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思想论文_王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无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虚无主义,历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思想,斯大林,尼采。

虚无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1](2019)在《马克思思想的生态关怀向度及其启蒙意义——对生态虚无主义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多重原因的影响,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学底蕴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在生态虚无主义不断蔓延并对马克思生态思想进行颠倒的语境下,重新阐发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学维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从本体论、西方文明机理、资本机制等维度展开了自己的生态致思。马克思的生态致思具有原则高度,表明马克思思想始终关注人的存在意义问题。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意义,它有助于我们认清新自由主义的非正义性和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并启发我们反思中国文明方案在生态治理上的昭示性效应。(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10期)

杨菁[2](2019)在《“微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微博、微信等工具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效果被削弱、少数学生的价值观扭曲、政治信仰动摇。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发展、网络舆论、多元价值观取向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开创了条件。对此需要积极应对,一是要强化监督,二是要引导正面网络舆论,叁是要善用微平台,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四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龙碧慧[3](2019)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理和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转型进入中国,它们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和话语权。本文首先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影响,然后探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原因,最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黄伟志[4](2019)在《正确认识斯大林思想——基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大林思想是斯大林同志领导苏联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体系,它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有着错误历史观和不良政治企图,全面抹杀了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对斯大林思想不能正确认识,在世界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正确认识斯大林思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还应该辩证地看待"斯大林主义"这一概念,将其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并且必须仔细阅读分析斯大林的原着。(本文来源于《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颖[5](2019)在《超越虚无主义:马克思与尼采批判思想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无主义意指现代化进程中崇高价值式微的文化现象,是现代性反思的重要话语。尼采和马克思认为虚无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人们不能通过本质力量对象化确证生命的自由特性。尼采希望通过重估一切价值而释放生命本能的活力,但他把人局限在第一自然,看不到人的第二自然"社会性存在",也就无法真正揭示人的本质力量源于何处,去向何处,结果走向"英雄史观"。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存在出发,把虚无主义与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为超越虚无主义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方式。(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邓永禄,努尔曼古丽·阿卜力米提[6](2019)在《论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不断侵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同时,高校也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的意识,认清楚历史真实面貌,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危害、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清除和阻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蔓延扩张。(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5期)

夏叶,孙旭红[7](2019)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它的广泛传播直接导致人民思想混乱,也严重威胁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效果。学者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实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探究,但还需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效果等角度来思考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高校社科动态》期刊2019年03期)

马玲,李中宇,闫娜[8](2019)在《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浅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有了复苏之势,这一趋向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产生重大影响,其带来的危害使我们必须对其加以关注。文章从揭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唯心主义倾向出发,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并求得解决之道。(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薪妞[9](2019)在《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在高等教育层面具有一定迷惑性,歪曲大学生历史观,使大学生产生历史认知方面的混乱,并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甚至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道路产生质疑和动摇,危害巨大,流毒甚远。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指出其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不良影响,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5期)

于甜甜,齐甜甜[10](2019)在《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具体分析了新媒体下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借助和利用新媒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维护,筑牢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防线,完善新媒体思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正面引导作用的措施,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错误思潮。(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1期)

虚无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微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微博、微信等工具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效果被削弱、少数学生的价值观扭曲、政治信仰动摇。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发展、网络舆论、多元价值观取向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开创了条件。对此需要积极应对,一是要强化监督,二是要引导正面网络舆论,叁是要善用微平台,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四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无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平.马克思思想的生态关怀向度及其启蒙意义——对生态虚无主义的批判[J].哲学动态.2019

[2].杨菁.“微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9

[3].龙碧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理和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4].黄伟志.正确认识斯大林思想——基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视角[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李颖.超越虚无主义:马克思与尼采批判思想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19

[6].邓永禄,努尔曼古丽·阿卜力米提.论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9

[7].夏叶,孙旭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论[J].高校社科动态.2019

[8].马玲,李中宇,闫娜.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浅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

[9].孙薪妞.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时代报告.2019

[10].于甜甜,齐甜甜.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

论文知识图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左)与横光利一 (右)展览及藏品专题研究《潮汕建筑石雕艺术研究...展览及藏品专题研究《潮汕建筑石雕艺术研究...展览及藏品专题研究《潮汕建筑石雕艺术研究...曹雪芹与《红楼梦》-曹雪芹第叁批入选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

标签:;  ;  ;  ;  ;  ;  ;  

虚无思想论文_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