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唾液主要菌种数量检验结果分析邓娟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唾液主要菌种数量检验结果分析邓娟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唾液中三种主要菌群数量变化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病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附属中心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45例,根据病情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成2组:167例溃疡期组,178例愈合期组;同时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71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口腔唾液中三种主要细菌进行检验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愈合组患者口腔唾液中链球菌数量对数7.60±0.77、韦荣氏菌数量对数8.76±0.70明显低于健康组的8.29±0.67和10.43±0.78,且溃疡组的(7.25±0.89,8.25±0.74)又低于愈合组。相较而言,链球菌差异更为明显,两种细菌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奈瑟氏菌的对数数量分别为9.80±0.89,9.43±0.90,9.65±1.07,数值上有一定差别,但不明显,且无规律性,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口腔唾液中三种主要菌的数量变化有一定联系,尤其与链球菌和韦荣氏菌的变化关系较为密切。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唾液;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

Testresultanalysisofmainbacteriaquantityinsalivaofpatientswithrecurrentoraluler

DengJuan.ClinicalCollege,XiangtanMedicineandHealthVocationalCollege,Xiangtan411104,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Researchonthecorrelationbetweenquantityofthreemainbacteriainsalivaandrecurrentoralulcer.MethodsTotally516caseswerepidedintothreegroupsasoralulcergroup,ulcerhealinggroupandhealthycontrolgroup.Quantityof3commonbacteria(Streptococcus,VeillonellaandNeisseria)inthesalivarysampleswasdetectedandcomparedbetweenthe3groups.ResultsLogisticquantitiesofandVeillonellainoralulcergroup(8.25±0.74)andulcerhealinggroup(8.76±0.70)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healthycontrolgroup(10.43±0.78)withP<0.05,andthequantityinoralulcergroupisthelowest,thedifferenceofStreptococcussp.ismoreremarkable(7.25±0.89,7.60±0.77,8.29±0.67).NosignificantdifferencewerefoundinthelogisticquantityofNeisseriabetweenthreegroups(9.80±0.89,9.43±0.90,9.65±1.07)withP>0.05.ConclusionRecurrentoralulcerhasacertainconnectionwiththequantitychangesofthreemainbacteriainsaliva,especiallywithStreptococcusandVeillonella.

【Keywords】Recurrentoralulcer;Saliva;Streptococcus;Veillonella;Neisseria

口腔作为一个营养丰富、温度及pH值均适宜的潮湿环境,于微生物生长极为有利,故其群落具有多样性特征。可以说,口腔是一个完整的微生态系,其形成是口腔微生物经过漫长的自认选择而进化出来的。口腔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以细菌为主。这些微生物在不同部位共栖、竞争和拮抗,从而显著地影响口腔健康[1]。因此,口腔菌群的稳定在维持口腔内环境的稳定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口腔中各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口腔之间保持了动态生态平衡,口腔才能健康。而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菌群失调,则会引发相应的疾病,且容易反复发作,比如口腔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就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高发的一种溃疡性损害,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5%~25%,美国则高达60%[2]。复发性口腔溃疡好发于口腔软组织部位,主要临床表现是口腔黏膜溃疡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灼痛,发病特征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患者往往因疼痛剧烈和顽固而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作为一种口腔软组织疾病,其发生自然与口腔的微生态环境有某种联系。唾液是口腔软组织所处的环境,是构成宿主口腔防御机制的主要方面,在维持口腔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唾液菌群又是口腔微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口腔菌群中与口腔软组织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唾液菌群的微生态与口腔软组织疾病的发生,如复发性口腔溃疡之间的相关联性及程度受到了关注和重视,也是近几年研究的一个热点[3]。唾液中最主要的菌群为链球菌群、韦荣氏菌群和奈瑟氏菌群。因此,这三种细菌数量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口腔的微生态状态,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口腔微生态的稳定性。本文从口腔菌群微生态平衡的角度,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不同病情阶段患者口腔唾液三种主要微生物菌群进行检验,探索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唾液微生物菌群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更多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附属中心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45例及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溃疡、愈合和健康三个组。溃疡组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且正处于溃疡期的167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84例,平均年龄33.5岁;愈合组为临床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但处于愈合期的178例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92例,平均年龄33.3岁;对照组为健康成年人171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89例,平均年龄33.6岁。3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纳入对象在一个星期内未注射和服用任何抗酸剂、抗生素和H2受体拮抗剂;在一个月内未注射和服用任何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无其他基础疾病,无中、重度牙周病症和其他口腔黏膜病。

1.3检验方法

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构成状况及口腔内常见细菌数量状况(链球菌、韦荣氏菌和奈瑟氏菌)均采取荧光定量检验。采集患者口腔分泌物,置于无菌玻璃器皿中,制成的唾液标本在光学显微镜1000倍镜下进行常规观察,对各菌落进行标记计数[4]。

1.4统计学方法

将采集数据客观真实的录入SPSS17.0软件,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F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检验与统计结果

不同组三种菌的检验与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链球菌的对数数量排序为健康组>愈合组>溃疡组,愈合组和溃疡组分别较健康组降低了80%和91%;韦荣氏菌对数数量表现出同样的规律,且健康组最高,溃疡组最低,愈合组和溃疡组分别较健康组降低了98%和99%,降低更为显著。这说明溃疡组、愈合组与健康组的链球菌和韦荣氏菌对数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奈瑟氏菌的对数数量在三组间的差异较小,愈合组奈瑟氏菌对数数量较健康组减少39.7%,而溃疡组则较健康组增加41.3%,规律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链球菌、奈瑟氏菌、韦荣氏菌对数数量比较(copies/ml,±s)

3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类疾病,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免疫学异常、微量元素、病毒、细菌感染、遗传影响、精神压力及微循环障碍等[5]。口腔微生物群的动态平衡对维持整个口腔微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视口腔微生态失调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之一来展开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也已取得一定进展。在口腔菌群中,唾液菌群与口腔黏膜关系最为密切,故口腔微生态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唾液菌群的失调与否,而作为唾液中的三种主要细菌,链球菌、韦荣氏菌和奈瑟氏菌自然成为了关注重点[6-8]。

从本次检验分析结果中不难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含愈合)的唾液中链球菌、韦荣氏菌及奈瑟氏菌三种主要细菌的数量与健康者的确是有区别的,但各自表现也有所不同。链球菌和韦荣氏菌的对数数量在健康组、愈合组、溃疡组中依次降低,且韦荣氏菌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奈瑟氏菌对数数量在三组中有一定的区别,但不显著,且没有规律性,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口腔唾液中三种主要菌的数量变化有一定联系,尤其与链球菌和韦荣氏菌的变化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医护人员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过程中应对三种菌群有一定的了解,要密切注意患者口腔唾液中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见璋.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态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陈杰,丁维俊.复发性口腔溃疡微生物及免疫学机制与中医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3):202-207.

[3]陈净,孙勤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9):3264-3266.

[4]朱振亚.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微生态变化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2):34-35.

[5]王见璋,陈清,申洪.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的变化[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5):986-989.

[6]孙朝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结果分析[J].保健医学实践与研究,2016,13(6):45-17.

[7]潘斌,黄龙,周小娟.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2):3125-3126.

[8]齐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情的检验结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4):464-465.

标签:;  ;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唾液主要菌种数量检验结果分析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