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溶菌酶论文_刘卫艳,徐虹,刘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唾液溶菌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唾液,溶菌酶,细菌,空气污染,激素,激动剂,环境。

唾液溶菌酶论文文献综述

刘卫艳,徐虹,刘静[1](2019)在《大气污染物对杭州市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杭州市大气污染物对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为有效改善小学生健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随机整群抽取杭州市下城区、西湖区、淳安县3所学校共248名小学生采集唾液样品,收集同期3所学校附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资料,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大气污染物对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西湖区、下城区2次测量唾液酶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9,2.75,P值均<0.01)。不同性别、年龄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线性模型提示,测试当天的PM2.5,PM10,SO_2,NO_2,CO浓度每升高1μg/m~3,唾液溶菌酶分别升高1.75,0.82,6.12,1.05,70.73μg/L;测试前1天SO_2的质量体积浓度每升高1μg/m~3,唾液溶菌酶升高8.17μg/L。结论小学生唾液溶菌酶水平与接触大气污染物的质量体积浓度存在正相关,且有滞后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11期)

陈晨,李成橙,李永红,刘迎春,顾珩[2](2018)在《APEC前后北京市空气污染对小学生唾液溶菌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前后空气污染变化对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0月14—23日(APEC前)和11月14—23日(APEC后)期间各随机选3日,选取北京市不同城区的3所小学的8-11岁共380名小学生进行唾液样品采集和健康检查,并测定唾液溶菌酶含量。结果 APEC会议后的10日4种污染物(PM_(2.5)、SO_2、NO_2和CO)日均浓度均高于APEC前,其中SO_2尤为显着(P<0.05)。总人群中除10岁组以外,其他叁个年龄组小学生APEC会议前的唾液溶菌酶含量均高于APEC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性别分析发现男生8岁、9岁组及女生8岁、9岁和11岁组唾液溶菌酶含量APEC后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小学生唾液溶菌酶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EC会议后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与PM_(2.5)和SO_2浓度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APEC会议后调查期间北京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下降较为明显。(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健康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骆心惟[3](2017)在《气流受限性疾病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后口咽部微生态与唾液SIgA和溶菌酶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气流受限性疾病患者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口咽部正常生物菌群及唾液中溶菌酶与sIgA浓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和COPD稳定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试验采样前须进入清洗期导入2周,哮喘组患者规律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ug, COPD组患者规律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ug,每日2次,试验期为32周,分别在2、8和32周进行随访。取口咽部拭子做细菌培养,以bioMerieuxAPI系统定性分析口咽部菌群种类、数量。用SpectraMax 340PC型酶标仪检测唾液中溶菌酶和sIgA的浓度。比较用药前后和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气流受限性疾病患者口咽部的微生态指标(菌群种类、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和唾液中溶菌酶和sIgA浓度是否有变化,设定5%的检验水准,各组口咽部细菌不同菌种检测结果用检出率表示,对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析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患者上呼吸道微生态状况和黏膜免疫的影响。