良好,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2)附件包块最大直径〈3cm;(3)血β-HCG〈2000mIU/ml;(4)B超未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5)肝、肾功能及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6)无甲氨蝶呤禁忌证。

1.4治疗方法

西药甲氨蝶呤1mg/m2,单次肌注。同时水煎服中药宫外孕方随症加减(桃仁15g,红花15g,丹参20g,莪术12g,当归15g,三棱12g,川芎12g,败酱草15g,蜈蚣2条,天花粉20g),每日1剂,连服10-14剂。用药后两周内每隔三日复查血β-HCG及B超,血β-HCG下降,症状缓解或消失,包块缩小为有效,用药后第7日血β-HCG下降<15%,第二次肌注甲氨蝶呤1mg/m2。血β-HCG下降>15%,不再肌注甲氨蝶呤,继续口服中药,用药2周后每周复查血β-HCG至正常。

1.5疗效标准:(1)成功:症状体征消失,血β-HCG正常,B超提示附件包块缩小或消失,月经正常来潮。(2)失败:腹痛加剧,内出血增加,血β-HCG升高,盆腔包块增大转行手术治疗。

2结果

98例保守治疗患者中成功80例。治疗后5天血β-HCG开始下降,28例2周降至正常,52例30-60天降至正常。另18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腹腔内活动性出血而转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病变输卵管,病检确诊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病例在正常月经第三个周期后,月经干净3-7天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输卵管通畅68例,复通率85%。

3讨论

随着异位妊娠发病率的上升及患者年轻化,保守治疗对未婚、已婚无子女、或不能耐受手术风险的患者显得更重要。西药甲氨蝶呤为叶酸拮抗剂,抑制四氢叶酸生成而干扰DNA合成,使滋养细胞分裂受阻,胚胎发育停止而死亡,是目前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药。中药消症杀胚、活血化淤、通络止痛,促进胚胎组织及血块吸收,保持输卵管通畅。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的药效,并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疗效满意,即避免了手术痛苦,又保护输卵管功能,增加妊娠机会,并减轻患者负担,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7-72.

[2]于秀丽.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101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5):390.

[3]蔡大芬,宋茜.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健康大世野.医学分册,2009(4):18.

标签:;  ;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98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