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缝合带论文_王仁民,李孟江,程素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缝合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秦岭,美利坚合众国,地块,敦化,石炭系,延吉,凝灰岩。

古缝合带论文文献综述

王仁民,李孟江,程素华[1](2012)在《尚义葛令夭高铬花岗岩(Closepet-like)——新太古代古缝合带的新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华北克拉通北部,太古代麻粒岩古陆核与陆外沉积盆地(红旗营子群)之间已经厘定出一个晚太古代的古洋壳残片(Wang et al.,2009)。此残片南北两侧又发现了低Al2O3型TTG岩体(2512±19Ma)、富钾高铬的深熔花岗岩(Closepet-like),含Cr97×10-6~308×10-6,以及含大量密集的煌斑岩脉的含石英的二长岩(Sanukitoid-like)等叁类在成因上与俯冲带密切相关的岩体。低Al2O3型TTG是在角闪麻粒岩亚相条件下由俯冲中的滑片部分熔融所生成。深熔花岗岩是TTG再熔融的产物,而它们的基性化演化和Cr的增高是幔源岩浆与富钾深熔花岗岩经复杂的岩浆混合和交代改造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秦江锋,赖绍聪,张国伟,第五春荣,李永飞[2](2008)在《川北九寨沟地区隆康熔结凝灰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勉略古缝合带西延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县-琵琶寺-南坪构造带内出露的一套变质沉积-火山岩系与勉略洋的构造演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在该构造带西段九寨沟塔藏-隆康地质剖面东端出露近百米厚的安山质熔结凝灰岩、层凝灰岩,在隆康、牙扎沟附近采集了熔结凝灰岩样品(JZG-L),选出百余颗锆石。锆石LA-ICP-MSU-Pb分析结果表明,锆石发育典型的岩浆锆石韵律环带,U和Th含量分别为35×10-6~750×10-6和31×10-6~717×10-6,Th/U比值介于0.44~1.30之间,为典型的岩浆锆石,该样品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6.2Ma±2.8Ma(MSWD=2.6,n=12,2σ)。此外,样品中还包括其他多种类型的碎屑锆石,其中最老的碎屑锆石的谐和年龄为(2481±33)Ma,表明九寨沟地区存在前寒武纪基底。结合区域地质及该区火山岩的发育特征,246Ma的锆石U-Pb年龄的获得为勉略缝合带西延至南坪一带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08年03期)

张国伟,程顺有,郭安林,董云鹏,赖绍聪[3](2004)在《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兼论中国大陆主体的拼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岭-大别等中央造山系南缘的勉略(勉县-略阳)构造带是中国大陆构造中划分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构造带。构造、沉积、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古生物和同位素定年以及变质变形、岩浆活动等多学科综合研究证明,勉略构造带先期原是秦岭-大别造山带中除商丹缝合带以外的另一条于中—晚泥盆世扩张打开、晚二迭世开始俯冲、中—晚叁迭世陆-陆碰撞造山的古板块缝合带,也是中国大陆印支期完成其主体拼合的主要结合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04年Z2期)

王仁民,倪志耀,袁建平,童英[4](2002)在《再论冀北古缝合带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南北走向的冀北太古宙麻粒岩相古陆核北侧受到近东西走向的古元古代造山带的交切。在陆缘沉积增生带内发现大量残存的古洋壳残片 ,包括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具鬣刺结构的苦橄岩、透闪石岩、橄长岩、异剥钙榴岩、细碧岩、退变榴辉岩、基性枕状熔岩和斜长花岗岩等 ,与陆缘沉积岩一起构成古蛇绿岩混杂带。推断该蛇绿岩混杂带从古元古代开始直到新元古代末有逐步向北后退发育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02年04期)

杜远生,盛吉虎,冯庆来,王治平,顾松竹[5](1998)在《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非史密斯地层和古海洋新知》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是一个构造混杂岩型非史密斯地层区,由不同时代的原地地层系统和异地地层系统的构造岩片构成。泥盆纪—石炭纪硅质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指示了勉略小洋盆的存在。区域背景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到早寒武世,南秦岭为扬子板块北部边缘的一部分,中、晚寒武世以后开始分裂形成南秦岭裂陷槽。该海槽于中、晚志留世萎缩但未关闭,泥盆纪又进一步开裂逐渐形成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晚泥盆世后期到早石炭世早期形成一开放小洋盆。早石炭世后期出现洋壳俯冲,从而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盆地。该洋盆可能持续到二迭纪,并于印支期最终关闭、碰撞和造山。(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1998年01期)