[结果]气流受限性疾病患者,以COPD及哮喘非急性期患者为代表,口咽部菌群在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后2周、8周、32周叁个时间段进行咽拭子培养,草绿色链球菌构成比,用药2周对比8周变化幅度为-0.82±0. 34,用药2周对比32周变化幅度为-12. 95±2. 32,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t=4. 046, P<0. 001 )。奈瑟菌属在口咽菌群的构成比在用药后2周对比8周变化幅度为3. 97±1.82,用药后2周对比32周变化幅度为9.66±2.65,两者对比无意义(t=-1. 469, P=0.144)。菌属数量用药后2周对比8周变化幅度为-0. 18±0. 08,用药后2周对比32周变化幅度为0. 08 ± 0. 02,两者相比有差异(t=-2. 285, P=0. 024)。唾液SIgA浓度用药后2周对比8周变化幅度为2. 39±0.89,用药后2周对比32周变化幅度为6. 40 ± 1.00,两者相比有差异(t=-3. 000, P=0. 003)。唾液溶菌酶用药后2周对比8周变化幅度为50. 97±16.48,用药后2周对比32周变化幅度为-22. 02±11. 31,两者相比有差异(t=3.653,P<0.001)。[结论]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32周的气流受限性疾病患者口咽部微生态基本维持稳态,菌群数量种类多样性无明显变化,并促进有益优势菌草绿色链球菌的增长。唾液SIgA水平持续下降,溶菌酶水平出现波动,口咽部局部黏膜膜免疫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口咽部黏膜健康。(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王宇飞,句立言,刘晓波,牟燊,崔文秀[4](2016)在《大气污染对儿童肺通气功能及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哈尔滨市大气污染对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4—2015年在哈尔滨市两个城区测定大气PM2.5浓度,分别在距离监测点500~1 000 m处选择1所小学,对602名儿童进行肺功能、唾液溶菌酶测定及问卷调查。结果污染区(道外区)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及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MVV)低于清洁区(道里区),阻塞指数(OI)高于清洁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不同年级儿童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中间呼气流量(MMF)、峰值流量(PEF)、75%用力呼气流量(FEF75)、MVV等肺功能指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清洁区不同年级儿童VC、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OI、MVV等肺功能指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均低于同年级的清洁区儿童;污染区3年级儿童肺功能指标OI高于清洁区,MVV低于清洁区;污染区4年级儿童肺功能指标VC、FVC、FEV1、FEF75、MVV均低于清洁区;污染区5年级儿童肺功能指标FVC低于清洁区;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男生肺功能指标VC、FVC、FEV1、MMF、PEF、FEF75、MVV均高于女生,OI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区男生肺功能指标VC、FEV1、MMF、PEF、FEF75、MVV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均低于清洁区同性别学生;污染区男生肺功能指标OI低于清洁区,污染区女生肺功能指标FVC、MVV低于清洁区;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气PM2.5浓度与唾液溶菌酶含量呈负相关,与肺功能指标VC、FVC、MVV呈负相关,与OI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气污染可降低唾液溶菌酶含量及儿童肺通气功能,应注意防范。(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健康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孙湛,刘仲,杨月莲,于志刚,张济[5](2016)在《济南市冬季灰霾期间儿童唾液溶菌酶浓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灰霾期间空气污染对儿童唾液溶菌酶的影响,研究唾液溶菌酶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完善和实施空气污染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济南市12月份灰霾期间选取历城区(污染区)和市中区(清洁区)在校儿童631名,进行唾液溶菌酶含量的检测并测量其身高、体重。结果清洁区儿童唾液溶菌酶浓度显着高于污染区;男、女生唾液溶菌酶含量无明显差异;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叁年级明显低于四、五年级,四、五年级无明显差异;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与其身高成正相关,与体重无相关性。结论灰霾期间大气污染对反应儿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唾液溶菌酶有一定影响,仍要长期观察,以了解其中变化规律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期刊2016年02期)

