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供电企业农电员工教育培训的思考张晓锋

关于县级供电企业农电员工教育培训的思考张晓锋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舞阳县供电公司河南漯河462400)

摘要:供电所处在农电员工工作的最前沿,是农电企业搞好各项工作最基层的组织机构,农电员工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方针政策是否真正能够落实到位,决定着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是否能够全面顺利地完成。由于历史原因,农电员工特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农电员工的健康发展,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加强教育培训正是提高队伍素质的唯一方法。

关键词:供电企业;农电员工;教育培训;思考

引言

本文详细介绍了当前农电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如何构建农电员工培训体系提出几点见解,以供参考。

1农电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1未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由于工学矛盾突出,直接导致农电员工的培训工作滞后。部分农电员工受家庭、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终生学习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完成日常工作就行了,另一方面重文凭,轻技能,而把培训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一项“走走过场”工作。

1.2培训需求研究不够

培训职能部门只是按照上级要求和基层上报的培训计划来制定总体培训计划,较少系统分析农电发展规划对各类人才的具体需求以及农电员工本身的素质能力对培训的需求,通常是“发现缺什么就补什么,工作任务是什么就学什么”的思想。

1.3培训方式、内容单一陈旧

多年来普遍采用上级部门下达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各工种或部门技术特点展开培训任务的模式,年终按相关细则进行培训效果的考核。这种培训模式具有极强的计划性,目标明确,易于操作,但严重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常常出现无论培训对象水平、技能、素质如何,均被指定参加“一刀切”培训。在不了解参加培训的农电员工具体能力素质情况下制定的“各取所需”式的大杂烩培训计划必然是低效的。

1.4未进行全面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

目前农电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仅限于培训过程,而没有联系到在实际工作,造成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反馈机制与沟通渠道仍不顺畅,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比较单一,多数培训只是以考试的形式对员工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而培训对员工行为、绩效,甚至于对企业总体绩效的影响没有进行考评。

2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1加强工作绩效考核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正常现象,与企业职工激励机制不完善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建立新型用工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完善激励机制这个关键问题,确保贯彻落实“多劳多得、质优多得”的按劳取酬分配原则和“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使公司职工队伍建设与管理始终保持良性发展势头。一是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得、以业绩获取绩效”合理的岗位薪酬体系,让农电员工的工资、奖金与工作业绩挂钩,做到强激励、硬约束、有保障,实现岗位、职责、报酬相统一。二是结合各单位岗位设置标准及人员需求状况,制订农电员工的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农电员工的岗位和工作内容,清晰界定其工作职责。三是要健全农电员工进出机制,在对优秀农电员工进行激励的同时,淘汰不能胜任工作的农电员工。

2.2切实加强专业业务技术培训

把农电员工队伍教育培训纳入各单位教育培训规划,切实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大培训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完善与现场更接近的培训基地等相关的设施建设。二是要贴近工作实际、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合理制订培训内容,把业务技能和工作制度一并纳入实际培训操作过程中。三是在培训中引入淘汰和报酬挂钩机制,让业务技能强的人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从根本上提高农电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四是注意实际工作与培训内容的结合,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培训内容应该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培训方式可采取多种方式,如理论学习、现场操作、技能竞赛等。应注重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的有机结合。五是积极开展“师带徒”活动,利用“传、帮、带”等手段,切实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通过开展全员全岗位的培训,全面提高农电员工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农电事业。要始终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以考促用”的培训思路,以“学”“练”为基础,以“考”“赛”为手段。坚持教育培训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培训内容与岗位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操作培训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采取多形式学习和多种类实际操作,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支撑。

2.3与时俱进,丰富文化,提高素质

供电所设立小图书室,购买业务书籍和励志书籍,开辟“学习园地”。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提升全体农电员工的整体素质,以人员素质的提升推动制度落实和规范管理。供电所建立实训基地(包括安全、营销、生产技术等)。配备电杆、导线、变台、变压器、配电柜、电能表屏等高低压设备和实训器材,建立高标准实训室,供员工业余交流、实践操作。经常因时因地开展实物培训,结合实际进行模拟训练,严格操作步骤、操作规范和操作工艺,提高操作技能和工艺水平。全方位、多渠道对农电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科学利用零散时间,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组织农电员工参加专题讲座、主题宣讲等活动,接受教育,引导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共成长”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为避免在同一地点、同一岗位时间过长而产生惰性和麻痹心理,适时进行轮岗、换岗等交流活动。通过轮岗换岗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内生动力,增强适应能力。供电所制作宣传栏,分为“名言名句、光荣榜、服务监督台、职工用电一览表、指标考核表、曝光台、违章警示栏、温馨提示栏等。通过宣传、学习、监督,使全体农电员工参与到供电所管理中来,群策群力,有效促进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对效果的评价

农电工群体是国网公司的一个部分,主动关心他们,多替他们考虑,对提升国网公司品牌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国网公司为这一群体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也给他们提供了展示人生价值的机会,他们在为国网公司努力工作,国网公司就有理由要关心他们;农电工这一群体站在国网公司服务客户的最前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到国网公司的声誉,心情舒畅,干活漂亮,自然客户的满意度也高;电网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农电工,经历十余年的农电工作,多数农电工成了各个供电所的业务骨干,是他们在顶着一些乡镇供电所的半边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农电员工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繁重的硬任务,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只有公司上下形成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才能推进农电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语

通过明确农电员工的基本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能力素质相关理论与模型建立流程,建立农电员工的能力素质模型。不同工种农电员工在人力资源素质、基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在品质素质方面则较为趋同,这为具体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决策信息。为进一步提升农电员工培训工作,实际培训中应当采用现代的多层面培训方式。设计了基于柯氏评估模型的培训评估调研方案为本文建立的培训流程与理论作培训闭环反馈,为本文所建立的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农电员工培训需求挖掘、培训机制提供了自我完善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2]陈朝正.浅析农电员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电工,2008(03).

标签:;  ;  ;  

关于县级供电企业农电员工教育培训的思考张晓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