张炯飞[6](1997)在《延边地区渤海地块与兴凯地块之间古缝合带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边地区地处吉林省的东部。研究区南部为渤海地块,北部为兴凯地块,东部与朝鲜和俄罗斯相毗邻,西部与吉中地区以敦化—密山断裂为界。本文着重介绍延边地区渤海地块北缘及兴凯地块南缘的大陆增生历史和这两个古板块之间的古板块缝合带的地质特征,并据此对上述两板块之间的古板块缝合带的地理位置和形成时代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吉林地质》期刊1997年02期)

殷鸿福,杜远生,许继锋,盛吉虎,冯庆来[7](1996)在《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中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古海洋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岭造山带是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扬子板块多期次碰撞而成的复合造山带.近十年来,随着地矿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攻关和重大项目的推动,有关秦岭造山带的结构、演化及其动力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但也引起对一些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争论.其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秦岭显生宙的古海洋格局、形成及演化历史和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张国伟提出了秦岭造山带古生代叁块(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扬子板块)两线(商丹古缝合线、勉略古缝合线)的构造格局,并指出勉略古缝合带代表了已消失的南秦岭有限洋盆.但该洋盆的形成演化及闭合历史一直未取得可靠的古生物年代学证据.笔者首次在勉略蛇绿岩共(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1996年02期)

李锦轶[8](1986)在《内蒙古东部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古缝合带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东部的林西一带位于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是研究二者之间古缝合带的主要地区之一。迄今为止,对于该古缝合带的位置所在,基本上有两种看法。有些学者认为位于西拉木伦河一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在贺根山一带(何国琦、邵济安,1984;唐克东等,1984、1985)。笔者通过对该区蛇绿岩带和地层沉积相的研究,结合部分地球物理资料,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均值得商榷。(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86年14期)

E.M.Moores,周永青[9](1983)在《大陆内部的古缝合带》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内部的古缝合带是包括残余古海盆的变形地区.它们是在两个早先被海盆分开的大陆块或岛弧,在板块活动时期发生会聚碰撞时形成的。今天我们所得到的唯一记录,是这些地带的深海壳和古海底。它们代表了地球形成历史的94%。为了认识和解释这些古老地带,本文讨论了十条标准。为研究这些地带而制定的这个规划对美国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比起其它大型国家科研项目来讲亦较为经济.(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1983年02期)

古缝合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康县-琵琶寺-南坪构造带内出露的一套变质沉积-火山岩系与勉略洋的构造演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在该构造带西段九寨沟塔藏-隆康地质剖面东端出露近百米厚的安山质熔结凝灰岩、层凝灰岩,在隆康、牙扎沟附近采集了熔结凝灰岩样品(JZG-L),选出百余颗锆石。锆石LA-ICP-MSU-Pb分析结果表明,锆石发育典型的岩浆锆石韵律环带,U和Th含量分别为35×10-6~750×10-6和31×10-6~717×10-6,Th/U比值介于0.44~1.30之间,为典型的岩浆锆石,该样品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6.2Ma±2.8Ma(MSWD=2.6,n=12,2σ)。此外,样品中还包括其他多种类型的碎屑锆石,其中最老的碎屑锆石的谐和年龄为(2481±33)Ma,表明九寨沟地区存在前寒武纪基底。结合区域地质及该区火山岩的发育特征,246Ma的锆石U-Pb年龄的获得为勉略缝合带西延至南坪一带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缝合带论文参考文献

[1].王仁民,李孟江,程素华.尚义葛令夭高铬花岗岩(Closepet-like)——新太古代古缝合带的新证据[J].岩石学报.2012

[2].秦江锋,赖绍聪,张国伟,第五春荣,李永飞.川北九寨沟地区隆康熔结凝灰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勉略古缝合带西延的证据[J].地质通报.2008

[3].张国伟,程顺有,郭安林,董云鹏,赖绍聪.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兼论中国大陆主体的拼合[J].地质通报.2004

[4].王仁民,倪志耀,袁建平,童英.再论冀北古缝合带的证据[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

[5].杜远生,盛吉虎,冯庆来,王治平,顾松竹.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非史密斯地层和古海洋新知[J].现代地质.1998

[6].张炯飞.延边地区渤海地块与兴凯地块之间古缝合带的初步研究[J].吉林地质.1997

[7].殷鸿福,杜远生,许继锋,盛吉虎,冯庆来.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中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古海洋意义[J].地球科学.1996

[8].李锦轶.内蒙古东部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古缝合带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86

[9].E.M.Moores,周永青.大陆内部的古缝合带[J].世界地质.1983

论文知识图

甘孜-理塘缝合带的活动断层野外照片秦岭显生宙板块构造演化示意图江西北武夷青海省大地构造划分略图阿尼玛卿山及邻区大地构造略图(据裴...陕甘川金叁角及邻区地质构造略图

标签:;  ;  ;  ;  ;  ;  ;  

古缝合带论文_王仁民,李孟江,程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