韩延柏[6](2015)在《高温环境运动口服咖啡因对唾液sIgA、溶菌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本研究在实验室模拟高温环境,探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运动中,口服咖啡因对人体运动中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和溶菌酶(LZM)的影响,揭示咖啡因在高温环境下对人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2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期刊2015-11-05)

汪洋[7](201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后口咽部微生态菌群和唾液SIgA及溶菌酶水平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长期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μg对口咽部正常微生物菌群和唾液SIgA及溶菌酶的浓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长期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的COPD缓解期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试验采样前须进入清洗期导入2周,并规律地接受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试验期为32周,分别在2、8和32周进行随访。采用自然吐唾法留取患者唾液和用咽部拭子做细菌培养,以bioMerieux API系统定性分析口咽部菌群种类、数量。用SpectraMax 340PC型酶标仪检测唾液中SIgA和溶菌酶的浓度。比较用药前后和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COPD患者口咽部的微生态指标(菌群种类、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和唾液中SIgA含量和溶菌酶的浓度的变化,探析使用联合吸入ICS+LABA治疗对患者上呼吸道微生态状况和黏膜免疫存在的影响。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咽部菌群的优势菌菌群以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菌为主,检出率为(100%)。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OPD组治疗随访2周、8周、32周的3个时间段上优势菌草绿色链球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值分别为0.4485,X2值分别为2.713,P>0.05。而干燥奈瑟菌检出率存在差异,Fisher确切概率值分别为0.0023,X2值分别为9.5059,P<0.05。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后各组真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的构成比用重复测量,X2检验其变异程度说明,奈瑟菌的构成比COPD组试验期中3个时间点上数据无差异,X2值分别为2.70,P值均>0.05。草绿色链球的构成比COPD组试验期中3个时间点上数据存在差异,X2值分别为9.06,P<0.05。其中在随访2周与随访32周间的增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用药8周与继续用药至32周相比咽喉部优势菌:草绿色链球菌的构成比呈进一步增加P<0.05。而COPD病人组在试验期3次时间点不同菌属数量即菌群多样性并无明显改变(P>0.05)。口腔唾液中SIgA水平在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用药后随访2周与32周有下降差异P<0.05,同时用药8周与继续用药至32周相比呈进一步下降P<0.05。而溶菌酶的浓度在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后8周时无差异,但随着吸入时间增加至32周后,其水平较试验开始时增加,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后32周内口咽部的优势菌仍为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菌,呼吸道病原菌检出率低。检出白色念珠菌,但无白色念珠菌病表现,符合口腔真菌检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咽部菌群数量、种类、多样性及优势菌构成比均无明显改变,提示目前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1μ剂型和推荐的吸入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口咽部微生态环境相对影响不明显。联合吸入治疗,尤其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口腔唾液中SIgA和溶菌酶的浓度水平有一定的干预,但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仍低。指南上推荐联合吸入激素和LABA治疗COPD对口咽部微生态环境相对安全。(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刘畅[8](2015)在《咖啡因对高温环境下男耐力大学生运动员运动中唾液sIgA、溶菌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运动中,口服咖啡因对男大学生运动员运动中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和溶菌酶(LZM)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13名男性耐力性项目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每名研究对象在温度为33℃,相对湿度为65%的实验室完成两次实验(包括咖啡因运动实验和对照运动实验)。在每次实验中,研究对象以最输出功率的50%为运动负荷进行功率自行车运动40分钟,维持60转/min。每次咖啡因运动实验中实验开始前口服运动饮料(3ml/kg体重)加入咖啡因(6mg/kg体重),每次对照运动实验中口服等量的运动饮料。每次实验中,采集运动前60min、运动前即刻、运动20min、运动结束即刻的唾液样本,测定唾液s Ig A、LZM的浓度,并计算s Ig A、LZM的分泌率。研究结果:(1)在咖啡因运动实验与对照运动实验中,运动结束即刻唾液s Ig A浓度(4.6614±1.0908μg/ml,5.8036±2.0464μg/ml)均显着高于运动前60min(3.9156±0.6659μg/ml,4.1126±0.9469μg/ml)(均P<0.05)。两种实验条件比较,各时间点唾液s Ig A浓度及分泌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咖啡因运动实验与对照运动实验中,运动结束即刻LZM浓度(9.3553±3.9648μg/ml,18.1758±15.3318μg/ml)均显着高于运动前60min(4.7993±3.0142μg/ml,6.4549±5.9372μg/ml)(均P<0.05)。咖啡因运动实验中,在运动结束即刻唾液LZM浓度(9.3553±3.9648μg/ml)显着低于对照运动实验(18.1758±15.3318μg/ml(P<0.05);CAF运动实验中,在运动20min、运动结束即的唾液LZM分泌率(8.7542±6.2113μg/min,12.3359±7.4076μg/min)显着低于对照运动实验(16.7278±15.4061μg/min,20.9404±21.2443μg/min)(均P<0.01)。(3)在咖啡因运动实验中,唾液s Ig A浓度与LZM浓度正相关(r=0.598,P<0.01),s Ig A分泌率与LZM分泌率正相关(r=0.598,P<0.01)。对照运动实验中,唾液s Ig A浓度与LZM浓度正相关(r=0.924,P<0.01),s Ig A分泌率与LZM分泌率正相关(r=0.825,P<0.01)。研究结论:(1)口服咖啡因对高温环境下男耐力大学生运动员运动中唾液s Ig A无影响,但是降低唾液LZM水平。(2)高温环境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使男耐力大学生运动员唾液s Ig A和LZM的水平升高,从而增强唾液粘膜免疫功能。(3)高温环境男耐力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中唾液s Ig A与LZM浓度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沈阳体育学院》期刊2015-03-01)

韩延柏[9](2014)在《运动对唾液免疫球蛋白A、溶菌酶和皮质醇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呼吸道感染是运动员常见疾病,与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后粘膜免疫抑制有关。唾液s Ig A、溶菌酶是粘膜免疫的重要免疫物[1],运动可导致唾液s Ig A和溶菌酶的变化[2-3]。另据报道,血清皮质醇的分泌量增加可能引起免疫抑制[4],但有待研究证实。唾液皮质醇是反映血清游离皮质醇的可靠方法,二者间的相关性高[5],并且检测唾液具有无创伤的特点,易于被研究对象接受。本研究于2013年(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14年12期)

赵长芳[10](2014)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口咽部微生态菌群和唾液中溶菌酶及sIgA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口咽部正常微生物菌群及唾液中溶菌酶和sIgA浓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长期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试验采样前须进入清洗期导入2周,并规律地接受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ug,每日2次,试验期为32周,分别在2、8和32周进行随访。取口咽部拭子做细菌培养,用bioMerieux API系统分析口咽部菌群种类、数量。用SpectraMax340PC型酶标仪检测唾液中溶菌酶和sIgA的浓度。比较用药后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哮喘患者口咽部的微生态指标(菌群种类、优势菌)和唾液中溶菌酶和sIgA浓度是否有变化,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与哮喘患者组进行比较。设定5%的检验水准,对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析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患者口咽部微生态状况和黏膜免疫的影响。结果1.支气管哮喘患者口咽部的优势菌群以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菌为主,检出率为(100%),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5个条件致病菌种的检出率比较低或无检出。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后随访32周各组均未检出真菌。2.将健康对照组与支气管哮喘组治疗后2周、8周、32周优势菌菌群草绿色链球菌构成比进行比较:2周、8周草绿色链球菌构成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78);2周与32周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2);随访8周与32周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而健康对照组草绿色链球菌构成比与哮喘组叁个时间点草绿色链球菌构成比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随访2周、8周、32周后的叁个时间点测定的奈瑟菌构成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而健康对照组奈瑟菌构成比与哮喘组叁个时间点奈瑟菌构成比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同样方法比较支气管哮喘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随访2周、8周、32周后的叁个时间点口腔唾液中溶菌酶和sIgA的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ug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口咽部的优势菌均以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菌属占优势,支气管哮喘患者随访32周过程中口咽部均未检出真菌。2.对本实验中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ug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支气管哮喘患者在随访32周时间内未出现明显口咽部菌群紊乱改变:未出现口咽部菌群抑制和菌群增殖的明显变化。3.随着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ug时间的延长,支气管哮喘患者在随访32周内口腔唾液中的溶菌酶和sIgA浓度亦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唾液溶菌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前后空气污染变化对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0月14—23日(APEC前)和11月14—23日(APEC后)期间各随机选3日,选取北京市不同城区的3所小学的8-11岁共380名小学生进行唾液样品采集和健康检查,并测定唾液溶菌酶含量。结果 APEC会议后的10日4种污染物(PM_(2.5)、SO_2、NO_2和CO)日均浓度均高于APEC前,其中SO_2尤为显着(P<0.05)。总人群中除10岁组以外,其他叁个年龄组小学生APEC会议前的唾液溶菌酶含量均高于APEC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性别分析发现男生8岁、9岁组及女生8岁、9岁和11岁组唾液溶菌酶含量APEC后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小学生唾液溶菌酶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EC会议后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与PM_(2.5)和SO_2浓度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APEC会议后调查期间北京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下降较为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唾液溶菌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卫艳,徐虹,刘静.大气污染物对杭州市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9

[2].陈晨,李成橙,李永红,刘迎春,顾珩.APEC前后北京市空气污染对小学生唾液溶菌酶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8

[3].骆心惟.气流受限性疾病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后口咽部微生态与唾液SIgA和溶菌酶的变化[D].昆明医科大学.2017

[4].王宇飞,句立言,刘晓波,牟燊,崔文秀.大气污染对儿童肺通气功能及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

[5].孙湛,刘仲,杨月莲,于志刚,张济.济南市冬季灰霾期间儿童唾液溶菌酶浓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

[6].韩延柏.高温环境运动口服咖啡因对唾液sIgA、溶菌酶的影响[C].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15

[7].汪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后口咽部微生态菌群和唾液SIgA及溶菌酶水平变化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

[8].刘畅.咖啡因对高温环境下男耐力大学生运动员运动中唾液sIgA、溶菌酶的影响[D].沈阳体育学院.2015

[9].韩延柏.运动对唾液免疫球蛋白A、溶菌酶和皮质醇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4

[10].赵长芳.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口咽部微生态菌群和唾液中溶菌酶及sIgA水平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岁~14岁年龄组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名小学生唾液溶菌酶频数直方图名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对数转换后...唾液溶菌酶含量与SCORAD评分的...岁~10岁年龄组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唾液溶菌酶标准曲线

标签:;  ;  ;  ;  ;  ;  ;  

唾液溶菌酶论文_刘卫艳,徐虹,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